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為什麼禁止焚燒秸稈

2021-01-13 徐朝嶺

禁燒秸稈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但是一部分農民和少量幹部不理解確怨聲載道,為什麼?立場太低、眼光短淺造成的,國家政策肯定不是以這樣的出發點制定的。焚燒秸稈總的來說造成兩種危害:一是環境汙染;二是浪費資源。下面為大家分而闡述之:

一、 焚燒秸稈造成環境汙染。

1、 汙染空氣、危害人體健康。焚燒秸稈後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和煙霧,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物,空氣中含此等物好多倍,吸入人體輕則造成咳嗽、胸悶、流淚,重則造成支氣管肺炎等多種併發症。

2、 容易引發火災,造成群眾生命財產損失。由於焚燒秸稈時處於空曠之地,秸稈燃燒引起空氣對流改變,造成風速加強,一旦有小火團飛入周圍,人為難以控制,造成周圍農作物、森林、房屋等的火災,引起農作物、財產的損失,甚至造成人員傷亡,後果不堪設想。

焚燒秸稈引發火災

3、 引發交通事故,影響交通道路和航空安全。燃燒秸稈產生滾滾的濃煙,可見度低,視力範圍有限,直接影響高速運行的航空、鐵路、高速公路的正常運營,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焚燒秸稈濃煙滾滾,影響交通

二、 焚燒秸稈造成浪費資源。

1、 秸稈是牛羊兔鵝等草食畜禽的重要飼料。目前世界上人均GDP低於中國的國家和地區人口總數超過48億人,高於中國的為14.1億人,中國經濟還在上升,人民對草食動物產品需求在上升,2019年中國進口牛肉166萬噸,用外匯82.25億美元。中國佔世界陸地面積6.5%,養活超18%的人口,怎麼能不利用秸稈搞養殖呢?中國有1.05億頭牛(世界第四大國,前面是印度3億頭、巴西2.15億頭、美國黃牛0.95億頭),中國有3億頭羊世界第一,中國鵝佔世界70%多等,這麼多的草食畜禽需要大量的秸稈。麥秸800多元/噸,花生秧1200元/噸,玉米秸280元/噸……,我們焚燒秸稈真的不是在燒錢?

收麥秸餵牛
青貯機收秸稈
秸稈是牛的好飼料

2、 秸稈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秸稈在工業上用於造紙、乙醇、建材、氣化、發電等,秸稈是我國工業重要的原材料。

秸稈為工業的好原料

3、 食用菌基料。秸稈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可以很好的生物轉化,做食用菌基料,可以生產香菇、平菇、金針菇、木耳等農副產品。

綜上所述,秸稈是我國重要的資源,絕不能讓一部分人焚而燒之,應當綜合起來加以利用 。

相關焦點

  • 你認為禁止焚燒秸稈合理嗎?為什麼?
    為了保證農村的環境,有關專家提出了禁止焚燒秸稈的請求,並且該政策已經開始正常實施。但是禁止焚燒秸稈真的合理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帶你們了解下焚燒秸稈的好處與壞處,這樣就能一目了然了。焚燒秸稈的好處。一、田地更乾淨。
  • 黑龍江禁止燒秸稈,霧霾是怎麼產生的呢?
    科學興農想說的是,霧霾天氣通秸稈沒有什麼必然關係,如果霧霾是焚燒秸稈所導致的話,那麼直接禁止焚燒秸稈也就不會再發生霧霾天了,像北京城市又沒有什麼秸稈,但是不也照樣產生霧霾天?兩者雖說沒有必然性關係,但是焚燒秸稈卻是導致霧霾天的因素之一。
  • 高校教授解決農村秸稈焚燒難題 把秸稈炭化做成複合肥 為土地設計...
    潘根興教授解決的是農村秸稈焚燒的難題,把秸稈炭化做成複合肥,既解決了秸稈無法處理和焚燒汙染環境的難題,又增加了土壤肥力,讓土壤進入良性循環。在農田裡,1個單位的水稻可以得到0.45個單位的稻子和0.55個單位的秸稈,秸稈處理成了現代農業的難題。他們設計了一個能變廢為寶的反應器,讓秸稈在反應器中炭化。
  • 生物質炭化:秸稈變煤炭,遍地秸稈遍地金
    《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規範》推廣培訓邀請函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規範》行業標準已發布,為了推進全國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的標準化發展,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分會將舉辦系列活動進行推廣,現誠邀各地秸稈管理機構及利用企業聯合舉辦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及秸稈綜合利用會議及活動
  • 全市禁止露天焚燒專項整治工作視頻會議召開
    永州日報訊(記者 吳林)11月19日上午,我市召開禁止露天焚燒專項整治工作視頻會議。市委書記嚴華在會上強調,時刻繃緊秸稈禁燒這根弦,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艾可知主持會議,副市長劉衛華出席。
  • 機場周邊鐵塔懸掛熱成像攝像頭|全天候監控 發現焚燒秸稈自動報警
    機場周邊鐵塔懸掛熱成像攝像頭|全天候監控 發現焚燒秸稈自動報警 2019-09-17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秸稈焚燒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焚燒秸稈的危害: 1、汙染大氣環境 特別是剛收割的秸稈尚未乾透,經不完全燃燒會產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氫化合物及煙塵、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在陽光作用下還可能產生二次汙染物臭氧等。而且焚燒秸稈時,大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三項汙染指數達到高峰值。 2、危害身心健康
  • 小麥已收穫,秸稈不讓焚燒,老農民提了3個問題,專家咋解釋?
    針對小麥秸稈,前些年大家普遍採取焚燒的方式進行處理,但是近幾年來不讓焚燒後,大部分的農戶採取秸稈還田的方式,還有一部分的農戶把秸稈拉到溝邊處理,而根據相關專家的意見來說,鼓勵大家進行小麥秸稈還田,優點有多種,比如:
  • 道縣組織收聽收看全市禁止露天焚燒專項整治工作視頻會議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程歡)11月19日上午,道縣組織收聽收看全市禁止露天焚燒專項整治工作視頻會議,吳恢才、李林、楊三信等縣領導在道縣分會場收聽收看。當前全市露天禁燒工作形勢嚴峻,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清形勢,提高思想站位,時刻繃緊秸稈禁燒這根弦,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高度自覺,措施上全面到位,切實增強做好露天禁燒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嚴防死守,狠抓落實,全力以赴做好秸稈垃圾露天禁燒工作。
  • 出行提示 | 焚燒秸稈影響交通安全 吉林交警提示您行車多加注意!
    出行提示 | 焚燒秸稈影響交通安全 吉林交警提示您行車多加注意!據悉,秸稈露天焚燒是我省秋冬季主要汙染源之一,今年,我省出臺了《吉林省農作物秸稈全量化處置工作方案》,提出推行「吉林省秸稈處置『5+1』模式」,在持續推進秸稈「五化」綜合利用基礎上,建立剩餘秸稈無害化處置兜底機制,最大程度減少秸稈焚燒對空氣品質產生影響,目前全省秋冬季秸稈禁燒管控工作正全面有序開展。
  • 南京仍有多人夜間偷偷焚燒秸稈
    每年的這個的時候,都是秸稈焚燒的高發季節,在夜間偷著焚燒的情況屢禁不止。昨晚,記者就在南京市的溧水和江寧區 ,發現了多起焚燒秸稈的現象。  晚九點鐘左右,在南京市溧水區孔家社區南戴村,記者看到不少田間都有焚燒秸稈的情況。火勢雖然已經逐漸熄滅,但從現場情況來看,焚燒面積不小,並且在持續冒著煙。而遠處就是宣傳標語,寫著焚燒秸稈違法。宣傳歸宣傳,附近的一家住戶,甚至在家門口就開始焚燒,並且家人都已經睡覺,無人看管,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記者喊醒該村民,說明危害及相關規定,村民隨後自行取水將火撲滅。
  • 瀋陽利用遙感衛星全覆蓋監控秸稈禁燒
    12月3日,記者從瀋陽市政府獲悉,為進一步降低大氣汙染強度,保護公眾健康,瀋陽市加大秸稈禁燒巡查力量投入,利用5顆遙感衛星,形成全覆蓋監控。今年4月,由於大範圍秸稈焚燒和不利氣象條件的共同作用,瀋陽市PM2.5濃度大幅上升。
  • 燒了5000年的柴火,專家提出來禁止燒秸稈?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可是秸稈在露天焚燒不僅汙染了空氣,風一吹的話,很容易發生火災,造成很嚴重的後果。而且,在田地裡焚燒秸稈,田地經過高溫,讓很多有機質破壞了,並且把田地燒得坑坑窪窪的。現在國家規定,不準在露天焚燒秸稈。焚燒過程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達到一定濃度後容易造成咳嗽、胸悶,嚴重的甚至導致支氣管炎。2、引發火災。春秋季節,天乾物燥,田間地頭可燃物多,一旦焚燒秸稈容易引起火災,威脅村子安全。3、威脅道路安全。很多農田在公路兩邊,焚燒秸稈產生大量濃煙,造成空氣能見度降低,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 當焚燒秸稈遭遇逆溫天氣 成都再現重度空氣汙染
    原標題:當焚燒秸稈遭遇逆溫天氣 成都再現重度空氣汙染   12個市(州)連片汙染,原因是什麼?   「本次汙染情況,主要汙染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內因,一個是外因。」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羅彬說,內因主要是秸稈焚燒,空氣沒有邊界,某些市(州)焚燒秸稈的同時,不僅汙染了該城市空氣,也會影響周邊城市。逆溫,是本次汙染情況出現的外因。「最近天氣晴好,早晚容易出現逆溫,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四川遭遇「霾伏」,何時才能衝破?羅彬說,根據氣象預測信息,10月17日,將有一次全國大範圍的冷空氣。
  • 瀋陽利用遙感衛星 全覆蓋監控秸稈禁燒
    >12月3日,記者從瀋陽市政府獲悉,為進一步降低大氣汙染強度,保護公眾健康,瀋陽市加大秸稈禁燒巡查力量投入,利用5顆遙感衛星,形成全覆蓋監控。為了杜絕秸稈大範圍焚燒情況再次發生,秋冬季禁燒期到來之前,按照瀋陽市「壓實責任、嚴格管控」的要求部署,瀋陽市藍天辦制定秸稈焚燒管控工作方案,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在瀋陽市全域範圍內全天候禁止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
  • 當「焚燒秸稈」遇逆溫天氣 成都再現重度空氣汙染
    當「焚燒秸稈」遇逆溫天氣 成都再現重度空氣汙染 2015-10-14 08:20:30 2015年10月14日 08:20 來源:華西都市報 參與互動    秸稈燒得歡
  • 焚燒秸稈將有天眼監控 衛星監測站得高看得遠
    10月4日,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農民焚燒秸稈致使公路被濃煙籠罩。進入金秋收穫季節,在青海省東部農業區,當地一些農民在田地裡焚燒秸稈,產生的濃煙不僅汙染環境,還大大降低了能見度,給交通安全造成隱患。在秋糧收穫區,焚燒秸稈的濃煙加劇了霧霾汙染的程度。燒秸稈的人可能會想,誰會查到這裡呢?其實,天上早有一雙「眼睛」監測著大大小小的火點。接收衛星圖像資料,數據分析,數據匯總、撰寫報告……環境保護部衛星中心運管、大氣遙感部等辦公室裡,工作人員不停地忙碌著,這樣的工作狀態,在環境衛星發射以來的三年裡,一直持續。
  • 湖北秸稈焚燒減少空氣品質好轉 PM10濃度同比下降
    與去年同期相比,較為明顯的不同在於,6月我省未受大面積秸稈焚燒汙染影響。去年6月12日,因秸稈焚燒產生空氣汙染物,武漢環境監測中心空氣品質出現了PM2.5監測以來最高紀錄——城區小時濃度值606微克/立方米;PM10也是罕見地達733微克/立方米。省內多個城市同樣遭遇秸稈煙「霾伏」。今年同樣在夏收季節,我省卻少有秸稈焚燒案例出現。
  • 集賢縣召開2020-2021年有效解決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工作啟動會議
    2020年9月15日至2021年5月15日,為2020-2021年秸稈禁燒期,按照全省範圍內執行省政府關於秸稈「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工作要求。9月16日下午,副縣長聶建輝主持召開集賢縣2020-2021年有效解決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工作啟動會議。
  • 秸稈綜合利用項目之秸稈炭化還田
    秸稈綜合利用一直是國家關注的重點問題,馬上就要到秋收時節了,秸稈綜合利用問題又被搬了出來成為聚焦的熱點話題。 國家在2015年起,就強調減肥減藥的工作,何謂減肥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