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通報2018年春節期間(除夕-正月初一)

2021-01-11 中國政府網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16日向媒體通報,2018年春節期間(除夕19時至正月初一6時)我國城市空氣品質總體較好,受不利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部分城市出現空氣重汙染。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除夕至初一期間,全國338個城市中有80個城市空氣品質達到重度及以上汙染級別,其中17個城市達到嚴重汙染級別。與前一日相比,重度汙染和嚴重汙染級別城市數量分別增加56個和17個,煙花爆竹燃放對城市空氣品質影響明顯。但由於今年各地普遍加強煙花爆竹禁放限放措施,今年春節期間全國空氣品質同比去年春節期間仍普遍好轉。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烏海、巴彥淖爾、廊坊、臨汾4個城市為嚴重汙染,承德、保定、德州、呼和浩特等14個城市為重度汙染,聊城、呂梁、新鄉等41個城市為輕度至中度汙染,濰坊、威海、淄博等10個城市空氣品質為良,興安盟空氣品質為優。其中,烏海市為區域內汙染最重城市,PM2.5和PM10平均濃度分別為434微克/立方米和562微克/立方米,AQI值達到462。北京市AQI值為239,重度汙染,主要汙染物為PM2.5。烏海、承德、巴彥淖爾、包頭等城市部分時段小時AQI達到500。期間,京津冀地區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為167和222微克/立方米,較去年分別下降28.9%和26.5%。

長三角地區沒有城市空氣品質達到重汙染,衢州、麗水2個城市為輕度汙染,徐州、台州、常州等16個城市空氣品質為良,上海、湖州、蘇州等7個城市空氣品質為優。衢州為區域內汙染最重城市,PM2.5和PM10平均濃度分別為115微克/立方米和146微克/立方米,AQI值達到150。衢州、泰州部分時段小時AQI達到中度汙染。期間,長三角地區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為44和70微克/立方米,較去年分別下降38.0%和41.7%。

珠三角地區沒有城市空氣品質達到重汙染,廣州、惠州、肇慶等7個城市為輕度至中度汙染,深圳、江門2個城市空氣品質為良。廣州為區域內汙染最重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143微克/立方米,AQI值為190。廣州、惠州、肇慶等城市部分時段小時AQI達到重度汙染和嚴重汙染。期間,珠三角區域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為92和118微克/立方米,較去年分別上升33.3%和26.9%。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受煙花爆竹集中燃放的影響,2月15日19時~16日2時,338個城市PM2.5小時濃度快速升高。16日2時,監測的338個城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達到167微克/立方米,全國共有142個城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大於150微克/立方米(PM2.5日均標準值為75微克/立方米),達到重度及以上汙染。其中,巴彥淖爾、梅州、烏海等65個城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大於250微克/立方米,為嚴重汙染。

從近四年除夕夜間全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變化情況來看,2018年除夕夜間全國338個城市空氣品質總體有所好轉,PM2.5最大小時平均濃度較去年除夕夜下降了22.1%,較三年平均下降了21.0%。峰值汙染期間全國重汙染城市數量較去年減少了41個,較三年平均減少了42個。


圖1 2018年除夕至初一全國逐小時重汙染城市數量及PM2.5平均濃度


圖2 近四年除夕至初一全國逐小時PM2.5平均濃度


圖3 近四年除夕至初一全國逐小時重汙染城市數量

2018年春節期間北京市五環內禁放煙花爆竹,與往年春節期間相比,北京市汙染程度明顯減輕,最大峰值濃度為276微克/立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57.3%,較三年平均峰值濃度下降52.9%,初一凌晨1時至2時未出現因燃放煙花爆竹導致的濃度劇烈上升現象。期間,北京市在初一凌晨3時和4時PM2.5小時濃度超過250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為嚴重汙染,但相比近三年春節期間,嚴重汙染時長已經顯著降低。


圖4 2013年至2018年除夕至初一北京市逐小時PM2.5濃度

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組分網觀測結果,受到煙花爆竹集中燃放影響,除夕夜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多個城市PM2.5組分中指示煙花炮竹燃放的特徵組分濃度上升顯著,包括鉀離子、氯離子、鎂離子、無機碳、鋇、銅、鐵、鉛、鋅、鈣等,京津冀及周邊城市中石家莊、太原相關特徵組分濃度上升最大。

這位負責人表示,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預測,未來3天,受弱風、高溼及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同時受年初一煙花爆竹集中燃放影響,全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總體一般,東北和西南大部空氣品質優良,黑龍江西南部、遼寧大部和四川盆地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華北北部、華東、華南和西北大部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局地可能出現中度及以上汙染;華北中南部以中至重度汙染為主。北京17至18日以中度汙染為主,19日受可能的冷空氣影響,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

相關焦點

  • 春節期間仙湖植物園和弘法寺實行網上預約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劉嘉敏)為確保2020年春節期間仙湖植物園和弘法寺遊園祈福活動安全、有序、和諧,1月15日,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發布通告,決定在2020年1月24日至1月30日(除夕至正月初六),依法對仙湖植物園及弘法寺實行市民入園網上預約、分時段限制人流和車輛憑證通行、交通管制等管控措施。
  • 2018春節3倍工資哪幾天?官方詳細解讀春節加班費用
    春節假期加班,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加班費。  不過,7天假期,每天加班費還是有所不同的,除夕加班的工資並沒有正月初三的高。昨天,市人力社保局詳細解讀了春節假期加班工資的算法。  春節假期加班費:  除夕200%  初一至初三300%  初四至初六200%  法定節假日與休息日標準不同  根據國家統一安排,2018年春節放假共七天,即2月15日至21日。
  • 2017年春節期間順豐速運服務公告
    2017年春節將至,順豐速運將繼續為您提供全年無休的速運服務。春節期間,順豐速運將通過輪休機制開啟24小時值班,滿足您節日期間快件收發需求。③冷運到家在冷運幹線各流向停收期間,僅限常溫快件同城、省內、經濟圈範圍內的收寄(商業訂單除外)。④順豐隔日,1.21起全國與偏遠地區(海南、雲南、新疆、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吉林、黑龍江)互寄的暫時停收,除大區區域內互寄。⑤春節期間,暫時停收的產品(服務)請登陸官網了解。
  • 修水春節天氣預報發布!除夕到初四多雨霧,初五初六多雲轉晴,體感...
    今天是臘月二十八 後天就是除夕了 春節天氣怎麼樣? 最新預報 咱們一起來瞧一瞧 縣氣象局剛剛公布了修水春節期間天氣情況:預計2020年春節假期弱冷空氣活動較為頻繁,前期多雨霧天氣,後期轉為多雲到晴,體感溫度較低,出現降雪、凍雨、道路結冰等災害性天氣的可能性不大
  • 春節期間深圳主要文化場館不打烊
    晶報2020年01月23日訊 春節期間,深圳主要文化場館不打烊,市民可以過一個文化味濃厚的新春佳節。但也請市民注意去往公共場所時佩戴口罩,錯峰遊覽,留意場館是否有臨時閉館通知。
  • 2021年春節放假安排法定節假日 2021年過春節是幾號
    2021年春節放假安排法定節假日 2021年過春節是幾號  農曆正月初一,是我們的傳統春節,是一年之歲首。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  那麼2021年春節怎麼放假?法定節假日是哪幾天?一起和閩南網小編來看看吧。
  • 隨筆 春節來歷的傳說——紅紅火火過大年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 餘杭人除夕、春節「泡湯」!不過重要的是……
    周三開始雨雨雨2020年過去的日子,餘杭大部分時間浸在雨水裡,據統計,從元旦開始到昨天,18天裡,有12天下雨日,所以不少餘杭人應該還想在年前洗曬一波,那麼一定要抓緊啦!明天(周二)白天是多雲天氣,夜裡開始餘杭就要泡在雨水當中,23-24日雨量增大為中雨,雨水至少要持續到正月初。也就是說這場雨要從豬年一直下到鼠年!
  • 春節飲食文化:臺灣人吃西瓜
    本文摘自《飲食與健康》2005年第2期,作者:孔潤常,原題:《春節飲食文化禮儀習俗》春節,一般是指正月初一至十五的半個月時間。從古至今,春節都是我國最大、最隆重的節日。在此期間,人們互相拜年祝賀,增添友好感情,有的則要看望親戚朋友,贈送禮品和年貨,有的則要相互請客吃飯,名為「年節酒」。 春節的前夜是除夕,古稱「歲除」或「逐除」,意思是舊年至此夕而除,明天就更換了新歲。除夕的飲食習俗,北方和南方不盡相同。北方人以餃子為美味,有水餃、蒸餃等,在除夕子時食用,取「更歲交子」的意思。
  • 初一到十五的年俗以及四大春節來歷傳說
    【正月初一】傳統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長輩或者左鄰右裡,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民俗專家告訴記者,其實拜年時跟除夕守歲直接相關的。在傳說中,每到除夕年獸都會出來為害,人們經過一夜的守歲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嚇跑了年獸,所以初一早上人們開門互相道賀。   【正月初二】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這一天嫁出門的閨女是要帶著女婿一起走娘家的。
  • 農曆正月初一是什麼星座?農曆正月初一是陽曆幾月幾號?
    在1900年至2099年(共200年)期間,日期為農曆正月初一的天數一共有 200 天,其中有 190 天屬於水瓶座,有 3 天屬於雙魚座,有 7 天屬於兩個星座的交界日期。特別說明: 陽曆(公曆、新曆)1月1日出生的星座是:摩羯座。
  • 春節從前竟不叫「春節」?這些春節的冷知識你未必都知道!
    01,春節從前不叫「春節」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節,而叫元旦。 辛亥革命後採用公曆記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 正月初一,一年從頭吉|可讀
    正月初一,是中國的春節,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我們習慣把一月稱為「正月」,這是因為在古代,每年以哪個月為第一個月,各朝代都不同。夏朝以一月為第一個月,商朝以十二月為第一個月,周朝又以十一月為第一個月。
  • 春節去仙湖植物園須網上預約 1月25日開始可通過微信預訂購票
    原標題:春節去仙湖植物園須網上預約1月25日開始可通過微信預訂購票,節日期間園內不提供巴士服務深圳商報2019年01月23日訊 1月22日,羅湖區政府就春節期間仙湖植物園入園及弘法寺入寺安排及交通管制等事宜發出通告。
  • 2018年,各地的春節習俗,知行翻譯帶你領略
    京之春節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飯後會盡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大年初一吃餃子」就開始了。待到天明,家裡的晚輩都要給長輩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則是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聚會的日子,或者是出門逛廟會。那時街上隨處可見頭插紅花的姑娘、手舉風車的小夥兒,還有身掛大串山裡紅、手裡抖著空竹的孩子,過年那幾天,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 春運期間天氣如何?哪個路段易堵?來看這份報告吧
    2018年春運從2月1日到3月12日,為期四十天,其中春節假期七天,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時段從2月15日0時起至2月21日24時止(除夕至正月初六)。  一、春運期間出行需求較為旺盛,全國公路網交通量預計增長4%-6%。
  • 2019年春節期間 天氣早知道
    2019年春節期間的天氣特點與去年頗為相似,一頭一尾遇冷空氣,造成降溫降雨天氣過程。
  • 2262年為什麼有兩個春節怎麼過年 閏正月幾年出現一次
    春節長假結束了,大家又回歸了日常工作之中,而下一次過年還要再等340多天。而一些網友驚奇發現2262年會有兩個春節,但是那個時候大家還在嗎?  有趣的是,永遠不乏八卦精神動力的網友們最近翻動萬年曆,竟然發現在遙遠未來的2262年,一年就有兩個「春節」。
  • 2015年是什麼生肖年?2015年春節是哪天?
    詳情請點擊>>>最新2015年放假安排時間表(官方版)   春節介紹: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
  • 2020年春節河南省煙花爆竹禁燃禁放效果分析
    2020年春節燃放高峰期間(除夕20時至初一早上7時),儘管受到大霧、弱降雨、邊界輸送等極端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我省空氣品質整體仍持續改善。與2019年春節同期相比,PM2.5濃度上升幅度高出100微克/立方米的市、縣明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