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S系統精準溯源 空氣炮除霾降雨

2020-11-30 大眾網

  除霾空氣炮。

  多功能(平臺舉升或風炮式)抑塵車。

  柴發合

  賀克斌

  6月14日,「2018成都科技治霾峰會」在世紀城嬌子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圍繞環境政策、大氣汙染成因、治理措施等專題,來自中國工程院的5位院士與諸多國內外環境專家齊聚成都,為治理霧霾這個「心肺之患」尋找治理良方。

  治理霧霾,高新技術設備必不可少。活動現場,搭建了1400平米集中展示區,40餘家相關企業帶來了拿手黑科技產品,展示治理霧霾最新成果。

  可發射綠色雷射的3D可視雷射雷達、外形如大炮筒的多功能抑塵車、能飛上百米高空檢測空氣品質的無人機……各類外形震撼的黑科技產品層出不窮,為這場「藍天論劍」增添了科技魅力。

  發現「三七規律」NARS系統溯源大氣汙染

  作為當前國際上唯一能夠與預報同步進行的環境管控系統——「全國空氣品質高解析度預報與汙染控制決策支持系統」(簡稱「NARS系統」),目前已完成上百期的空氣品質預報,準確率高達88%。

  NASR團隊負責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防化學院教授黃順祥將這項成果帶到了現場。該系統通過對排放源清單實時動態反演、定點定量溯源,可準確找出汙染源頭,為實現精確大氣治理提供關鍵技術。

  黃順祥告訴記者,此前團隊匯報了成都地區大氣汙染預報和溯源結果,認為成都地區大氣汙染呈現「三七規律」,即30%的排放源將導致70%的大氣汙染。同時,當天的排放源對當天大氣汙染影響最大,第二天次之,僅佔10%的比例,第三天可忽略不計。

  黃順祥說,找準導致成都70%大氣汙染的那30%排放源,對這些排放源實施有效減排限排措施,可實現效率的最大化。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這套NARS系統已在成都實現未來3天的逐小時溯源,同時標註出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和重點行業的減排限排對象。

  黑科技閃花眼

  除霾炮彈打上千米高空

  本次展覽,各類層出不窮的除霾測霾產品亮點紛呈,讓參展觀眾看花了眼。

  展覽現場最扯眼球的莫過於一個約有成人高的炮彈發射器,它外表呈青黑色,旁邊佇立著一枚空殼炮彈。

  中物院成都科學技術發展中心工程師白小峰介紹,該中心與相關平臺合作打造了精準人工增雨除霾系統及其測量平臺,這款外形惹眼的空氣炮及增雨彈發射裝置是其中之一。

  除霾彈如何降霾?白小峰告訴記者,空氣炮利用壓縮空氣作為驅動力,將裝有暖雲增雨劑的除霾彈打上千米高空,除霾彈爆炸後播灑綠色環保催化劑,催化劑通過從空氣或暖雲層中吸收水分,形成人工降雨,達到降霾目的。

  此外,北京某環保科技公司帶來一款3D可視雷射雷達,用於監測PM2.5等顆粒物數據。將監測儀器放在樓頂,打開雷射掃描,就能監測水平直徑10公裡內的空氣品質。

  工作人員劉成煉表示,通過實時監測空氣中的顆粒物濃度,儀器將數據反映至電腦系統,形成地圖,可直觀看見區域內汙染排放源頭位置,實時反映擴散趨勢。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羅田怡

  見習記者楊金祝攝影報導

  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柴發合:汙染治本產業結構調整是關鍵

  近年來,成都空氣品質有了進一步提高,數據顯示,2017年,成都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值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對比其他城市,2017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

  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柴發合認為,雖然整體有所進步,但成都距離空氣品質優的35微克/立方米標準仍有差距。「在環境治霾上,成都正進入攻堅期。」過去一些容易解決的汙染問題,如揚塵、灰塵等已得到明顯改善,複合型汙染、二次顆粒物等汙染因素是需攻堅的重點難點。

  大氣汙染如何治標又治本?柴發合認為,政府應從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布局、能源結構優化、清潔能源佔比提升等方面考慮,從上到下建立科學治霾系統工程。

  柴發合說,從2016年至2017年的發展趨勢看,成都已基本做到抑制臭氧汙染快速增長。在治理防控上,他提出,結合成都平原整體聯防聯控,成都可與周邊區市縣聯合,出臺並研究減排防控方案。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科學治霾需差異化減排與監管同樣重要

  6月1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眾多環保專家學者做客「2018成都科技治霾峰會」,為霧霾治理尋找良方。

  峰會現場,張遠航、賀克斌、王金南、賀泓、劉文清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進行了主題演講。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做了《成都平原空氣品質改善——主要挑戰與技術選擇》的演講,分享了他對成都空氣汙染治理的研究成果。

  如何科學治霾?賀克斌表示,治霾需要「三化」,分別是差異化、精細化和動態化。他舉例說,部分城市在早期汙染治理時喜歡模仿其他城市的治理方案。而到後期,每個城市的差異化特徵就會顯現,此時再模仿其他城市,效果會大打折扣。

  「大氣汙染治理進入新的階段,需要新技術來支撐。」賀克斌說,在統計數據上,要實行精細化和動態化標準。信息不準確,制定的政策就成無用功。同時,每年的數據、汙染源都在變化,信息更新不及時,就會造成決策者的誤判,形成資源浪費。成都的地形和氣象調節弱於我國東部地區,該如何改善環境質量呢?「重點在減排。」賀克斌告訴記者,減排技術與監管技術處於同等重要水平。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羅田怡

  見習記者楊金祝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汙染排放是霾形成的內因 精準治霾是關鍵
    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王瑩)2016年冬,席捲全國多地的幾輪霾天氣令人印象深刻。霾怎麼形成的,又如何有效防治始終是公眾關注的熱點。3月1日,中國科學院召開大氣灰霾研究媒體發布會,集中介紹中科院在大氣灰霾追因溯源、數值模擬、預警預報、監測技術等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為公眾認識和了解我國的霾治理提供了最新參考。
  • 濟南發展大數據治霾 未來霧霾蹤跡可追蹤
    新華社濟南6月18日電(記者 邵琨)記者從濟南市政府獲悉,為實現源頭防控和精準治霾,濟南市推出治霾大數據發展行動計劃,建立濟南市空氣汙染資料庫,未來霧霾蹤跡可追蹤,空氣汙染可溯源防控。根據濟南市近日出臺的《濟南市數創公社2020發展行動計劃》,濟南將建立大數據治霾綜合管理體系,實現氣象數據、車輛尾氣排放數據、工業廢氣排放數據、城市生活汙染源數據統一監控治理。在霧霾形成期,監控後臺可追蹤霧霾蹤跡,發布霧霾警報,指導相關部門採取應急措施,減少空氣品質進一步惡化。通過移動端實時採集系統,公眾可隨時隨地通過拍照、錄像等方式將數據上傳到濟南市空氣汙染資料庫中。
  • 解碼4月山東空氣品質改善「榜眼」——「勞模」歷城的「治霾策」
    「瘋」一樣查問題,環保局長「被逼」上高架空氣品質監測子站的數據,不只是一個點位的數據,而是反映著周邊區域的空氣品質狀況。東靠二環東路,北臨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南近花園路,位於山東大學的「省種子倉庫」監測子站,汙染物濃度時常高於歷城區其他監測子站。
  • 給逆溫層「撕條縫」 成都12項技術打造科技治霾「利刃」
    根據成都市環保局發布的消息,2017年,成都「藍天保衛戰」的「戰績」不錯: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35天,達到自2013年實行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以來的最好水平。  這一戰績來之不易。一年來,成都全面、大力推進「治霾十條」、大氣汙染防治「650」工程等務實措施。細看這些措施,「科技治霾」這個詞頻頻出現。
  • 「治霾神器」盛行 專家扒皮:就是個灑水的東西
    其副總經理方向明認為,「同樣是顆粒物,霧炮能治PM10,為什麼就不能治PM2.5?」A公司這樣解釋除霾的原理:霧炮將水打散,形成很細小的水珠。由於PM2.5是直徑不足2.5微米的顆粒物,只要水珠也具有相似直徑,就能和PM2.5相吸附,使得原本漂浮於空氣中的顆粒物加大質量,沉降下來。「我們的霧炮,噴出的水珠從2微米到300微米,2微米的水珠就可以和PM2.5結合。」
  • 除霾除甲醛,極體LX汽車空調濾芯僅售198
    【ZOL汽車電子】空氣汙染物除了有霧霾外,通常所說的PM2.5,可吸入顆粒物,我們的車內狹小的空間裡,還可能有甲醛,苯,TVOC總揮發性有機物等有害氣體,所以我們的車上要換上除霾除甲醛的空調濾芯,下面給大家接介紹的就是這樣一款產品,極體LX汽車空調濾芯,具有5層結構,防霾除甲醛,淨化車內空氣
  • 戳穿霧炮車「治霾神話」:誰在吹?誰願買?誰會信?
    其副總經理方向明認為,「同樣是顆粒物,霧炮能治PM10,為什麼就不能治PM2.5?」    A公司這樣解釋除霾的原理:霧炮將水打散,形成很細小的水珠。由於PM2.5是直徑不足2.5微米的顆粒物,只要水珠也具有相似直徑,就能和PM2.5相吸附,使得原本漂浮於空氣中的顆粒物加大質量,沉降下來。「我們的霧炮,噴出的水珠從2微米到300微米,2微米的水珠就可以和PM2.5結合。」
  • 西安"除霾塔"效果如何?10平方公裡內PM2.5明顯降低
    西部網訊(記者 鄢山宇 實習生 馬晴茹) 隨著今年1月中旬媒體的集中報導,曹軍驥及他的團隊所負責的大型太陽能城市空氣清潔綜合系統(HSALSCS)西安示範工作項目走進了大眾的視野。跟項目的全稱相比,人們更熟悉它的另一個名字——「除霾塔」。
  • 只靠治霾,空氣品質很難大幅改善
    12月2日,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以下簡稱21世紀中心)主辦的第28期「氣候沙龍」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賀克斌強調,未來我國空氣品質標準不斷提升將給生態環境治理帶來嚴峻挑戰。如果只依靠治霾,想實現空氣品質大幅改善、PM2.5濃度大幅下降是非常困難的,必須將治霾和減碳結合起來,實現二氧化碳和大氣汙染物的協同減排。
  • ...霾保衛藍天 安康恆口示範區(試驗區)禁用「電子炮」和「禮花炮」
    依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經恆口示範區(試驗區)治霾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自11月20日起在恆口轄區禁用「電子炮」「禮花炮」。「電子炮」多數使用汽油、煤氣、氫氣、氧氣等易燃易爆物品,存在對環境的汙染;「禮花炮」內彩帶多數具有電化鋁性質,含有一定危害身體健康的化學元素的致癌物。「電子炮」「禮花炮」存在很大安全風險,同時造成極大的噪聲等環境汙染。
  • 霧霾大數據預報分析系統「NARS」北京發布—新聞—科學網
    霧霾大數據預報分析系統「NARS」北京發布   科學網訊(記者趙廣立)9月12日,可實現大氣汙染溯源、解析度高達1~3公裡的「全國空氣品質高解析度預報和汙染控制決策支持系統(NARS)」(中文簡稱「吶思系統」)正式發布。
  • 長沙天空灰濛濛是霾嗎?專家:水汽所致 空氣品質優良
    剛降溫長沙天空就灰濛濛,是霾嗎 氣象臺專家:市民盡可放心,霧蒙天是水汽所致,長沙空氣品質優良 當天,長沙實時空氣品質狀況為良。 記者 李健 攝 華聲在線8月30日訊 暑熱漸消,高溫退場。今日,我省大部分地區迎來降溫,省會長沙氣溫也陡降7℃左右。雖然迎來降溫,但今日長沙天空卻灰濛濛的一片,不少市民對此產生了疑問,這些是霧還是霾呢?
  • 鄭州「大炮」成裝防霾神器 一輛花費超80萬元
    [摘要]鄭州城管局下屬單位裝備「防霾神器」,俗稱「霧炮車」,一輛費用超過80萬元,可吸附灰塵、驅趕霧霾。 這種霧炮車噴出的水霧達到微米級,能有效分解空氣中的汙染顆粒物和塵埃吸附灰塵、驅趕霧霾,這個身手不凡的大傢伙,長得像不像《植物大戰殭屍》裡的「豌豆射手」?
  • 冷空氣入川破霾 今起空氣品質改善 成都降溫5℃
    朱建國攝   12城市「霾伏」未破,重度汙染昨日增至3城  繼9日的空氣汙染後,10日,四川仍深陷「霾伏」。14時,記者查詢四川省監測總站數據發現,我省仍有12城市處於不同程度的空氣汙染中,其中重度汙染城市增至3城。  不過,提前入川的冷空氣,或將助四川脫離「霾伏」。
  • 黑科技與黑科技的較量 豹米空氣淨化器霾霸版VS米家Pro
    這時候,就該空氣淨化器登場了,空氣淨化器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還可以更好的保障家庭成員的健康,那麼面對如此眾多的空氣淨化器該如何選擇呢?我們為大家帶來現在市面上兩款最具性價比的空氣淨化器對比評測:豹米空氣淨化器霾霸版和米家Pro,看看誰才是最佳之選。
  • 7年來空氣品質最好!南京「水晶天」增加一倍
    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處長周徐海介紹,截至目前,2020年南京大氣汙染物主要指標,均為2013年國家空氣品質新標準實施以來最低濃度水平,全市環境空氣品質總體狀況為近7年來最好。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從2015年的64.4%增加到83.8%,淨增19個百分點;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5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28.7微克/立方米,淨減46.9%。
  • 黑科技助力 成都打響科技治霾戰役
    治理霧霾,既要採取關停「散亂汙」企業等短期措施,更要依靠科技力量形成長效治霾機制,實現大氣汙染物減存量、控增量。  應用冷卻技術人工影響逆溫層、多尺度噴淋除霾技術……一場大氣汙染防治科技治霾行動正在成都全力推進中。
  • 專家詳解東北強霾汙染原因
    東北三省近日遭重度霧霾天襲擊,空氣品質指數封頂500,PM2.5的濃度一度高達1400(微克/立方米),市民甚至帶防毒面具出門,外媒稱:已達極其危險地步。據法制晚報報導,遼寧省除丹東外的13個城市均為重度汙染以上,嚴重汙染城市11個。
  •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空氣汙染(霾)人群健康防護指南的通知
    ,我委組織編寫了《空氣汙染(霾)人群健康防護指南》。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2019年12月4日(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空氣汙染(霾)人群健康防護指南為保護公眾健康,針對我國當前空氣霾汙染的問題,提出人群健康防護措施和建議,指導公眾進行科學防護,特制定《空氣汙染(霾)人群健康防護指南》。
  • 城外四處燒秸稈 成都遭重度「霾伏」
    儘管豔陽連日普照,成都市民依然深陷「霾伏」之中。10月8日起,顆粒汙染物濃度逐日升高;10日,3個國控汙染點位分別顯示重度汙染;11日,空氣汙染物呈持續累積態勢。  據11日8時監測數據顯示,大石西路等5個國控監測點空氣品質指數級別顯示重度汙染,AQI 最高達238。  為啥空氣汙染再度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