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PM2.5、PM10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

2020-12-04 瀟湘晨報

6 月 3 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全省生態環境新聞發布會,對 2019 年全省生態環境狀況進行通報。

記者獲悉,去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多項指標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全省平均優良天數比例 71.8%,全省 16 個設區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累計 70 天,同比下降 50.0%。

長江流域總體水質狀況好轉,由良好轉為優,新安江流域 4 條支流水質狀況均為優。

[ 大氣環境 ]

A:城市環境空氣

16 個設區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下降 50.0%

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徐恆秋介紹,2019 年,全省平均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均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碳(CO)濃度均達到一級標準。

其中,全省 PM2.5 年均濃度為 46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2.1%;PM10 年均濃度為 72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1.4%;SO2 年均濃度為 10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16.7%;NO2 年均濃度為 31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3.1%;CO 濃度為 1.2 毫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7.7%;O3 濃度為 165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上升 8.6%。黃山市環境空氣品質全面達標,在全國 168 個重點城市排名中位居第 5 位。

2019 年,全省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 71.8%;全省 16 個設區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累計 70 天,同比下降 50.0%。

B:酸雨

有 5 個市出現了酸雨

2019 年,全省平均酸雨頻率為 11.8%,同比上升 4.6 個百分點。有 5 個市出現了酸雨,比 2018 年減少 1 個。全省降水 pH 年均值為 5.79,同比下降 0.14。

[ 水環境 ]

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在水環境方面,徐恆秋介紹,2019 年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有所改善。監測的 136 條河流、36 座湖泊水庫共 320 個監測斷面(點位)中,Ⅰ—Ⅲ類水質斷面(點位)佔 72.8%,同比上升 3.3 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點位)佔 1.9%,同比下降 1.8 個百分點。

A:長江流域

32 條水質狀況為優 2 條為重度汙染

長江流域總體水質狀況由良好好轉為優。長江幹流總體水質狀況持續為優,支流總體水質狀況為良好。監測的 46 條支流中,32 條水質狀況為優、9 條為良好、2 條為輕度汙染、1 條為中度汙染、2 條為重度汙染。

B:淮河流域

支流總體水質狀況為輕度汙染

淮河幹流總體水質狀況持續為優,支流總體水質狀況為輕度汙染。監測的 62 條支流中,15 條水質狀況為優、13 條為良好、30 條為輕度汙染、4 條為中度汙染。

C:新安江流域

4 條支流水質狀況均為優

新安江流域水質狀況持續為優。幹流水質狀況持續為優;揚之河、率水、橫江和練江 4 條支流水質狀況均為優。

D:巢湖流域

環湖河流總體水質由輕度汙染轉良好

全湖平均水質為Ⅳ類、輕度汙染、呈輕度富營養狀態。其中,東半湖水質為Ⅳ類、輕度汙染、呈輕度富營養狀態;西半湖水質為Ⅴ類、中度汙染、呈輕度富營養狀態。

環湖河流總體水質狀況由輕度汙染好轉為良好,監測的 21 條環湖河流中,5 條河流水質狀況為優、10 條為良好、2 條為輕度汙染、1 條為中度汙染、3 條為重度汙染。

E:其他主要湖泊、水庫及地下水

總體水質狀況為良好

全省其他 35 個(座)主要湖泊(水庫)總體水質狀況為良好。17 座水庫中,10 座水質狀況為優、7 座為良好;18 個湖泊中,9 個水質狀況為良好、5 個為輕度汙染、4 個為中度汙染。

2019 年,全省地下水化學類型較為穩定,仍以 HCO3-Ca(Mg、Na)型為主。

F: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

15 個設區市達標率均為 100%

2019 年,全省 16 個設區市 39 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其中,地表水源地 25 個、地下水源地 14 個)中,除亳州市地下水源地因地質原因氟化物超標外,其餘 15 個設區市達標率均為 100%。

8 個縣級市和 55 個縣城所在鎮(含黃山市的黃山區和徽州區)的 72 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其中,地表水源地 59 個、地下水源地 13 個)中,水量達標率為 92.1%,水源地個數達標比例為 88.9%。

[ 聲環境 ]

夜間達標率為 73.4%

2019 年,全省城市區域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 54.2 分貝,質量等級為二級。全省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 66.9 分貝,質量等級為一級。全省各類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晝間達標率為 88.4%、夜間達標率為 73.4%。

[ 輻射與生態 ]

合肥電磁環境質量狀況良好

在輻射環境方面,徐恆秋介紹,2019 年,全省伽瑪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含宇宙射線貢獻值)處於正常本底水平。

各設區市集中式地表飲用水水源地放射性水平處於正常水平範圍。各設區市土壤監測點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水平均為本底水平。其中,在合肥市開展了城市電磁輻射(射頻)環境質量監測,電磁環境質量狀況良好。

在生態環境方面,2018 年,全省生態環境狀況保持良好。16 個設區市中,黃山、池州、宣城、安慶和六安市生態環境狀況優,銅陵、蕪湖、馬鞍山、滁州、淮南、合肥、蚌埠、淮北、宿州、亳州和阜陽市生態環境狀況良好。

【來源:合肥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5個路段pm2.5和pm10持續飄紅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 于娜)記者從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提升大氣汙染防治精細化水平,促進全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按照相關考核辦法,濟南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指揮部辦公室開展11月份道路顆粒物考核工作,以城市道路為載體對道路空間範圍內顆粒物汙染狀況進行量化評價考核。11月份,全市市區內共有962條路段走航監測數據(PM10、PM2.5)達到考核條件。
  • PM2.5濃度下降 優良天增加 河北省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河北新聞網11月25日訊(記者魏雨)從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河北省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預計到年底,PM2.5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比率均可完成「十三五」規劃以及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
  • 上半年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值
    今年以來,我省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打贏藍天保衛戰,緊盯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任務,持續強化科學治汙、精準治汙、依法治汙,全省空氣品質持續好轉。今年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31,同比下降14.5%;優良天數為119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濃度4、5、6月連續三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合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PM10、PM2.5平均濃度連續5年實現「雙降」
    工作數據顯示,一年來,合肥空氣品質好轉明顯,水汙染治理效果顯著。在各相關部門的努力下,著力推動綠色發展,全域打造美麗合肥,合肥的生態魅力值不斷提升。合肥PM10、PM2.5平均濃度連續5年實現 「雙下降」最近,合肥市環境保護局大氣環境管理處處長夏雲起非常高興,在朋友圈和相關群裡告訴大家合肥去年空氣品質「還不錯」的消息。
  • 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今年4-9月達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圖為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現場。 王洪亮 攝中新網石家莊11月25日電(李茜 李曉偉)河北省政府新聞辦2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今年以來,該省空氣品質實現持續改善,其中4-9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連續6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 2019年河南大氣質量持續改善,PM10、PM2.5年均值實現目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力文  1月3日,從省生態環境廳傳來喜訊——2019年我省大氣質量持續改善,顆粒物兩項指標圓滿完成2019年國家及省定空氣品質年度任務。
  • 空氣品質優良率達標!江蘇2019年PM2.5均值創監測最低值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蘇環軒 記者 徐紅豔 / 文 徐洋 / 攝)2020 年伊始,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江蘇 2019 年環境質量成績單公布。過去一年,全省水環境和空氣品質改善明顯。據初步統計,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 71.3%,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約束性考核指標。
  • 全市PM2.5、PM10連續六年雙下降
    自 2017 年中央及省開展環保督察以來,全市就生態環保問題已問責 379 人次。自去年 9 月以來,南淝河國考斷面連續七個月穩定達標。巢湖全湖水質同比提升一個類別達Ⅳ類。合肥市還在全省率先核發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標牌,目前已核發 6019 塊環保標牌。2019 年,共啟動預警響應 24 天,應急減排效果明顯。全市 PM2.5、PM10 實現連續六年 " 雙下降 ",PM10 為有監測記錄以來首次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聊城PM2.5和PM10濃度上升
    僅2018年上半年,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6.76,同比改善15.1%。源於此,聊城市還獲得了省級生態補償資金2824萬元,居全省第1名。在此基礎上,聊城2018年全年的空氣品質改善明顯。其中,2018年主要汙染物中PM2.5同比改善15.5%;PM10同比改善11.1%;二氧化硫同比改善22.2%;二氧化氮同比改善2.5%;重汙染天數為21天,同比減少5天;「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天數為227天,同比增加8天;按國控監測站點統計,優良天數為176天,同比增加14天。在重拳之下,經過全面整治,聊城市的空氣品質有了明顯的改善,但這種情況在秋冬季節出現了反轉。
  • 今年濟南環境空氣品質實現「開門紅」 PM2.5和綜合指數改善幅度均...
    最近一兩個月,經常關注環境空氣品質的市民會發現,「濟南藍」幾乎天天見。省生態環境廳最近公布今年4月和1-4月全省環境空氣品質狀況,證實了市民的上述感受。4月,我市PM2.5和綜合指數改善幅度均居全省首位;1-4月PM2.5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在全省7個傳輸通道城市中濃度最低。
  • 安慶空氣品質達到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12月3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第三季度,安慶市獲省環境空氣品質生態補償資金139.5萬元,補償金額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以來,安慶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優良天數比例提升至90%以上,大氣環境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空氣品質大幅改善,老百姓藍天獲得感顯著提高。
  • 2020年安徽省空氣品質達到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url:https://m.gmw.cn/2020-12/01/content_1301853765.htm,id:1301853765  中新網合肥11月30日電 (韓蘇原)「今年以來,全省空氣品質達到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 PM2.5年均值指標江蘇最優,水環境質量全省第一,南京怎麼做到的?
    交匯點訊 交匯點記者4日從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十三五」期間南京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PM2.5年均值指標為全省最優,水環境質量全省第一。  截至10月底,南京全市22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100%,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逐月達標率100%,重點水功能區達標率100%,所有指標均提前達標,水環境質量穩居全省首位。在今年1-9月全省縣域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中,南京市浦口區、六合區、高淳區、江寧區水環境質量分列全省1-4名。
  • 《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去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果進一步鞏固,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海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生態系統格局整體穩定,核與輻射安全有效保障。
  • 環保立體聲|安徽:空氣品質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安徽省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有關情況今年以來,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空氣品質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1—10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降幅居全國第4位;全省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85.6%,升幅位於全國第4位,全省空氣品質大幅改善,老百姓藍天獲得感顯著提高。
  • 廣東去年空氣優良率95.5%,連續6年PM2.5穩定達標
    記者6日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面完成國家考核約束性指標,空氣品質優良比例達95.5%,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為「十三五」最優水平,劣V類國考斷面全面消除,近岸海域水質近四年持續改善,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較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效。
  • PM2.5均值改善明顯,位列全省第一 南京的好空氣是如何得來的?
    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大氣質量狀況持續好轉。截至6月30日,南京市PM2.5均值為3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0%,位列全省第一。 PM2.5從2013年全省倒數第二到今年全省第一,南京市的好空氣是如何得來的?
  • 2019年江蘇PM_2.5濃度創有記錄以來最低
    原標題:PM_2.5濃度創有記錄以來最低 記者1日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19年我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群眾對環保滿意度持續提升。據初步統計,2019年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為77.9%,同比提高8.7個百分點,國考斷面和主要入江支流全面消除劣Ⅴ類,創「水十條」實施以來最好成績;PM_2.5平均濃度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創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最低值;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71.3%,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約束性考核指標。 2019年,我省對制約環境質量改善的「病灶」精準施治,紮實推進治汙攻堅。
  • 深1度|從110+降到40+,濟南PM2.5濃度七年降了三分之二
    濟南市人大代表、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局長侯翠榮在接受天下泉城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2020年濟南首次實現全年超60%天數為優良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40+」,力爭「十四五」末在全國率先實現「碳達峰」。
  • 河南2019年大氣環境成績單發布:PM2.5和PM10圓滿完成國家目標
    」第9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汙染防治攻堅強力推進,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焦飛在發布會上公布了我省2019年大氣質量成績單。2019年我省PM2.5年均濃度為58.82微克/立方米,低於國家和省下達的60微克/立方米目標值1.18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濃度為96微克立方米,低於省定98微克/立方米的目標值2微克立方米,圓滿完成國家和省定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