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記者倪元錦)就4日至7日京津冀即將出現的「重汙染」過程,北京市環保局3日下午發布稱,逆溫明顯、山前堆積、冷空氣弱是此輪持續汙染的主要原因。目前監測表明,7日,若冷空氣抵京、空氣品質改善為「2級良」後,或將再遇小幅汙染回流,預計10日在強冷空氣作用下,北京市空氣品質將徹底改善為「1級優」。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顯示,3日冷空氣作用下,擴散條件有利,北京空氣品質「1級優」,4日至7日,將出現明顯的區域性重汙染過程,6日達濃度峰值。
7日弱冷空氣後,北京仍維持「4級中度汙染」至「5級重度汙染」。7日夜間至8日白天,一小股略強的冷空氣抵京後可達「2級良」。9日,北京又轉為低壓控制,預計出現區域汙染回流,直到10日在強冷空氣作用下,北京空氣品質可達到「1級優」。
預報預警專家指出,結合美國等其他國家的氣候預報產品看,今年冬季,我國北方大氣中層溫度較高,逆溫的頻率和強度也相應較高,是不利於汙染物擴散的條件。
據介紹,距離太行山、燕山較近的北京、保定、石家莊等屬於華北地區山前城市,滄州、德州、邯鄲等是典型的平原城市。
監測中心大氣室高級工程師孫峰說,山前城市易形成「靜風帶」,自身汙染物每日積累,加之平原地區中層空氣風速高,源源不斷將汙染物向山前匯集,呈現典型風場特徵。
在環保部統一部署下,北方多省聯動減排已成機制。2日晚間,環保部下發統一預警指令,建議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即「2+26城市」涵蓋京津冀晉魯豫)於4日零時同步啟動「橙色預警」,提前應對,共同減排,減緩汙染物積累,削減汙染物濃度峰值。
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介紹,應急措施重點關注採暖鍋爐啟爐和運行過程達標排放、企業重型載貨車停運、落實「一廠一策」等停限產措施。此外,環保部駐「2+26城市」強化督查組將根據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重點督查減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