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3 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全省生態環境新聞發布會,對 2019 年全省生態環境狀況進行通報。
記者獲悉,去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多項指標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全省平均優良天數比例 71.8%,全省 16 個設區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累計 70 天,同比下降 50.0%。
長江流域總體水質狀況好轉,由良好轉為優,新安江流域 4 條支流水質狀況均為優。
[ 大氣環境 ]
A:城市環境空氣
16 個設區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下降 50.0%
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徐恆秋介紹,2019 年,全省平均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均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碳(CO)濃度均達到一級標準。
其中,全省 PM2.5 年均濃度為 46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2.1%;PM10 年均濃度為 72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1.4%;SO2 年均濃度為 10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16.7%;NO2 年均濃度為 31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3.1%;CO 濃度為 1.2 毫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7.7%;O3 濃度為 165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上升 8.6%。黃山市環境空氣品質全面達標,在全國 168 個重點城市排名中位居第 5 位。
2019 年,全省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 71.8%;全省 16 個設區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累計 70 天,同比下降 50.0%。
B:酸雨
有 5 個市出現了酸雨
2019 年,全省平均酸雨頻率為 11.8%,同比上升 4.6 個百分點。有 5 個市出現了酸雨,比 2018 年減少 1 個。全省降水 pH 年均值為 5.79,同比下降 0.14。
[ 水環境 ]
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在水環境方面,徐恆秋介紹,2019 年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有所改善。監測的 136 條河流、36 座湖泊水庫共 320 個監測斷面(點位)中,Ⅰ—Ⅲ類水質斷面(點位)佔 72.8%,同比上升 3.3 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點位)佔 1.9%,同比下降 1.8 個百分點。
A:長江流域
32 條水質狀況為優 2 條為重度汙染
長江流域總體水質狀況由良好好轉為優。長江幹流總體水質狀況持續為優,支流總體水質狀況為良好。監測的 46 條支流中,32 條水質狀況為優、9 條為良好、2 條為輕度汙染、1 條為中度汙染、2 條為重度汙染。
B:淮河流域
支流總體水質狀況為輕度汙染
淮河幹流總體水質狀況持續為優,支流總體水質狀況為輕度汙染。監測的 62 條支流中,15 條水質狀況為優、13 條為良好、30 條為輕度汙染、4 條為中度汙染。
C:新安江流域
4 條支流水質狀況均為優
新安江流域水質狀況持續為優。幹流水質狀況持續為優;揚之河、率水、橫江和練江 4 條支流水質狀況均為優。
D:巢湖流域
環湖河流總體水質由輕度汙染轉良好
全湖平均水質為Ⅳ類、輕度汙染、呈輕度富營養狀態。其中,東半湖水質為Ⅳ類、輕度汙染、呈輕度富營養狀態;西半湖水質為Ⅴ類、中度汙染、呈輕度富營養狀態。
環湖河流總體水質狀況由輕度汙染好轉為良好,監測的 21 條環湖河流中,5 條河流水質狀況為優、10 條為良好、2 條為輕度汙染、1 條為中度汙染、3 條為重度汙染。
E:其他主要湖泊、水庫及地下水
總體水質狀況為良好
全省其他 35 個(座)主要湖泊(水庫)總體水質狀況為良好。17 座水庫中,10 座水質狀況為優、7 座為良好;18 個湖泊中,9 個水質狀況為良好、5 個為輕度汙染、4 個為中度汙染。
2019 年,全省地下水化學類型較為穩定,仍以 HCO3-Ca(Mg、Na)型為主。
F: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
15 個設區市達標率均為 100%
2019 年,全省 16 個設區市 39 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其中,地表水源地 25 個、地下水源地 14 個)中,除亳州市地下水源地因地質原因氟化物超標外,其餘 15 個設區市達標率均為 100%。
8 個縣級市和 55 個縣城所在鎮(含黃山市的黃山區和徽州區)的 72 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其中,地表水源地 59 個、地下水源地 13 個)中,水量達標率為 92.1%,水源地個數達標比例為 88.9%。
[ 聲環境 ]
夜間達標率為 73.4%
2019 年,全省城市區域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 54.2 分貝,質量等級為二級。全省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 66.9 分貝,質量等級為一級。全省各類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晝間達標率為 88.4%、夜間達標率為 73.4%。
[ 輻射與生態 ]
合肥電磁環境質量狀況良好
在輻射環境方面,徐恆秋介紹,2019 年,全省伽瑪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含宇宙射線貢獻值)處於正常本底水平。
各設區市集中式地表飲用水水源地放射性水平處於正常水平範圍。各設區市土壤監測點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水平均為本底水平。其中,在合肥市開展了城市電磁輻射(射頻)環境質量監測,電磁環境質量狀況良好。
在生態環境方面,2018 年,全省生態環境狀況保持良好。16 個設區市中,黃山、池州、宣城、安慶和六安市生態環境狀況優,銅陵、蕪湖、馬鞍山、滁州、淮南、合肥、蚌埠、淮北、宿州、亳州和阜陽市生態環境狀況良好。
【來源:合肥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