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發展大數據治霾 未來霧霾蹤跡可追蹤

2021-01-13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濟南6月18日電(記者 邵琨)記者從濟南市政府獲悉,為實現源頭防控和精準治霾,濟南市推出治霾大數據發展行動計劃,建立濟南市空氣汙染資料庫,未來霧霾蹤跡可追蹤,空氣汙染可溯源防控。

根據濟南市近日出臺的《濟南市數創公社2020發展行動計劃》,濟南將建立大數據治霾綜合管理體系,實現氣象數據、車輛尾氣排放數據、工業廢氣排放數據、城市生活汙染源數據統一監控治理。在霧霾形成期,監控後臺可追蹤霧霾蹤跡,發布霧霾警報,指導相關部門採取應急措施,減少空氣品質進一步惡化。

通過移動端實時採集系統,公眾可隨時隨地通過拍照、錄像等方式將數據上傳到濟南市空氣汙染資料庫中。

根據規劃,濟南還將建設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平臺,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推動重點用能單位開展節能量交易,建設碳排放交易市場。

結合城市風廊特徵,濟南市政府從城市規劃、綠地建設、工業源空間布局等方面規劃通過走廊,實現「引風吹霾」,對導致道路揚塵的重型卡車、尾氣超標車輛進行精準定位監管,將建立全市統一的施工監管和揚塵監測平臺,對生活汙染源按小區或農田為單位設立監測點,採集城市露天燒烤、秸稈違規露天焚燒數據,對違規汙染點實施監控和預警。

相關焦點

  • 前11個月濟南有133個霾天 供暖逆溫成霾冬季高發原因
    上圖為昨日濟南,下圖為前日霧霾中的濟南。記者傅琪媛攝  原標題:前11個月濟南有133個霾天  最近4年霧天減少霾天增多  從去年12月20日起,山東環境網站首次發布全省環境空氣品質監測信息,PM2.5、大氣能見度等監測指標的數據進入公眾視野。截至今天數據公布一周年了,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濟南就遭遇有133個霾天。
  • 濟南如何邁過霧霾這道坎?
    原標題:濟南如何邁過霧霾這道坎?逆溫層就像個大鍋蓋蓋在大氣層上面,使低層的水汽和汙染物無法向太空擴散出去,十分有利於霧的形成和汙染物的積聚。由於採暖季一定程度上與冬季重合,這就是採暖季為什麼逆溫現象多,繼而霧霾天多發的原因。
  • 「霧霾中性論」掩蓋了什麼?控制氨氮才是中國治霾新思路
    控制氨氮才是中國治霾新思路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虞涵棋 2016-11-20 22:05 來源:澎湃新聞
  • 「治霾神器」盛行 專家扒皮:就是個灑水的東西
    南都記者查詢了38個城市發布的霧炮車報導,其中18篇報導聲稱霧炮車可以治霾,甚至直接稱其為「治霾神器」。這些報導也給出了一些模糊的數據,稱霧炮能有效降霾,各個城市的降霾程度則不相同,有的是3%-5%,有的是10%-15%,大部分是15%-20%。幾乎沒有報導明確宣稱,霧炮可降霾的具體數據指標。南都記者採訪中還發現,一些報導中提到的數據,不是政府部門實測的。
  • 黑科技助力 成都打響科技治霾戰役
    治理霧霾,既要採取關停「散亂汙」企業等短期措施,更要依靠科技力量形成長效治霾機制,實現大氣汙染物減存量、控增量。  應用冷卻技術人工影響逆溫層、多尺度噴淋除霾技術……一場大氣汙染防治科技治霾行動正在成都全力推進中。
  • 搜狐新聞客戶端聯合墨跡天氣 發布2016霧霾數據
    近日,我國多地頻現嚴重霧霾天氣,PM2.5數值爆表,「霧霾」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多次霸佔各地的新聞頭條。由搜狐新聞客戶端聯合墨跡天氣共同發布「霧霾」大數據,為您揭開2016年霧霾的「真面目」。
  • 戳穿霧炮車「治霾神話」:誰在吹?誰願買?誰會信?
    南都記者查詢了38個城市發布的霧炮車報導,其中18篇報導聲稱霧炮車可以治霾,甚至直接稱其為「治霾神器」。這些報導也給出了一些模糊的數據,稱霧炮能有效降霾,各個城市的降霾程度則不相同,有的是3%-5%,有的是10%-15%,大部分是15%-20%。    幾乎沒有報導明確宣稱,霧炮可降霾的具體數據指標。
  • 給逆溫層「撕條縫」 成都12項技術打造科技治霾「利刃」
    一年來,成都全面、大力推進「治霾十條」、大氣汙染防治「650」工程等務實措施。細看這些措施,「科技治霾」這個詞頻頻出現。截至2018年1月中旬,成都「科技治霾」工作下重點實施的12項技術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效,部分技術已在去年進入了推廣使用階段。
  • 付志方:堅持「三種思維」 有的放矢科學治霾
    付志方在省政協2014年1號提案界別協商座談會上強調    堅持「三種思維」 有的放矢科學治霾    河北新聞網4月9省政協主席付志方強調,提案各承辦單位要堅持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三種思維」,以辦理1號提案為載體和契機,堅持不懈,頑強治霾,以更大的勇氣、更頑強的毅力,更高的標準、更有力的措施,推動大氣汙染綜合防治工作取得新成就。省政協副主席崔江水、秘書長郭大建出席會議。
  • 人大代表談治霾 讓全省900萬輛車用異辛烷汽油
    「晚上去西湖走了半個多小時,第二天就覺得喉嚨不是很舒服」,他說,這幾天,杭州的PM值比較高,霧霾天氣越來越常見了。「可見,需要像五水共治一樣,花大力氣治理霧霾」,他如此建議,「現在,治水政府是相當重視了,明確了分管領導,撥出了專項資金。那麼治理霧霾呢?能不能也有個牽頭機構,也明確投入力量,也制定治理時間表?」
  • 河南安陽治霾疑惑:嚴控措施下,12月優良天數隻1天
    這是因為姬家屯村所在的安陽市水冶鎮正值河南省「大氣攻堅戰」治霾行動的關鍵時期,安陽市的霧霾紅色警報已持續四天,全市上千家涉氣企業停產,永興鋼鐵廠是其中之一。在這一非常時期,安陽市環保系統加班、工廠停產,但12月19日至21日,安陽市空氣品質指數連續三天超過500「爆表」。12月16日,北京今年首個重汙染紅色預警啟動。
  • 今日全省霧霾會明顯減輕 回顧杭州抗霾全紀錄
    治霾,不能僅限於應急預案一場冷空氣的到來,終於讓霧霾收斂了一些。昨天杭州的AQI降到了200左右,編輯發上來的稿子已出現「喜大普奔」字樣,讓人感嘆中國人的樂觀頑強——要知道,世衛組織發布的信息是PM2.5大於10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歐美許多國家包括我們的鄰居日本韓國的PM年平均值只有一、二十甚至是個位數。
  • 持續霧霾首因空氣溼度大 上午霾預警升至橙色
    ▲京哈高速出京方向因受霧霾影響採取封閉措施,已經進入高速的車輛排起長龍,一位女士下車打起太極拳 攝/法制晚報記者 柴程▲京哈高速臺湖出口附近,交警引導車輛緩慢行駛 攝/法制晚報記者 楊益  濃霧鎖城,「霾伏」繼續。
  • NARS系統精準溯源 空氣炮除霾降雨
    柴發合  賀克斌  6月14日,「2018成都科技治霾峰會」在世紀城嬌子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圍繞環境政策、大氣汙染成因、治理措施等專題,來自中國工程院的5位院士與諸多國內外環境專家齊聚成都,為治理霧霾這個「心肺之患」尋找治理良方。  治理霧霾,高新技術設備必不可少。
  • 中科院:汙染排放是霾形成的內因 精準治霾是關鍵
    其結果是,和倫敦煙霧事件相比,我國京津冀地區強霾事件中二氧化硫的濃度比倫敦煙霧事件要低得多,有1-2個數量級的差別,但產生的細顆粒物卻相當。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的氮氧化物和氨氣排放增加會非線性地降低大氣對二氧化硫的環境容量,促進灰霾的爆發。  同時,出現以低風速和逆溫為特徵的不利氣象條件是霧霾形成的外因。
  • 工廠大煙囪裡冒出的白煙或是霧霾元兇之一
    在日前由山東省科學院主辦,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山東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研究會承辦的2018年第5期山東科技智庫論壇:有色煙羽標準專題研討會上,「脫白」(即消除工業排放的白色或有色煙氣)呼聲較高,有觀點認為,無論是脫除白煙中的霧滴還是汙染物,對防止霧霾出現都是很有必要的。
  • 專家稱北京一淨霾塔每小時吸霾不足一勺鹽重:不如找布蓋工地
    19日,北京市氣象臺再次發布霾黃色預警信號,這是進入10月以來,華北地區遭遇的第三輪重度汙染,也是北京氣象局第五次發布重汙染黃色預警。與此同時,一場抗擊霧霾的「戰爭」正在悄然展開。由荷蘭藝術家丹·羅斯加德設計的名為「無霾之洞」霧霾淨化塔已於9月底進京,目前正在朝陽區798藝術區內進行調試和測試,將擇期與公眾正式見面。
  • 江蘇省環保廳廳長:北京空氣是有改善的,治霾比我們更有經驗
    從美方那裡,中方知道目前的治霾思路和方法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美方代表還告訴陳蒙蒙,北京的問題,他們洛杉磯也遇到過,不要著急。這是陳蒙蒙第四年來北京參加全國兩會。作為一個環保廳長,他每年都留意開會期間的空氣品質。在他看來,雖然每年兩會期間北京都有霧霾,但能感覺到空氣越來越好,藍天多了。
  • 中國何時才能治好霧霾?院士:北京需要10到15年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1月5日報導,近期頻繁襲來的大範圍嚴重霧霾,不時啟動的空氣重汙染預警,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人們心中焦慮。  「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這麼嚴重的霧霾?」「這幾年治霾究竟有多大成效?」「什麼時候能一直呼吸潔淨的空氣?」
  • 跨年霧霾持續 百度地圖推「霧霾地圖」可實時查霾
    近期,全國多地遭遇了持續數天的「跨年霧霾」。中央氣象臺於1月3日發布有史以來第一個大霧紅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幾天華北黃淮等地將持續霧霾天氣。霧霾指數成為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快速查霾的需求不斷。為此,百度地圖聯合中國天氣網上線「霧霾地圖」,將權威數據在地圖上精準呈現,方便人們更加實時直觀地查詢霧霾指數,了解空氣品質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