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蘇PM_2.5濃度創有記錄以來最低

2020-12-04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PM_2.5濃度創有記錄以來最低

記者1日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19年我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群眾對環保滿意度持續提升。據初步統計,2019年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為77.9%,同比提高8.7個百分點,國考斷面和主要入江支流全面消除劣Ⅴ類,創「水十條」實施以來最好成績;PM_2.5平均濃度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創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最低值;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71.3%,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約束性考核指標。

2019年,我省對制約環境質量改善的「病灶」精準施治,紮實推進治汙攻堅。對長江入河排汙口開展全面排查,對大氣汙染物實施手工監測、自動監測、走航監測、無人機航測「四位一體」監測,為執法監管「精確制導」。對環境質量改善滯後的地區開展督導幫扶,首次建立「1+13」專家幫扶模式,幫助13個設區市分別組建專家支撐團隊,及時會診汙染成因,提出針對性對策建議,指導各地有效防治內源汙染。開展降塵治車、溯源提質、溯源增優、江河碧空等4個藍天保衛專項行動,全力攻克治氣痛點難點。開展「水平衡」「廢平衡」專項執法,有效打擊偷排漏排行為。省生態環境廳還配合省紀委監委建成汙染防治綜合監管平臺,將各責任主體全部納入其中,紀檢監察機關全流程嵌入式再監督。

2019年是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提升年」。省生態環境廳建立廳市會商機制,廳領導班子集體上門,指導地方制定減汙擴容方案,協調解決項目落地過程中遇到的總量指標、規劃環評等問題。把每月第四周的周四設為全省統一的「企業環保接待日」,由省生態環境廳領導帶隊,面對面解決企業環保難題。2018年10月以來,累計幫助1580家企業解決1728項治理難題。

我省確立環保信任保護原則,對432家守法情況好的企業,給予減少檢查頻次、簡化環評程序、優先安排補助資金等激勵政策。建立環保應急管控停限產豁免機制,已有1258家環保信用好、治汙水平高的企業納入豁免名單,這個機制被生態環境部在全國推廣。我省持續提升環保基礎能力,累計建成水質自動監測站641個,數量全國第一;建成空氣自動監測站234個,覆蓋所有縣市區;生態環境部衛星中心首個區域分中心落戶我省。全省危廢處置能力提升到198.2萬噸/年,提前完成2020年180萬噸的預定目標。 (吳 瓊)

(責編:蕭瀟、張鑫)

相關焦點

  • 江蘇2019年PM2.5均值創監測最低值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蘇環軒 記者 徐紅豔 / 文 徐洋 / 攝)2020 年伊始,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江蘇 2019 年環境質量成績單公布。過去一年,全省水環境和空氣品質改善明顯。據初步統計,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 71.3%,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約束性考核指標。
  • 北京PM2.5年均濃度達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
    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優——38微克/立方米!  「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區域協同,在氣象條件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
  • 2020年,我們一起歷經的風風雨雨,哪些讓你印象深刻?江蘇十大天氣...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天氣舞臺亦是如此。江蘇省氣候中心1月9日正式公布了2020年全年江蘇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原來我們剛剛經歷的2020年,居然是有歷史記錄以來平均氣溫第二高,其中2019年/2020年冬季為歷史最暖的冬天!另外,史上最長的梅雨、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跨年速凍的寒潮.....2020年,我們一起歷經了風風雨雨,有哪些天氣讓你印象最深刻?
  • PM2.5濃度最低!重慶一季度環境空氣品質創歷史同期...
    資料圖片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3日17時訊(記者 邱小雅 通訊員 陳娟)今(23)日,重慶市召開2020年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一季度,重慶環境空氣品質實現「開門紅」,優良天數、優天數為歷史同期最多,PM2.5濃度創歷史同期最低。
  • 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 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
    PM10、NO2自2019年開始連續兩年達到國家標準(70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SO2穩定達到國家標準(60微克/立方米)。△ 2020年四項主要汙染物年均濃度及達標情況2020年,北京市空氣品質同比明顯改善。其中,PM2.5、PM10、NO2下降幅度均較明顯,較2019年分別下降9.5%、17.6%、21.6%。SO2持續保持個位數的極低濃度水平。
  • 香港2019年平均氣溫創1884年以來最高值
    新華社香港1月3日電(記者周文其)香港天文臺3日介紹,2019年香港天氣較為溫暖,全年平均氣溫、平均最高氣溫、平均最低氣溫分別為24.5攝氏度、27.1攝氏度和22.6攝氏度,三者均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高。  香港天文臺數據顯示,2019年香港總降水量為2396.2毫米,與正常值2398.5毫米相差不多。
  • 2014年德國年平均氣溫創有記錄以來新高
    原標題:2014年德國年平均氣溫創有記錄以來新高  新華網柏林12月30日電(記者郭洋)德國氣象局30日說,初步統計結果顯示,2014年德國年平均氣溫達到10.3攝氏度,為德國1881年有規律測量氣溫以來最暖的一年。
  • 數據統計:2018年北京pm2.5濃度創新低
    時間已經到了1月2日,我們已經到了2019年,2018年的很多天氣過程也讓大家印象深刻,比如颱風、寒潮、高溫,不過,對於我國北京的朋友們來說,2018年其實能見到藍天的日子更多了,這一點在統計數據上也有體現——2018年,北京的平均細顆粒物濃度已達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 江蘇人經歷了5年來最冷一天!「冷冬」還不能下定論?
    江蘇人經歷了5年來最冷一天!「冷冬」還不能下定論?1月7日,江蘇的沿淮和淮北大部分地區氣溫創入冬以來新低,而且白天全省最高氣溫均在冰點以下,江蘇有五個站超有氣象記錄以來1月上旬最低氣溫極值。1月8日將正式進入「冰上走」的「三九」。未來三天最低氣溫都在零下,早晨大部分地區有嚴重冰凍。全天冰封!
  • 世界氣象組織:2010-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十年
    -2019年)的平均溫度幾乎可以肯定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當天公布的這份WMO「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指出,2019年(1月至10月)的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時期高約1.1攝氏度。報告警告稱,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連續的十年都比前一個十年溫度更高。   報告同時指出,2018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創下新高,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了創紀錄的百萬分之407.8,並在2019年繼續上升。
  • 2019年河南省十件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之九 PM2.5濃度連續五個月...
    其中,全省PM2.5月均濃度連續5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取得近年來最好成績。縣市空氣品質有新突破,欒川縣、新縣的PM2.5、PM10年均濃度均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實事讓藍天更多,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2019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把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列為我省重點民生實事。
  • 藍天保衛戰專家談(7)丨2013年以來74城PM2.5小時濃度超300微克/...
    2013年至2019年期間,全國337城市PM2.5重汙染頻次顯著下降,74城市PM2.5小時濃度超300微克/立方米的頻次下降94.2%涵蓋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國家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的監測統計結果表明,2015年至2019年全國地級城市PM2.5重汙染天數(PM2.5日均值大於150微克/立方米
  • 歐盟氣候機構:2019年是歐洲有記錄以來最熱一年
    中新網4月23日電,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2日,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3S)發布的最新報告稱,2019年是歐洲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比過去40年平均氣溫高出大約1.2攝氏度。報導稱,根據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的數據,歐洲12個最熱的年份中有11個發生在21世紀。
  • 北京2019全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有監測...
    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nbsp&nbsp&nbsp&nbsp2019年「粗、細顆粒物」改善均有所突破。細顆粒物方面,PM2.5一級優的天數顯著增多,達187天,佔比首次超過50%,是2013年的2.6倍;粗顆粒物方面,截至11月底,北京市累計降塵量為6.0噸/月·平方公裡,較去年同期下降22.1%。
  • 江蘇多地迎入冬以來「最冷一天」 未來三天氣溫繼續炫「負」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於丹丹)「一出門,好像進了冰箱的冷凍層,感覺好多年沒有那麼冷過了!」昨天,江蘇的沿淮和淮北大部分地區氣溫創入冬以來新低,而且白天全省最高氣溫均在冰點以下,江蘇有五個站超有氣象記錄以來1月上旬最低氣溫極值。今天將正式進入「冰上走」的「三九」。
  • 2020年PM2.5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北京去年「好天兒」多了36天
    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PM2.5濃度首次實現「30+」,與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進一步拉近。同時,2020年北京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平均每周7天有6.3天為PM2.5優良天,全年的「好天兒」比2019年多了36天。
  • 天氣預報App:2019年天氣大事件盤點 十大優質空氣城市出爐
    天氣預報都記錄好了。在今年即將結束之際,天氣預報App聯合心知天氣,參考中國天氣網信息,為大家盤點了2019天氣大事件,一起來看看吧!太陽持續失蹤,南方上演「流浪太陽」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江浙滬曬不幹棉被。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長三角周圍地區就進入了連綿不斷的陰雨天,將近2個月沒見過大晴天。
  • 北京去年「好天兒」多了36天,PM2.5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
    2020年北京空氣品質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PM2.5濃度首次實現「30+」,與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進一步拉近。同時,2020年北京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平均每周7天有6.3天為PM2.5優良天,全年的「好天兒」比2019年多了36天。
  • 北京氣溫突破2000年以來同期最低記錄
    北京氣溫突破2000年以來同期最低記錄  今晨平原地區氣溫-20℃左右;10日前仍有冷空氣過程;專家:此次冷空氣溫度低、範圍廣、移動慢  這兩天,北京市民來到戶外直呼「被凍傻」。據實況監測顯示,1月6日19時平原大部分地區氣溫為-18℃左右。
  • 2019年為香港135年以來最暖 全年平均氣溫為24.5度
    本港方面,由於年內有十一個月較正常溫暖,2019年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年份,全年平均氣溫為24.5度,較1981-2010年氣候正常值高1.2度(或較1961-1990年氣候正常值高1.5度)。而全年平均最高氣溫27.1度及平均最低氣溫22.6度亦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