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介紹,8月份,全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29微克/立方米。今年1月至8月,全市四項汙染物濃度繼續保持同期最低,其中PM2.5累計濃度41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濃度最低;累計優良天數170天、同比增加20天。曾經一度被冠之以「霾都」的北京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從生活、居住在這個城市的更多人「朋友圈」中頻頻曬出的「北京藍」等可窺一斑。打贏藍天保衛戰,滿足老百姓對藍天白雲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首善之區的北京持續深化「一微克」行動,推動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PM2.5值在「2+26」城市中濃度最低,是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民共同努力交出的合格答卷。
PM2.5值「爆表」、灰濛濛的天空讓人壓抑、不遠處的建築物籠罩在霧霾中不見本來面貌、街上行人清一色的戴防霧霾口罩出行、因霧霾而引發的呼吸道疾病大幅增加……這些曾經,記憶猶新。藍天白雲成了「奢望」、甚至成為社會和公眾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以PM2.5為代表的環境指標成為發展的首要問題之一。制定實施《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明確八大汙染減排工程、六大實施保障措施和三大全民參與行動,對政府、企業、公眾都提出了具體措施和目標,2017年北京市PM2.5達到58(微克/立方米),完成了國家「大氣十條」下達的任務目標。制定實施《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在「十三五」規劃目標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比2015年減排30%以上;重汙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同時按照「同步改善、功能區趨同」的原則,確定了各區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等目標。向霧霾「宣戰」、打贏藍天保衛戰,首先要歸功於以政府為主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環保「一票否決」保護環境的決心和舉措!
以接受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為契機,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突出問題導向,精準推進VOCs治理攻堅。1月至8月,累計調整退出101家一般製造業和汙染企業,62家企業開展VOCs「一廠一策」深度治理,清理整治32家「散亂汙」企業;聚焦重型車管控,1月至8月報廢轉出國三汽油車2.7萬輛,路檢路查重型柴油車161.1萬輛次、處罰7.8萬輛次,在全國率先實現5萬餘輛重型柴油車運行、排放情況在線監控;發布《北京市建築垃圾處置管理規定》、《建築垃圾運輸車輛標識、監控和密閉技術要求》,加強建築垃圾帶來的環境影響……,北京市在環境保護方面所做的努力,是北京市1-8月份PM2.5累計濃度41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濃度最低,好天氣越來越多、1-8月份累計優良天數170天、同比增加20天這樣的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的根源。好天氣是一天一天爭取來的、PM2.5是一微克一微剋扣下來的,僅僅靠天幫忙、寄希望於風吹走霧霾遠遠不夠,人努力才是讓藍天越來越多的關鍵!
人定勝天、前提和基礎是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更科學、更可行的舉措,成績確實來之不易。改善空氣品質成為各級政府執政為民、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重要內容。樂見這樣的環境治理的數據披露,期待北京藍天白雲、好天氣的天數更多,期待「朋友圈」中曬藍天白雲更少、對藍天白雲「免疫」而習以為常!
文/劉冬花
圖文來源於網絡,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