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最好!數據統計:2018年北京pm2.5濃度創新低

2021-01-13 中國氣象愛好者

時間已經到了1月2日,我們已經到了2019年,2018年的很多天氣過程也讓大家印象深刻,比如颱風、寒潮、高溫,不過,對於我國北京的朋友們來說,2018年其實能見到藍天的日子更多了,這一點在統計數據上也有體現——2018年,北京的平均細顆粒物濃度已達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颱風論壇網友對2018年北京空氣品質進行了全面統計,採取了官方的11站數據平均算法,即市區8個監測站+郊區3個監測站數據進行平均計算以保證數據的公平性,最終得到了2018年全年北京空氣中小於2.5微米顆粒物(pm2.5)濃度情況。

在2018年,北京每個月的pm2.5平均濃度幾乎都在75微克/立方米以下,9月為一年中最低的時候,平均濃度僅為28微克/立方米,按照我國標準,35微克/立方米以下為優,35-75微克/立方米為良,75-115微克/立方米為輕度汙染,也就是說北京一年中大多數月份的平均空氣狀態都在良,部分月份可達優。與2016之前的年份相比,空氣品質已經顯著改善。

當然,從統計數據上看,北京空氣品質問題爆發的時間大約是從10月到次年三月,當然,2018年的1月和12月因為冷空氣活動頻繁,大風降溫次數多、氣溫寒冷,因此汙染不容易堆積,空氣汙染問題爆發的次數也就少了很多,當然,除了氣象條件幫忙外,與北京加大治理也密不可分,全年的pm2.5濃度都有了顯著下降。

這段時間,隨著寒潮威勢減弱,我國很多地方的天氣恢復平靜。在這種平靜的天氣裡,空氣汙染問題又開始捲土重來,1月2日下午,從衛星雲圖上看,在我國華北平原和黃淮地區,沒有雲層遮擋的地區被一層灰色的空氣遮擋著。這種情況也出現在我國北京,只能等待下一股冷空氣來吹散受汙染的空氣。

相關焦點

  • 了解低濃度PM2.5之害
    空氣品質「良」,也是一種傷害1月4日,傳來一個好消息:2018年北京的空氣比往年好了不少。根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數據,2018年北京全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51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比下降12.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數據也有改善。確實,北京的空氣不像前幾年那樣讓人喘不過氣,但汙染仍然存在。這不,2018年PM2.5年均值超過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46%。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
    全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至此,北京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從具體分項指標來看,全年北京大氣環境中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
  • 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次降至「30+」
    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次降至「30+」為2013年該數據有持續監測記錄以來最優,進一步趨近空氣品質國家標準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倪元錦)北京市生態環境局4日召開新年例行發布會稱,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首次降至「30+」,為2013
  • 2019年北京PM2.5平均濃度較2018年下降17.6% PM10、NO2首次
    央廣網北京1月3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19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與2018年的51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17.6%。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40天,佔比65.8%,其中,一級優天數為85天,二級良天數為155天。
  • 中國首發6年空氣品質改善報告:北京PM2.5濃度大幅下降
    2018年,全國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71微克,比2013年下降27%;北京市PM2.5濃度從2013年的每立方米89.5微克下降到51微克,降幅達43%。《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確定的各項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全面實現,公眾的藍天獲得感和幸福感明顯增強。
  • 2019年北京PM2.5平均濃度較2018年下降17.6% PM10、NO2首次達國家...
    2019年北京PM2.5平均濃度較2018年下降17.6% PM10、NO2首次達國家標準 2020-01-03 10:56:00來源:央廣網
  • PM2.5指標為近5年來最好水平
    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58.82微克/立方米,低於國家和省下達的60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濃度為96微克/立方米,低於省定98微克/立方米。各項汙染物指標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均為近5年來最好水平,尤其是二氧化硫年均濃度與2015年相比下降幅度高達71.8%,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連續3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年均濃度連續6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2019年的秋冬季,我省重汙染天數也大幅減少。
  • 北京「一微克」行動:前11個月PM2.5平均濃度下降9微克
    2019年即將過去,今年本市大氣治理的「一微克」行動也進入尾聲。今年前11個月,北京的PM2.5平均濃度降至42微克/立方米,相比2018年的51微克/立方米又下降了9微克/立方米。精細化管控揚塵汙染、「閉環管理」重型柴油車、加大執法對汙染零容忍……空氣品質的改善,是向管理要治汙效益的顯現。
  • 各地環保頭條丨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
    其中,PM2.5、PM10、NO2下降幅度均較明顯,較2019年分別下降9.5%、17.6%、21.6%;SO2持續保持個位數的極低濃度水平。(圖3 2020年空氣品質各級別分布情況)全市各區域汙染物濃度普遍下降從空間分布分析,2020年全市PM2.5、PM10及NO2雖仍呈現「南高北低」的空間分布,但濃度梯度減小;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 同比降9.5%
    其中,PM2.5、PM10、NO2下降幅度均較明顯,較2019年分別下降9.5%、17.6%、21.6%;SO2持續保持個位數的極低濃度水平。全年3/4的天數為優良天,「好天」比去年多了一個多月。2020年,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76天,較上年增加36天,優良率達到75.4%,增加9.6個百分點,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明顯增加。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同比降9.5%
    其中,PM2.5、PM10、NO2下降幅度均較明顯,較2019年分別下降9.5%、17.6%、21.6%;SO2持續保持個位數的極低濃度水平。全年3/4的天數為優良天,「好天」比去年多了一個多月。2020年,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76天,較上年增加36天,優良率達到75.4%,增加9.6個百分點,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明顯增加。
  • 2018年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 多年來穩定持續增長
    相比之下,2009年至2018年這十年間,這三種氣體的平均年增長量為二氧化碳2.26ppm,甲烷7.1ppb和一氧化二氮0.95ppb。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11月25日發布2018年度《溫室氣體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達到407.8ppm(1ppm=百萬分之一),甲烷氣體濃度達到1869ppb(1ppb=十億分之一),一氧化二氮氣體濃度達到331.1ppb,分別是工業化前(1750年前)水平的147%、259%和123%,且增幅均高於過去十年來的平均增幅。
  • 2018年臺灣登記結婚對數13.5萬對 創近9年來新低
    中新社臺北2月10日電 臺灣內務部門近日公布最新統計顯示,2018年臺灣登記結婚對數13.5萬對,較2017年減少1.91%,創近9年來新低。其中,結婚雙方均為臺灣民眾的佔84.8%,與非臺籍人士結婚的佔15.2%。
  • 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 北京PM2.5濃度南北差異大 遇重汙染擬分區響應
    這種情形,今後在北京或將不再出現。近日,北京市召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部署會,記者獲悉,北京市將修訂完成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而在此次預警修訂中,將考慮到北京南北汙染差異,增加分區響應。另據介紹,今年截至2月28日,全市PM2.5累計平均濃度為5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41.1%。
  • 2018年重汙染天氣汙染物濃度峰值有改善院士:到2035年時城市PM2.5...
    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第一年。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數據顯示,在2013~2017年汙染物排放大幅減少的情況下,2018年重汙染天氣的汙染物濃度峰值確有改善。「現在這個階段,重汙染的濃度下降幅度還沒有達到老百姓憑眼睛能夠看出非常明顯的變化。」
  • 喜聞北京PM2.5值在周邊城市中濃度最低
    曾經一度被冠之以「霾都」的北京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從生活、居住在這個城市的更多人「朋友圈」中頻頻曬出的「北京藍」等可窺一斑。打贏藍天保衛戰,滿足老百姓對藍天白雲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首善之區的北京持續深化「一微克」行動,推動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PM2.5值在「2+26」城市中濃度最低,是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民共同努力交出的合格答卷。
  • 湖北十堰PM10與PM2.5平均濃度達到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水平
    【高質量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悉,202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47天,達標率為94.8%,較2019年同期上升9.3個百分點;PM10平均濃度為54微克/立方米,較2019年同期下降20.6%;PM2.5平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較2019
  • 十年!北京霧霾的變化梳理
    北極星大氣網訊:2008年,北京奧運會召開,北京空氣品質備受關注。2011年,霾、PM2.5等專業名詞進入大眾視野。2013年起,北京全面監測大氣中PM2.5濃度並向社會公布。2017年底,北京超額完成國家"大氣十條"任務指標。中國天氣網梳理十年間北京霾的成分、來源、PM2.5濃度等數據,發現北京霾十年來發生了這些變化。北京霾裡到底有什麼?
  • 河南PM10和PM2.5平均濃度各降近三成
    藍天刷爆朋友圈 倆「PM」降了嗎這倆月,全省PM10和PM2.5平均濃度各降近三成,降幅在京津冀及周邊7省市中排第一這背後,除了倆月的大氣汙染防治攻堅,還有中央環保督察組的功勞:在豫40天,黨紀處分234人河南商報首席記者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