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今天透露,2019年上海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推動"四大結構"調整,深化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不斷提升長三角區域大氣協作水平,實現了環境空氣品質的持續改善。2019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09天,AQI優良率為84.7%。2019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2019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優80天,良229天,輕度汙染48天,中度汙染7天,重度汙染1天。全年唯一一個重汙染日出現在5月,首要汙染物為臭氧。2019年, 56個汙染日中,26天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佔比為46%;25天以PM2.5為首要汙染物,佔比為45%。
2019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六項汙染物中,除NO2外,其餘五項均達標。在空間分布上,2019年PM2.5、PM10和SO2濃度呈西高東低的梯度分布特徵;NO2則呈市區高、郊區低的空間分布特徵。
值得一提的是,2013~2019年,上海市環境空氣中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年均濃度總體呈下降趨勢。其中,SO2已連續六年達到國家一級標準,PM10已連續五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並在達標基礎上進一步降低。並且,自2014年起已消除嚴重汙染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打贏藍天保衛戰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上海市將繼續圍繞六大領域,推進四大結構調整,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和重點因子,以更加積極主動的狀態、更加務實管用的舉措,推進全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為奮力譜寫新時代上海發展新奇蹟貢獻力量。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韓瓊 編輯: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