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門對此未置可否,只說官方尚無數據發布
明年我省17市將全面開展PM2.5監測,但數據啥時對市民公布還不清楚
20日15:00,手機軟體顯示濟南空氣汙染指數(PM2.5)為381。 徐佳 攝
濃霧中行人戴上了口罩。 資料片 周青先 攝
◤6日早上,濟南市區被大霧籠罩。資料片周青先 攝
「12月20日15:00,濟南空氣汙染指數(PM2.5)為381,汙染排行第1,避免戶外運動,外出戴口罩……」這條關於濟南市空氣品質的微博在網上迅速傳開。除了濟南外,青島、淄博、濟寧等多個省內城市的空氣汙染指數也被發布了出來,記者看到,20日上午9點—10點,濟南空氣汙染指數(PM2.5)為374,棗莊為350,泰安為373,威海為174,北京為122,日照為294。
這些數據來源於哪裡?可信性有多高?「目前山東省沒有公布PM2.5的數據。」山東省環保廳的工作人員表示,明年全省17市有望全面開展PM2.5的監測,但是數據公布並無時間表。
□本報記者 徐佳
網友發布濟南20日下午PM2.5指數, 高達381列為「危險」
一段時間以來,空氣汙染指數(PM2.5)已經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熱點,到目前為止國家並沒有權威數據發布。但是通過智慧型手機、微博等一些民間渠道,PM2.5的數據卻在進行著發布。
12月20日,濟南市遭遇了霧霾天氣,「12月20日15:00,濟南空氣汙染指數(PM2.5)為381,危險,汙染排行第1,避免戶外運動,外出戴口罩……」這條關於濟南市空氣品質的微博在網上迅速傳開。記者注意到,關於濟南市空氣汙染指數(PM2.5)的信息發布最早大約從12月13日開始,在一個多星期的數據中,只有12月16日16:00更新的空氣汙染指數最低,為「85」,評級為「中等」,其餘的指數都在100以上。但是21日濟南的空氣汙染指數並沒有更新。
這個數據來自安卓系統的手機軟體「全國空氣品質監測」,頁面顯示,軟體數據來自「環境監測總站」,並能夠實時播報全國100多個城市的空氣汙染指數,這其中包括山東省的濟南、青島、濟寧等多個城市,並對各城市的空氣汙染程度進行了排名。記者看到,12月20日15:00,濟南空氣汙染指數(PM2.5)為381,當天上午9點—10點,濟南空氣汙染指數(PM2.5)為374,棗莊為350,泰安為373,威海為174,北京為122,日照為294。
「在高架橋上開車,連前方橋旁邊的建築物都看不清楚,最近幾天呼吸起來也感覺到困難。」市民劉女士說,21日一早,自己駕車到北園大街附近的店鋪上班,最直觀的感覺就是「髒」,「我今天基本上沒出門。」劉女士表示,自己也看到了網上的空氣汙染指數,但不知道可信度有多高。
PM2.5與PM10咋換算? 科普網站的算法受到網友質疑
目前,這個民間數據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所關注,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公布的數據中,記者並沒有找到空氣汙染指數(PM2.5)的數值,只能查到以PM10為基礎的數據資料。濟南20日空氣品質為「輕微汙染,空氣汙染指數為112,主要汙染物是可吸入顆粒物」。
在安裝了這個「全國空氣品質監測」軟體後,數據後面有這樣一則說明,「中國並沒有公布PM2.5顆粒物的濃度,」軟體是根據「中國環境總站公布的PM10實時數據,結合PM2.5與PM10之間的歷史經驗關係數據預測的PM2.5環境汙染指數」。
PM2.5數值是根據PM10數值換算而來的?在此前,科學松鼠會曾經發文提到「研究顯示,PM2.5:PM10一般在0.5-0.8之間波動,如果你很樂觀,那麼可以估算PM2.5=PM10×0.5,如果你很悲觀,那麼就估算PM2.5=PM10×0.8。」根據這個公式,PM2.5的數值將低於PM10的數值。為此這種算法受到了一些網友的質疑。根據科學松鼠會的計算方法,20日濟南的空氣汙染指數(PM2.5)似乎並沒有網上發布的那麼「危險」。
「這兩個數據之間有一定的比例範圍。」20日,一位空氣監測方面的工作人員表示,「但是這個比例受到溫度、溼度和其他氣象參數的影響,需要進行具體分析。」對於網絡數據的可信度,他並沒有進行評價。他同時表示,目前網絡上的這種評價方法屬於美國的分級方法,在我國並沒有按照這個進行分類。
21日記者聯繫到了山東省環保廳的工作人員,這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山東省環保部門並沒有發布PM2.5的數據資料,2012年起,我省17市將全面開展PM2.5監測。
大霧突襲濟南機場 10:57第一架航班才起飛
生活日報12月21日訊(記者 萬兵兵 通訊員 田旭)12月21日清早6點半,一場大霧突襲濟南國際機場,導致機場跑道能見度達不到起降標準,部分早航班延誤。至上午10點45分,大霧逐漸散開,跑道能見度達到起飛標準。10點57分,飛往溫州的SC4907順利起飛,航班陸續恢復正常。截至下午3點,濟南國際機場共延誤進出港航班82班,取消航班6班。
另外,記者從山東高速方面了解到,受大霧影響,山東部分高速公路入口被迫關閉。
2012年春運即將拉開帷幕,濟南機場特別提醒廣大旅客:出行前,請向您所購買機票的售票機構詢問當日航班動態;或根據您所乘坐的航班,撥打航空公司客服電話諮詢;同時,歡迎您撥打濟南國際機場客服電話0531-96888,或登錄濟南國際機場官方網站(http://www.jnairport.com/)查詢。
■延伸閱讀 民間監測PM2.5能否不設限? 環保組織上書國務院,請求放寬民間空氣監測的限制
民間環保組織欲加大PM2.5監測力度,卻可能涉嫌違法。19日,21家民間環保組織致信國務院法制辦和環保部,希望對《環境監測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進行修改,放寬民間空氣監測的限制。
隨著陰霾天氣頻繁出現,PM2.5值扮演的「角色」愈發重要,在「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創始人馮永峰看來,「民間的獨立監測必然會越來越多」。
就在多家環保組織商議準備進一步推廣獨立空氣監測時,有法律人士指出,他們的活動可能涉嫌違法。
在2009年公布的《環境監測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中,對空氣監測的審批、保密以及進行監測的單位進行了明確規定。
馮永峰等人認為,一旦「條例」通過,將成為民間組織進行空氣監測的一大阻礙。
環保部門今年11月16日公布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二次徵求意見稿),將PM2.5值納入了標準中,但實施日期為2016年。自然之友的成員常成擔心,官方監測尚需時日,民間監測又遇到阻力,可能面臨「兩條腿都走不成路」的窘境。
因此,21家民間環保組織才致信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和環保部,希望對「條例」中的部分內容做出修改。
根據相關條例,相關部門應在15個工作日內進行答覆,並在60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
環保組織建議節選
建議1 取消信息公布審批制度
「條例」中規定:環境監測行為需要審批,環境監測信息的公開也須經過批准。
民間環保組織在建議信中強調:環境質量關係公眾健康,應當制定更加便於公眾了解環境質量監測信息的條款,而非對公眾的環境信息知情權進行審批或限制。
據了解,達爾問自然求知社、自然之友等環保組織常年在多地進行環境監測,一些地區的居民曾希望環保組織公布對工業汙染的監測數據,「但當地部門以信息公布需審批為由,拒絕了這一要求」。
建議2 修改保密規定
「條例」中規定:涉及國家秘密的環境監測信息,適用國家保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民間環保組織認為,從法理的角度講,保密規定本身就是為了維護公共利益,如果信息的保密對維護公共利益並無作用,就該廢止。 (據《法制晚報》)
名詞解釋>>
PM2.5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雖然PM2.5在地球大氣中含量很少,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相關新聞 環保部: 2012年省會城市監測PM2.5 2015年擴大到所有地級市
12月21日下午,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2012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表示,目前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已經不能適應我國空氣品質管理需要,要抓緊修改完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增加細顆粒物(PM2.5)、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三項國際通行的監測指標,並爭取儘早發布。
周生賢表示,由於我國不同地區空氣汙染特徵、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管理要求差異較大,新增指標監測要開展儀器設備安裝、數據質量控制、專業人員培訓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因此新標準要分期實行。
實行的時間表為:2012年,要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PM2.5和O3的監測,2013年在113個環保重點城市和環保模範城市開展監測,2015年在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開展監測。2016年1月1日,全國各地都將按照新標準監測和評價環境空氣品質,並向社會公布監測結果。
周生賢表示,目前我國空氣汙染仍十分嚴重,總懸浮顆粒物(TSP)和PM10濃度水平較高,兩種汙染物的汙染問題還未根本解決,這決定了我國的標準與國際接軌將是一個漸進過程。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