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PM2.5、PM10連續六年雙下降

2020-12-05 瀟湘晨報

4 月 8 日,合肥市對外公布了落實第二輪安徽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的報告。自 2017 年中央及省開展環保督察以來,全市就生態環保問題已問責 379 人次。自去年 9 月以來,南淝河國考斷面連續七個月穩定達標。巢湖全湖水質同比提升一個類別達Ⅳ類。

【藍天】

全市 PM2.5、PM10 連續六年 " 雙下降 "

在藍天保衛戰方面,合肥市大力開展揮發性有機物、城市裸露土地、" 冒黑煙 " 車輛治理專項行動,強化揚塵管控,推進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抓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積極應對重汙染天氣。

目前,67 個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項目全部完成,推廣使用新型渣土車 4300 多輛,35 蒸噸 / 時以下鍋爐全部淘汰,全市在營 273 座加油站、1085 個地下油罐,已全部完成改造工作。

合肥市還在全省率先核發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標牌,目前已核發 6019 塊環保標牌。2019 年,共啟動預警響應 24 天,應急減排效果明顯。全市 PM2.5、PM10 實現連續六年 " 雙下降 ",PM10 為有監測記錄以來首次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碧水】

南淝河國考斷面連續七個月穩定達標

在水源地保護方面,市級飲用水源地董鋪、大房郢水庫穩定達標,實現了連續 4 年 100% 達標。南淝河國考斷面主要汙染指標自 2019 年 9 月以來連續七個月穩定達標,十五裡河水質達到 III 類。同時,合肥市還啟動了白石天河、兆河治理項目,確保水質持續達標;蜀峰灣南湖等 9 處黑臭水體完成整治。

在提升汙水處理能力方面,十五裡河四期、小倉房三期、陶衝二期汙水處理廠通水運行,新增汙水處理能力 40 萬噸 / 日,城區 12 座汙水處理廠總規模達 214.5 萬噸 / 日。2019 年,新建雨汙管網 680 公裡,整改雨汙混接點 4661 個;116 個需採取工程措施整治的入河排汙口全部完成整改。

巢湖全湖水質同比提升一個類別達Ⅳ類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還縱深推進巢湖流域綜合治理,啟動了巢湖流域水環境大數據精細化管理平臺建設。截至目前,第一批南淝河 23 個微型水質自動監測站已完成建設 21 個,第二批、第三批 95 個微型水質自動監測站正在布點中,計劃今年開工建設。

2019 年,巢湖未發生區域性水華,與 2018 年相比,最大水華面積和累計水華面積分別下降 51.4% 和 26.5%。2019 年,巢湖水質顯著改善,達到 IV 類,主要汙染物濃度大幅下降。巢湖流域 15 個國考斷面 14 個達標、1 個達到考核要求。

【追責】

全市共立破壞環境資源類刑事案件 63 起

2019 年,全市共立破壞環境資源類刑事案件 63 起,同比增長 46.5%;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148 人,較 2018 年的 97 人上升了 52.6%。同時,生態環境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行政拘留案件 12 件。" 雙隨機 " 檢查企業 2100 餘家次,嚴格規範企業行為。

去年,全市實施環境行政行為案件數 1295 件,其中行政處罰 531 件,處罰金額 4038 萬元;全市適用新環保法配套辦法案件數量共計 549 件。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還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實踐,全省首例賠償案件達成賠償協議,22.6 萬元用於生態修復。

2017 年環保督察以來已問責 379 人次

針對督察組移交的 4 個責任追究線索,合肥市認真進行調查核實,依法、依紀、依規對 10 名領導幹部嚴肅問責,並向社會公開,其中處級幹部 4 人、科級幹部 4 人、其他幹部 2 人;給予政務記過 1 人、政務警告 2 人、誡勉 7 人。

據統計,自 2017 年中央及省開展環保督察以來,全市就生態環保問題已問責 379 人次。其中,2019 年共核查處理環保涉紀問題線索 24 件,問責 55 人次,8 家單位受到了通報批評。

【計劃】

力爭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穩步提升

2020 年是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戰決勝之年,合肥市將進一步鞏固深化督察整改成效,全面對標對表,確保所有任務按時完成。一方面,將持續開展大氣汙染防治專項行動,力爭 2020 年 PM10 和 PM2.5 平均濃度持續降低,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穩步提升。

同時,加快推進水源地環境違法問題整改,持續攻堅南淝河、十五裡河、派河等流域汙染治理,抓好農村汙水整治。另外,還將加強巢湖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和生態破壞問題整改,加快推進巢湖生態清淤試點工程建設。

【來源:合肥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5個路段pm2.5和pm10持續飄紅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 于娜)記者從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提升大氣汙染防治精細化水平,促進全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按照相關考核辦法,濟南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指揮部辦公室開展11月份道路顆粒物考核工作,以城市道路為載體對道路空間範圍內顆粒物汙染狀況進行量化評價考核。11月份,全市市區內共有962條路段走航監測數據(PM10、PM2.5)達到考核條件。
  • 合肥市PM2.5和PM10均值同比雙下降
    數據顯示,四季度以來全市建設領域控塵效果明顯,全市 PM2.5 均值同比大幅下降,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工地塵土汙染對城市環境影響很大,為加強大氣汙染源頭管控,今年 10 月份,合肥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秋冬季建築施工揚塵防治專項檢查。其中,全面檢查全市在建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軌道交通工程,以及在肥預拌混凝土企業。
  • 我市空氣品質連續六年領跑全省 PM2.5濃度連續三年達到歐盟標準
    汕尾日報訊 (記者 林一秀)昨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0年,我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2.37,排名全省第一,已連續六年雄踞全省榜首。PM2.5濃度為18微克/立方米,連續三年達到歐盟標準。與此同時,我市積極探索低碳綠色發展路徑,全市公交電動化達到96%,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所有在役燃煤發電機組均實現超低排放,走在全省前列;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低碳,汕尾華潤(海豐)電廠建成世界第三、亞洲首個多線程碳捕集封存與利用測試平臺,並於2020年5月投入運營。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汕尾將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措施,科學開展藍天保衛戰,攜手共同擦亮「汕尾藍」這張耀眼名片。
  • 合肥PM2.5和PM10濃度持續下降
    4月9日,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合肥市對外公布的落實第二輪安徽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報告顯示,2019年該市生態環境質量和汙染防治水平穩步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3%、0.6%,2014年以來,合肥市大氣顆粒物PM2.5和PM10濃度已持續6年下降。
  • 2018年北京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連續195天無PM2.5重汙染
    1月4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全市空氣品質狀況和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的完成情況。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劉保獻介紹,2018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同比下降12.1%。重汙染天數15天,比2017年減少9天。
  • 合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PM10、PM2.5平均濃度連續5年實現「雙降」
    合肥PM10、PM2.5平均濃度連續5年實現 「雙下降」最近,合肥市環境保護局大氣環境管理處處長夏雲起非常高興,在朋友圈和相關群裡告訴大家合肥去年空氣品質「還不錯」的消息。過去一年,合肥市從「控煤」「控氣」「控車」「控塵」「控燒」五方面協同治理大氣汙染,合肥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面展開,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收穫了不錯的空氣。
  • pm2.5「引爆」負離子經濟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濟南過山車般的空氣品質指數讓人看得不免心驚肉跳,8日440多,9日就又回到了50,pm2.5似乎一夜間被「打理」得乾乾淨淨。濟南本身多霧,隔三差五有這麼一回也並不是什麼罕事。但是,與以往不同,入秋以來,濟南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遭遇的都是霧霾天氣。媒體的持續關注也讓人們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這一健康需求的缺口正式點燃了負離子空氣淨化器的消費「引線」。
  • PM2.5濃度嚴重超標 智能新風系統成「解藥」
    一、什麼是PM2.5   PM2.5的專業解釋是,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因其粒徑在2.5微米以下所以叫pm2.5,另外還有pm2.5、pm3、pm4、pm5到pm10充   斥在空氣的每一個角落。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早在奧運會期間,一些國外的人就因為覺得北京的空氣汙染太嚴重而帶口罩,雖然北京在奧運會期間城市綠色環保做得很不錯,但是這也逐漸帶動起了人們對空氣汙染物的好奇,這裡我們就來了解一種空氣汙染物質pm2.5。
  • PM2.5和PM10有什麼區別
    PM2.5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 2.5 微米的顆粒物。PM10是指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兩者的共性,PM10與PM2.5是都屬於可吸入顆粒物,且都含有有害物質,在大氣中長期漂浮,對人體健康和空氣品質都有很大的傷害。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聊城PM2.5和PM10濃度上升
    來源:標準排名文|標準排名分析師 李騰飛責任編輯|張增豔每到秋冬季節,北方諸多省份和城市的大氣汙染都會有所加重,空氣品質明顯下降。從去年到今年的空氣品質和汙染物濃度比較來看,聊城市的PM2.5與PM10大幅高於其他幾種汙染物,說明聊城市大氣汙染屬於可吸入顆粒物與細顆粒物主導的類型。相關分析發現,PM2.5和PM10具有來自相同或相似汙染源的可能性,除了自然環境和氣候的原因,揚塵與化石燃料的使用也是PM2.5和PM10汙染的主要成因。
  • 浮塵進京PM10爆表 周末PM2.5濃度將會上升
    京華時報記者王碩  2013年,全市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繼續下降,但首次納入全年監測的PM2.5年均濃度達89.5微克/立方米,超標156%(國家二級標準為35微克/立方米);由於水資源短缺,北京湖庫缺水,河流斷流
  • pm2.5都有什麼危害呢?
    pm2.5是什麼?相信知道的人是有許多的,不過也有一些人是不知道的。其實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那pm2.5有什麼危害呢?1.在家裡也要做好防範pm2.5準備。pm2.5中是含有大量的有毒以及有害物質,所以對我們人體有很大的危害,而負離子空氣淨化器,釋放的負氧離子可以有效凝聚沉降消除PM2.5危害,並可起到滅菌殺毒效果。在pm2.5治理過程中,小粒徑、高活性的生態級負離子,能夠將化學性氣體降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保障了室內空氣品質的安全。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灰霾天氣被公認為災害性天氣:一是影響通行安全,地面能見度降低交通事故多發。二是導致氣象變異,便區域氣候反常。三是損害人體健康,這是危害最大的,PM2.5因其能被人體吸入並粘附在呼吸道和肺葉而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由於太陽中紫外線輻射的減弱致使小兒佝僂病高發,還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那麼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呢?
  • 京城PM2.5連續5天平均值創低 一氧化氮降幅超五成
    京城PM2.5連續5天平均值創低 一氧化氮降幅超五成 2015-08-26 07:30:28  張大偉介紹說,保障措施實施以來,本市空氣品質持續維持優良水平,六項主要汙染物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的濃度均有明顯下降,其中PM2.5平均濃度僅為19.5微克/立方米,連續5天低於國標的35微克/立方米,達到一級優水平,是有PM2.5觀測記錄以來持續5天的最低值。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 pm2.5的危害及應對辦法
    今天一無所知的小鳥了解了一些關於pm2.5危害及應對辦法,知道了pm2.5在什麼情況下最嚴重,最傷害人體,以及要通過何種辦法能夠比較有效的去應對pm2.5對人體的傷害。一無所知的小鳥為您分享一些哮喘或是慢性支氣管患者也是同樣會被pm2.5折磨的異常痛苦。
  • PM2.5是什麼?PM2.5有什麼危害?
    隨著全國各地空氣出現嚴重汙染,pm2.5屢屢爆表,我國多個城市發生嚴重霧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