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村土灶裡的黃土,人稱「伏龍肝」,農民曾用它來治水土不服
在農村裡有著許多的「土方子」,雖然它們的原材料稀奇古怪,但不得不說效果還是十分不錯的,以至於到如今依舊在民間被使用著。就比方說小孩子尿床這事兒吧,在筆者老家這邊,就會用一種叫做「走尿狗」的土方子來對付,基本上吃個2、3次就解決了,而因其效果好,也使得走尿狗的原材料在如今十分珍貴。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農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土方子慢慢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當中,「伏龍肝」就是這麼一種奇特且神奇的土方子。
(農村的土灶)
伏龍肝是什麼?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覺得它十分的霸氣,但若你見到它的話,估計會顛覆你的三觀,為啥呢?因為這伏龍肝其實就是一種黃土,不過卻不是普通的黃土,而是農村土灶裡,經過多年的煙燻火烤之後的「灶心土」。
在過去的時候,農民們都是用的黃土來砌土灶,土灶經過多年的煙燻火烤之後,這些砌土灶的黃土會變得又黑又硬,於是在翻修土灶的時候,農民們會把這些燻黑的地方整塊鏟下來。不過並不會丟掉,而是把燻黑的地方弄掉,留下裡面依然是黃色的黃土,將其碾成粉末存起來,這種被碾成粉末的黃土就是「灶心土」,因其特殊的作用,在民間也被稱作「伏龍肝」。
(處理灶心土)
那麼這伏龍肝有什麼用?為何以前的農民們會把它存起來呢?
在我們這邊,有這麼一句老話「遊子遠行,必帶灶心土,一為解鄉愁,二為治他鄉水土不服!」,解鄉愁很好理解,看到故鄉的土,就能想到故鄉的景,那麼治他鄉水土不服又是何解?
很多朋友在家鄉生活習慣了,突然離開家鄉去外地工作、生活,總是不適應性,甚至有些人會出現拉肚子、反胃、嘔吐等各種水土不服的症狀,而伏龍肝的作用就是對付這些水土不服的症狀,也是曾經是農民們最常用來治水土不服的土方子之一。
不知道大家的家鄉那裡如何,反正在筆者這邊的農村裡,以前只要是有人要出遠門,家裡的長輩必定會挖些灶心土,讓出遠門的人帶著。
(篩除灶心土的雜質)
那麼伏龍肝真的有用嗎?
就筆者個人親身體驗來說,我覺得真有用,以前出遠門出現了水土不服,泡一碗伏龍肝喝了之後就好了。筆者也相信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肯定也喝過伏龍肝泡的水,也和筆者有著一樣的感受。所以筆者個人認為,這伏龍肝是真的有用。
那麼伏龍肝的這些作用有依據來源嗎?
有的,在我國古代的書籍《傷寒論》中,將伏龍肝衝的水稱作「黃土湯」,認為它「具土之質,得火之性,化柔為剛,味兼辛苦,具有和胃止嘔、止瀉的作」。
(處理好的灶心土,即「伏龍肝」)
不過並非什麼土灶裡的土都有用,只有用柴火(包括木材、乾草等)燒出來的灶心土才叫「伏龍肝」,用煤炭燒的沒有用。
現如今隨著農村生活越來越好,很多農村家庭都放棄了以前那種黃土砌土灶,改用水泥砌土灶,或者乾脆用煤氣、天然氣了,使得伏龍肝這種東西越來越少了,以至於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還有「伏龍肝」這種神奇的東西,著實可惜。不過得提醒一點,農村裡的土方子有用是有用,但別亂用,切記!
各位朋友,你們用過伏龍肝嗎?你覺得伏龍肝有用嗎?歡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