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邯鄲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打贏藍天保衛戰,緊盯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任務,持續強化科學治汙、精準治汙、依法治汙,全市空氣品質持續好轉。
為全面打贏藍天保衛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後召開4次全市高規格會議動員部署,主要領導、主管領導、分包領導深入到一線,督導檢查,幫扶指導,全面推進。各縣(市、區)黨政領導抓生態環境治理、抓汙染防治、抓大氣治理成為工作常態,在全市形成上下聯動、黨政同心、齊抓共管、攻堅克難的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氛圍。
市政府制定《打贏藍天保衛戰考核問責暫行辦法》,實行半月通報、月度檢查、季度約談問責、年度綜合考核。上半年,3名縣(市、區)委書記、6名縣(市、區)長在全市大會上公開檢討,市委書記、市長公開約談4名縣(市、區)委書記。
六項主要汙染物濃度均同比下降
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上半年,邯鄲空氣品質綜合指數5.96,PM2.5年均濃度為61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濃度為106微克/立方米,O濃度為183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102天,增加36天,優良天比例56.0%。2019-2020年秋冬季,邯鄲PM2.5濃度79微克/立方米,下降16%;重汙染天數21天,減少11天,兩項指標均超額完成目標。
監測數據顯示,上半年邯鄲大氣六項主要汙染物平均濃度均同比下降,PM2.5、PM10、SO2、NO2、CO、O3六項汙染物同比分別下降20.8%、
27.4%、31.6%、13.5%、21.4%、14.1%,其中綜合指數改善率、PM10改善率和O改善率均為全省第一,PM改善率和CO改善率為全省第二。全市平均降塵量7.1噸,同比下降19.3%。
推進工業企業深度減排攻堅戰
深入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在2019年已全部完成鋼鐵、焦化、水泥、玻璃、建築陶瓷、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和燃煤電廠深度治理基礎上,今年又完成4家日用陶瓷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對6家鋼鐵企業14座高爐試點開展精脫硫治理,採取熱燜渣改造方式,對17家鋼鐵企業實施鋼渣深度治理,對18家鋼鐵企業70條軋鋼線加熱爐、56座高爐熱風爐實施低氮燃燒改造,共計129個治理項目,現已完成88個。
實施「六化」治理,對磚瓦、炭素、石灰、鑄造、巖棉、氧化鋅等6個行業492家企業實施有組織超低化、無組織標準化、廠房本色化、地面綠色化、管理規範化、物流清潔化「六化」治理,制定嚴於國標、省標的「邯鄲限值」。目前587個工業爐窯已完成治理384個。
開展粉狀物料行業無組織排放標準化、超低化治理。參照鋼鐵行業無組織超低排放治理標準,對採礦、石料加工、鐵精粉洗選、洗煤、水泥粉磨站、水泥製品、商砼攪拌站、碳素製品、超細粉加工、物流經銷企業等10個行業958家涉粉狀物料企業,開展無組織排放標準化、超低化治理。
綜合施策全面發力精準化治理
加強臭氧精準管控。實施區域精準管控,全市20個縣(市、區)劃分為VOCs優先控制區、NOx優先控制區、VOCs和NOx協同控制區三類,市主城區在保持氮氧化物排放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將VOCs排放量削減20%左右作為O治理技術路線。實施時間精準管控,每日早5點-晚6點,對683家重點涉VOCs企業進行錯時生產調控,停止油氣儲運、裝卸和建築噴塗、市政道路劃線。利用夜間加油優惠政策,引導公眾夜間錯峰加油。實施指數精準管控,當預測臭氧AQI為100-130的輕度汙染天時,進一步加強現場督查執法,努力將臭氧輕度汙染天改善為優良天。實施行業精準治理,嚴格執行製藥、塗料、油墨、膠粘劑等行業排放標準和VOCs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強化源頭替代、過程管控和末端治理,完成139家企業源頭替代、55家企業洩漏檢測與修復(LDAR)、138家企業末端治理改造。
突出機動車「一平臺、三監管」。發揮市級移動源智慧管控平臺作用,全市建成28套黑煙抓拍、25套固定遙感監測系統、3套移動遙感監測系統。對鋼、焦、電等重點行業51家企業門禁系統升級改造,實現對國四及以下車輛、路檢超標車輛、黑煙抓拍車輛攔截禁入;同時通過道閘系統「一企一策」設置運能,配合生產調控比例落實車輛限運管理要求。加強柴油貨車監管,12769輛重型柴油貨車安裝OBD,206家重點用車單位籤訂綠色運輸承諾書,加強入市口6個綜合服務區規範管理,實施大車清洗、尾氣檢測、超限治理等綜合管控。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對8509臺非道路移動機械登記編碼,開展「三個清除」專項行動,清除低排區內達不到國三排放標準的非道路移動機械39臺、未進行登記編碼的非道路移動機械161臺、不能達標排放的高汙染非道路移動機械50臺。查處非道路移動機械違規違法使用行為92起,罰款55萬元。加強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監管。創新制訂《邯鄲市機動車檢驗機構排氣檢測業務監管辦法(試行)》,對全市54家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區分四個等級實行積分制管理。今年對9家涉嫌弄虛作假機構處罰75.3萬元,並作降級處理。
全面加強揚塵治理、散煤治理和露天焚燒監管。開展揚塵治理大會戰,制定《揚塵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和《揚塵汙染防治量化問責實施辦法》,每日現場督查,交辦整改,按月量化問責。今年以來,已累計問責科級幹部23名。對主城區裸土裸地進行衛星遙感拍攝,對發現的裸土裸地、垃圾堆和春白地進行全面整改。打好散煤治理殲滅戰,加強散煤復燃監管,市局10名縣級幹部帶隊,全市生態環境系統抽調1200餘人,逐村逐戶開展拉網式、全覆蓋大排查,發現問題立行立改。秋冬季SO濃度同比下降56.0%,改善率全省第一。打好露天焚燒阻擊戰,在已安裝377個監控點位基礎上,投入980萬元,又安裝63個監控點位,實現重點涉農區域全覆蓋。實現24小時領導帶班和值班,強化「發現、交辦、處置、反饋」全鏈條監管,每個監控點位綁定一名網格監管員,確保及時處理到位。(記者王金玲 通訊員馮濤、曹瑞姮)
來源:邯鄲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