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治霾神器」之專家扒皮
近年來,隨著大氣汙染防治日益被重視,以及PM2.5概念的流行,霧炮車也火了起來。多地採購了這一新型工具上路,霧炮車也逐步以「治霾神器」的面貌為公眾熟知。
霧炮車到底有多火?12月6日,南都記者以「霧炮車」為關鍵詞搜索標題,在中國政府採購網上檢索,發現共有164條招標信息,最早的是2014年8月9日。如果以此關鍵詞搜全文,則有208個結果。
其中,中標公告有61條,其中內容全面(包含霧炮車中標價及購買數量)的有38條,包含福建、廣西、河北、河南、江蘇、山東、浙江、重慶等8個省市區,採購部門多是環保局、市政公司等。河北最多,發布了11條中標信息。
在上述38條中標公告中,共涉及47臺霧炮車,總中標金額3132萬元,均價66.6萬元。雞澤縣環境保護局價格最高,其在2015年12月買了1臺霧炮車,中標價為133.16萬元。
在中國採招網上,南都記者以「霧炮車」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共有146條招標信息。僅11月1日至12月5日,短短25個工作日,就記錄了46條招標信息。
這一熱潮背後,是由原本生產農業除蟲、工業除塵設備轉型而來的霧炮車生產廠家,他們的競爭已陷入白熱化。
而與這股熱潮不符的是,南都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廠家均無法拿出霧炮車能夠治理霧霾的有效證據,專家也持否定態度。
與此同時,有地方環境監測部門在採購霧炮車時,對外宣稱空氣中的PM2.5可由此降低20%,而經南都記者求證,這一數據並非實測。事實上,這類數據幾乎都面相模糊,沒有實際出處。一些城市的霧炮車採購者承認,他們購置並使用這一工具是受到了其他城市類似舉措的影響,至於用途,他們強調是抑制揚塵。
那麼,到底是誰在炒作霧炮車的「治霾神話」?
財政熱買
至少18個城市稱霧炮車可治霾
對大氣汙染防治的重視,使得霧炮車成為多地街頭的「治霾神器」。雖然一些城市曾出現零星的質疑聲,但治霾一說始終都是主流。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城市買霧炮車大都由財政撥款,通過政府採購形式購置,只是各城市負責該事務的具體部門有所不同,分別由財政局、城管局、市政建設管理中心等部門負責。
政府採購霧炮車後,一般會在媒體上進行宣傳。
南都記者查詢了38個城市發布的霧炮車報導,其中18篇報導聲稱霧炮車可以治霾,甚至直接稱其為「治霾神器」。這些報導也給出了一些模糊的數據,稱霧炮能有效降霾,各個城市的降霾程度則不相同,有的是3%-5%,有的是10%-15%,大部分是15%-20%。
幾乎沒有報導明確宣稱,霧炮可降霾的具體數據指標。
南都記者採訪中還發現,一些報導中提到的數據,不是政府部門實測的。
例如,上個月山西陽泉市環境監測站投入300萬元,購買了6臺霧炮車。在某中央媒體刊發的報導中,該環境監測站站長郭歷兵宣稱,「經過我們的測算,空氣中的PM 2.5降低幅度是20%左右」。然而,南都記者採訪郭歷兵後得知,他並沒有做過測算,「我們的數據是從其他城市的報導中摘過來的。」
同時,一些城市霧炮車的採購與使用者,在接受採訪時亦否認霧炮車有治霾功能。
河北是大氣汙染較為嚴重的地區,2016年4月,原邯鄲縣環保局發布了購置霧炮車和灑水車的招標公告,預算資金為75萬元。2016年9月30日,邯鄲縣撤銷,下屬鄉鎮劃歸邯鄲市各區管理。原邯鄲縣環保局負責採購霧炮車的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他們在4月的招標中購買了一臺霧炮車和一臺灑水車。「為了做好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我們向邯鄲縣政府打報告想買霧炮車,縣政府同意後,縣財政出錢,經政府採購方式公開招標購買。」
對於霧炮車的使用目的,他說,「霧炮車主要是針對揚塵,用於控制揚塵。霧炮車和灑水車結合使用,這是治理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一個手段、一項措施。」
當被問及使用霧炮車是否有治霧霾的意圖,該工作人員否認霧炮車存在治霾效果。
天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在2015年購置了兩臺霧炮車交由泰達環衛使用,泰達環衛負責管理霧炮車使用的王廣峰對南都記者介紹說,他們使用霧炮車是為了控制空氣裡的粉塵漂浮物,對於馬路上降塵效果,他是非常認可的。
同樣,針對一些廠商聲稱以及部分公眾理解的治霾功能,王廣峰亦不認可。
多地採購系受到其他城市影響
南都記者採訪發現,不少城市之所以會採購霧炮車,是受到了其他城市類似舉措的影響。
濟南市歷下區環保局宣傳科負責人趙曉弟告訴南都記者,歷下區共有10臺霧炮車,其中環保局4臺,市政工程局4臺,城管局兩臺,都是通過市場招標購置的。趙曉弟說,「濟南也有揚塵天氣,不少工地有揚塵,主要是學習西安、蘭州等西部城市的經驗。環保專家稱霧炮車對PM 10有降塵作用,局部區域能降兩成。」
趙曉弟認為,霧炮車對PM2.5遏制不是特別有效,主要是控制道路和建築工地揚塵。在他看來,霧炮車的噴霧算不上高科技。「就是一個強力風扇,加上灑水車的水箱,通過水泵把水抽到風扇的扇葉下面,再通過風的吹力打散吹出去。」
而據當地媒體報導,2014年5月,西安市新城區、蘭州市安寧區就有霧炮車投入使用。有意思的是,安寧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也對南都記者表示,他們購置使用霧炮車的目的是降塵抑塵。其稱,由於西北天氣原因,風沙、粉塵比南方地區嚴重,大的顆粒物會造成嚴重大氣汙染,而霧炮車具有較好的降塵效果。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採購霧炮車較早的城市,對這款工具的實際使用也不頻繁。2014年,蘭州市購置一臺固定式霧炮,常年放在東方紅廣場上,工作、維護都由蘭州城關物業公司負責。據公司經理鄭某介紹,這臺霧炮每年只工作四五次,針對的是揚塵天氣。「PM2.5、PM10高的時候,我們就開機作業。」但是否有治理效果,鄭某表示不知道。
更神乎其神的是這臺霧炮的射程。該設備報導最早由某央媒發出,稱射程能達到60米。媒體轉載後,卻變成了600米。目前在網上流傳較多的,是這個600米的說法。而鄭某告訴記者,在無風狀態下,這臺霧炮的射程也就能達到20米左右。
基於對霧炮車功能的認識,也有城市放棄直接購買這一設備。
武漢採取的是購買第三方服務,即購買專業的環保企業提供的霧炮車服務。武漢市環保局宣傳科人員對南都記者稱,霧炮車購買成本高,使用頻率不高,平時使用效果不明顯,只有在空氣品質不好的情況下才購買服務,「更經濟實惠一些。」
廠家宣傳
自稱能治PM10就能治PM2.5
環保部門關注的主要空氣汙染項是PM10和PM2.5,一般也被稱作揚塵和霧霾。霧炮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PM10,這是得到認可的。
至於霧炮車是否可降低PM2.5,目前尚無定論。
對此,河北思泰意達環保科技公司的區域經理周永生認為霧炮車可以治理PM2.5。他告訴南都記者,廠商會在霧炮中添加「抑塵劑」,當空氣中的粉塵落到地面後,能形成一個硬核,最長持續1個月,即使水幹,也不會被再次吹到空中。
周永生表示,這裡指的粉塵是直徑小於150微米的顆粒物,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PM2.5包括在內。他們做過測試,霧炮能有效降低空氣中的粉塵濃度,PM2.5又包含在粉塵內。
據此,他們的結論是霧炮能治粉塵,代表同樣能治PM2.5。
另一生產廠商A環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有一套相似的邏輯。其副總經理方向明認為,「同樣是顆粒物,霧炮能治PM10,為什麼就不能治PM2.5?」
A公司這樣解釋除霾的原理:霧炮將水打散,形成很細小的水珠。由於PM2.5是直徑不足2.5微米的顆粒物,只要水珠也具有相似直徑,就能和PM2.5相吸附,使得原本漂浮於空氣中的顆粒物加大質量,沉降下來。「我們的霧炮,噴出的水珠從2微米到300微米,2微米的水珠就可以和PM2.5結合。」
然而,南都記者在A公司的產品手冊中,發現記錄的所有霧炮霧滴直徑都在30微米以上。對此,方向明向南都記者解釋,「據我們測試,30微米以下的霧滴只佔所有霧滴的15%-20%,這個數字很小,我們就忽略不計了。」
15%-20%這個數字,也是新聞報導中宣稱治霾率最多的數字。記者查詢38篇政府採購霧炮的新聞報導,發現18篇都提及能治霧霾,效果有3%- 5%、10%-15%、15%- 20%等,其中15%-20%最多,很少有具體數值。
當被問及為何沒有具體數值時,方向明稱,「各地霧霾的組成部分不同,只能給個相對數值。」
至於抑塵劑,方向明稱,A公司的抑塵劑共有四種,分別為纖維素、阻攔型抑塵劑、道路抑塵劑和生物抑塵劑。當南都記者詢問哪一種抑塵劑能治霾,方向明稱是生物抑塵劑,但該種抑塵劑還沒有運用於實踐。
南都記者聯繫河南藍航環保科技公司,該公司負責人亦表示他們用了抑塵劑。不過,其也承認,市面上所謂的治霾霧炮,「用的都是自來水。」
十幾家生產商承諾霧炮能治霾
在南都記者以購買者身份接觸的國內10多家廠家中,所有企業的銷售人員都承諾,自己的產品能治霧霾,並聲稱能提供相關證明。不過,南都記者最終都未拿到這些證明。
在這些廠商中,部分在南都記者表明身份後,又給了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是「不能治霾,治霾的謠言是其他廠家推出來的」。另一種是「有的能治霾,但我們沒做過測試。」
A公司方面宣稱,他們反對把霧炮叫成「治霾神器」,只謹慎地稱其為「多功能抑塵車」。然而,南都記者在A公司的企業宣傳冊上,看到了一份專利申請時間表。在2012年以前,A公司申請過「超微粒風送式噴霧機」、「變頻式風送噴霧機」等專利,均沒有出現PM2.5的字樣。2012年2月,國務院發布《環境空氣品質標準》,PM 2.5為人熟知之後,同年A公司即申請了4項專利,名字都是「控制PM2.5空氣品質超標」的某項裝置。
2013年,某央媒曾報導博鰲亞洲論壇上出現的霧炮,標題為《博鰲論壇驚現大炮,專治PM 2.5》。A公司後來也把這個標題放入了企業宣傳冊,但未對相關功能缺失作出說明。
專家論證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
說它能治霾是對大氣科學不理解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主攻方向為大氣P M 2 .5和霾汙染化學,目前他正在主持中國科學院戰略先導專項(A類)「大氣氣溶膠化學成分全國聯網觀測研究,20 11-2015」課題和戰略先導(B類)「大氣灰霾溯源,2012-2017」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京津冀大氣灰霾成因與控制策略研究,2013-2017」課題等重大科研項目。
對於外界宣稱的霧炮車治理霧霾的功效,王躍思非常不認同。
王躍思對南都記者分析,霧炮車名字就起得不對,實際上它就是個灑水的東西,就是高效能地把水撒出去。他介紹說,這款工具主要用於工地施工,施工前先噴一噴水,把工地噴溼,施工時就不起灰了,還可用於老舊小區、工廠、煙囪等拆除,也可以用於道路降塵。
王躍思認為,說它能除霾並不科學,原因在於大氣是一個超級流體,交換速度很快,把部分汙染物噴下來,很快就有其他地方的補充過來,所謂治霾的說法是對大氣科學不理解。
王躍思還說,如果將其用在監測點周圍噴水,無論是噴建築物、地面,都會對監測點的監測數據產生影響,導致測出來的數據不真實。據此,王躍思的意見是,這款工具可以用於土方施工、道路降塵,但試圖把大氣中的灰霾、霧霾去掉,那是不可能的。
他分析,很多城市之所以推廣使用霧炮車,系出於商業原因,即廠家想賣,就會說它可以治霧霾。有政府人員大力支持,則是一種涉及利益的交換,不是真正的科學的治理辦法。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潘小川教授:
霧霾在2000米高空,能射到嗎?
對於企業的說法,武漢工程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廖義德告訴南都記者,霧炮能有效沉降大於10微米的粉塵顆粒,但對5微米以下的懸浮顆粒,效果不理想。
根據廖義德指導的碩士論文,他們用了孔徑小於1毫米的噴頭、大於3.45兆帕的水壓,取得了良好的治霾效果。
但市面上聲稱能治霧霾的霧炮,孔徑都在1毫米以上,有廠家甚至說,「我們是手工製造,孔徑沒測量過,大概就一根燒烤籤那麼粗」。各廠商採用的水壓也不同,有的說1-3兆帕,有的說3-5兆帕。據廠家介紹,相同孔徑下,水壓越大,噴出的霧滴越細,但射程越短。
除孔徑和水壓外,影響霧滴直徑和射程的因素還有很多,如何做好平衡是一大難點。
廖義德強調,自己的實驗是在密閉空間中進行的,如果是在街上行駛的霧炮車,雖然可能在短時間內沉降霧霾,但空氣是流通的,霧霾很快就會復原。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潘小川教授也認為,即使霧炮車能降霾,作用也不大。他表示,霧霾形成於2000米的高空,而霧炮車平射尚且達不到200米。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
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加重PM2.5
事實上,有人指出,水霧反而會促進PM2.5的形成。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就認為,原本屬於氣體的硫化物、氮化物,會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細小顆粒物,加重PM2.5。
也有人指責霧炮廠商虛報參數。北京科豐佳華公司的經理張某表示,霧炮車在街上行駛,受風機、自然風影響,噴出的水滴在空中會相互碰撞、吸引,形成較大的水滴。他表示市面上所謂治霧霾的霧炮,號稱的霧滴最小都在20-30微米,實際上都超過50微米。
南都記者採訪的廠商、專家都告訴記者,如果霧滴能治霾,那奧秘就在霧滴直徑上。
然而,霧炮從工業時代過渡到治霾時代,廠商一直努力在改善的,並不是水霧的顆粒度,而是霧炮射程。多個廠家告訴南都記者,霧炮車的成本,車輛底盤佔絕大部分,霧炮只佔小部分。而一臺霧炮能賣出多少錢,主要看的是射程。
也有廠商認為,即使霧炮車噴出的霧滴足夠小,也不一定能起到好的治霾效果。前述北京科豐佳華公司的經理張某告訴記者,如果霧滴太大,就無法和PM10、PM2.5結合;如果霧滴太小,質量又不夠,射程上無法達到那麼遠。
不止一位霧炮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如何把風機葉片、水壓等調節到最佳狀態,使得水霧能噴得最遠,正是難點所在。
有多火
在中國採招網上,南都記者以「霧炮車」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共有146條招標信息。僅11月1日至12月5日,短短25個工作日,就記錄了46條招標信息。
專家說
說它能除霾並不科學,原因在於大氣是一個超級流體,交換速度很快,把部分汙染物噴下來,很快就有其他地方的補充過來。
起底「治霾神器」之前世今生
工業除塵車如何變身「治霾神器」
PM2.5廣受關注後,霧炮車發現了新機遇,其廠家數量4年增加4倍
霧炮車從何而來?南都記者調查發現,霧炮的發展歷程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農業除蟲(上世紀90年代-2007年)、工業除塵(2008年-2012年)和市政抑塵降霾(2013年至今)。可以說,霧炮的用途是隨著社會對環保的日漸關切而改變的。
起步
A公司副總經理方向明告訴南都記者,上世紀90年代,A公司研發出了一臺遠程噴霧機,在噴頭的後方加裝了風機用於噴灑農藥,原理類似今天的霧炮。
具體而言,風機的大功率吹風,使得水滴噴得更遠,大顆粒的水珠被吹散,形成細顆粒的水霧。相比普通的農藥噴灑設備,遠程噴霧機噴出的農藥能均勻地分布在作物表面,農藥揮發也比較快,不容易造成殘留。
就是這些優勢,奠定霧炮在此後十幾年的用途和地位。
2007年左右,霧炮的功能開始發生變化。當時,鋼鐵、煤炭等工業處於上升期,鋼廠、工地、露天煤礦等,是空氣中顆粒物的重要來源。奧運會召開在即,北京周邊一些工廠被要求整改。如果沒有除塵設備,這些工廠將被關停。
在這個時間段內,位於河北秦皇島的思泰意達環保科技公司發現商機,做起了工業霧炮的生意。相比農業噴藥,思泰意達的霧炮射程更遠,霧滴更細,對耐用性的要求也更高。在當時的業界,工業除塵霧炮的生產廠家只有思泰意達一家。思泰意達很順利地賺到了第一桶金。
2009年,商人王力南下,與A公司合作開發工業除塵霧炮。此後一年多時間,業界第一臺射程100米、第一臺射程200米的霧炮相繼誕生。
2010年,A公司帶著業內的首個射程100米降塵霧炮項目,來到內蒙古伊泰集團的露天儲煤場。藉此,A公司開展了大量的市場宣傳推廣活動,其中最為直接的就是將霧炮裝在卡車上並在車上配備水罐和發電機組,將霧炮做成可移動的車載式霧炮,開到各地做現場演示。就這樣,陰差陽錯地造就了國內第一輛霧炮車。
北京風華時代副總經理李豐年說,由於當時各企業環保意識不高,環保投入有限,以致當時工業霧炮的市場也有限。
第一臺市政霧炮,也是由A公司賣出的。據方向明介紹,2012年,西安某熱電廠買下A公司的霧炮,本來是要用在煤場。從煤場到熱電廠,中間有一段公路,煤炭運輸時也產生了較大的揚塵,該廠就把霧炮拉上公路降塵。這可能是國內第一臺用於市政的霧炮。
當然,這臺霧炮最後主要還是用在了工業除塵上。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霧炮後來在農業、工業領域的應用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12年,國內所有的霧炮廠家,加起來也不超過10家。
機遇
霧炮行業的春天,在2012年才到來。2011年,北京遭遇大霧天氣,環保局的監測結果是「輕微汙染」。而有人引入PM2.5概念,稱當天空氣品質指數高達400多,在微博上廣為流傳,PM2.5及霾的概念自此開始為國人熟知。此時還沒廠家意識到出沒於農田和工地的霧炮,將來會打著抗擊PM2.5的旗號走上街頭。
2012年2月,國務院通過了新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首次將PM2.5納入空氣汙染檢測和治理範圍。A公司意識到,霧炮治霾迎來了風口。
2013年是A公司的轉折之年。當年該公司參加博鰲亞洲論壇,時任董事長梁華新,副總經理蔡如松,梁華新之子、董事會秘書梁良出席會議,並帶來了一臺工業除塵用的霧炮車。
據蔡如松回憶,按照事先安排,梁良將上臺介紹霧炮在農業、工業上的運用。不想梁良突然戴上口罩,向在場人員介紹起公司研發的「控制PM 2.5空氣品質超標的噴霧降塵裝置」。隨後,他帶記者來到場外,觀看「控制PM 2.5裝置」噴水作業,引發關注。
其實,這臺霧炮車本是用於工業除塵的。
蔡如松很尷尬。這臺霧炮車身上貼有標識,明確指出是用來除塵的。有記者就此詢問蔡如松,他只好應付道:「霧炮車是承載工具,只要添加試劑,工業霧炮車也能用來治霾。」
「控制PM 2.5裝置」的說法讓A公司大出風頭,一時多家媒體報導此事,並獲大量轉載。
這啟發了其它一些霧炮廠家,他們開始意識到,霧炮可以賣給市政、環保部門除霾,而當時霧炮的政府生意還沒有怎麼起步。
思泰意達公司區域經理周永生告訴南都記者,2013年前,思泰意達的政府生意僅佔20%,2014年就達到了50%,現在則超過企業,佔到了60%-70%。
業內競爭者也開始大量出現。據A公司副總經理方向明介紹,2013年銷售霧炮車的大型正規企業還不到10家,2014年就增長到了十六七家,2015年達30多家,2016年有50多家。非正規的手工作坊也紛紛出現。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在河北任縣的工業園、城郊、農村中,有大量人員從事霧炮生產。相比大廠動輒數萬元的價格,這些手工作坊造的設備一般不超過1萬元。
據相關從業者介紹,在2013年剛入行時,霧炮廠家還不多,相同的設備能賣到8000-9000元,現在只能賣到3000-4000元。
「造起來也簡單,三四人就能搞出一臺。」上述從業者透露。
廠商蜂擁而來,反過來也促進了霧炮質量的改進。在農業應用時期,一臺霧炮的射程只有三四十米,每天噴灑農藥也不過幾小時,對耐用性要求較低。在工業應用時期,霧炮的射程能達到200米,由於可能需要晝夜連續工作,廠家開始使用精密的流水線車間,產品耐用性也得到提升。到了市政時期,霧炮被裝上卡車,已可以移動作業。
借殼
然而,這些霧炮廠家都並不能自行生產霧炮車。霧炮車屬於特種車輛,要想生產、銷售特種車輛,並給其上牌,需取得國家發改委發放的「汽車公告」。每生產一種型號、外觀、參數的車輛,都要向發改委申請「公告」,否則不能在公路上行駛。
霧炮車生產廠家數量的暴增就與「公告」有關。
A公司副總經理方向明告訴南都記者,2013年霧炮車才開始取得「公告」,能拉到馬路上跑。當時,市場上銷售霧炮車的,主要還是霧炮廠家,特種車輛生產商只負責提供底盤。
隨州市寶潔環境用品有限公司銷售人員魏生告訴記者,他們不具有霧炮車的「公告」,要委託其他汽車廠家上牌,收費1萬-2萬元。這是行業普遍收費標準。
大量霧炮廠商會選擇在湖北隨州上牌。河南藍航環保科技公司的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隨州是國內特種車輛生產商的聚集地,曾被工業機械聯合會授予「中國專用汽車之都」的稱號。因為上牌的關係,許多霧炮生產廠商都有一個隨州的合作夥伴。
用於市政的霧炮車一般都要上牌,特種車輛生產商也發現了商機。一些車輛生產商由此開始購買霧炮,自行組裝成霧炮車。在霧炮車市場中,競爭者暴增。
由於霧炮質量良莠不齊,價格相差也比較大。一些車輛生產商偏向於選擇更便宜的霧炮,這導致霧炮價格下跌,利潤減少。這種惡性競爭,導致霧炮車的整體質量並沒有得到很大提升。
競爭
此後幾年,A公司與王力等人相繼決裂。
按相關人士說法,王力離開的原因是不滿A公司做工業產品的態度。無論從產品設計、定型生產都脫離不了農業產品的影子。沒有工業化設計,沒有流水線作業,沒有精密的加工製造設備,也沒有工業產品的標準化生產理念。
李豐年表示,A公司最早專注於農業噴藥,其在工業除塵領域的產品啟蒙,是王力等人觸發的。
然而,A公司給出了完全不同的說法。
董事會秘書梁良告訴南都記者,王力等人是自行離開的。
目前,王力、李豐年等人回到北京開辦了一家名為「風華時代」的公司,專門製造工業除塵設備,很少涉足霧炮,不做政府生意。
2013年,A公司原副總經理蔡如松也離開了A公司。
按照梁良的說法,蔡如松是發現了霧炮「治霾」的商機,跑到北京單獨辦了一個霧炮廠,同時擔任北京風華時代公司的副總經理。
A公司還有一個強力競爭者,名為B公司,與A公司隔江相望。據梁良介紹,B公司由北京風華公司時代控股。
不過,蔡如松否認了上述說法,他表示自己離職是因不滿A公司的發展方向。蔡如松告訴南都記者,博鰲亞洲論壇結束後,A公司就朝著霧炮治霾前進,政府生意也多了起來,卻拿不出具體數據以證實霧炮可以治霾。蔡如松認為,所謂「治霾」存在欺騙。
而李豐年說法,蔡如松和董事長梁華新發生矛盾,來京面見王力,表示要和風華時代合作,將來在業務上趕超A公司。
業界競爭激烈,不僅表現在A公司。南都記者以購買者身份接觸了福建龍馬環衛裝備有限公司,銷售人員表示,他們的霧炮射程在100米以上,其他廠家很少可以達到這個距離。
同樣的話,幾乎出現在每一個受訪的廠家口中。
這些霧炮廠家都告訴南都記者,其射程能達到100米。「我們是真正的100米,像A公司、萬豐這樣的企業,都是達不到的。」武漢漢福的銷售人員殷某還如此強調。
北京科豐佳華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理張某也告訴南都記者,業界射程能達到100米的不多。然而,南都記者採訪發現,即使是河北任縣的5人小作坊,也宣稱射程在100米以上。(王力、李豐年均為化名)
霧炮發展三階段
農業除蟲(上世紀90年代-2007年)
工業除塵(2008年-2012年)
市政抑塵降霾(2013年至今)
起底「治霾神器」之採購潛規
霧炮車採購誰在忽悠誰
採購招標存在潛規則
這幾年大氣汙染日趨嚴重,多地政府部門一直亟待解決此問題。霧炮車被封「治霾神器」,這對市政來說堪稱採購機遇,採購者和生產商一拍即合。然而,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在這款並不複雜的工具與相對高企的價格之間,存在一些潛規則。有霧炮車生產廠商向記者承諾,可幫記者撰寫標書,以此淘汰掉大部分競標企業,然後在中標價和預算之間為記者提供得利空間。
採購貓膩
企業之間的競爭,似乎傳染給了採購霧炮的政府部門。
據B公司的副總經理宋玉明介紹,一些空氣汙染並不嚴重的城市,比如貴陽等,在空氣汙染榜單上排名本來靠前,為了維護這一地位,也會向B公司購買霧炮車。
12月5日,南都記者在甘肅省政府採購網上發現,蘭州七裡河區環保局上月發布了一份招標公告,賣方為甘肅清世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採購的霧炮車系程力威牌。
該公告聲稱採用單一來源的方式進行政府採購,理由是環保局提出的幾項條件只有甘肅清世界可以滿足。據悉,該車是隨州程力專用汽車公司生產,甘肅清世界公司擔任經銷商。
在這份招標公告中,寫到「整車抑塵效果有第三方提供的治理城市PM2.5、PM10使用效果證明」,南都記者就相關證明詢問甘肅清世界公司,卻被告知「這是公司機密」。
南都記者又致電隨州程力公司,銷售人員佘剛表示,不知有第三方證明,也不知能不能治霾。另一銷售人員陳勝也表示,不知道有第三方證明。「霧炮車的生意本來就是靠霧霾起家的。但治霾肯定不行,應該能緩解。」
根據招標公告,七裡河區環保局將購買3臺程力威牌霧炮車,預算254萬元。而此次招標是該項目的第三次招標,之前兩次都因為競標單位不足3家廢標。
南都記者調查顯示,霧炮車的銷售過程可能存在腐敗行為。
政府採購一般採取招標的形式,招標前,政府需要撰寫標書,符合標書要求的才有資格入圍,最終按質優價廉等原則,選出中標者。
看似公平合法的程序背後,不乏政府與企業間的勾結。
近日,南都記者以政府採購人員的身份,接觸到華南地區一家霧炮生產廠商的負責人,並表示自己所在單位需要購買三四臺霧炮車,每臺預算70萬元。
該負責人主動提出可以幫記者撰寫標書,並以此可淘汰掉大部分競標企業。其還提出,可以拉上北京某廠家、湖北隨州某廠家一起競標,並保證入圍這三家。最後只要保證其所在公司價格最低,最終就將由其競得標的。
按照這位負責人的說法,政府採購人員能從中得到一筆好處。
按照射程100米、水罐13噸的標準,其所在的企業可以壓到46萬元,同樣標準的產品,其他廠家都在70萬元左右。相比南都記者提出的每臺70萬元的預算,中間有24萬元可以操作。「我給你一個出廠價,最終定價由你們決定。」該負責人稱。
這位負責人還答應,生意做成後可給記者15%的好處費。
其透露,該公司正在給北方一家鋼鐵集團做標書。其中有一項,就是霧炮風機的葉片必須是鋼製的,而在國內只有其所在的公司採用鋼製葉片。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從開始寫標書到發布招標通告,一般也就一兩個月。從發布招標通告到開招標會,一般一兩個星期,即使有企業想改進設備以達到標書要求,也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不過,前述鋼鐵集團已經拖了四個月,因該集團人數眾多,領導架構複雜,招標還需經過層層審核。
政府生意
招標作假,在霧炮車的政府採購中並不是個案。
河南一家霧炮車製造廠商的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一臺霧炮車動輒近百萬元,存在較大的利潤空間。該公司曾向省內某城管局賣出一臺霧炮車,城管局原預算是每臺70萬元,最終招標定價是65萬元,但實際上藍航的售價是42萬。該負責人聽說,其中20多萬元可能被私分。
這家企業也答應幫南都記者做標書,「我們是個大廠,一定給你做得漂亮,發現不了。」
也有霧炮廠家對政府生意不感冒,廣東B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其老總梁某認為,政府不好打交道,因此專注於和企業做生意,「事情少,來錢也快」。但副總經理宋玉明與之想法存在分歧,他想開拓政府市場,「蛋糕不能只吃一塊,企業、政府兩頭吃比較好。」
業內專門做政府生意的是武漢漢福專用車有限公司。漢福有霧炮車的上牌資質,自己也能生產霧炮,因此主打的品牌是一體製造的整車。2014年,漢福自主研發出第一臺霧炮車,據其銷售經理殷某表示,當年漢福共賣出30-40臺霧炮車,2016年就增長到了70-80臺,大部分是賣給政府。
據南都記者了解,入選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能得到一筆補貼。A公司卻對補貼一說諱莫如深。方向明、梁良均告訴南都記者,A公司沒有得到國家或省內的補貼。
2014年12月,A公司在「新三板」掛牌,成為專門生產霧炮的廠家中,第一個「新三板」的上市企業。
行業標準
霧炮乃至整個噴霧設備行業,目前仍沒有行業標準。
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旗下相關標準委員會負責人韓璐遙介紹,霧炮車的行業標準目前正在起草。據悉,今年A公司找到標委會,希望由自己牽頭來起草標準。
據韓璐遙介紹,行業標準沒有強制力,對行業內產品只有建議性的作用。更高的標準是國務院設立的,屬於強制性標準,只有涉及人身安全的行業、產品才會訂立。
據了解,行業標準的起草可以由行業內的任何企業提出、牽頭。這個企業將提出建議、參數等,交由其他企業、專家、標委會進行討論和審核。
韓璐遙告訴南都記者,這份行業標準針對的是區域性的降塵設備,至目前的進度,沒有將PM2.5考慮在內。韓璐遙自稱不認可霧炮治霾,「尤其是大環境下的治霾標準,我們不參與制定。」
即使是PM10的治理標準,也並不好制定。「每一塊區域含有的PM 10都不同,要說降塵率能達到百分之多少,具體指的是哪一塊區域呢?」韓璐遙說。
據A公司副總方向明透露,這份行業標準將在明年出爐,包括設計、生產、服務、質保等各個流程。
事實上,A公司的市場也從原先的企業六成、政府四成,轉到企業四成、政府六成。由於鋼鐵、煤炭市場不景氣,A公司的政府生意佔比正在提高。
據方向明介紹,政府購買霧炮車,以前相當一部分都是從A公司購買的。「政府買的霧炮車都在路上跑著,這是對A公司的最好推廣。」
河南萬豐總經理牛某很看不慣這種行為。「明明就沒用,為什麼還要給政府大力推薦?」牛某認為,政府這塊蛋糕很大,企業都想爭搶。
在治霾成效尚無定論時,政府就爭相購買,牛某認為是政策壓力太大導致的,「這是典型的迎合國家政策。」A公司方面對此說予以反駁,「那是他們起步晚,沒來得及進入治霾市場。」
北京科豐佳華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理張某持中立觀點,他認為霧炮能夠治霾,但只能在有限區域內短暫降霾,效果並不理想。他同時認為,霧炮車的前景很好,未來20年內,霧炮車生產、組裝、上牌的產業鏈還會存在。霧霾源頭企業很多,總想著先盈利後治理,因此霧炮車在工業除塵方面依然具有很大潛力。但霧炮在街上跑,用於治霾,可能熱度會逐漸消失。
政府採購霧炮車部分數據
招標數量:
12月6日以霧炮車為關鍵詞在中國政府採購網上檢索,發現164條招標信息。
採購省市:
包括福建、廣西、河北、河南、江蘇、山東、浙江、重慶等8個省市。
採購部門:
多為當地環保局、市政公司等。
中標價格:
均價66.6萬元
38條中標公告中,共涉及47臺霧炮車,總中標金額3132萬元,均價66.6萬元。
最高價格
133.16萬元。河北邯鄲市雞澤縣環保局中標價格最高,其2015年12月購買一臺霧炮車,中標價為133.16萬元
A04-07版
統籌:南都記者 王佳
採寫:南都見習記者 秦宇傑 南都記者 吳銘 馮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