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北京PM2.5平均濃度較2018年下降17.6% PM10、NO2首次
央廣網北京1月3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19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與2018年的51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17.6%。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40天,佔比65.8%,其中,一級優天數為85天,二級良天數為155天。
-
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PM10和NO2首次達到國家...
其中,2019年5-9月PM2.5平均濃度基本與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相當,8月月均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是PM2.5開展監測以來的歷史最低值。細顆粒物方面,PM2.5一級優的天數顯著增多,達187天,佔比首次超過50%,是2013年的2.6倍;粗顆粒物方面,截至11月底,北京市累計降塵量為6.0噸/月·平方公裡,較2018年同期下降22.1%。
-
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次降至「30+」
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次降至「30+」為2013年該數據有持續監測記錄以來最優,進一步趨近空氣品質國家標準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倪元錦)北京市生態環境局4日召開新年例行發布會稱,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首次降至「30+」,為2013
-
中國首發6年空氣品質改善報告:北京PM2.5濃度大幅下降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2019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中,生態環境部首次發布《藍天保衛戰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年)》,對近年來中國大氣汙染治理的背景、措施、成效等進行系統總結。報告顯示,從2013年至2018年的短短6年間,在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發展的同時,中國環境空氣品質實現總體改善,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明顯好轉。
-
北京2019年「藍天成績單」發布 PM10和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首次達標
即:PM10和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首次「達標」;密雲、懷柔兩區PM2.5年均濃度首次「達標」;PM2.5一級優天數達187天,佔比首次超過50%;首次實現全年無空氣嚴重汙染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到2019年底,全市四項主要汙染物中,已有三項達到國家標準,只有PM2.5年均濃度超過國家標準20%,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但創下了自2013年有監測以來的最低值。
-
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從月度變化上看,2019年四項主要汙染物仍呈現「秋冬高、春夏低」的特徵。其中,2019年5-9月PM2.5平均濃度基本與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相當,8月月均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是PM2.5開展監測以來的歷史最低值。從空間分布上看,2019年PM10、PM2.5和NO2仍呈現「南高北低」的梯度分布特徵,SO2全市均處於較低濃度水平。
-
各地環保頭條丨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空氣品質...
2019年空氣品質各級別分布情況從月度變化上看,2019年四項主要汙染物仍呈現「秋冬高、春夏低」的特徵。其中,2019年5-9月PM2.5平均濃度基本與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相當,8月月均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是PM2.5開展監測以來的歷史最低值。
-
2019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達6年來最好...
據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何立濤介紹,2019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50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26天,佔全年62%,空氣品質為6年來最好。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後10名城市中,河北省的城市由「十三五」初期的7個,減少到目前的4個。
-
2020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57.5%
原標題:2020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57.5%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0年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57.5%。
-
各地環保頭條丨北京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
其中,PM2.5、PM10、NO2下降幅度均較明顯,較2019年分別下降9.5%、17.6%、21.6%;SO2持續保持個位數的極低濃度水平。從2004年開始SO2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2019-2020年PM10和NO2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目前PM2.5仍超過國家二級標準8.6%,北京市空氣品質的持續改善仍需不斷努力。
-
北京:去年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其中,2019年5-9月PM2.5平均濃度基本與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相當,8月月均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是PM2.5開展監測以來的歷史最低值。其中,2019年密雲區、懷柔區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34、35微克/立方米,率先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
數據統計:2018年北京pm2.5濃度創新低
時間已經到了1月2日,我們已經到了2019年,2018年的很多天氣過程也讓大家印象深刻,比如颱風、寒潮、高溫,不過,對於我國北京的朋友們來說,2018年其實能見到藍天的日子更多了,這一點在統計數據上也有體現——2018年,北京的平均細顆粒物濃度已達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
了解低濃度PM2.5之害
空氣品質「良」,也是一種傷害1月4日,傳來一個好消息:2018年北京的空氣比往年好了不少。根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數據,2018年北京全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51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比下降12.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數據也有改善。確實,北京的空氣不像前幾年那樣讓人喘不過氣,但汙染仍然存在。這不,2018年PM2.5年均值超過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46%。
-
北京PM2.5年均濃度達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
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優——38微克/立方米! 「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區域協同,在氣象條件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
-
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9.9%全年重汙染日39天
資料圖:1月2日,北京霧霾持續。據悉,預計1月4日夜間前後空氣品質將逐步好轉。 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攝中新社北京1月3日電 (記者尹力)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但仍超國家標準1.09倍;全年重汙染日39天,較2015年減少7天。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 同比降9.5%
一、2020年空氣品質總體情況及特徵2020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30+」水平,同比下降9.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到國家標準並保持個位數水平。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同比降9.5%
一、2020年空氣品質總體情況及特徵2020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30+」水平,同比下降9.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到國家標準並保持個位數水平。
-
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 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
2020年空氣品質總體情況及特徵2020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30+」水平,同比下降9.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到國家標準並保持個位數水平。
-
湖北十堰PM10與PM2.5平均濃度達到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水平
【高質量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悉,202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47天,達標率為94.8%,較2019年同期上升9.3個百分點;PM10平均濃度為54微克/立方米,較2019年同期下降20.6%;PM2.5平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較2019
-
2018年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比上年同比下降14%
根據公報,2018年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比下降14%,超額完成年初目標,提前一年實現2019年PM2.5平均濃度達到為58微克/立方米目標任務,空氣品質為六年來最好,其中8月、9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31微克/立方米和34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為22.5%和34.6%,連續2個月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