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了5000年的柴火,專家提出來禁止燒秸稈?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2020-10-18 電力工程技術官方

以前很多農民在收稻穀,小麥,玉米之後,因為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收拾這些秸稈,有些人就直接在田地裡放一把火,把秸稈燒成灰。因為那時候他們也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些秸稈,直接放田地裡秸稈又不會腐爛。影響後期的種置。

可是秸稈在露天焚燒不僅汙染了空氣,風一吹的話,很容易發生火災,造成很嚴重的後果。而且,在田地裡焚燒秸稈,田地經過高溫,讓很多有機質破壞了,並且把田地燒得坑坑窪窪的。

現在國家規定,不準在露天焚燒秸稈。

以前的秸稈數量和現在的秸稈數量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古代的農田較少,種植產生的秸稈也少,秸稈燒了也就少了,對環境影響不是很大。可如今的秸稈數量倍增,如果每年都燒掉,那對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第二,以前燒的環境形勢沒有如今這麼嚴峻,燃燒秸稈的時候,也沒有人去研究這麼做的壞處是什麼,久而久之,大家就覺得「沒有壞處」了。

1、汙染空氣,危害人體健康。焚燒過程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達到一定濃度後容易造成咳嗽、胸悶,嚴重的甚至導致支氣管炎。

2、引發火災。春秋季節,天乾物燥,田間地頭可燃物多,一旦焚燒秸稈容易引起火災,威脅村子安全。

3、威脅道路安全。很多農田在公路兩邊,焚燒秸稈產生大量濃煙,造成空氣能見度降低,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4、破壞土壤,降低農田質量。秸稈焚燒過程中,秸稈的有機會和氮養分喪失殆盡,留下的鉀素、磷素有難以被農作物吸收,造成土地結塊

有專家提出,汽車限行,暫停生產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氣候變暖和霧霾汙染。其實燒秸稈和節日放鞭炮也一樣,如果空氣流動不快,就會產生汙染,減少燃燒秸稈和節日放鞭炮,可以控制空氣汙染程度,但也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一些農民反應莊稼地不燒秸稈,莊稼長出來以後,地裡的害蟲非常多,莊稼減產。

最近,各地區根據不同的情況,又出臺了限燒秸稈的政策,在各地政府和農業部門指導和監督下,進行焚燒,有效的控制火災事故發生。也有專家提出,秸稈可以作為印刷原材料,還是用來養殖牲畜,資源再利用,這也不失為一個處理秸杆的好辦法。

因為沒有配套的解決辦法,眼下看給農民帶來了不便。這也倒逼人們想辦法解決秸稈焚燒問題。我們的土地經過這麼多年化肥農藥濫用,有機質含量降低很多,土壤不能形成團粒結構,有益菌群失調,保水功能極差。化肥越用越多而產量不增加,已經生產不出安全食品。能想辦法把秸稈粉碎還田,添加有益菌群助其腐爛,應該是個正確的研究方向。

空氣品質不好,關鍵在於樹木的減少使得空氣變的不好。其第二點辦公室的磚家憑空捏造。曾經農村的小糞堆茅房它循環周期最多一年,就可以變成小麥,棉花,疏菜等。既處理了廢物同時又轉化了能源。分而治之,各人產生各人處理!其第三盲目種植景觀樹木不利於化解汙物。高大速生樹木應成為主流!四廢水處理轉化為清潔的空氣和水源,根本無能為力。樹木花草植物的根系可以化解,並過濾水源,輸送清潔的氧氣。不是堆埋,利用衝廁而能改變的問題,關鍵在能量轉化!和燒秸稈,放鞭炮毫無關係!

只是過去是傳統的農業社會,中國沒有燒煤的工廠,沒有汽車尾氣,沒有空調等等工業汽體排向天空,過去農村的農作物種植面積和規模比現在小得多了,所以,燒了也沒有引起空氣變暖,變汙染。

現在,大氣汙染因素很多,如工廠,汽車,規模化養殖場等等,其中,農村大規模燒桔杆也是因素之一。

相關焦點

  • 燒土灶導致溫室效應?繼禁燒秸稈後專家又提新禁令,農民朋友咋看
    前言人們的環保觀念越來越強,對於很多保護環境的措施,大家也都是非常支持,但是也有一些專家提出的所謂環保方案遭受到了不少網友的吐槽,比如前幾年,就有一些專家表示應該在農村禁止燃燒秸稈,而之所以禁止燃燒的原因,是這些專家認為秸稈在燃燒時會產生煙氣,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加重溫室效應。
  • 你認為禁止焚燒秸稈合理嗎?為什麼?
    為了保證農村的環境,有關專家提出了禁止焚燒秸稈的請求,並且該政策已經開始正常實施。但是禁止焚燒秸稈真的合理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帶你們了解下焚燒秸稈的好處與壞處,這樣就能一目了然了。焚燒秸稈的好處。一、田地更乾淨。
  • 專家不讓燒秸稈,這三個方法簡單還賺錢
    秸稈一直是我們農民最頭疼的問題,一把火燒了可以肥地,但每次都要像做賊一樣,半夜三更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不燒吧!很多莊稼的秸稈放地裡面需要好幾年才能腐蝕完畢,對下一年的莊稼收成造成很大影響。並且,很多專家呼籲我們農民別燒秸稈,說是嚴重汙染大氣,我們也不想汙染環境,該怎麼辦呢?
  • 農民:我招誰惹誰了,不是禁止燒柴火就是禁止電動三輪車
    先是有人傳播說使用收割機收麥子會產生汙染;又有人傳播說農村將要禁止燒柴火做飯,理由同樣是會產生汙染;最近兩年又有人說農村即將全面禁止電動三輪車,難道也是因為汙染嗎?農民朋友們有點坐不住了:為什麼偏偏針對農村的謠言漫天飛?
  • 生物質發電廠如何大比例秸稈摻燒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本文簡要闡述了生物質發電的幾種形式,對電廠鍋爐秸稈摻燒的優點進行了分析探討,並在此基礎上,對生物質發電廠如何進行大比例的秸稈摻燒進行了論述。關鍵詞:生物質發電;生物質燃料;秸稈摻燒生物質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發電。
  • 秸稈、霧霾和太陽能電站:你們有啥關係?
    秸稈焚燒已成了一種全國性的環境災難,隨著霧霾的頻發、空氣品質指數的屢屢「爆表」,它成了街頭巷尾都能聽到的「熱詞」。想必秸稈都在感慨自己「流年不利」,霧霾與自己有啥關係啊?為啥每年都燒,今年就成了PM2.5「「爆表」的根源?它到底是壓倒長春空氣品質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成了其他汙染物的替代者而「受冤」?面對著頻發的霧霾,人們該如何應對?
  • 黑龍江禁止燒秸稈,霧霾是怎麼產生的呢?
    提要:黑龍江不準燃燒秸稈,為何當地反而還是爆發了霧霾天氣呢?昨天有媒體曝出黑龍江大部區域出現了霧霾天,許多網友好奇今年黑龍江地區嚴禁焚燒秸稈,那麼這種霧霾天又是怎麼產生的呢?科學興農想說的是,霧霾天氣通秸稈沒有什麼必然關係,如果霧霾是焚燒秸稈所導致的話,那麼直接禁止焚燒秸稈也就不會再發生霧霾天了,像北京城市又沒有什麼秸稈,但是不也照樣產生霧霾天?兩者雖說沒有必然性關係,但是焚燒秸稈卻是導致霧霾天的因素之一。
  • 東北72歲奶奶直播燒柴火,火了!網友:噼啪聲真的很解壓
    12月23日據媒體報導,黑龍江省五常市一位72歲的農村奶奶在網上直播燒柴火給網友聽,稱現在城裡人很少聽到燒柴火聲,想給大家緩解焦慮情緒治治失眠。在直播過程中,奶奶還會順手教網友做小雞燉蘑菇。直播中,奶奶還告訴大家,燒的是枯木,大家注意不要亂砍亂伐。
  • 城外四處燒秸稈 成都遭重度「霾伏」
    汙染原因網友拍到多路段燒秸稈  「又在燒秸稈了,濃煙滿天,刺鼻嗆人!就在成都成渝立交旁洪河大道北路富麗東方和戀日家園之間。」網友@非義通過微博吐槽。  成巴高速、成綿複線高速……在成都周圍多個路段,網友們紛紛發現了秸稈燃燒的蹤影。
  • 天天喝燒水壺燒的水,比塑料還毒?到底有沒有毒?真相在這裡
    可是,就有人提出了疑慮:凡事都有兩面性,燒水壺燒水縱然快,但少了煙火味,且聽人說不鏽鋼加熱會有重金屬溶出,常喝電燒水壺的水,對身體健康很不利啊!很多夥伴應該還記得小時候做飯的場景,一個自己砌的土灶臺,一把柴火,縱然條件簡陋但燒出的飯格外的香,燒出的水也有一股特殊的味道……現在這樣的場景顯然很少了,電熱水壺乃至飲水機的出現大大改變了我們的燒水習慣,但那個味道也越來越遠,難免會讓人疑慮,沒有了柴火味的水,是不是在本質上已經發生了改變。那麼說,用電燒出來的水真的有問題嗎?
  • 專家建議農村停用柴火,改用天然氣,聽農民怎麼說?
    農耕有農耕的特點,農民有農民由來已久的習慣。而在農村人的各種習慣當中,燒柴做飯或取暖,不能不說有點根深蒂固。如今環保觀念深入人心,農民燒柴也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了環境問題。出於對環保的考慮,有專家建議農村停用柴火,改用天然氣,同樣渴望著天藍、水清、空氣好的不少農民,也聽從了環保專家的建議,由相應的燃氣公司進行了煤改氣,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許多農民卻感覺專家的建議並不接地氣。
  • 農村有種全身長滿刺的樹,農民砍來當做柴火燒,藥用價值極高
    山野有種全身長滿刺的樹,爺爺砍來當做柴火燒,藥用價值極高大很多的人都比較喜歡美好的事物,對於一些看起來醜陋或不討人喜歡的植物,就不怎麼喜歡。但大多數農村人是非常務實的,他們不會因為這朵花,因為它聞起來或看起來都不好,就討厭它,覺得這件東西沒用。
  • 「燒柴火」呢?
    不像北方有集中供暖,網友們都調侃南方人都是靠一身正氣來抗寒。當然這只是玩笑話,本期我們就來總結一下常見的一些保暖方式,看看有沒有你用到的。冬日花式取暖:「電爐子」用英語怎麼說?「燒柴火」呢?1)「電爐子」英語怎麼說?
  • 用電水壺燒的水,到底能不能喝?有人稱為「毒水」,有依據嗎?
    燒好了之後就會自動切斷電源,不用擔心水煮沸了之後沒人看爐子造成危險,既快速又省事。電熱水壺無需照看,能給我們節省很多時間。但是又有一種說法表示,用它來燒水其實是不可取的,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甚至燒出來的水還有「毒水」的說法。這不禁讓我們心中一驚,人是每天都要喝水的,萬一這電水壺燒出來的水真的有毒素,那我們不就不能喝了嗎?電熱水壺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 農村俗語:「有錢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是什麼意思?
    前些天回到農村,聽到幾個叔叔輩們說著一句話,「有錢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 我對這句話非常感興趣,也有些不理解,就問一個叔叔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要怎麼理解呢?這個叔叔就告訴我這句話該怎麼理解。一、有錢不燒敞口鍋。
  • 研究:農村用柴火燒飯吃,會導致PM2.5超標,可能致命?
    我們現代社會的三大危機:1、資源缺少,很多的資源都是需要成千上萬年的積累才能形成,屬於不可再生資源,比如:石油、煤炭等,就是用一點少一點。2、生態破壞,之前的我們為了探索生物秘密,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導致很多動物和植物沒有合適的生存條件而滅絕,現在的僅存的物種僅僅是一小部分。
  • 被大家叫做「鐵包金」,有很高的觀賞效果,過去拿來當柴燒
    農村地區的野生植物眾多,而常年生活在鄉下的當地村民,可謂是最會利用野生植物資源的人群之一了,不管是山裡的野果野菜,還是看似沒有什麼作用的普通樹木,農民朋友們都能找到它們的優點,最大程度地利用起來,今天跟各位朋友分享的一種植物,就生長在大山深處,一望無際的林木之中,被大家冠以非常通俗易懂的稱呼
  • 舉報焚燒秸稈、燃煤散燒、燃放煙花爆竹有獎勵!
    本臺訊 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護人民財產安全,鼓勵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強化秸稈禁燒、燃煤散燒、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監管打擊力度,經研究制定《周口市秸稈禁燒工作舉報獎勵暫行辦法》《周口市散煤清零舉報獎勵辦法》、《周口市非法燃放煙花爆竹的舉報獎勵辦法》(見附件),要求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直各單位,遵照內容要求,認真貫徹落實。
  • 科學分析燒燒果實,完全開發後的它,絕不會輸給巖漿果實
    呵,居然還這麼看不起燒燒果實,這次,為了給它正名,小海在網際網路的知識海洋裡埋頭狗刨,就差給高中物理和化學老師打電話求教了。下面,就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燒燒果實絕對不會輸給巖漿果實!首先,燒燒果實的自然元素是火焰。又是火焰呢?根據物理學解釋,火焰的本質是放熱反應中反應區周邊空氣分子加熱而高速運動從而發光的現象。看不太懂沒關係,總之就是一種氣體發熱燃燒的狀態。
  • 焚燒秸稈將有天眼監控 衛星監測站得高看得遠
    在秋糧收穫區,焚燒秸稈的濃煙加劇了霧霾汙染的程度。燒秸稈的人可能會想,誰會查到這裡呢?其實,天上早有一雙「眼睛」監測著大大小小的火點。接收衛星圖像資料,數據分析,數據匯總、撰寫報告……環境保護部衛星中心運管、大氣遙感部等辦公室裡,工作人員不停地忙碌著,這樣的工作狀態,在環境衛星發射以來的三年裡,一直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