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角度,兩天兩景。上圖為昨日濟南,下圖為前日霧霾中的濟南。記者傅琪媛攝
原標題:前11個月濟南有133個霾天
最近4年霧天減少霾天增多
從去年12月20日起,山東環境網站首次發布全省環境空氣品質監測信息,PM2.5、大氣能見度等監測指標的數據進入公眾視野。截至今天數據公布一周年了,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濟南就遭遇有133個霾天。 記者王曉迪
濟南最近4年裡霧天減少霾日增多
"霾"這個詞在近兩年闖入我們的生活,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現在的大家在看天氣預報的同時其實更在意今天是灰霾還是藍天,正因為大家越來越重視霾對我們的影響,因此自2010年6月1日起實施《霾的觀測和預報等級》標準後,氣象部門開始對霾進行規範的觀測。
從近4年的環保部門統計數據中看,2012年濟南有51個霧霾天,其中霾日為43天。2011年霧霾日為47天,霾日為32天。2010年24個霧霾天中霾日為19天。今年的濟南截至9月份,霧霾天數為120天,其中霾日有107天。截至今年11月底,濟南的霾日一共有133天,單月來看,其中1月有15天,2月13天,3月8天,4月11天,5月8天,6月15天,7月17天,8月6天,9月14天,10月15天,11月11天。據濟南市氣象臺預報員介紹"從近4年的資料中來看,霧天慢慢減少,霾日卻越來越多。"
供暖+逆溫冬季是霾的多發季
其實最開始,大家對霾的印象還停留在和霧差不多,只不過能見度更低,但是隨著相關專家們的努力,儘量為大家解釋霾是如何形成的,在怎樣的天氣和環境下容易產生霾,霾對大家都有哪些危害。
根據數據顯示,濟南的冬天是汙染天氣的"高發期",其實這條規律適用於全國大部分的城市,只不過到了冬季北方城市處於"採暖季",一定程度上空氣汙染會加重。專家總結,霾的增多原因之一就是PM2.5偏多。氣象條件影響、供暖季排放增加、機動車尾氣排放量過大,區域汙染和本地汙染貢獻疊加等都為空氣汙染做了貢獻。據了解,霾和其他的氣象因素不同,它是由汙染物和一定的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汙染物越來越多,霾自然會越來越多。從往年的數據來看,12月和1月濟南的空氣品質較差,從氣候上來看,是因為冬季降水相對較少,氣候乾燥,颳風天氣較少、光照較弱、日照時間短、逆溫層較厚、溫度較低等情況,不利於空氣中汙染物質的擴散。而且,冬季晝短夜長,晚上降溫時間長,往往使低空出現"逆溫層".白天,又由於日照增溫不足,往往使"逆溫層"終日難以遭到破壞。一般來說,冬季"逆溫層"較強較厚,維持時間較長,因此,有人說"逆溫"是冬天空氣品質的隱形"殺人幫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