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天氣舞臺亦是如此。江蘇省氣候中心1月9日正式公布了2020年全年江蘇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原來我們剛剛經歷的2020年,居然是有歷史記錄以來平均氣溫第二高,其中2019年/2020年冬季為歷史最暖的冬天!另外,史上最長的梅雨、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跨年速凍的寒潮.....2020年,我們一起歷經了風風雨雨,有哪些天氣讓你印象最深刻?
1 年平均氣溫達歷史第二高值 2019-2020年冬季為歷史同期最暖
據省氣候中心統計,江蘇全省年平均氣溫16.4℃,較常年同期偏高1.1℃。睢寧、灌雲、楚州、阜寧、海門、啟東、如皋、丹陽、金壇、溧陽、無錫、張家港、常熟、東山和崑山等15站創歷史最高紀錄。
尤其是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冬季平均氣溫6.1℃,創歷史同期極值,較常年同期偏高2.6℃。全省各站平均氣溫除江都外,均創歷史同期極值。
2 入梅早,出梅晚, 2020年經歷了歷史最長梅雨
據統計,2020年梅雨期6月9日-7月29日,梅期歷時51天,較常年偏長,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一長。梅雨量613.6毫米,為常年平均(224.4毫米)的2.7倍。
梅雨期共出現10次大範圍降水過程,降水大值區集中在沿江偏南地區。
3 2019年-2020年秋冬出現罕見連陰雨
降雨時段出現在2019年11月24日-2020年1月19日。全省平均降水量為114.7毫米,較常年偏多8成,為1961年以來第四多值。平均雨日21天,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三多值。期間共出現了3段持續連陰雨過程,其中12月29日-1月17日持續20天的連陰雨過程,刷新1961年以來同期最長紀錄。
4 2月出現歷史最強寒潮
2月14日-16日,江蘇出現大範圍強寒潮並伴隨雨雪冰雹天氣過程。48小時降溫幅度為9.0℃-16.2℃(泗洪站),宿遷南部、淮安大部、鹽城大部、南京西北部15個縣(區、市)積雪深度達到5釐米以上,最深響水9釐米。
極端最低氣溫為-6.4℃(2月16日,東海),其中24小時降溫幅度、48小時降溫幅度等均為2月歷史最大。
5 淮北多地遭受龍捲風襲擊
7月22日,江蘇北部徐宿連淮鹽五市自西向東出現大範圍強對流天氣,沭陽、灌南和響水先後遭受龍捲風(EF2級)襲擊。此次龍捲風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受損和樹木折斷。
6 春季沿江以北地區旱情顯露
今年4月1日至5月18日,江淮之間、淮北地區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分別偏少26%、27%,沂沭泗諸河上中遊幾無來水。蘇北主要水源「三湖一庫」(洪澤湖、駱馬湖、微山湖和石樑河水庫)水位偏低,水位比2019年同期低0.15-0.90米,蓄水嚴重不足。
7 長江淮河流域發生嚴重洪澇災害
汛期出現歷史罕見南北兩條異常偏多降水帶,2020年初夏發生旱澇急轉!全省夏季平均降水量813.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5.7成,為1961年以來夏季降水次多值。全省35條河(湖)水位超警戒水位和超保證水位。受梅雨期強降水影響,整個7月,太湖水位一直維持在警戒水位3.8米以上,防汛形勢非常嚴峻。8月16日,受上遊暴雨影響,江蘇沂沭泗地區發生1960年以來最大洪水。
8 8月出現大範圍持續高溫過程
受到偏強副熱帶高壓控制,8月1日-25日江蘇出現了持續高溫天氣,極端最高氣溫為39.0℃(8月15日,無錫),高溫站日數為547個,持續時間達17天。無錫、崑山、東山、南通四站的高溫日數刷新了8月歷史紀錄。
9 2020年底江蘇全省迎「跨年寒潮暴雪」
受強冷空氣影響,12月28日夜裡-31日江蘇自北向南出現較強降雪、降溫和大風天氣過程。省內大部分地區最低氣溫下降8至12℃,除蘇南南部外,其它各地最低氣溫在-5℃以下,全省出現嚴重冰凍,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東海(-13.6℃,30日)。全省大部分地區出現中到大雪,積雪深度1-9釐米。
10 極端氣候事件對生態質量影響明顯
2019-2020年冬春季氣溫異常偏高,導致藍藻水華發生偏重。
梅汛期洪澇、大範圍持續高溫、北部乾旱,對植被生態有所影響。
史上最長梅雨導致沿江、蘇南部分水域出現嚴重洪澇,長江南京段和太湖水位創歷史新高。
持續降水有利於空氣品質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藍藻水華的形成。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於丹丹
校對 王菲
來源:紫牛新聞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