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多地頻現嚴重霧霾天氣,PM2.5數值爆表,「霧霾」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多次霸佔各地的新聞頭條。由搜狐新聞客戶端聯合墨跡天氣共同發布「霧霾」大數據,為您揭開2016年霧霾的「真面目」。
河北霧霾最嚴重,衡水一年209天霧霾
近幾年,「霧霾」一詞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很多老百姓「談霾色變」。2014年1月4日,我國正式將霧霾定為自然災害的一種。墨跡天氣通過對2015年10月15日至2016年10月15日間全國城市的「霧霾」天氣監測,列出全國霧霾最嚴重的10座城市,其中河北省衡水、保定、石家莊、遵化等4座城市「上榜」。
而通過對各個城市的霧霾時長監控,作為全國霧霾最嚴重的城市衡水、保定,霧霾天氣竟達半年以上。高居「榜首」的衡水,霧霾持續時間竟然長達209天,全年近60%的時間被「霧霾」籠罩。
2016年霧霾來得更「早」些,南方城市也開始關注「霧霾」
2016年新年伊始,霧霾就在全國多地「上線」,北起遼寧,南至四川,西達新疆,東到山東,2016年霧霾不僅來得「早」,且覆蓋範圍呈蔓延擴大趨勢。
霧霾範圍不斷擴大,全國人民對「霧霾」的關注度也不斷提升。通過對搜狐新聞客戶端中搜索「霧霾」相關詞彙的用戶地域屬性分析,不論是霧霾頻發的北方城市北京、天津、石家莊,還是在上海、武漢、寧波等南方城市,均出現在「全國最關注霧霾的熱門城市」榜單中,可見「霧霾」已成為全國性的「新聞熱搜詞」。
霧霾或已成「天氣常態」,民眾防霾意識不斷提升
近幾年霧霾天氣頻發,民眾對霧霾的形成、PM2.5的危害已不再陌生。根據搜狐新聞客戶端的「霧霾」新聞熱詞數據顯示 ,我們不難發現,民眾對「霧霾」關注,已不再簡單局限於解讀霧霾指數、空氣品質,越來越重視霧霾的治理與防護;除傳統的口罩,空氣淨化器等防霾措施外,食物抗霾也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搜狐新聞客戶端目前採用「編輯精編+個性推薦」的智能混合推薦模式,用戶不僅可以看到編輯精編的「霧霾」類新聞資訊外,還可通過「下拉一下」的方式,看到基於用戶興趣智能推薦「霧霾」類相關資訊文章,並達到秒級反饋。通過對搜狐新聞客戶端端內最受關注的「霧霾」文章分析,不難發現民眾對霧霾天氣、霧霾治理、PM2.5對人體的危害關注外,同時,對防護如何科學防霾抗霾也越來越關注。
面對高發的霧霾天氣,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採取措施治理大氣汙染。其中,減碳、控車、降塵成為主要的降霾手段。霧霾塔等「治霾神器」紛紛登場;各地也採取單雙號限行、重汙染行業停產等政策,中國中國軍方加入到治霾的隊伍中。
當下,民眾的「防霾」意識不斷增強,加之越來越重視養生,霧霾天的「食療」養生也越來越受關注。霧霾天如何科學養生,已成為普通百姓日常關注的問題。
近幾年,霧霾幾乎已成為中國大部分城市的「天氣常態」。但通過墨跡天氣對2015年、2016年霧霾覆蓋城市的統計,2015年全國霧霾覆蓋城市共有1523座, 2016年較上年減少了33.3%。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水平的發展,「治霾」措施逐步升級,民眾防霾意識提升,霧霾終將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