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鐵腕治霾新舉措!空氣品質通報排名、獎懲問責……

2020-12-05 河北新聞網

近日,河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城市及縣(市、區)環境空氣品質通報排名和獎懲問責辦法(試行)》↓↓↓

辦法適用範圍

本辦法適用於我省8個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市)及其所轄縣(市、區)和定州、辛集市;非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承德、張家口、秦皇島市)所轄縣(市、區)。

排名分為三類

第一類:8個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

第二類:8個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所轄縣(市、區)和定州、辛集市。

第三類:非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所轄縣(市、區)。

排名如何計算?

排名計算方法

全省各地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和PM2.5平均濃度排名各賦予50%權重。其中,絕對值排名每項佔20%、改善率排名每項佔30%權重。

按照各項指標排名位次與權重乘積所得數值相加,由小到大排序形成各地空氣品質最終排名。

如遇排名位次數值相加得分相同情況,優先按照PM2.5月均濃度值、改善率確定排名先後,平均濃度值低、下降幅度大的排名靠前。

排名計算公式

城市及縣(市、區)分值=(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絕對值排名20%+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改善率排名30%)+(PM2.5平均濃度絕對值排名20%+PM2.5平均濃度改善率排名30%)。

實施財政獎勵或懲罰性扣減資金

依據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縣(市、區)每月環境空氣品質排名結果,對各市、縣(市、區)實施財政獎勵或懲罰性扣減資金措施,並在媒體公布獎懲結果。

經濟獎懲標準

第一類排名後3位予以扣減

第一類8個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獎懲標準:

對月度空氣品質排名第6位的扣減60萬元,第7位的扣減80萬元,第8位的扣減100萬元;

對月度排名第1位的市,獎勵100萬元,排名第2位的市,獎勵80萬元,排名第3位的市,獎勵60萬元;

月度排名位列第4、第5位的,不獎不懲。

第二類排名後10位予以扣減

第二類8個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所轄縣(市、區)和定州、辛集市獎懲標準:

對月度空氣品質排名位列後10名的予以扣減,對排名位列前10名的予以獎勵。

對第1名獎勵50萬元,每降低一個位次,獎勵減少4萬元;

對倒數第1名扣減50萬元,每升高一個位次,少扣減4萬元。

對其他縣(市、區)不獎不懲。

第三類排名後3位予以扣減

第三類非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所轄縣(市、區)獎懲標準:

對月度空氣品質排名位列後3名的予以扣減,對排名位列前3名的予以獎勵。

對第1名獎勵30萬元,第2名獎勵20萬元,第3名獎勵10萬元;

對倒數第1名扣減30萬元,倒數第2名扣減20萬元,倒數第3名扣減10萬元。

對其他縣(市、區)不獎不懲。

省大氣辦負責考核排名

省大氣辦負責每月對各城市及縣(市、區)環境空氣品質考核排名,核定獎懲資金計劃後報省政府審定,並將排名結果通報省財政廳。

每半年結算一次,省財政廳按照審定結果與各城市及縣(市、區)辦理資金結算。獎懲結果在省級媒體公開通報。

這些情況將被通報批評

(一)對環境空氣品質月度排名倒數第一的城市,省大氣辦進行預警提示;對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或PM2.5月均濃度值不降反升累計2次的城市,省大氣辦進行通報批評。

(二)對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所轄縣(市、區)和定州、辛集市環境空氣品質月度排名後10位的,省大氣辦對有關縣(市、區)預警提示;對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或PM2.5月均濃度值同比不降反升累計2次的,省大氣辦對有關縣(市、區)進行通報批評。

(三)對非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所轄縣(市、區)環境空氣品質月度排名後3位的,省大氣辦對有關縣(市、區)預警提示;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或PM2.5月均濃度值同比不降反升累計2次的,省大氣辦對有關縣(市、區)進行通報批評。

這些情況負責人將被公開約談

(一)對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或PM2.5月均濃度值與上年同比不降反升累計3次,或連續兩個月同比不降反升,或改善率兩個月倒數第1名的城市,省政府領導同志公開約談有關市政府負責同志,省大氣辦、省委組織部負責人參加。

(二)對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所轄縣(市、區)和定州、辛集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或PM2.5月均濃度值同比不降反升累計3次,或連續兩個月排名後10位的,由省大氣辦、省委組織部公開約談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對連續三個月排名後10位的,由省大氣辦、省委組織部公開約談縣(市、區)委書記。

(三)對非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所轄縣(市、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或PM2.5月均濃度值同比不降反升累計3次,或連續兩個月排名後3位的,由省大氣辦、省委組織部公開約談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對連續三個月排名後3位的,由省大氣辦、省委組織部公開約談縣(市、區)委書記。

(四)必要時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公開報導,被約談的市、縣(市、區)負責人向社會公開說明情況,並作出整改承諾。

這些情況主要負責人將被問責

對連續3次被約談的縣(市、區),由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派出督察組開展專項督察,對落實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措施不力的縣(市、區)黨委、政府提出問責建議,報經省委、省政府同意後予以追責問責和組織處理。

對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惡化,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或PM2.5平均濃度連續兩個季度(季度均值排名)在全省排名後10位的縣(市、區),對負有領導責任的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及有關人員實施問責;

對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惡化,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或PM2.5平均濃度連續兩個季度(季度均值排名)在全省排名後5位的縣(市、區),對負有領導責任的縣(市、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及有關人員實施問責。

這些情況實施區域限批

對空氣品質未達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二級及以上標準,且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PM2.5平均濃度連續3個月同比不降反升的縣(市、區),以及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PM2.5平均濃度改善率連續3個月排名全省後10位的縣(市、區)實施區域限批,由省環境保護廳暫停該縣(市、區)新增重點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民生與節能減排項目除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直到連續3個月空氣品質穩定改善或空氣品質綜合指數、PM2.5平均濃度改善率穩定退出後10名後,方可解除;

各市環保部門應同步暫停被限批地區的相關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記者段麗茜)

相關焦點

  • 河北唐山成立「落實治霾措施不力問題專項清理工作領導小組」
    今年5月10日,作為霧霾重災區的河北省曾召開「一問責八清理」落實治霾措施不力問題專項清理工作視頻會議,河北全省落實治霾措施不力問題專項清理工作由此啟動。該會議提出,要集中查處一批群眾反映強烈、性質惡劣的典型案件,集中查處一批有錯不糾,甚至頂風違紀的行為,並公開曝光。
  • 邢臺市啟動四大攻堅戰強力治霾 用四年時間改善空氣品質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王永晨)為加快大氣汙染治理步伐,邢臺市按照「標本兼治、主攻治本,遠近結合、重在當前」的思路,堅持以「一城五星」為重點區域,以結構減排為主線,以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為抓手,堅決打好煤改氣(電)和取締燃煤小鍋爐攻堅戰、整治「小散亂汙」企業攻堅戰、主城區及周邊排放大戶轉型升級攻堅戰和城市精細化管理攻堅戰,利用四年左右時間,進一步改善空氣環境質量。
  • 全市2020—2021年秋冬季鐵腕治霾暨中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推進...
    發文日期 2020-11-10 名        稱   全市2020—2021年秋冬季鐵腕治霾暨中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推進會召開
  • 解碼4月山東空氣品質改善「榜眼」——「勞模」歷城的「治霾策」
    今年4月,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改善率躋身全省第2名,歷城區再次以亮眼的成績出現在全省各區縣空氣品質排名的進步榜單中。作為曾經的老工業區,歷城正經歷著一場「脫胎換骨」的「氣質」大改造。從「老工業」關停、搬遷、改造、升級,到一寸裸土一寸裸土地覆蓋、一個汙染源一個汙染源地去治理,如今的歷城用繡花功夫,全面「織補」城市發展進程中出現的各類環境問題。
  • ...太原市2020年度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獎懲辦法(試行)》《太原市...
    充分發揮改善省城環境質量領導小組作用,統籌組織協調、強化工作調度、定期通報督辦、嚴格考核問責,全面推進打贏藍天保衛戰各項工作任務和措施落實到位。整合全市環境空氣品質監測微觀站系統、建築工地揚塵自動監測系統、汙染源在線監測系統、企業用電監管系統、機動車遙感監測系統、氣象觀測系統,建立大氣汙染防治一體化監管平臺,實現提前分析預報、及時精準溯源、實施精準治汙。繼續引進和發揮專家團隊作用,對大氣汙染特別是PM2.5、NO2、O3、降塵等影響空氣品質指標的進行科學分析研判,及時提出針對性治汙措施。
  • 只靠治霾,空氣品質很難大幅改善
    12月2日,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以下簡稱21世紀中心)主辦的第28期「氣候沙龍」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賀克斌強調,未來我國空氣品質標準不斷提升將給生態環境治理帶來嚴峻挑戰。如果只依靠治霾,想實現空氣品質大幅改善、PM2.5濃度大幅下降是非常困難的,必須將治霾和減碳結合起來,實現二氧化碳和大氣汙染物的協同減排。
  • 人大代表建議鐵腕整治
    冬季霧霾肆虐,長沙市人大代表提出「鐵腕治霾」。 記者 郭立亮 攝 華聲在線1月6日訊 近年來,每當進入冬季,霧霾也如期而至,且發生天數越來越多、波及面越來越大、汙染程度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了人們生產生活。
  • 江蘇省環保廳廳長:北京空氣是有改善的,治霾比我們更有經驗
    從美方那裡,中方知道目前的治霾思路和方法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美方代表還告訴陳蒙蒙,北京的問題,他們洛杉磯也遇到過,不要著急。這是陳蒙蒙第四年來北京參加全國兩會。作為一個環保廳長,他每年都留意開會期間的空氣品質。在他看來,雖然每年兩會期間北京都有霧霾,但能感覺到空氣越來越好,藍天多了。
  • 郭斌:科學精確治霾 加快大氣環境質量改善
    省政協委員 郭斌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組織開展科學治霾技術研究,實施了大氣汙染綜合防治行動,採取減煤、壓鋼、治企、降塵、控車、增綠等六大有效措施,我省空氣品質有所好轉,但大氣環境汙染治理任務仍然艱巨。
  • 中科院:汙染排放是霾形成的內因 精準治霾是關鍵
    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王瑩)2016年冬,席捲全國多地的幾輪霾天氣令人印象深刻。霾怎麼形成的,又如何有效防治始終是公眾關注的熱點。3月1日,中國科學院召開大氣灰霾研究媒體發布會,集中介紹中科院在大氣灰霾追因溯源、數值模擬、預警預報、監測技術等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為公眾認識和了解我國的霾治理提供了最新參考。
  • 2020年11月份國控監測點位環境空氣品質獎懲及汙染源整改情況通報
    關於2020年10月份國控監測點位環境空氣品質獎懲及汙染源整改情況通報運環委辦函〔2020〕鹽湖區人民政府、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直各有關單位:>根據《運城市國控監測點「一點一管控」考核方案》(運環委發〔2020〕1號)要求,現將2020年11月國控監測點位PM2.5濃度、汙染源整改情況及資金獎懲情況進行通報:1一、國控監測點位PM2.5濃度中心城區五個國控監測點,PM2.5(單位:微克/立方米)
  • 今年上半年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 洛陽倒數十六
    生態環境部官網通報截圖2019已經過半,河南上半年空氣品質怎麼樣?生態環境目標任務完成如何?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日前發布今年以來全省環境質量狀況及排名情況。通報顯示,今年5、6月份,河南PM2.5月均濃度達到近5年來最低。空氣品質整體來看有所改善,但大氣汙染治理仍在「爬坡過坎」 ,稍有鬆懈就可能出現反覆。
  • 「治霾神器」盛行 專家扒皮:就是個灑水的東西
    武漢市環保局宣傳科人員對南都記者稱,霧炮車購買成本高,使用頻率不高,平時使用效果不明顯,只有在空氣品質不好的情況下才購買服務,「更經濟實惠一些。」廠家宣傳自稱能治PM10就能治PM2.5環保部門關注的主要空氣汙染項是PM10和PM2.5,一般也被稱作揚塵和霧霾。
  • 2019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達6年來最好...
    核心閱讀打開河北省《空氣品質日曆》,上面標記著河北各地2015—2019年每天的空氣品質指數。汙染程度越重,數字顏色越深。隨著書頁翻飛,眼前顏色漸漸轉淡。空氣品質事關民生福祉。近年來,河北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攻堅克難,壯士斷腕,久久為功,一步一個腳印,奮力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 戳穿霧炮車「治霾神話」:誰在吹?誰願買?誰會信?
    武漢市環保局宣傳科人員對南都記者稱,霧炮車購買成本高,使用頻率不高,平時使用效果不明顯,只有在空氣品質不好的情況下才購買服務,「更經濟實惠一些。」    廠家宣傳    自稱能治PM10就能治PM2.5    環保部門關注的主要空氣汙染項是PM10和PM2.5,一般也被稱作揚塵和霧霾。霧炮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PM10,這是得到認可的。
  • 鐵腕治汙 鏗鏘前行
    值得期待的是,2014年,「鐵腕治汙」一次次出現在最高層的施政綱領中,中央政府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危機,不得不「壯士斷腕」帶著「刮骨療傷」之痛,雖然步履艱辛,但依然鏗鏘前行...... 霧霾危機事件不僅僅敲響了警鐘,而且隨著中央政府「鐵腕治汙」的決心,已經成為綠色低碳發展的倒逼機制,迫使政府痛下決心,採取更嚴厲、更具體的措施並果斷的展開行動,去改善公眾賴以生存的環境。
  • NARS系統精準溯源 空氣炮除霾降雨
    發現「三七規律」NARS系統溯源大氣汙染  作為當前國際上唯一能夠與預報同步進行的環境管控系統——「全國空氣品質高解析度預報與汙染控制決策支持系統」(簡稱「NARS系統」),目前已完成上百期的空氣品質預報,準確率高達88%。  NASR團隊負責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防化學院教授黃順祥將這項成果帶到了現場。
  • 付志方:堅持「三種思維」 有的放矢科學治霾
    付志方在省政協2014年1號提案界別協商座談會上強調    堅持「三種思維」 有的放矢科學治霾    河北新聞網4月9日訊(河北日報記者薛惠娟)今天上午,省政協召開2014年1號提案界別協商座談會,集思廣益,完善思路,進一步增強提案辦理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
  • 黑科技助力 成都打響科技治霾戰役
    治理霧霾,既要採取關停「散亂汙」企業等短期措施,更要依靠科技力量形成長效治霾機制,實現大氣汙染物減存量、控增量。  應用冷卻技術人工影響逆溫層、多尺度噴淋除霾技術……一場大氣汙染防治科技治霾行動正在成都全力推進中。
  • 冷空氣入川破霾 今起空氣品質改善 成都降溫5℃
    朱建國攝   12城市「霾伏」未破,重度汙染昨日增至3城  繼9日的空氣汙染後,10日,四川仍深陷「霾伏」。14時,記者查詢四川省監測總站數據發現,我省仍有12城市處於不同程度的空氣汙染中,其中重度汙染城市增至3城。  不過,提前入川的冷空氣,或將助四川脫離「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