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新聞客戶端聯合墨跡天氣 發布2016霧霾數據

2021-01-13 搜狐網

  近日,我國多地頻現嚴重霧霾天氣,PM2.5數值爆表,「霧霾」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多次霸佔各地的新聞頭條。由搜狐新聞客戶端聯合墨跡天氣共同發布「霧霾」大數據,為您揭開2016年霧霾的「真面目」。

  河北霧霾最嚴重,衡水一年209天霧霾

  近幾年,「霧霾」一詞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很多老百姓「談霾色變」。2014年1月4日,我國正式將霧霾定為自然災害的一種。墨跡天氣通過對2015年10月15日至2016年10月15日間全國城市的「霧霾」天氣監測,列出全國霧霾最嚴重的10座城市,其中河北省衡水、保定、石家莊、遵化等4座城市「上榜」。 

  而通過對各個城市的霧霾時長監控,作為全國霧霾最嚴重的城市衡水、保定,霧霾天氣竟達半年以上。高居「榜首」的衡水,霧霾持續時間竟然長達209天,全年近60%的時間被「霧霾」籠罩。

  2016年霧霾來得更「早」些,南方城市也開始關注「霧霾」

  2016年新年伊始,霧霾就在全國多地「上線」,北起遼寧,南至四川,西達新疆,東到山東,2016年霧霾不僅來得「早」,且覆蓋範圍呈蔓延擴大趨勢。

  霧霾範圍不斷擴大,全國人民對「霧霾」的關注度也不斷提升。通過對搜狐新聞客戶端中搜索「霧霾」相關詞彙的用戶地域屬性分析,不論是霧霾頻發的北方城市北京、天津、石家莊,還是在上海、武漢、寧波等南方城市,均出現在「全國最關注霧霾的熱門城市」榜單中,可見「霧霾」已成為全國性的「新聞熱搜詞」。

  霧霾或已成「天氣常態」,民眾防霾意識不斷提升

  近幾年霧霾天氣頻發,民眾對霧霾的形成、PM2.5的危害已不再陌生。根據搜狐新聞客戶端的「霧霾」新聞熱詞數據顯示 ,我們不難發現,民眾對「霧霾」關注,已不再簡單局限於解讀霧霾指數、空氣品質,越來越重視霧霾的治理與防護;除傳統的口罩,空氣淨化器等防霾措施外,食物抗霾也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搜狐新聞客戶端目前採用「編輯精編+個性推薦」的智能混合推薦模式,用戶不僅可以看到編輯精編的「霧霾」類新聞資訊外,還可通過「下拉一下」的方式,看到基於用戶興趣智能推薦「霧霾」類相關資訊文章,並達到秒級反饋。通過對搜狐新聞客戶端端內最受關注的「霧霾」文章分析,不難發現民眾對霧霾天氣、霧霾治理、PM2.5對人體的危害關注外,同時,對防護如何科學防霾抗霾也越來越關注。

  面對高發的霧霾天氣,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採取措施治理大氣汙染。其中,減碳、控車、降塵成為主要的降霾手段。霧霾塔等「治霾神器」紛紛登場;各地也採取單雙號限行、重汙染行業停產等政策,中國中國軍方加入到治霾的隊伍中。

  當下,民眾的「防霾」意識不斷增強,加之越來越重視養生,霧霾天的「食療」養生也越來越受關注。霧霾天如何科學養生,已成為普通百姓日常關注的問題。

  近幾年,霧霾幾乎已成為中國大部分城市的「天氣常態」。但通過墨跡天氣對2015年、2016年霧霾覆蓋城市的統計,2015年全國霧霾覆蓋城市共有1523座, 2016年較上年減少了33.3%。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水平的發展,「治霾」措施逐步升級,民眾防霾意識提升,霧霾終將退去。 

http://it.sohu.com/20161219/n476276446.shtml it.sohu.com true 搜狐科技 http://it.sohu.com/20161219/n476276446.shtml report 6798 近日,我國多地頻現嚴重霧霾天氣,PM2.5數值爆表,「霧霾」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多次霸佔各地的新聞頭條。由搜狐新聞客戶端聯合墨跡天氣共同發布「霧霾」大數據,為您揭

");}

相關焦點

  • 2017墨跡天氣年度數據報告發布 霧霾天顯著減少
    近日,墨跡天氣發布了2017年度氣象數據報告,抓取全國323個城市地區的全年天氣、溫度、溼度、空氣品質等氣象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驚喜地發現相較前幾年被吐槽成眾矢之的的北京PM2.5,在2017年北京地區空氣優良天數已達288
  • 墨跡天氣發布全新空氣果1S 以數據定義品質生活
    12月11日,墨跡天氣正式發布新一代智能硬體——空氣果1S。作為擁有4億用戶的天氣類軟體,墨跡天氣在2014推出了第一代空氣果,發布後七天的預約量就突破了百萬。空氣果1S在原有功能基礎上完成了性能的全面升級,使得用戶體驗更加完美。空氣果1S在外觀、操作、續航使用上,都有了大幅提升,但在價格上始終堅守999元的售價。
  • 墨跡天氣發布2017天氣報告:北京比去年多了37個藍天
    DoNews 2月14日消息(記者 向密) 墨跡天氣日前發布2017年度氣象數據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北京地區空氣優良天數已達288天,汙染天數較2016年減少了36天,17年比16年相比多了37個藍天,重度PM2.5天氣減少15天。墨跡天氣數據還顯示,全國北至黑龍江大興安嶺,南到海南三亞,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都有了明顯改善,舉國上下在2017年都呼吸到比16年更好的空氣。
  • 墨跡天氣玩轉大數據,五一出行你不能不知道的知識點
    原標題:墨跡天氣玩轉大數據,五一出行你不能不知道的知識點五一假期將至,想必很多網友已經準備了完善的假期出行計劃。五一出行,天氣雖然多變,但是手機裡帶好能精準預測天氣變化的APP提前了解天氣情況不就好了。
  • 墨跡天氣IPO失敗,工具類軟體前景黯淡
    來源:藍鯨財經投稿來源:睿財經10月11日,墨跡天氣未通過IPO審核。墨跡科技為IPO做了充分的準備,聘請了華泰聯合、金杜大律師和大華會計事務所等國內頂尖機構為自己保駕護航。早在2016年墨跡天氣就曾申請創業板上市,卻未通過。2018年1月再次遞交募股說明書,依然被證監會拒絕。今年重新遞交IPO申請,申請依然被駁回。三次申請三次被拒,墨跡天氣的上市之路可謂是千辛萬苦。
  • IPO失敗的墨跡天氣,果然無法突破其商業模式的局限
    不過,墨跡天氣雖然令「用戶們」十分開心,但是從2016年便開始傳出要上市的它,在商業價值層面卻令「資本」十分失望,它在2019年10月份被證監會發審委宣告IPO過會失敗。至此,墨跡天氣想要成為「APP第一股」的美夢破碎了。
  • 6.5億中國人用過的APP,墨跡天氣3年上市路為何止步?
    在上市這件事上,墨跡天氣仍舊磨嘰。2016年12月,墨跡科技向證監會報送了創業板招股書(申報稿)。三年之後,墨跡天氣上市仍舊遙遙無期,就在10月11日,證監會網站披露,墨跡科技IPO未通過。墨跡科技是第一家擬A股上市的純APP類公司。
  • 墨跡天氣坎坷上市路
    《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就此消息向墨跡天氣相關負責人求證,對方表示:「目前只是報輔導做好準備工作,未來如果有合適的時機不排除會再次申報上市。」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墨跡天氣第二次籌備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2016年,墨跡天氣第一次遞交創業板上市申請,擬發行不超過1000萬股,募集資金約3.4億元。
  • 再謀上市的墨跡天氣:營收硬傷難解
    9月28日,據界面新聞等媒體報導,北京墨跡風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墨跡天氣」,也稱「墨跡科技」)與中信證券已於9月22日籤署上市輔導協議,並於近日在北京證監局備案,計劃在創業板上市。資料顯示,墨跡天氣成立於2010年,主營業務為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平臺的氣象信息服務和廣告信息服務,註冊用戶超過6.5億。
  • 十年磨一劍,深挖墨跡天氣數據背後的產品與運營邏輯
    疫情給墨跡天氣帶來了哪些影響?成立十年,墨跡天氣是如何做好數據化運營的?又是如何同時服務好C端、B端用戶的?在友盟+和見識科技聯合推出的《Boss說》第二期中,墨跡天氣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李李對上述問題做了詳細的解答。疫情給墨跡天氣帶來了什麼徐志斌:在疫情期間,墨跡天氣的數據表現怎麼樣?李李:在疫情期間,墨跡天氣整體數據表現不錯,有一些增長。
  • 同程旅行與墨跡天氣聯合發布《2021年元旦旅行消費趨勢報告》:追冷...
    近日,同程旅行與墨跡天氣聯合發布《2021年元旦旅行消費趨勢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元旦期間,國內機票價格較去年有所下降,廣州、北京、西安居全國酒店預訂熱門目的地前三甲,賞冰雪和追暖陽成為最受歡迎的兩大旅行主題。
  • 一封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感謝信 墨跡天氣請查收
    在監測網點位優化調整期間,墨跡天氣積極配合環境監測總站,進行數據層點位信息的結構升級,並與總站實時聯調。此外,也配合總站對「空氣品質發布APP」的數據進行了全面升級、更新、抽查和檢驗,有效保障了點位調整後空氣品質預報信息的準確率。 據了解,「空氣品質發布APP「於2017年上線,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墨跡天氣聯合開發。
  • 從預報天氣到關注健康 墨跡天氣力推空氣果藏有大野心
    因霧霾逃離北京的人不在少數,這位父親只是逃離大軍中的一員。隨著人們對空氣品質的關注,對霧霾認識的逐漸加深,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必須為改變現狀做些什麼。因愛而生肖樂,墨跡天氣旗下全資子公司空氣果CEO,脫離開這個身份,他還是一個父親。10月26日,TechWeb在墨跡天氣的辦公室裡見到了他。
  • 疫情隨手查 新浪新聞app疫情動態接入天氣通、墨跡天氣
    近期,天氣通、墨跡天氣、今託管等app與新浪新聞app開展合作,將新浪新聞的疫情動態接入各自的app,使民眾在獲取信息的同時,也可以輕鬆掌握疫情實時動態。用戶打開墨跡天氣app查詢天氣的同時,還可點擊「首頁通知欄」「信息流滾動欄」等入口進入「聚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專題頁面,實時查詢最新疫情動態、了解權威防疫資訊和專業防疫知識。
  • 霧霾大數據預報分析系統「NARS」北京發布—新聞—科學網
    解析度高達1-3公裡 可實現大氣汙染溯源   科學網訊(記者趙廣立)9月12日,可實現大氣汙染溯源、解析度高達1~3公裡的「全國空氣品質高解析度預報和汙染控制決策支持系統(NARS)」(中文簡稱「吶思系統」)正式發布。
  • 墨跡天氣IPO被否,工具類APP之殤
    讓人失望的是,除了「空氣果」,墨跡天氣似乎再也沒有進行過拿得出手的探索。墨跡天氣還通過自主收集及第三方途徑獲取用戶數據及標籤,並利用數據進行商業化變現。而這一業務的合規性,受到了證監會的質疑。除此之外,再也看不見再多的有意義的探索,墨跡天氣反而拿著融資固步自封。
  • 上市心不死:墨跡天氣急需新故事
    例如:影像社區應用賽道裡處於頭部位置的美圖,在2016年-2019年間均處於虧損狀態。當下,面臨著變現難題的墨跡天氣,核心廣告業務前景也同樣難測。脆弱的營收結構從墨跡天氣之前提交的招股書中,可以看見在其營收高速增長的背後,離不開廣告業務的支撐,廣告業務佔比高達90%以上。
  • 墨跡天氣「科技戰役」背後的「硬核」力量
    阿里巴巴曾發布20條商家扶助舉措,扶助中小企業發展;萬達宣布對全國323個購物中心實行為期36天的租金及物業費全免政策;墨跡天氣除面向用戶推送疫情信息及相關服務之外,對外宣布向新零售、物流、外賣、航空、高速公路、智能家居、工程建築七大行業提供免費氣象服務,幫助企業緩解經營壓力。
  • 墨跡天氣當選北京氣象學會第二十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
    同時,為將學術和科研更好地結合,提升氣象服務的保障能力,北京氣象學會聯合氣象服務研究企業,未來將在氣象產品市場應用、氣象科技水平提升方面展開工作,推動國內氣象行業高質量快速發展。墨跡天氣作為副理事長單位,將充分發揮氣象企業市場主體在技術研發、產品應用、市場經驗方面的優勢,攜手氣象學會共同促進國內氣象科技進步和氣象學術交流,提升氣象服務的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 墨跡天氣
    墨跡天氣簡介  墨跡天氣app是一款橫跨全手機平臺,在國內用戶量最多的天氣預報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