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們的環保觀念越來越強,對於很多保護環境的措施,大家也都是非常支持,但是也有一些專家提出的所謂環保方案遭受到了不少網友的吐槽,比如前幾年,就有一些專家表示應該在農村禁止燃燒秸稈,而之所以禁止燃燒的原因,是這些專家認為秸稈在燃燒時會產生煙氣,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加重溫室效應。
燒土灶燒出了溫室效應?
就在燃燒秸稈產生的煙氣是否會汙染環境這一個問題依然存在著爭議的時候,又有一些專家提出了一個新的禁令,要求禁止農村燃燒土灶。在之前提出禁止燃燒秸稈之後,農民會把一部分的秸稈打碎之後撒到田地裡面去,另外一部分則會曬乾之後存放起來,燃燒土灶。
而與之前禁止燃燒秸稈的理由相同,這次專家之所以提出禁止燃燒土灶,同樣也是認為這一做法會不利於環保,認為在燃燒土灶的過程當中,秸稈會產生一些汙染氣體,這些氣體不僅是會汙染環境,對於農民的身體健康也同樣不利。
並且有一些地區也確實是聽從了專家的建議,開始引導農民拆除土灶,但是用秸稈燃燒土灶真的會產生那麼大的危害性嗎?其實未必。農民用秸稈燃燒土灶的時候,一般是為了燒水做飯,因此使用的時間其實並不長,產生的煙霧也並不多,遠遠不足以達到汙染大氣層的程度,更加不可能因為燃燒土灶就讓我國的溫室效應加快。
專家的建議可能會碰壁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專家的這一個建議還很難實現,畢竟會燃燒土灶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偏遠落後的農村,而這一些農村的家庭收入基本上都是比較低的,如果不燃燒土灶來燒水做飯,那麼就必須用電或者是其他的煤氣等能源來代替,不管是用電還是其他的能源,都是需要花費的,對於一些剛剛從貧困之中脫離出來的農村朋友來說,很難接受這一筆開支。
何況農村不比城市,除了要為人燒水做飯之外,還要給家中的一些豬羊牛等家禽燒火熬食,如果全部都用電,或者是其他能源來解決,那對於農民來說,無疑是增加了一筆額外的開支,這是很難讓他們接受的。
何況,對於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來說,就算農民捨得用電或者是用煤氣來開火,也並不是特別的方便。
雖然說現在基本上全國上下都通了電,哪怕是偏遠的山區,也同樣有電源,但是很多偏遠地區的電壓其實是相當不穩定的,基本上只能夠滿足日常充電照明的需要,至於要用電來燒水煮飯的話,那麼電壓往往不足以支持,這種情況下用電來燒水做飯,經常都會跳閘,哪怕是煮上半天,也很難將食物煮熟。
另外,對於一些偏遠地區來說,煤氣的使用也並不方便,因為有一些地區還沒有真正的通路,要進入到山區裡面去是要通過很崎嶇的山路,這樣的情況之下,想要更換煤氣,自然是很不方便的,所以使用煤氣來燒水做飯,這對於過於偏遠的山區農村來說也同樣並不現實。
因此想要徹底地禁止農村燃燒土灶是並不容易的,至少在這一些偏遠地區,沒有能夠真正發展起來之前,還是離不開土灶的。
環境汙染另有元兇,禁燒土灶無法解決問題
專家之所以提出禁止燃燒土灶是出於保護環境的目的,從這一點來看並沒有錯,但是現在環境的汙染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來自於各大工廠的超標排放,因此想要從根本上保護環境,杜絕空氣環境汙染,緊靠著禁止燃燒秸稈以及禁止燃燒土灶根本不可能實現。
所以希望這一些環境保護專家在提出建議之前,能夠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慮,真正的提出行之有效,並且可實行的環境保護措施。
畢竟對於很多農村的人來說,目前最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減少開支,但自己的收入有更多的節存。尤其是比較貧困的地區,燃燒土灶是當地人做一日三餐的唯一方式,想要讓他們拆除土灶,不再使用土灶並不現實。
何況想要禁止土灶的燃燒,不能依靠一句輕飄飄的建議,而是應該從實際出發,多提出一些能夠提升農民收入,讓他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措施,當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也就會選擇用其他更為方便快捷的方式來燒火做飯,燃燒土灶也就會自然而然地成為一種過去。
結語
專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建議,出發點當然是好的,畢竟環保的確是當前所有人都應該注重的一件事情,但是專家的目標雖然很好,可是卻沒有結合實際情況來考慮。因此,這一些建議才會引起了大部分人的吐槽,也很難真正地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