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次降至「30+」
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次降至「30+」為2013年該數據有持續監測記錄以來最優,進一步趨近空氣品質國家標準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倪元錦)北京市生態環境局4日召開新年例行發布會稱,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首次降至「30+」,為2013
-
各地環保頭條丨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
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其餘三項汙染物保持達標2020年,北京市PM2.5、PM10、NO2和SO2年平均濃度分別為38微克/立方米、56微克/立方米、29微克/立方米和4微克/立方米。(圖2 2019-2020年四項主要汙染物年均濃度變化)全年3/4的天數為優良天「好天」比去年多了一個多月2020年,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76天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
全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至此,北京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從具體分項指標來看,全年北京大氣環境中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 同比降9.5%
「人努力,天幫忙」,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區域協同,在氣象條件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人民群眾藍天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北京市大氣汙染治理經驗被納入聯合國環境署「實踐案例」,為全球其他城市,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城市提供借鑑。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同比降9.5%
「人努力,天幫忙」,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區域協同,在氣象條件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人民群眾藍天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北京市大氣汙染治理經驗被納入聯合國環境署「實踐案例」,為全球其他城市,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城市提供借鑑。
-
2020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57.5%
原標題:2020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57.5%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0年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57.5%。
-
北京去年「好天兒」多了36天,PM2.5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
2020年北京空氣品質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PM2.5濃度首次實現「30+」,與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進一步拉近。同時,2020年北京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平均每周7天有6.3天為PM2.5優良天,全年的「好天兒」比2019年多了36天。
-
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 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
4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北京地區空氣品質報告,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2020年空氣品質總體情況及特徵2020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30+」水平,同比下降9.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到國家標準並保持個位數水平。
-
北京PM2.5年均濃度達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
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優——38微克/立方米! 「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區域協同,在氣象條件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
-
2020年北京優良級別天數276天 全年嚴重汙染日為零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次降到「30+」全年優良級別天數276天;今年將深度減排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深入推進「一微克」行動2020年北京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76天,其中一級優天數為106天。全年嚴重汙染日為零。
-
2020年PM2.5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北京去年「好天兒」多了36天
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PM2.5濃度首次實現「30+」,與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進一步拉近。同時,2020年北京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平均每周7天有6.3天為PM2.5優良天,全年的「好天兒」比2019年多了36天。
-
北京:本市PM2.5年均濃度5年要降30%
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確定生態環保目標——本市PM2.5年均濃度5年要降30%11月8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確定「十三五」時期本市生態環保目標
-
去年開州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56天
去年,我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56天,同比增加5天,優良率為97.5%,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創歷史新高。我區連續3年未出現重汙染天氣,其中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臭氧、一氧化碳等年均濃度分別從2019年的54微克/立方米、13微克/立方米、26微克/立方米、30微克/立方米、124微克/立方米、1.3毫克/立方米下降至2020年的46微克/立方米、11微克/立方米、24微克/立方米、26微克/立方米、113微克/立方米、1.1毫克/立方米,6項空氣品質考核指標連續3年全部達標
-
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3日訊 今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對外發布,2019年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
-
各地環保頭條丨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空氣品質...
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2019年四項汙染物年均濃度及達標情況2019年,北京市優良天數為240天,佔比65.8%,其中一級優天數為85天,二級良天數為155天;2019年重汙染日4天,首要汙染物均為PM2.5,全年無嚴重汙染日。
-
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PM10和NO2首次達到國家...
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240天,佔比65.8%,其中一級優天數為85天,二級良天數為155天;2019年重汙染日4天,首要汙染物均為PM2.5,全年無嚴重汙染日。
-
北京2019年「藍天成績單」發布 PM10和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首次達標
即:PM10和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首次「達標」;密雲、懷柔兩區PM2.5年均濃度首次「達標」;PM2.5一級優天數達187天,佔比首次超過50%;首次實現全年無空氣嚴重汙染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到2019年底,全市四項主要汙染物中,已有三項達到國家標準,只有PM2.5年均濃度超過國家標準20%,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但創下了自2013年有監測以來的最低值。
-
5月全國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微降 北京PM2.5濃度下降三成
6月18日,生態環境部公布2019年5月和1~5月全國空氣品質狀況。2019年5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2.2%,同比下降4.1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1~5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0.3%,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臭氧濃度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同比上升。
-
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9.9%全年重汙染日39天
資料圖:1月2日,北京霧霾持續。據悉,預計1月4日夜間前後空氣品質將逐步好轉。 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攝中新社北京1月3日電 (記者尹力)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但仍超國家標準1.09倍;全年重汙染日39天,較2015年減少7天。
-
甘肅蘭州2020年空氣優良天數達312天 優良比例85.2%
2020年,甘肅省蘭州市環境空氣品質極大改善,全年優良天數達到312天,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5.2%。 2013年國家實行新標準評價環境空氣品質,當時蘭州市全年優良天數僅為191天、優良天數比例僅為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