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濟南環境空氣品質實現「開門紅」 PM2.5和綜合指數改善幅度均...

2020-12-05 海報新聞

最近一兩個月,經常關注環境空氣品質的市民會發現,「濟南藍」幾乎天天見。

省生態環境廳最近公布今年4月和1-4月全省環境空氣品質狀況,證實了市民的上述感受。4月,我市PM2.5和綜合指數改善幅度均居全省首位;1-4月PM2.5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在全省7個傳輸通道城市中濃度最低。我市「生態環境保護攻堅行動」取得階段性突破。

市民樂享藍天。(張一 攝)

在4月全省縣(市、區)PM2.5現狀排名中,鋼城區、濟南高新區入圍全省前20名,超過了一批沿海縣(市、區),其中鋼城區位居第5名;8個區縣入圍綜合指數改善率全省前20名,其中鋼城區、歷城區、槐蔭區包攬前3名,濟南高新區位居第6名,市中區、濟陽區、長清區、天橋區分列第12、13、17、20名;6個區縣入圍PM2.5改善率全省前20名,其中槐蔭區位居第1名,平陰縣、濟南高新區、歷城區、鋼城區、萊蕪高新區分列第3、5、11、13、14名。

亮眼成績的背後,是濟南認真學習貫徹全國和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系列會議精神,始終咬定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不動搖,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凝心聚力、狠抓落實的付出;是濟南始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持續加大環境監管力度,奮力推進汙染防治攻堅,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勠力打造「生態濟南」、不懈攻堅「氣質」治理的努力。

堅持高位推動

成立11個專項工作組,攻堅大氣汙染防治

前幾天,在眾多攝影愛好者的鏡頭中,雨後的濟南白牆灰瓦,宛如江南水鄉。

清新脫俗的「氣質」源於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高位推動,常抓不懈開展大氣汙染防治,實現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今年3月,《濟南市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經市委常委會審議,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明確環境空氣品質改善年度主要目標,部署8大類129項大氣汙染治理重點任務。

為保障措施落實到位,我市健全組織指揮機制,成立綜合協調、督查督導、揚塵汙染綜合整治等11個專項工作組,組長均由副市級領導擔任;完善目標責任體系,對區縣實行汙染物濃度、參照全國排名的環境空氣品質改善「雙目標制」和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指標部門分擔制,細化核定各責任主體以及省控以上監測站點的月濃度目標,實施環境空氣品質數據日推送、旬核算、月通報、年考核,做到「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年」。

建立嚴格的督查考核制度,督察督導組設在市紀委監委機關。對承擔環境空氣品質改善任務的區縣和部門,實行重點任務與環境空氣品質指標雙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參考。

圓滿完成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

為取得「開門紅」打下好基礎

除了市委市政府堅持高位推進,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取得的積極成果也為今年的「開門紅」打下良好的底子。

國家下達我市的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目標為:PM2.5濃度同比改善4.5%,重汙染天數同比減少1天。根據生態環境部的通報,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我市PM2.5平均濃度為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在全省7個傳輸通道城市中排第2名,為2017年國家、省在傳輸通道城市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以來我市最好水平;重汙染天數為9天,同比減少5天,在全省7個傳輸通道城市中重汙染天數最少。

全市各級各部門按照國家、省有關要求,紮實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今年4月,槐蔭區PM2.5改善率位居全省第1名,槐蔭區副區長高珂介紹,「我們在大氣汙染防治方面實現了五個『第一』,第一個率先實行區四大班子全體成員劃區分片,帶隊進行24小時大氣汙染防治聯防聯控督導檢查;第一個在全市採用智慧平臺加GDSS高空攝像監控系統,進行重點區域監管全覆蓋;第一個將無人機巡查制度化、規範化,使之成為源頭管控有力手段;第一個實現了國控、市控站點報警關聯手機簡訊,實時應急反應,秋冬季累計推送報警信息2萬餘條;第一個實現每天2000輛大貨車繞行方案,首創移動源管控新模式。」

濟南高新區管委會PM2.5改善率和綜合指數改善率位居全省第5名和第6名。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懷東介紹:「管委會主要採取了五個方面舉措,一是人大工作室和管委會督查室聯合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分局加大對工地揚塵的督導檢查,嚴格控制工地揚塵汙染。二是城管、生態環境、交警等部門聯合加大對機動車汙染的管控,尤其是對渣土車汙染的管控。三是街道辦事處加大道路保潔灑水,嚴控道路揚塵汙染。四是高度重視清潔取暖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指揮、倒排工期,每日調度各街道、村居工作進展,按期完成16827戶改造任務,超額完成市裡下達的任務。五是強化秋冬季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的落實,要求轄區工業企業嚴格按照應急預案落實秋冬季攻堅應急減排措施。」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全市一盤棋

以決戰決勝之姿全力衝刺攻堅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收官年、決勝年。按照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立成在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推進大會的要求,全市上下將進一步突破精神上的惰性,以大無畏的自我革命精神,以堅韌決絕的態度、昂揚向上的狀態、只爭朝夕的勁頭、苦幹實幹的作風,全力以赴投入生態環境保護攻堅行動,攻出高質量、高水平、高成效;將進一步化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克服困難、創造條件,堅決實現既定目標。無論形勢多麼嚴峻,都要堅定不移地幹下去,PM2.5 一微克一微克地摳,做到目標不變、標準不降、力度不減,不折不扣完成。

5月12日,濟南市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今年濟南將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強化工業汙染治理,大力推進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淘汰市域內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開展柴油貨車、工業爐窯、揮發性有機物和揚塵專項治理行動,實現非道路移動機械實時定位和排放監控;深入推進能耗「雙控」和煤炭消費壓減;繼續實施清潔取暖攻堅行動,實現平原地區全覆蓋。

落實到具體工作上,各區縣、各部門今年將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主動作為、奮發進取,始終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氣神,不等不靠、主動擔當,以《濟南市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為總抓手,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的作用,打破部門、地域、系統之間的壁壘,切實增強聚力攻堅、闖關奪隘的自覺性,堅持全市「一盤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向發力,突出抓好網格化環境監管,統籌深挖減排潛力,確保採取最嚴格的治理措施,緊而又緊、細而又細、嚴而又嚴抓好落實,以攻為守,迎難而上,以決戰決勝之勢全力衝刺攻堅,推進我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為打造「生態濟南」貢獻「環境」力量。

相關焦點

  • 上半年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值
    今年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31,同比下降14.5%;優良天數為119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濃度4、5、6月連續三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山東發布今年1到5月空氣品質狀況 全省PM2.5濃度同比下降9.1%
    閃電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0年1—5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52μg/m3,同比下降18.8%;PM10平均濃度為91μg/m3,同比下降22.9%;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08,同比下降17.8%;優良率平均為70.8%,同比增加14.2個百分點,其中,青島、煙臺、威海、日照4個沿海城市優良率均不低於80%,其他12個內陸城市優良率均不低於
  • PM2.5濃度最低!重慶一季度環境空氣品質創歷史同期...
    資料圖片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3日17時訊(記者 邱小雅 通訊員 陳娟)今(23)日,重慶市召開2020年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一季度,重慶環境空氣品質實現「開門紅」,優良天數、優天數為歷史同期最多,PM2.5濃度創歷史同期最低。
  • 網上發布空氣汙染指數 濟南PM2.5數值排第一?
    這個數據來自安卓系統的手機軟體「全國空氣品質監測」,頁面顯示,軟體數據來自「環境監測總站」,並能夠實時播報全國100多個城市的空氣汙染指數,這其中包括山東省的濟南、青島、濟寧等多個城市,並對各城市的空氣汙染程度進行了排名。
  • 深1度|從110+降到40+,濟南PM2.5濃度七年降了三分之二
    首次全年超60%天數為優良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40+」侯翠榮表示,剛剛過去的2020年,濟南市大氣環境質量的6項汙染物指標都有了提升,其中老百姓對「氣」的感受最為直接。去年全年,濟南的平均pm2.5濃度是47微克/立方米,是濟南有監測數據以來,首次達到40+的水平。而在2013年,這一數據還高達110微克/立方米。
  • 2020河南環境空氣品質改善:PM2.5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陳思1月12日,記者從河南生態環境廳了解到,過去的一年,河南省PM2.5等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0年,河南省PM2.5平均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幅達11.9%,為「十三五」期間降幅最大的一年;與2015年相比,PM2.5濃度降幅達35.0%。
  • 今年強化PM2.5與臭氧協同控制
    濟南的環境越來越好,空氣品質和水質都有了很大提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攝    【報告摘錄】  持續改善空氣品質,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鞏固行業整治與鍋爐綜合改造成果,深化無組織排放整治,強化PM2.5與臭氧協同控制,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紮實推進機動車汙染治理,實施更加嚴格的建築工地、道路揚塵管控制度。
  • 聊城PM2.5和PM10濃度上升
    早在2016年,聊城市曾擊敗河北和河南的多個城市,空氣品質位居全國城市排名中倒數第一。空氣品質出現反彈面對惡劣的大氣環境,2018年聊城市出重拳、下猛藥,空氣品質顯著改善。僅2018年上半年,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6.76,同比改善15.1%。源於此,聊城市還獲得了省級生態補償資金2824萬元,居全省第1名。在此基礎上,聊城2018年全年的空氣品質改善明顯。
  • 濟南2020年優良天227天 強化PM2.5與臭氧協同控制
    【報告摘錄】  持續改善空氣品質,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鞏固行業整治與鍋爐綜合改造成果,深化無組織排放整治,強化PM2.5與臭氧協同控制,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紮實推進機動車汙染治理侯翠榮表示,空氣是每個人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的。空氣品質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影響生活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問題。  根據數據統計,過去一年裡,按國控點數據,濟南共有10天是重汙染天氣,而在2013年的時候,重汙染天氣還是72天;去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有227天,佔全年的62%,是濟南首次超過60%的比例。  另外,在空氣品質的6個等級中,嚴重汙染天數為零。
  • 協同管控 快速實現空氣品質達標改善
    但臭氧汙染問題逐步顯現,濃度呈逐年上升態勢,成為影響環境空氣品質的又一重要汙染物,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成為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的關鍵。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艱巨性和複雜性,亟需監測科技力量的支持。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光科技」)成立於2002年,經過近20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國內高端分析儀器儀表領軍企業,其自主研發的全流程監測設備技術成熟,已廣泛應用於眾多國家級/省級重點項目建設。
  • PM2.5指數優,就代表空氣品質好麼?
    原標題:PM2.5指數優,就代表空氣品質好麼? 雖然現在不是霧霾高發季,但是人們對於PM2.5的關注並沒有減少。PM2.5並不是只在霧霾天才有,我們日常的室內空氣中就有PM2.5的存在。所以,回家測一測PM2.5的值已經成為了一些人的習慣。
  • 河南PM2.5月均濃度值連續5個月均優於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兵 2019年只剩70天了,我省環境質量年度目標完成如何?10月23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我省9月份以及1-9月環境空氣品質狀況。PM2.5月均濃度連續5個月優於國家二級標準省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趙傑在發布會上介紹,9月份,與去年同期相比,氣象條件更加不利,但全省PM10、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70微克/立方米、34微克/立方米,仍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優、良天數比例為49.1%。
  • 淄博市聚焦PM10、PM2.5和O3三大指標 今年空氣品質優良率力爭達到63%
    原標題:我市聚焦PM10、PM2.5和O3三大指標今年空氣品質優良率力爭達到63%  自今年3月份以來,針對淄博市東風點位空氣品質部分指標較高問題,市生態環境局制定專項檢查方案,克服疫情影響,進行了現場排查,對檢查中發現的排汙企業環境問題採取約談、責令改正和限期整改等措施。這僅僅是市生態環境局狠抓大氣汙染防治的一個縮影。
  • 北京市環保局稱美駐華使館炒作PM2.5指數
    洪峰提出改善北京空氣品質要從三個方面發力:加大煤改電、煤改氣力度,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加大老舊機動車更新力度;抓好建築工地揚塵控制和管理。 洪峰說,近期北京霧霾天較多,國內各方面對首都空氣品質都很關注,國際上也不乏指手畫腳者,但這些都不論,重點還是要進一步改善北京空氣品質,創造更加適宜的人居環境,體現「綠色北京」的概念。 「要搞好空氣品質,就得耍好『三板斧』。」
  • 上半年邯鄲空氣品質數項指數改善率河北第一
    今年以來,邯鄲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打贏藍天保衛戰,緊盯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任務,持續強化科學治汙、精準治汙、依法治汙,全市空氣品質持續好轉。六項主要汙染物濃度均同比下降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上半年,邯鄲空氣品質綜合指數5.96,PM2.5年均濃度為61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濃度為106微克/立方米,O濃度為183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102天,增加36天,優良天比例56.0%。
  • PM2.5濃度下降 優良天增加 河北省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河北新聞網11月25日訊(記者魏雨)從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河北省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預計到年底,PM2.5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比率均可完成「十三五」規劃以及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PM2.5的標準是什麼樣的呢?  PM2.5的檢測標準最早是由美國提出來的,主要是為了有效檢測工業化而出現的,現今PM2.5指數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測控空氣汙染程度的指數。現在PM2.5寫入"國標",納入各省市強制監測範疇,要求隨時對其進行檢測。
  • 環境質量「成績單」公布 上半年河南大氣、水環境均同比較大改善
    7月21日,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上半年我省大氣、水環境質量狀況,今年上半年全省大氣、水環境均同比較大改善——大氣質量優、良天數同比上升16.4個百分點,Ⅰ~Ⅲ類「好水」斷面同比增加20個。兩項顆粒物濃度均同比下降20%以上。
  • 省生態環境廳發來喜報:德州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圓滿收官,PM2.5改善...
    喜    報1月7日,省生態環境廳黨組向德州市委、市政府發來喜報,祝賀德州市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圓滿收官,並對德州市各級領導幹部、社會各界為生態環境保護作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謝。喜報指出,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截至2020年年底,德州市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圓滿收官。
  • PM2.5空氣汙染指數分級以及危害 跑步鍛鍊建議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暫無標準中文名)。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