專家詳解霧霾天氣成因 PM10和PM2.5是首要汙染物

2020-11-24 華夏經緯

專家詳解霧霾天氣成因 PM10和PM2.5是首要汙染物

華夏經緯網   2013-01-14 11:02:20   

  專家詳解

  霧霾天氣成因

  新年伊始,我國中東部各地就陸續出現大範圍和長時間霧霾天氣。受霧霾天氣影響,我國各地空氣品質監測數據引發熱議。霧霾天氣成因是什麼?誰來拯救我們的空氣?

  PM10和PM2.5是 

  近日空氣首要汙染物

  記者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了解到,自從1月1日我國74個城市按空氣品質新標準開展監測並實時發布PM2.5等數據以來,我國第一批74個率先實現空氣品質新標準監測城市中,京津冀區域城市的80個國家網監測點位中半數以上出現空氣品質連續超標現象,長三角區域城市的129個國家網監測點位約有三分之一出現空氣品質連續超標現象。其他直轄市及省會城市的監測點位也有不同程度空氣品質超標。

  監測總站數據顯示,顆粒物(PM2.5和PM10)為本周連續霧霾過程影響空氣品質最顯著的主要汙染物,以嚴重影響環境健康和環境能見度的汙染物PM2.5為例,上述城市部分點位的小時最大值達到900微克/立方米,超過空氣品質日均值標準(75微克/立方米)的十倍以上,並超過AQI日報嚴重汙染等級(500微克/立方米)的約一倍。SO2和NO2等也達到輕度以上汙染水平。

  其中,近一周內受不間斷霧霾過程困擾的華北、中原和華東部分城市影響最為嚴重,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城市由於低空近地面的空氣汙染物久積不散,主城區點位連續出現空氣品質重度汙染和嚴重汙染,包括PM2.5,PM10,SO2,NO2等主要汙染物徘徊在較高超標濃度水平。

  霧霾與氣象、汙染排放等有關

  事實上,霧霾天氣持續,空氣品質下降,並不是今年的新現象。這幾年,每到秋冬特別是入冬以後,我國中東部地區不時會遇這樣的情況,其中既有氣象原因,也有汙染排放原因。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表示,近期中東部地區出現的霧在氣象學上稱為輻射霧,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這些地區近地面空氣相對溼度比較大;二是沒有明顯冷空氣活動,風力較小,大氣層比較穩定;三是天空晴朗少雲,有利於夜間的輻射降溫,使得近地面原本溼度比較高的空氣飽和凝結形成霧。

  大範圍霧霾天氣主要出現在冷空氣較弱和水汽條件較好的大尺度大氣環流形勢下,近地面低空為靜風或微風。受近地面靜穩天氣控制,空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動性均非常小,大氣擴散條件非常差。受其控制,城市無論規模大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產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汙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斷積累。與此同時,由於霧霾天氣的溼度較高,水汽較大,霧滴提供了吸附和反應場所加速反應性氣態汙染物向液態顆粒物成分的轉化,同時顆粒物也容易作為凝結核加速霧霾的生成,兩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汙染。

  環保專家表示,如果在冬季遇到長時間霧霾過程,通常在北方地區因為採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區連續三天的空氣汙染物積累就可能達到重度汙染的程度,在南方地區如果生產和交通排放量大也可能達到重度汙染的程度。

  應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

  如何防治空氣汙染?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王金南表示,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是必由之路。PM2.5等汙染物的治理,難就難在需要綜合手段,實現多項汙染物協同減排。汙染治理是一個多環節密切咬合的鏈條,只要有一個環節「掉鏈子」,PM2.5減排就會受影響。同時,大氣汙染呈現區域性特徵,必須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來應對。

  「我們一定要認識到PM2.5治理的長期性、複雜性。如果措施到位,在『十二五』末會有所降低,但是要明顯改善空氣品質,還有很大難度,需要很長時間。」王金南說。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中東部地區霧霾天氣還可能持續到本月15至16日。預計未來三天,由於不利的大氣擴散條件,中東部地區部分城市的空氣汙染形勢還將維持。到本月17至18日,預計有新的強勁冷空氣南下,上述地區的城市空氣品質將得到明顯改善。 據新華社



來源:今日早報

 

 

責任編輯:虞鷹

共1頁

 

相關文章

   

熱門點擊

  更多

精彩時評

 

新聞推薦

  更多

精彩博文

 

華夏周刊

  更多

新聞排行

   

相關焦點

  • 解讀霧霾:一粒微塵可在空中飄蕩十年
    你是否真了解霧霾?霧霾的成因是什麼?防霾技能有哪些?近日,新疆醫科大學教授吳繼堯為《天氣生活》版面投來稿件,就霧霾問題試做了一些闡述。霧與霾都是一種天氣現象。近年來京津冀地區,尤其當秋冬季時經常拉響霧霾警報,pm2.5話題不時進入我們視線:千裡朦朧,萬裡塵飄。天氣究竟怎麼啦?
  • 以PM2.5為首要汙染物的重汙染天氣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一、以PM2.5為首要汙染物的重汙染天氣危害健康。   釋義:汙染天氣是指在無風、逆溫和高溼等不利氣象條件下,汙染物在空氣中堆積導致的空氣汙染現象。重汙染天氣一般是指空氣品質指數大於200,即環境空氣品質達到重度及以上汙染程度的空氣汙染現象。
  • 莆田PM2.5、PM10濃度驟升 成首要空氣汙染物
    而近幾天,不少市民還反映,大氣能見度明顯降低,難道莆田也遭到北方霧霾的影響?昨日,記者從市環保部門了解到,近期可吸入顆粒物PM2.5、PM10濃度明顯升高,相對9月份上升了兩倍多,多天超過臭氧濃度成首要汙染物。有關專家表示,PM2.5、PM10濃度上升影響大氣能見度,後期有雨水可降低顆粒物濃度。
  • 未來一周,山西PM2.5或PM10仍為首要空氣汙染物
    全省環境空氣品質以優良為主,忻州、朔州可能達到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或PM10。太原市環境空氣品質以優良為主,首要汙染物為PM2.5。  11月19日  受弱冷空氣影響,擴散條件較好。 全省環境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為PM2.5或PM10。
  • 11月中上旬全國空氣品質預報出爐 PM2.5仍是首要汙染物
    11月中上旬,我國大部分區域空氣品質以良為主,少數地區短時間內有中度汙染,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區域、長三角區域、西南區域首要汙染物為PM2.5;   北京市、汾渭平原首要汙染物為PM2.5或NO2;   華南區域首要汙染物為PM2.5或臭氧;   西北區域首要汙染物為PM10或PM2.5;
  • PM2.5和PM10的來源、危害和區別
    2019年以來,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多個城市遭遇了嚴重的霧霾天氣,根據生態環境部的最新通報,1月下旬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可能出現2次中至重汙染過程,汾渭平原也可能出現一次區域性重汙染過程。那麼,霧霾天氣時,我們常說的PM2.5、PM10的來源有哪些,又有什麼危害呢?
  • 霧霾、PM2.5、PM10是什麼,你造嗎?
    霧和霾是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儘管在氣象學上「霧」和「霾」均有明確的定義,但因其通常混合在一起出現,不容易區分,所以經常統稱為「霧霾天氣」。霾的形成需要有三個因素:水平方向靜風現象的增多,不利於大氣汙染物的擴散稀釋;垂直方向上出現逆溫層,導致汙染物難以向高空飄散而被阻滯在低空和近地面;由此可知,霾天氣下的空氣汙染程度明顯高於正常天氣
  • 從PM10向PM2.5過渡
    西安市、鹹陽市、寶雞市的首要汙染物均為PM2.5,渭南市的首要汙染物為PM 10,銅川市的首要汙染物為PM10和PM2.5並列。    昨天西安空氣品質經歷了從揚塵為主的PM10汙染向PM2.5霧霾汙染的「權力過渡」,凌晨是PM10為首要汙染物的輕度汙染,PM2.5汙染濃度尚在達標限值附近;
  • 聊城PM2.5和PM10濃度上升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京津冀地區,進入秋季之後霧霾頻發,但毗鄰京津冀的山東省聊城市也一度出現重汙染天氣,汙染程度甚至超過了京津冀中的重汙染城市。早在2016年,聊城市曾擊敗河北和河南的多個城市,空氣品質位居全國城市排名中倒數第一。空氣品質出現反彈面對惡劣的大氣環境,2018年聊城市出重拳、下猛藥,空氣品質顯著改善。
  • pm2.5「引爆」負離子經濟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濟南過山車般的空氣品質指數讓人看得不免心驚肉跳,8日440多,9日就又回到了50,pm2.5似乎一夜間被「打理」得乾乾淨淨。濟南本身多霧,隔三差五有這麼一回也並不是什麼罕事。但是,與以往不同,入秋以來,濟南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遭遇的都是霧霾天氣。媒體的持續關注也讓人們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這一健康需求的缺口正式點燃了負離子空氣淨化器的消費「引線」。
  • 浙中北今天輕度霧霾 首要汙染物為PM10
    中國氣象頻道氣象分析師信欣說,北方的沙塵天氣會向下遊擴散,但沙塵暴主要的歸宿是沉降,隨著東移氣流大顆粒逐漸飄向渤海。浙江省氣象臺也表示,這次的北方沙塵對浙江總體影響不大,只是浙中北局部地區今天可能出現輕度霧霾天氣,首要汙染物為PM10。  大氣的運動總是「軟硬兼施」。
  • 霧霾天氣成因分析及應對思考
    一、2013年霧霾天氣特點及成因分析  (一)霧霾天氣特點  1.霧霾日數多  霧霾是氣象部門的常規觀測項目,根據歷年的觀測資料統計分析顯示,2013年我國霧霾日數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多,其中1月和10月的月平均霧霾日數均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
  • 【科普】PM2.5和PM10的來源、危害和區別,別被孩子問倒了
    那麼,霧霾天氣時,我們常說的PM2.5、PM10的來源有哪些,又有什麼危害呢?首先,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的簡寫,PM後邊的2.5和10 ,是用來表示顆粒物大小的數值,一般用微米表示,1微米等於1000000分之一米,數值越大表示顆粒物越大,只不過這個數值是指顆粒物的空氣動力學直徑,表述粒子運動的一種"假想"粒度。
  • PM2.5和PM10有什麼區別
    PM2.5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 2.5 微米的顆粒物。PM10是指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兩者的共性,PM10與PM2.5是都屬於可吸入顆粒物,且都含有有害物質,在大氣中長期漂浮,對人體健康和空氣品質都有很大的傷害。
  • 瀋陽六級重度霧霾!PM2.5破1000是什麼概念?
    從昨日開始,瀋陽遭遇六級重度霧霾,全市PM2.5均值一度達到1155(微克/立方米),局地霧霾指數一度突破1400(微克/立方米)。那PM2.5達到1000,這是什麼樣一個概念?危害體現在哪些方面?
  • 高溼、逆溫、南風——專家詳解北京「橙色預警」背後的霧霾成因
    原標題:專家詳解北京「橙色預警」背後的霧霾成因:高溼、逆溫、南風 北京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預報,21日至23日,北京空氣品質將交替出現「5級重度汙染」和「6級嚴重汙染」。
  • 上海「十三五」期間PM2.5濃度下降36%,臭氧已成為首要汙染物
    其中,2019年PM2.5是達到35微克每立方米,這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2020年該數據進一步的改善。「所以從歷史的軌跡看,這個趨勢已經很明顯了,這也得益於全社會各方面的努力,也得益於長三角的聯防聯控,同時得益於全國範圍的空氣品質提升工作。」柏國強表示。
  • 長春2015年優良天氣237天 PM2.5是首要汙染物
    2015年有237天的優良天氣2015年,長春市空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六項只要汙染物年均值分別為66ug/m3、107ug/m3、36ug/m3、45ug/m3、1.8mg/m3、151ug/m3。
  • 霧霾來襲,市四醫院專家介紹PM2.5和霧霾防護相關知識!
    進入秋冬季節,由於氣溫的變化和霧霾影響,呼吸系統疾病進入了高發季節,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的病人明顯增多。為了預防和減少霧霾對呼吸系統的影響,下面市四醫院專家將介紹PM2.5和霧霾防護相關知識,希望能為您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1、什麼是PM2.5?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
  • 南昌霧霾重現PM2.5是禍首?專家稱逆溫現象所致
    霧霾重現,PM2.5是禍首嗎?專家稱南昌昨日灰濛濛是「變天」前逆溫現象所致元旦迎雨雪天PM2.5含量將大幅降低「南昌怎麼又是灰濛濛的一片啊?不是聽說要下雪了嗎?難道南昌的PM2.5含量超標了?」昨日,熱心讀者胡先生打進本報新聞熱線,關注南昌市的空氣品質,並諮詢如何防範PM2.5。氣象專家表示,南昌昨日出現的霧霾天氣,是因為冬季「變天」前逆溫現象帶來的作用。南昌航空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劉小真稱,南昌「PM2.5」濃度以交通幹線周邊最大,郊區最輕。從時間上來分析,冬季的「PM2.5」含量明顯要高於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