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溫"致霧霾 10月4日空氣品質將好轉

2020-11-23 華龍網

國慶黃金周第二天,空氣品質十分不給力,全市陷入重度汙染之中。昨天(2日)上午8時,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重汙染黃色預警,這也是今年下半年以來本市首次啟動重汙染預警。業內專家認為,北方預計會出現南風多、逆溫時間長、靜穩天氣多等特點,非常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昨天重度汙染

昨天上午,本市汙染物濃度全面上升,上午8時,城六區PM2.5濃度高達192微克/立方米,處於重度汙染水平,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同時,密雲、順義、平谷等區PM2.5濃度相對較輕,屬於中度汙染水平。重汙染一直持續,不過從重汙染的範圍來看,到下午略有好轉,但仍是中度汙染到重度汙染的狀態。

明天略有好轉

昨天16時30分,市環保監測中心預測了長假未來幾天的空氣品質,總體上來看,截止到6日,本市應該與一級優的好空氣無緣,今天本市處於低壓前部到低壓底部控制,逆溫較強,白天擴散形勢仍然較差,預計為五級重度汙染,4日為三級輕度汙染到四級中度汙染之間,5日、6日空氣品質開始好轉,預計為二級良。

另外,受北部降水及近地面風速增大的共同影響,京津冀東部及北部部分地區空氣品質略有好轉。京津冀中南部以中至重度汙染為主,部分地區可能出現嚴重汙染,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明天,總體擴散條件仍然不利,但受夜間較強冷空氣影響,空氣品質自西向東開始逐漸改善。預計,京津冀中南部以中至重度汙染為主;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主要為PM2.5。

■新聞連結

今年秋冬季汙染易積聚

業內專家認為,國慶假期的空氣重汙染有可能是今年秋冬季空氣汙染的先聲。中科院大氣所研究員王自發說,多個預測模型已經證實,今年秋冬季,我國北方預計會出現南風多、逆溫時間長、靜穩天氣多等特點,非常不利於汙染物擴散,容易造成汙染積聚。

據介紹,京津冀每年「燃煤散燒」近4000萬噸,是冬季大氣汙染的重要來源,散燒以民用取暖、炊事為主,汙染物直排到大氣中。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工程師王步英說,步入九十月份,北京雲量減少,容易出現「逆溫」,加之秋季降水少,擴散條件比較不利。

責任編輯:李紅英(QN0016)

相關焦點

  • 哈爾濱逆溫致霧霾 12處監測10處嚴重汙染
    哈爾濱逆溫致霧霾 12處監測10處嚴重汙染北極星環保網訊:2月4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可是逐漸轉暖的天氣也讓哈爾濱再度遭遇霧霾。據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環保監測中心2月4日7時數據顯示,哈爾濱市12處監測點10處嚴重汙染,兩處重度汙染,太平宏偉公園監測點AQI實時數據達436。哈爾濱市環境監測站總工程師白羽軍介紹,連續靜風、逆溫天氣是造成此次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來自哈爾濱市環保監測中心的實時數據顯示,哈爾濱市12處監測點的空氣品質等級在2月4日7時都達到了嚴重汙染以上程度。
  • 天氣逆溫 武漢再現霧霾
    降雨以後,氣溫也隨之下降,從而形成一定的逆溫現象。因此,城市內也就形成了霧霾。在證實武漢出現逆溫現象後,上述環保專家解釋,城市上空出現逆溫層或逆溫現象後,會不利於汙染物的擴散,空氣中浮塵和本地可吸入顆粒物易產生累積,這都會造成城市環境空氣中PM10、PM2.5濃度的上升。
  • 秋季「逆溫」現象助推霧霾 空氣汙染治理打持久戰
    秋季「逆溫」現象助推霧霾 空氣汙染治理打持久戰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 題:再臨「秋冬霧霾季」:三年治霾積跬步 逆水行舟方至千裡  新華社記者倪元錦、榮啟涵、劉紅霞  國慶假期以來
  • 1月3日—1月4日空氣品質預報
    經與瀋陽市氣象臺會商:2日,高空受冷空氣影響,地面夜間降溫較大,早晨出現逆溫,在地形槽作用下,風速小,溼度增加,水平及垂直方向擴散均較差,利於汙染物累積及二次轉化;白天隨氣溫升高逆溫破壞,地面風速增大,擴散條件好轉;夜間隨地面溫度下降,垂直方向擴條件再次轉差,預計全天空氣品質以良為主。
  • 10月8日起霧霾來京 10月11日空氣品質轉好
    原標題:昨起霧霾來 周日空氣品質轉好  國慶假期結束,10月9日是節後第一個工作日,汙染天氣也開始「上崗」了。根據預報,從10月8日至10月10日,京津冀有一次汙染天氣過程,其中北京預計輕中度汙染,部分時段可達中重度汙染。市民出行要注意防護。
  • 霧霾從哪來?逆溫+汙染源,煤煙塵、機動車尾氣、秸稈都有份兒
    逆溫+汙染源,煤煙塵、機動車尾氣、秸稈都有份兒 2014-10-31 11:32:37來源:東北網作者:馬路上市民都「全副武裝」,戴著口罩墨鏡,哈市持續全國最差空氣品質,直到30日下午,部分地區出現了降水,能見度才好一些。
  • 風力較小並伴有逆溫 大連霧霾天賴到周四才走
    昨天,本市市區空氣汙染較為嚴重,全天均為中度汙染以上,其中上午達到了重度汙染。據市氣象臺值班的首席預報員介紹,造成大霧和空氣汙染嚴重的主要原因,一是風力較小,二是逆溫天氣,讓空氣當中汙染物難以擴散。 2月27日,將會有新一股冷空氣影響本市,這種霧霾天氣屆時會消散。
  • 烏市雪後空氣品質竟呈重汙染 主要是「逆溫」作怪
    中國天氣網中國天氣網訊下雪可以淨化空氣,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但近日,烏魯木齊在一場雪後,情況卻與此南轅北轍,空氣品質持續惡化。28日夜間至29日凌晨,烏市經歷了一場小雪天氣。29日白天,小雪停止後,這裡不但沒有「雪霽天晴朗」,反而出現大霧,空氣品質也隨之下降。據中國環保部網站的數據顯示,28日、29日烏市均為輕微汙染,而30日空氣品質級別竟達Ⅴ級,為重汙染。從常理上講,雪後的空氣應該更加清新。緣何這項常識在烏市竟大相逕庭?據氣象專家介紹,對於烏市來說,雪後出現大霧已是固定式。
  • 南昌霧霾重現PM2.5是禍首?專家稱逆溫現象所致
    霧霾重現,PM2.5是禍首嗎?專家稱南昌昨日灰濛濛是「變天」前逆溫現象所致元旦迎雨雪天PM2.5含量將大幅降低「南昌怎麼又是灰濛濛的一片啊?不是聽說要下雪了嗎?難道南昌的PM2.5含量超標了?」昨日,熱心讀者胡先生打進本報新聞熱線,關注南昌市的空氣品質,並諮詢如何防範PM2.5。氣象專家表示,南昌昨日出現的霧霾天氣,是因為冬季「變天」前逆溫現象帶來的作用。南昌航空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劉小真稱,南昌「PM2.5」濃度以交通幹線周邊最大,郊區最輕。從時間上來分析,冬季的「PM2.5」含量明顯要高於夏季。
  • 1月5日—1月6日空氣品質預報
    經與瀋陽市氣象臺會商:4日早晨,高空受弱暖氣流控制,地面處於高壓前弱梯度,風速小,有逆溫,擴散條件較差,出現汙染時段;午後,隨冷空氣進入,地面氣壓場加強,逆溫層打開,擴散條件轉好,空氣品質將好轉,全天空氣品質以良為主。5日早晨,高空受冷空氣影響,地面處於高壓前部,擴散條件較好;下午至夜間地面形勢減弱,擴散條件略轉差,可能出現汙染時段,全天空氣品質以良為主。
  • 高溼、逆溫、南風——專家詳解北京「橙色預警」背後的霧霾成因
    原標題:專家詳解北京「橙色預警」背後的霧霾成因:高溼、逆溫、南風 北京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預報,21日至23日,北京空氣品質將交替出現「5級重度汙染」和「6級嚴重汙染」。
  • 海南多城市10月頻現霧霾 坐擁生態島仍需防微杜漸
    進入10月以來,海南多個城市同步出現輕度汙染,以環境優良著稱的海南島驚現「霧霾」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環保專家分析,大氣遠距離遷移,逆溫天氣空氣流動性差,本地汙染源等因素疊加是造成海南空氣汙染的三大原因。業內人士認為,優良環境是國際旅遊島的含金量所在,儘管出現空氣汙染只是偶發現象,但應居安思危,加強環保建設。
  • 霧霾為何散不掉?逆溫造成上下空氣無法對流
    專家分析稱,垂直方向逆溫造成上下空氣無法對流,不利於汙染物擴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霧霾」天?合肥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霧是指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導致能見度低於1公裡時的天氣現象;而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
  • 濟南昨「輻射逆溫」致氣質險「爆表」
    「仙氣」是開玩笑的,實際上是霧霾又來了。截至5日10時,山東省城市環境空氣品質信息發布平臺數據顯示,濟南多數點位出現中度及以上級別的汙染。其中,藍翔技校、化工廠、省種子倉庫、泉城廣場、市監測站、科幹所均出現最高級別的嚴重汙染,省種子倉庫的AQI(空氣品質指數)高達432,接近爆表(AQI最高數值顯示500)。
  • 詳解北京霧霾橙色預警背後成因:逆溫 南風 高溼
    北京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預報,21日至23日,北京空氣品質將交替出現「5級重度汙染」和「6級嚴重汙染」。
  • 1月4日—1月5日空氣品質預報
    經與瀋陽市氣象臺會商:3日,高空受冷空氣影響,地面進入高壓內,氣壓場較弱,受逆溫和高溼靜穩影響,早間到上午擴散條件較差,出現了輕度汙染時段;午後到夜間隨逆溫層破壞和冷空氣進入,擴散條件會逐漸轉好,預計全天空氣品質良。4日,高空受冷空氣控制,地面為高壓前,西北風,擴散條件好,空氣品質優-良。
  • 29日濟南將有明顯降雪過程!空氣品質轉為優良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8日訊 12月28日,記者從濟南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 11月底以來,山東省及濟南市持續遭遇不利氣象條件,使濟南市連續出現多次重汙染天氣過程。今天是2020年的倒數第4天,濟南市又遭遇了年內最為極端的不利氣象條件。
  • 高溼 逆溫 南風—詳解北京"橙色預警"背後霧霾成因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記者 倪元錦)北京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預報,21日至23日,北京空氣品質將交替出現「5級重度汙染」和「6級嚴重汙染」。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姚輝通報,根據《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相關規定,經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批准,自21日12時起,將空氣重汙染的「黃色預警」升級至「橙色預警」。
  • 12月27日—12月28日空氣品質預報
    經與瀋陽市氣象臺會商:26日,高空逐漸回暖,地面高壓後,偏南風,水平擴散條件較差,夜間進入低壓輻合區內,溼度加大,擴散條件轉差,易出現汙染時段,全天空氣品質以良為主。27日,高空持續回暖,地面弱低壓控制,風速小,溼度大,凌晨有逆溫,利於汙染物生成和累積;午後冷空氣逐漸進入,轉偏北風,擴散條件好轉,全天空氣品質良-輕度汙染。28日-2日,高空持續為強冷空氣控制,氣溫明顯下降,擴散條件好,空氣品質優良。
  • [霧霾·釋疑]氣象專家:四大條件導致霧霾久留不散
    記者1月5日從北京市氣象局了解到,自去年12月16日至今年1月4日,北京地區氣候特徵為氣溫偏高、溼度較大、冷空氣活動少、強度弱、北風時次少,霧日偏多。其中,北京地區平均氣溫為-2.4℃,比常年同期偏高1.6℃,期間出現大霧天氣9天,是常年同期的10倍,為1981年以來第2高值,僅少於去年同期的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