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一年從頭吉|可讀

2020-12-06 中國經濟網

正月初一,是中國的春節,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我們習慣把一月稱為「正月」,這是因為在古代,每年以哪個月為第一個月,各朝代都不同。

夏朝以一月為第一個月,商朝以十二月為第一個月,周朝又以十一月為第一個月。

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分的次序,就把改正後的一月稱為「正月」。

此外,古代的帝王大都在一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為了表示莊重獨尊,便將一月改為了「正月」。

到了秦代,因秦始皇出生在正月,取名贏政,為了避他的名諱,強行規定把正字讀作徵。正(徵)月的叫法,就此傳了下來。

正月初一這一天,便是歲首,又稱為春節、元春、元朔。

這是一年的開頭,也是人們美好祝願的寄託。

1

三陽開泰

春節的時候,我們常說:三陽開泰。

人們認為冬至是「一陽生」,十二月是「二陽生」,正月則是「三陽開泰」。

「三陽」表示陰氣漸去陽氣始生,冬去春來,萬物復甦。

開泰,意味著陰陽相交,而這正是萬物生發的內在動力。

世間萬物都在此時獲得上升的陽能,人也不例外。

此時無論是考試、經商,都能一帆風順、亨通無礙。

趁此時機,人也可以升發自身體內的陽氣。

中醫說:動則昇陽、善能昇陽、喜能昇陽。

動則昇陽

中醫常說一句話:「陽光普照,陰霾自散。」

人體陽氣升發,自然身體健康。

人要多活動,有體力勞動,氣血才會流通,氣血流暢,才能陽氣充沛,百病不生。

現在很多人天天在電腦前面一坐一天,長此以往,就會生病。

新的一年,多注意運動,每周都要抽出點時間來鍛鍊身體。

善能昇陽

古人說:良言一句三冬暖。

別人在困難的時候,你鼓勵別人一下,別人心裡就暖洋洋的。

你幫別人一下,別人感謝你,你心裡也會暖暖的。

我們常說正能量,最有力的正能量就是來自做善事,這是最大的陽氣。

所以,行善為善,一個人的陽氣就能升發,長此以往,自然百病不生。

喜能昇陽

古代常常用操辦喜事的方式來治病,這種方法叫衝喜。

這並非迷信,而是古人一種昇陽的方法。

現代人也證明:情緒不佳會造成諸多疾病。

一個人經常發怒、經常憂懼,那麼身體一般不太好。

喜則陽氣生。

一個人保持心情的愉快,那麼體內的陽氣就會十分充沛,不僅不會受到病邪侵害,還可以讓人精神健旺,不易衰老。

喜是人生的一種大境界,能夠保持一顆歡喜心,比吃什麼靈丹妙藥都管用。

保持運動,善心善行,開心樂觀,一個人的陽氣就能充足,身體自然健康無礙。

2

元亨利貞

農曆正月初一,現在叫「春節」,過去稱「元旦」,又稱「三元日」。

「元」為始、開端的意思,「三元」指的是「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也就是說正月初一這一天為年、季、月之始。

開始意味著希望,意味著有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更為重要的是,開始意味著一個好的結果正在等待。可以說,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吉利的日子。

所以在這一天,各家各戶發壓歲錢,鄰居互相拜年,說吉祥話,以求一年有一個好的開始。

元,是開始,也是初心。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後續我們依然需要「馴致其道」,付出努力和汗水。

不斷成長,不斷成熟,守住自己的基業。

新的一年裡,如何不忘初心,進取有為,這裡也有一些答案。

1、潛龍勿用:在大環境不佳、時機還不夠成熟的時候,不要貿然行動,默默積累潛藏,提高自己的能力。

2、見龍在田:提高自己很重要,但是抓住機會也同樣重要,該出手時就出手,才能嶄露頭角。

3、終日乾乾:當你剛剛嶄露頭角的時候,很容易自滿或者被別人惦記,這時候,要提高警惕,時刻反省自己,謹言慎行。

4、或躍在淵:抓住人生的轉折點,把事業推向更高的地方。

5、飛龍在天:事業如日中天,正是大展宏圖的好機會,準備一飛沖天。

6、亢龍有悔:知進知退,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才能夠保身,保富貴,保持事業的興旺和不斷發展。

前三個是發展的初期,四五步是開始收穫,第六步是如何守成。

一步一步慢慢來,才能達成「元亨利貞」。

而這一切,都要從不忘初心、昂揚上路開始。

正月初一,一年從頭吉。

身體是基礎,新的一年生發陽氣,保證自己身體康健;

不忘初心,不違本心,完成自己的人生價值;

注意方法和節奏,奮發有為,活出自己的的精彩。

新的一年已經開始,前面,就是春暖花開的日子。

來源:儒風大家(ID:rufengdajia)

責任編輯:胡晨曦

支持我們請點讚或使用評論功能↓↓

相關焦點

  • 《易經》說初一,一年從頭吉
    正月初一,是中國的春節,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正月初一這一天,便是歲首,又稱為春節、元春、元朔。「元」為始、開端的意思,「三元」指的是「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也就是說正月初一這一天為年、季、月之始。
  • 農曆正月初一是什麼星座?農曆正月初一是陽曆幾月幾號?
    農曆正月初一是什麼星座?農曆正月初一是陽曆幾月幾號?問題:農曆正月初一是什麼星座?農曆正月初一是陽曆幾月幾號?回答:農曆正月初一(陰曆1月1日)出生的十二星座(太陽星座)有可能是水瓶座,也有可能是雙魚座。
  • 為什麼農曆新年「正月初一」,有時候在1月份,有時候卻在2月份?
    今天是2020年1月25日,也就是2020年農曆新年正月初一,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春節」。在這個闔家團圓、歡樂祥和的節日裡,地理沙龍首先祝大家新年快樂、鼠年吉祥,感謝大家一年來的支持與鼓勵,在2020年農曆「鼠年」,我們會一如既往的「分享和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讓我們一起「賞自然、析人文、學地理、觀天下」,再次感謝您的支持。
  • 正月初一,大家對這個數字「一」有夠了解嗎?
    因此,人們在正月初一這一天期望通過各種慶典活動,讓自己在新的一年裡取得更大的進步和成功。正月初一包含眾多新年意義,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而單單這個數字「一」代表著什麼?有哪些含義?很多人或許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一起簡單的介紹一下。
  • 閏正月是什麼意思?要過兩個年嗎?閏正月多少年一次
    閏正月是罕見的閏月,從18世紀~22世紀沒有出現過任何閏正月,而在2262年的日曆上有一個正月和閏正月,很多人不知道是啥意思,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閏正月是什麼意思閏春節,又稱閏正月,原則上春節過第一個正月的開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裡,農曆閏正月只發生6次,非常罕見,其年份分別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到了閏正月的時候則不過節,也有少數地區過完第一個正月的春節以後,到了閏正月的時候也過閏正月的春節,因為閏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閏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節來過。
  • 正月初一是春節,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為啥清明節的日期不固定?
    在我們的習慣認識中,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為啥清明節的日期不固定呢?(清明節)清明節已有2500多年歷史,古時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鬼節等,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初一的寒衣節,並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但是,清明節的日期不固定,大多集中在每年陽曆4月5日左右,上差下差不超過2天。
  • 農村俗語說的「窮人放鞭炮,富人在聽響」,為啥正月初一不放鞭炮
    農村俗語說的「窮人放鞭炮,富人在聽響」,為啥正月初一不放鞭炮?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婚嫁慶典,現代人都喜歡燃放煙花爆竹,用來增加喜慶氣氛。其實古人最早燃放鞭炮,和現在人的作法截然不同,那時候是因為家裡日子不好過的人,才會去燃放煙花爆竹,意思是想要把目前的黴運驅散。
  • 2262年為什麼有兩個春節怎麼過年 閏正月幾年出現一次
    有趣的是,永遠不乏八卦精神動力的網友們最近翻動萬年曆,竟然發現在遙遠未來的2262年,一年就有兩個「春節」。  日曆顯示,2262年的1月21日為正月初一春節,而接下來的2月20日又是正月初一,因為那一年是「閏正月」。
  • 鐵路部門調整車票預售期為15天 1月29日起售正月初一車票
    來源標題:鐵路部門調整車票預售期為15天 開車前8天及以上退票免費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微信公眾號消息,為配合各地政府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避免重複購票退票給旅客帶來不便,自發售2021年2月12日(正月初一
  • 春節年俗|正月初四迎灶神
    俗話說 初一早初二早 初三睡到飽不知不覺間假期已經過半了今天是大年初四你知道有哪些習俗嗎?農曆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是中國民間迎神的日子正月初四為什麼叫做羊日正月初四是女媧創世神話的「羊日」。根據書籍記載,女媧在摶土造人之前,先創造了其他生靈。
  • 初一到十五的年俗以及四大春節來歷傳說
    【正月初一】傳統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長輩或者左鄰右裡,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民俗專家告訴記者,其實拜年時跟除夕守歲直接相關的。在傳說中,每到除夕年獸都會出來為害,人們經過一夜的守歲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嚇跑了年獸,所以初一早上人們開門互相道賀。   【正月初二】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這一天嫁出門的閨女是要帶著女婿一起走娘家的。
  • 今年閏四月,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
    古人規定,每月的初一為「朔」,而「望」則為每月十五日或十六日(小月十五,大月十六)。二十四節氣以北鬥七星鬥柄旋轉指向(鬥轉星移)制定,鬥柄指向寅位為一年歲首,稱為「立春」,然後15天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循環往復。
  • 農村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在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關於孩童出生的時日,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男不得初一:這句俗語的意思是,男孩子在農曆初一出生,運勢會受到影響。在過去由於醫療水平有限,所以女人生孩子並不能像現在一樣選擇時日,所以人們認為,孩子出生的時日對他未來的運勢會有很大的影響。
  • 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導讀:數九天已經開始,俗語「正月出九,餓死豬狗」,啥意思?現在每天早上氣溫很低,晴天裡夢看到地上一層厚厚的白霜,有水的地方能看到厚厚的冰凌,水塘中間沒有結冰的地方還能看到霧氣騰騰,數九寒天裡,早晚溫度很低,人們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 關於初一不能洗頭的謠言!不看不是中國人!!
    2021年如約而至,大家也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夠牛氣沖天,精神抖擻的迎接嶄新的生活。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馬上就過年了!春節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俗話說「百節年為首」,可見人們對於春節的喜愛!當然,社會發展了,農村的經濟也有了提高,雖然,很多人糾結年味淡了,走親徒留形式,鞭炮也不能任性放了,可是,在筆者看來,這不就是一種「變化下的統一」嗎?畢竟,年還在,家人團聚的意義,遠大於年味的淡化!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二月打雷糞谷堆」的來歷,該不該相信
    整體的意思是:正月裡打雷是不吉利的,可能會有未知的傳染病發生;二月雷聲滾滾,今年將會風調雨順,糧食大豐收。陽曆2月13號,即陰曆1月二十,河南的確出現陰雨降溫天氣,且伴隨轟鳴的雷聲。諺語的來歷傳說四大龍王正月這一個月都處在慶賀新年之中。
  • 「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是什麼講究?老祖宗的告誡字字珠璣
    經常聽村裡的老人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男不得初一從字面上看就是男孩不得在正月初一出生。正月初一,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新年新氣象,舊的去,新的來,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如果這時有個孩子出生,那麼就會手忙腳亂。而且古代的醫療技術比較差,過年大夫都各自回家過年,不一定有大夫和接生婆來接生,那就會更加慌亂。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啥意思?19年能碰上嗎?
    因為在民間有著「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的說法,雖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但是卻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是經過很多年的觀察和總結得出的規律。那這句農諺是什麼意思呢?19年能碰上嗎?從字面意思來看,「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指的就是「七年光陰中很難遇上閏九月,百年光陰很難遇上新春和立春同一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