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上旬全國空氣品質預報出爐 PM2.5仍是首要汙染物

2020-12-04 環保在線

  10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全國六大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開展11月中上旬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
 

  會商結果顯示,全國大部地區擴散條件總體較好,預計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
 

  其中,11月2-4日,東北區域遼寧地區可能出現短時中度汙染;4-6日,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擴散條件不利,河北中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可能出現中度及以上汙染;新疆南疆地區受沙塵影響,可能出現間歇性輕度及以上汙染。
 

  11月中上旬,我國大部分區域空氣品質以良為主,少數地區短時間內有中度汙染,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區域、長三角區域、西南區域首要汙染物為PM2.5;
 

  北京市、汾渭平原首要汙染物為PM2.5或NO2;
 

  華南區域首要汙染物為PM2.5或臭氧;
 

  西北區域首要汙染物為PM10或PM2.5;
 

  東北區域首要汙染物為顆粒物。
 

  真正進入採暖季後,各類汙染物的排放強度將進一步增加,空氣品質轉差可能性很大,而決定環境空氣品質的首要汙染物是PM2.5。
 

  汙染源排放和氣象條件是影響PM2.5濃度變化的主要有兩個因素,受這兩個條件影響,PM2.5濃度存在明顯的季節變化特徵,秋冬季高,夏季低。
 

  汙染排放主要包括汽車尾氣和燃煤取暖。相比夏季,冬季由於氣溫降低,使得汽車發動機工作循環的氣體壓力與溫度不高,混合氣體的燃燒速度減慢,引起不完全燃燒,機動車尾氣排放增加,從而導致PM2.5及其前體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等)的排放量增加。
 

  燃煤取暖是導致冬天霧霾現象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北方集中供暖的城市。冬季燃煤取暖會導致空氣的二氧化硫和粉塵顆粒物增多,加上冬季溫度低,風力小等氣象條件,霧霾容易積蓄不散,導致長時間的霧霾汙染。
 

  入秋以來,雖然全國天氣整體良好,但是大氣汙染防治仍不可掉以輕心,有數據顯示,今年9月,有不少地區空氣品質出現反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首要汙染物為O3(8小時)的天數約佔汙染天的95%以上、23個重汙染天的40%左右,其餘重汙染天的首要汙染物為PM10,說明9月日均空氣品質主要受O3濃度影響。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O3濃度為1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3.6%,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下降14.7個百分點。其中O3濃度上升主要原因是今年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
 

  不過,目前,我國各地區秋冬大氣汙染防治計劃已在陸續公布,主要是以調整產業、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為主。生態環境部近日也表示,接下來將推動以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以NOx和VOCs為重點的多汙染物協同減排,積極推進產業、能源、運輸和用地結構的優化調整。
 

  此外,生態環境部還將同有關部門和地方對重點行業採取差異化分級管控等措施積極應對重汙染天氣,以抵消採暖排放增加和不利氣象條件帶來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未來一周,山西PM2.5或PM10仍為首要空氣汙染物
    根據山西省環境空氣品質近期實時監測數據和中央氣象臺氣象模式預報結果,經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省氣象局相關部門會商預測,11月18日,山西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公布了全省11月18日—11月24日全省空氣品質形勢預測情況。
  • ...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蘇皖魯豫11月下半月局地或出現PM2.5中度...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7日訊 11月16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1月下半月(11月16日-30日)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
  • 11月下半月全國首要汙染物為顆粒物 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7日訊 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11月16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1月下半月(11月16日-30日)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
  • 直通部委|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蘇皖魯豫11月下半月局地或出現PM...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7日訊 11月16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1月下半月(11月16日-30日)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
  • 生態環境部通報11月下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空氣品質以良...
    今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1月下半月(11月16日-30日)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
  • 12月上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發布 空氣品質以良為主
    11月30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2月上半月(12月1日-15日)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  12月上半月,受多股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地區擴散條件總體較好,空氣品質以良為主,首要汙染物主要為PM2.5。
  • 12月上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發布
    中國環境報記者 杜宣逸 北京報導 11月30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2月上半月(12月1日-15日)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
  • 12月上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發布 空氣品質以良為主_民生...
    11月30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2月上半月(12月1日-15日)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
  • 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
    2020年8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9月上半月(9月1日~15日)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
  • 山西省11月18日—11月24日環境空氣品質潛勢預報
    根據我省環境空氣品質近期實時監測數據和中央氣象臺氣象模式預報結果,經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省氣象局相關部門會商預測,今日,山西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公布了全省11月18日—11月24日全省空氣品質形勢預測情況。
  • 生態環境部發布12月上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
    (12月1日-15日)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12月上半月,受多股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地區擴散條件總體較好,空氣品質以良為主,首要汙染物主要為PM2.5。蘇皖魯豫區域:12月上半月,區域大部空氣品質以輕度至中度汙染為主,局部為重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其中,1-3日、6-8日以及9-11日,區域內陸局部可能出現中度至重度汙染過程。汾渭平原:12月上半月,區域大部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為PM2.5。
  • 【特別報導】臭氧8小時取代PM2.5成長株潭首要大氣汙染物
    【特別報導】臭氧8小時取代PM2.5成長株潭首要大氣汙染物 來源:紅網 作者:李慧芳 編輯:王娉娉 2014-07-30 18:19:49
  • 生態環境部公布1月上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
    2020年12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2021年1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
  • 11月下半月全國大部地區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
    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消息,生態環境部今日通報11月下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11月下半月,受多股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地區擴散條件總體較好,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主要為顆粒物。前期和後期擴散條件較差,局地可能出現階段性PM2.5中度至重度汙染過程。
  • 專家詳解霧霾天氣成因 PM10和PM2.5是首要汙染物
    專家詳解  霧霾天氣成因  新年伊始,我國中東部各地就陸續出現大範圍和長時間霧霾天氣。受霧霾天氣影響,我國各地空氣品質監測數據引發熱議。霧霾天氣成因是什麼?誰來拯救我們的空氣?  PM10和PM2.5是   近日空氣首要汙染物  記者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了解到,自從1月1日我國74個城市按空氣品質新標準開展監測並實時發布PM2.5等數據以來,我國第一批74個率先實現空氣品質新標準監測城市中,京津冀區域城市的80個國家網監測點位中半數以上出現空氣品質連續超標現象,長三角區域城市的129個國家網監測點位約有三分之一出現空氣品質連續超標現象
  • 重慶主城區都市圈各區及國控點PM2.5濃度排名出爐
    原標題:12月11日主城區都市圈各區及國控點PM2.5濃度及排名出爐12月12日下午,按照2019年秋冬季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部署和空氣汙染應急應對工作要求,重慶市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對主城區都市圈各區及重點區域PM2.5濃度進行每日排名公布。
  • 生態環境部:12月上半月全國大部地區空氣品質以良為主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消息,生態環境部12月1日發布12月上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12月上半月,受多股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地區擴散條件總體較好,空氣品質以良為主,首要汙染物主要為PM2.5。
  • 東北多地空氣品質指數「爆表」,PM2.5逼近2000
    預報顯示,20日至22日,東北地區擴散條件較好,預計區域空氣品質以優至良為主,吉林部分地區為良至輕度汙染。不過,如出現大量集中秸稈焚燒影響,空氣品質在預報等級基礎上可能加重1至2級。東北多地重汙染,局地六級嚴重汙染。
  • 超越PM2.5!臭氧為何成為北京空氣首要汙染物?
    臭氧主要存在於距地球表面20~35公裡的同溫層下部的臭氧層中。在常溫常壓下,穩定性較差,可自行分解為氧氣。臭氧具有青草的味道,吸入少量對人體有益,吸入過量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危害(不可燃,純淨物)氧氣通過電擊可變為臭氧。 連日來,臭氧已經超越了PM2.5,成為北京市的空氣首要汙染物。據北京市環保局公布的信息,從2016年5月16日開始,北京空氣的首要汙染物就變為臭氧。
  • 北京2019全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有監測...
    &nbsp&nbsp&nbsp&nbsp2019年北京空氣品質報告正式出爐。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通報說,2019年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