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秸稈焚燒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2021-01-08 騰訊網

什麼是秸稈?

秸稈是成熟農作物莖葉(穗)部分的總稱。通常指小麥、水稻、西瓜藤、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農作物(通常為粗糧)在收穫籽實後的剩餘部分。

農作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有一半以上存在於秸稈中,秸稈富含氮、磷、鉀、鈣、鎂和有機質等,是一種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資源,秸稈也是一種粗飼料。特點是粗纖維含量高(30%-40%),並含有木質素等。木質素纖維素雖不能為豬、雞所利用,但卻能被反芻動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焚燒秸稈的危害:

1、汙染大氣環境

農作物秸稈中含有氮、磷、鉀、碳氫元素及有機硫等。特別是剛收割的秸稈尚未乾透,經不完全燃燒會產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氫化合物及煙塵、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在陽光作用下還可能產生二次汙染物臭氧等。而且焚燒秸稈時,大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三項汙染指數達到高峰值。

2、危害身心健康

秸稈焚燒產生的煙霧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光化學氧化劑和懸浮顆粒等物質。當可吸入顆粒物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對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較大,輕則造成咳嗽、胸悶、流淚,嚴重時可能導致支氣管炎發生。秸稈焚燒區域、時段均相對集中,大量煙霧對中老年和兒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造成很大影響。

3、威脅交通安全

燃燒秸稈形成大量的煙霧,使能見度大大降低,可見範圍降低,嚴重幹擾了正常的交通運輸。在交通幹線兩側和機場附近,這種影響尤為突出。

4、火災隱患重重

秸稈焚燒,極易引燃周圍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莊附近,一旦引發火災,後果將不堪設想。

5、破壞土壤結構

農作物秸稈中不僅含有大量纖維素、木質素,還含有一定數量粗蛋白、粗脂肪、磷、鉀等營養成分和許多微量元素。在田間焚燒農作物秸稈,僅能利用所含鉀的40 % ,其餘氮、磷、有機質和熱能則全部損失,而且焚燒秸稈使地面溫度急劇升高,能直接燒死、燙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響作物對土壤養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響農田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影響農業收益。

系統拓撲圖

海普公司自主研發的秸稈禁燒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可實現全方位、全天候、全角度對監控區域的秸稈進行焚燒監測,時刻掌握禁燒區域內的情況,並可以及時自動喊話制止,同時還具備綜合接入、遠程網管、APP控制、人員管理等功能,可有效降低了執法成本,減少環境汙染。

相關焦點

  • 中國政府為什麼禁止焚燒秸稈
    禁燒秸稈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但是一部分農民和少量幹部不理解確怨聲載道,為什麼?立場太低、眼光短淺造成的,國家政策肯定不是以這樣的出發點制定的。焚燒秸稈總的來說造成兩種危害:一是環境汙染;二是浪費資源。下面為大家分而闡述之:一、 焚燒秸稈造成環境汙染。
  • 南京仍有多人夜間偷偷焚燒秸稈
    每年的這個的時候,都是秸稈焚燒的高發季節,在夜間偷著焚燒的情況屢禁不止。昨晚,記者就在南京市的溧水和江寧區 ,發現了多起焚燒秸稈的現象。  晚九點鐘左右,在南京市溧水區孔家社區南戴村,記者看到不少田間都有焚燒秸稈的情況。火勢雖然已經逐漸熄滅,但從現場情況來看,焚燒面積不小,並且在持續冒著煙。而遠處就是宣傳標語,寫著焚燒秸稈違法。宣傳歸宣傳,附近的一家住戶,甚至在家門口就開始焚燒,並且家人都已經睡覺,無人看管,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記者喊醒該村民,說明危害及相關規定,村民隨後自行取水將火撲滅。
  • 出行提示 | 焚燒秸稈影響交通安全 吉林交警提示您行車多加注意!
    據悉,秸稈露天焚燒是我省秋冬季主要汙染源之一,今年,我省出臺了《吉林省農作物秸稈全量化處置工作方案》,提出推行「吉林省秸稈處置『5+1』模式」,在持續推進秸稈「五化」綜合利用基礎上,建立剩餘秸稈無害化處置兜底機制,最大程度減少秸稈焚燒對空氣品質產生影響,目前全省秋冬季秸稈禁燒管控工作正全面有序開展。
  • 你認為禁止焚燒秸稈合理嗎?為什麼?
    為了保證農村的環境,有關專家提出了禁止焚燒秸稈的請求,並且該政策已經開始正常實施。但是禁止焚燒秸稈真的合理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帶你們了解下焚燒秸稈的好處與壞處,這樣就能一目了然了。焚燒秸稈的好處。一、田地更乾淨。
  • 集賢縣召開2020-2021年有效解決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工作啟動會議
    2020年9月15日至2021年5月15日,為2020-2021年秸稈禁燒期,按照全省範圍內執行省政府關於秸稈「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工作要求。9月16日下午,副縣長聶建輝主持召開集賢縣2020-2021年有效解決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工作啟動會議。
  • 焚燒秸稈將有天眼監控 衛星監測站得高看得遠
    10月4日,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農民焚燒秸稈致使公路被濃煙籠罩。進入金秋收穫季節,在青海省東部農業區,當地一些農民在田地裡焚燒秸稈,產生的濃煙不僅汙染環境,還大大降低了能見度,給交通安全造成隱患。在秋糧收穫區,焚燒秸稈的濃煙加劇了霧霾汙染的程度。燒秸稈的人可能會想,誰會查到這裡呢?其實,天上早有一雙「眼睛」監測著大大小小的火點。接收衛星圖像資料,數據分析,數據匯總、撰寫報告……環境保護部衛星中心運管、大氣遙感部等辦公室裡,工作人員不停地忙碌著,這樣的工作狀態,在環境衛星發射以來的三年裡,一直持續。
  • 當焚燒秸稈遭遇逆溫天氣 成都再現重度空氣汙染
    原標題:當焚燒秸稈遭遇逆溫天氣 成都再現重度空氣汙染   12個市(州)連片汙染,原因是什麼?   「本次汙染情況,主要汙染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內因,一個是外因。」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羅彬說,內因主要是秸稈焚燒,空氣沒有邊界,某些市(州)焚燒秸稈的同時,不僅汙染了該城市空氣,也會影響周邊城市。逆溫,是本次汙染情況出現的外因。「最近天氣晴好,早晚容易出現逆溫,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四川遭遇「霾伏」,何時才能衝破?羅彬說,根據氣象預測信息,10月17日,將有一次全國大範圍的冷空氣。
  • 蟑螂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那麼,作為「四害」之一的蟑螂究竟有哪些危害呢人們又該如何消滅這種「打不死的小強」呢? 蟑螂的危害有多大? 許多人都討厭蟑螂,但真正了解蟑螂的人並不多。蟑螂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昆蟲?它又有哪些危害呢?《齊魯晚報》介紹,蟑螂學名蜚蠊,屬昆蟲綱、直翅目、蜚蠊科,已有3.5億年的歷史,是現存最原始的有翅昆蟲之一。
  • 高校教授解決農村秸稈焚燒難題 把秸稈炭化做成複合肥 為土地設計...
    潘根興教授解決的是農村秸稈焚燒的難題,把秸稈炭化做成複合肥,既解決了秸稈無法處理和焚燒汙染環境的難題,又增加了土壤肥力,讓土壤進入良性循環。在農田裡,1個單位的水稻可以得到0.45個單位的稻子和0.55個單位的秸稈,秸稈處理成了現代農業的難題。他們設計了一個能變廢為寶的反應器,讓秸稈在反應器中炭化。
  • 當「焚燒秸稈」遇逆溫天氣 成都再現重度空氣汙染
    當「焚燒秸稈」遇逆溫天氣 成都再現重度空氣汙染 2015-10-14 08:20:30同時,和4月一樣,兩次重度汙染都是秸稈焚燒「惹禍」。  深陷「霾伏」的不止成都,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9時數據顯示,眉山、內江等12個市(州)同樣遭遇不同程度的空氣汙染,其中自貢、成都為重度汙染。  12個市(州)連片汙染,原因是什麼?  「本次汙染情況,主要汙染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內因,一個是外因。」
  • 垃圾焚燒對周圍環境和人體有多大危害?
    如今,垃圾圍城圍村的問題屢見不鮮,就地露天焚燒也是很多地方採取的方式。但是焚燒垃圾所產生的煙味非常刺鼻,對人和環境會有哪些危害?村鎮生活垃圾露天焚燒時,焚燒垃圾的煙氣通過人體呼吸系統作用於肺部。這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等汙染物,還有酸性氣體、二噁英、重金屬等,垃圾焚燒廠還會產生垃圾滲濾液、惡臭氣體等。
  • 湖北秸稈焚燒減少空氣品質好轉 PM10濃度同比下降
    與去年同期相比,較為明顯的不同在於,6月我省未受大面積秸稈焚燒汙染影響。去年6月12日,因秸稈焚燒產生空氣汙染物,武漢環境監測中心空氣品質出現了PM2.5監測以來最高紀錄——城區小時濃度值606微克/立方米;PM10也是罕見地達733微克/立方米。省內多個城市同樣遭遇秸稈煙「霾伏」。今年同樣在夏收季節,我省卻少有秸稈焚燒案例出現。
  • 小麥已收穫,秸稈不讓焚燒,老農民提了3個問題,專家咋解釋?
    黃淮區域主產區的小麥,已進入收穫末期,今年的小麥收穫時間相比前幾年略有提前,伴隨著小麥收穫後,接下來一個令農戶「頭疼」的問題隨之而來,那就是小麥秸稈的問題。
  • 環保科普 | 土壤汙染究竟有哪些危害?
    環保科普 | 土壤汙染究竟有哪些危害?這對食品原料的生長、加工、食用等過程都有影響。02危害健康土壤汙染的危害真是防不勝防。03嚴重的會造成中毒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環保科普 | 土壤汙染究竟有哪些危害?》
  • 舉報焚燒秸稈、燃煤散燒、燃放煙花爆竹有獎勵!
    本臺訊 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護人民財產安全,鼓勵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強化秸稈禁燒、燃煤散燒、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監管打擊力度,經研究制定《周口市秸稈禁燒工作舉報獎勵暫行辦法》《周口市散煤清零舉報獎勵辦法》、《周口市非法燃放煙花爆竹的舉報獎勵辦法》(見附件),要求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直各單位,遵照內容要求,認真貫徹落實。
  • 中原中「霾」伏 焚燒秸稈是主因 11日霧霾有望消散
    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稱,空氣汙染主要是焚燒秸稈造成的。  到11日夜裡,霧霾有望消散  據市氣象部門監測數據顯示,昨日我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霧霾天氣,但觀測站數據顯示大部分地區為輕霧,有霾。「霧霾程度受地形影響較大,局地性較強。」
  • 機場周邊鐵塔懸掛熱成像攝像頭|全天候監控 發現焚燒秸稈自動報警
    機場周邊鐵塔懸掛熱成像攝像頭|全天候監控 發現焚燒秸稈自動報警 2019-09-17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燒了5000年的柴火,專家提出來禁止燒秸稈?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可是秸稈在露天焚燒不僅汙染了空氣,風一吹的話,很容易發生火災,造成很嚴重的後果。而且,在田地裡焚燒秸稈,田地經過高溫,讓很多有機質破壞了,並且把田地燒得坑坑窪窪的。現在國家規定,不準在露天焚燒秸稈。第二,以前燒的環境形勢沒有如今這麼嚴峻,燃燒秸稈的時候,也沒有人去研究這麼做的壞處是什麼,久而久之,大家就覺得「沒有壞處」了。1、汙染空氣,危害人體健康。
  • 藍天衛士|BVS智能視頻分析-秸稈禁燒
    隨著天然氣、家用電器的普及,農民對柴草的需求量下降,導致焚燒農作物秸稈的行為經常發生。秸稈焚燒屬於低溫不完全焚燒,煙氣中含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氧化物、光化學氧化劑和懸浮顆粒,造成嚴重的大氣汙染,危害人體健康、引發交通事故,影響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破壞土壤結構,造成農田質量下降。
  • 生物質炭化:秸稈變煤炭,遍地秸稈遍地金
    《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規範》推廣培訓邀請函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規範》行業標準已發布,為了推進全國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的標準化發展,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分會將舉辦系列活動進行推廣,現誠邀各地秸稈管理機構及利用企業聯合舉辦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及秸稈綜合利用會議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