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霧霾原因:逆溫現象、汽車尾氣和燒秸稈

2020-11-23 環球網

22日清早,當匆匆出行的長春市民走出家門,卻失望地發現,濃霧依舊瀰漫著這座「北國春城」。白茫茫的一片大霧模糊了視線,人們仿佛進入了未知的科幻世界。在長春市區記者看到,無論是建築物、道路、交通信號燈還是行人,都被大霧死死籠罩著,無法辨認。長春市大部分地區清晨6點的能見度不足10米。

大霧來襲,中國東北三省省會哈爾濱、長春、瀋陽全部沒能倖免。哈爾濱最早進入霧霾天氣。20日以來,哈爾濱市正式開始供暖,PM2.5指數隨之 持續「爆表」。21日,黑龍江省內高速公路全線封閉,太平國際機場關閉,多條公交線路陷入癱瘓,哈爾濱全市中小學全部停課。隨後,長春和瀋陽也被捲入大霧 之中,不僅市區交通難行,連鐵路、高速公路和民航班機也不同程度受到影響。

大霧導致的奇景之一就是「滿街口罩、滿路雙閃」。由於大霧氣味刺鼻,不少市民都戴上了口罩,藥店、商場裡的口罩持續熱銷,街上的車輛大多打開雙閃燈,緩慢前行。

霧霾原因:逆溫現象、汽車尾氣和燒秸稈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東北大面積的大霧?黑龍江省環保部門認為,哈爾濱市燃煤汙染物排放量 較大、機動車尾氣汙染嚴重、秋季秸稈焚燒現象屢禁不止、揚塵汙染防治措施不盡完善,加之天氣轉冷以來逆溫現象嚴重,致使大氣汙染物擴散困難。長春市環保局 也表示,持續5天的逆溫和風力過小是此次大霧天氣的主要成因。「近期長春出現的霧霾天氣,與華北地區大氣的汙染無關。」長春市環保局汙染防治處處長張金權 告訴記者說。

霧天公交車跑丟 全車乘客幫指路

據《新晚報》報導,「以往一個來回3小時,這大霧天,跑了6個小時才跑回來。」21日,哈爾濱市發布大霧紅色預警,88路公交車松北終點站從5時30分開始發車,到10時許才發了十多臺,由於霧大迷了路,還有兩臺公交車帶著一車乘客跑丟了。

88路公交車調度蘆婷說,霧特別大時,不敢發車,等霧小點後,才發了車。原本8分鐘到10分鐘發一趟車,沒辦法,只能改成每30分鐘發一班,並且每次同時發兩臺,以緩解乘車壓力。從5時30分到10時許,才發了十多臺車,由於霧大看不清路,有兩臺車還跑丟了。

5時30分,88路從松北龍江第一村發出了第一輛早班車,司機師傅說,早上霧太大,不敢開,就想等等看,但有十餘位乘客都著急趕路,說可以幫助一起看路,結果還是跑丟了。

這位司機介紹,行至松北前進道口轉盤道時,沒找準方向,應該往公路大橋方向開,結果開到了世紀花園方向。眼尖的乘客發現跑錯方向後,司機馬上往回開,用了4個多小時才到達徵儀花園小區終點,到11時30分許才跑完「一圈」,回到龍江第一村終點。

另外一臺88路公交車從江南開往江北,雖然不是早班車,但也趕上霧大的時候,在市政府前的轉盤道跑偏了,兜了一圈才繞回到松北終點站。

黑龍江省高速封路 公路服務熱線失靈

20日以來的持續重度霧霾,導致黑龍江省多條高速公路封閉,這時想出遠門的市民最想了解高速公路路況信息,但公路24小時服務熱線卻「失靈」了,部分服務電話為空號,網上查詢同樣讓人一頭霧水,讓大家干著急。

22日上午,記者通過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網站查詢到了公路24小時服務電話,撥通之後,記者聽到——「您好,黑龍江省路況查詢系統,高速路況查詢請按1,高速公路費用諮詢請按2。」

按下1鍵後,聽到「全省請按1,其他省市請按2,人工信息請按0」。

按下0鍵後,卻發生了怪事,聽到的不是人工服務聲音,而是「您好,黑龍江省路況查詢系統,高速路況查詢請按1……」開始循環上面的操作提示。

記者又通過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官網查詢到哈同、哈大等幾條高速公路電話,而撥打哈同高速公路電話時發現竟然是空號。

早上8點起,記者就開始登錄黑龍江省高速管理局官網,在「路況信息」欄目一次次刷新,看到的最新路況信息是10月21日14時13分更新的——哈綏高速:陰,多雲。正常通行。直到22日10點多,記者才看到更新信息——哈綏高速:陰,多雲。全線封閉。

採訪中,一些同樣有查詢路況經歷的市民說,遇到霧霾天,高速公路封閉可以理解,可查個路況信息這麼難,就讓人想不通了。

相關焦點

  • 四川7城陷「霾伏」 三大原因:秸稈燃燒、機動車返程高峰、逆溫
    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羅彬說,本次汙染有三大原因,其中秸稈燃燒和機動車返程高峰為內因,逆溫帶來的擴散條件變差為外因。「不過隨著弱冷空氣8日晚入川,空氣汙染情況有望改善。」羅彬說,弱冷空氣入川將帶來降水,有利於汙染物擴散。
  • 霧霾從哪來?逆溫+汙染源,煤煙塵、機動車尾氣、秸稈都有份兒
    霧霾從哪來?逆溫+汙染源,煤煙塵、機動車尾氣、秸稈都有份兒 2014-10-31 11:32:37來源:東北網作者:    同時,在暖空氣控制下,城市容易出現逆溫,大氣層結穩定,氣流從上之下運動,不易將低空汙染甩到上空;同時,再加上近兩天的風力極小,據中國天氣網監測,市區風力持續在1至2級之間,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沒有擴散能力,新舊汙染疊加,導致市區汙染越來越重。
  • 天氣逆溫 武漢再現霧霾
    成因或仍是天氣逆溫由於處於公休時間,武漢市環保局未公開發布關於空氣品質狀況的說明。據氣象專家及環保專家分析,武漢空氣品質不佳原因仍為氣象條件所致。省環保廳監測數據顯示,截至昨日19時,武漢空氣品質中NO2 、SO2最近24小時均值分別接近和小於24小時限值(參照API)。「這說明武漢空氣中首要汙染物仍是可吸入顆粒物(PM10)。」
  • 秸稈、霧霾和太陽能電站:你們有啥關係?
    近日的一個傍晚,在人民廣場附近工作的馬女士剛從單位出門,就被濃重的霧霾嗆得咳了起來。她搜腸刮肚地想了半天:「應該是燒秸稈的味兒。」以往,她覺得燒秸稈這事兒離她遠著去了,可這回秸稈「嗆」到了肺管子上,成了讓人討厭的東西。  秸稈,在今年入冬以前,離市民的生活遠隔十萬八千裡。人們甚至不知道這兩個字該咋寫。
  • 當「焚燒秸稈」遇逆溫天氣 成都再現重度空氣汙染
    2015年10月14日 08:20 來源:華西都市報 參與互動    秸稈燒得歡
  • 南昌霧霾重現PM2.5是禍首?專家稱逆溫現象所致
    霧霾重現,PM2.5是禍首嗎?專家稱南昌昨日灰濛濛是「變天」前逆溫現象所致元旦迎雨雪天PM2.5含量將大幅降低「南昌怎麼又是灰濛濛的一片啊?不是聽說要下雪了嗎?難道南昌的PM2.5含量超標了?」氣象專家表示,南昌昨日出現的霧霾天氣,是因為冬季「變天」前逆溫現象帶來的作用。南昌航空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劉小真稱,南昌「PM2.5」濃度以交通幹線周邊最大,郊區最輕。從時間上來分析,冬季的「PM2.5」含量明顯要高於夏季。在雨雪天過後,由於雨水和雪的衝刷,空氣品質會明顯好轉,PM2.5含量將大幅降低。
  • 霧霾形成三大因素
    霧是指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公裡時的天氣現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簡單地說,當近地面層較溼相對溼度大於90%時出現的就是霧,較幹相對溼度小於80%時出現的就是霾,介於兩者之間的是霧和霾共同影響,但是霾還是主要因素。因為呼和浩特市處於半乾旱地區,相對溼度一般較低,所以還是以霾為主。
  • 當焚燒秸稈遭遇逆溫天氣 成都再現重度空氣汙染
    原標題:當焚燒秸稈遭遇逆溫天氣 成都再現重度空氣汙染   12個市(州)連片汙染,原因是什麼?   「本次汙染情況,主要汙染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內因,一個是外因。」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羅彬說,內因主要是秸稈焚燒,空氣沒有邊界,某些市(州)焚燒秸稈的同時,不僅汙染了該城市空氣,也會影響周邊城市。逆溫,是本次汙染情況出現的外因。「最近天氣晴好,早晚容易出現逆溫,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四川遭遇「霾伏」,何時才能衝破?羅彬說,根據氣象預測信息,10月17日,將有一次全國大範圍的冷空氣。
  • 城外四處燒秸稈 成都遭重度「霾伏」
    細心的網民發現,成巴高速、洪河大道北路等路段出現了秸稈焚燒的現象。  「秸稈焚燒加劇了空氣汙染」,成都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同時受逆溫層、無降水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汙染物得不到有效擴散和沉降。」  汙染原因網友拍到多路段燒秸稈  「又在燒秸稈了,濃煙滿天,刺鼻嗆人!就在成都成渝立交旁洪河大道北路富麗東方和戀日家園之間。」網友@非義通過微博吐槽。  成巴高速、成綿複線高速……在成都周圍多個路段,網友們紛紛發現了秸稈燃燒的蹤影。
  • 關中霧霾為何易聚難散? 解讀關中地區霧霾成因及對策
    此外,曹軍驥還指出,逆溫層和霧霾之間存在一個雙向反饋的機制。他說:「霧霾形成之後,以氣溶膠為代表的汙染物集中在低層大氣中,而氣溶膠總體呈現『冷卻效應』,使得低層大氣降溫幅度高於高層大氣,加劇逆溫現象,大氣層結構更加穩定。由此,形成『逆溫形成霧霾,霧霾加劇逆溫』的惡性循環,直至出現新的冷空氣活動,破壞這種循環為止。而去年入冬以來冷空氣活動弱,關中地區霧霾一直持續也就不難理解了。」
  • 武漢遇大面積霧霾天氣 東北風與下沉氣流所致
    霧霾成分是什麼?主要來自植物燃燒    (長江日報 記者金濤 通訊員王勇 鄢祖海)霧霾的核心到底是什麼?昨日,環保部門運用最先進的分析儀器在短時間內判斷,導致出現此次霧霾最主要的汙染物為碳顆粒,普遍產生於秸稈等植物的燃燒過程中。
  • 濟南如何邁過霧霾這道坎?
    是要霧霾籠罩下的現代化,還是重返空氣明淨的自然生態?邁過「霧霾」這道坎,我們每個公民都負有重任。北方霧霾引發關注東北大霧逆溫風小是重要成因對於此次霧霾天氣的形成原因,黑龍江省環保部門和長春市環保部門都將矛頭指向了逆溫現象。
  • 哈爾濱大霧襲城 三因素疊加造成霧霾天氣
    霧霾天氣造成市區能見度降低本報記者 劉玉璽攝  ■持續逆溫和弱風  ■城郊及周邊縣市焚燒秸稈  ■供暖燃煤鍋爐陸續啟爐  哈市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及專項行動  本報訊(本報記者)近日,我市持續霧霾天氣,環境空氣品質下降,特別是呼蘭區、阿城區體現尤為明顯。監測數據顯示,越是市郊,汙染程度越重。
  • 燒了5000年的柴火,專家提出來禁止燒秸稈?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以前的秸稈數量和現在的秸稈數量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古代的農田較少,種植產生的秸稈也少,秸稈燒了也就少了,對環境影響不是很大。可如今的秸稈數量倍增,如果每年都燒掉,那對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秸稈焚燒過程中,秸稈的有機會和氮養分喪失殆盡,留下的鉀素、磷素有難以被農作物吸收,造成土地結塊有專家提出,汽車限行,暫停生產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氣候變暖和霧霾汙染。其實燒秸稈和節日放鞭炮也一樣,如果空氣流動不快,就會產生汙染,減少燃燒秸稈和節日放鞭炮,可以控制空氣汙染程度,但也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
  • 霧霾是什麼?霧霾是什麼引起的?
    霧霾是什麼?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於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併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過大氣循環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將持續積聚,此時如果受靜穩天氣等影響,極易出現大範圍的霧霾。  2013年,「霧霾」成為年度關鍵詞。這一年的1月,4次霧霾過程籠罩30個省(區、市),在北京,僅有5天不是霧霾天。
  • 北京霧霾的原因就是它:汽車尾氣躺槍
    2015年11月底,北京出現了自有PM2.5監測數據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堪稱世紀大霾的嚴重霧霾天氣,局部地區空氣中PM2.5的濃度居然達到了1000微克/立方米左右,而空氣汙染最嚴重的級別——嚴重汙染的下限僅為300微克/立方米。北京發生這次世紀大霾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是氣象原因嗎?
  • 微考點1:逆溫現象
    【參考答案】(1)烏魯木齊冬季多晴天,夜間地面降溫快;烏魯木齊三面環山,開口向北,北方來的冷空氣容易在此積聚;夜間三面山脈的冷空氣沿山坡下沉,迫使谷底暖空氣抬升(2)冬季多(積)雪,空氣中水汽充足;冬季燃煤取暖和汽車尾氣排放,汙染物多;靠近沙漠,沙塵多,凝結核多;冬季多逆溫,三面環山的地形,風力小,不利於霧的消散(3)工業生產和採暖鍋爐做好除塵工作;大力發展公共運輸;北部地區做好固沙工作
  • 霧霾「賴」在南昌不肯走 專家:天氣靜穩、逆溫作用等因素造成
    本報訊 江南都市報記者金路遙、實習生向昌宇報導:抬頭看天,不見藍天白雲,只是一片灰濛濛,既幹擾視線又影響健康的霧霾已在南昌「駐紮」了幾天。氣象部門監測資料顯示,12月24日至昨日,南昌連續7天監測到了霧;而29日至昨日,因空氣變得乾燥,灰霾開始籠罩城市上空。  為何近期南昌霧霾天難消散?
  • 海南多城市10月頻現霧霾 坐擁生態島仍需防微杜漸
    進入10月以來,海南多個城市同步出現輕度汙染,以環境優良著稱的海南島驚現「霧霾」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環保專家分析,大氣遠距離遷移,逆溫天氣空氣流動性差,本地汙染源等因素疊加是造成海南空氣汙染的三大原因。業內人士認為,優良環境是國際旅遊島的含金量所在,儘管出現空氣汙染只是偶發現象,但應居安思危,加強環保建設。
  • 汽車尾氣的PM值比空氣還低!取消限行開車吸霧霾?
    關於霧霾和汽車尾氣的關係,政府部門和「專家」給出了這樣的結論。2015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住建部相關負責人說:「供暖只是壓垮空氣品質的最後一根稻草。北京這幾年一直在實施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清潔能源佔比達80%。北京霧霾的主要原因是汽車尾氣,不是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