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跡天氣坎坷上市路

2020-12-06 和訊股票

馮偉康 本報記者 李正豪 北京報導

自去年IPO被否決後,墨跡天氣顯然並不甘心。近日,多家媒體報導顯示,北京墨跡風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墨跡天氣」)已與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於9月22日籤署上市輔導協議,計劃在創業板上市。

《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就此消息向墨跡天氣相關負責人求證,對方表示:「目前只是報輔導做好準備工作,未來如果有合適的時機不排除會再次申報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墨跡天氣第二次籌備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2016年,墨跡天氣第一次遞交創業板上市申請,擬發行不超過1000萬股,募集資金約3.4億元。然而苦等三年後,2019年10月1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稱,墨跡天氣首發申請上會未通過,成為當日幾家上會企業中唯一被拒的企業。

證監會發審委當時指出了墨跡天氣的四大問題:業務合規性不足,涉嫌違法收集個人信息,廣告收入的真實性和持續成長性存疑,收入依賴關聯股東。

第三方研究機構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向記者表示:「發審委是擔心它的持續經營能力,因為它的核心業務沒有明顯護城河,市場地位很容易被競爭衝擊,而它轉型也很難規避這個問題。」

營收嚴重依賴廣告

墨跡天氣官網信息顯示,墨跡天氣已支持約199個國家、超過20多萬個城市及地區的天氣查詢,截至目前,墨跡天氣擁有約6.5億用戶,天氣日查詢次數超過6億。

在首次上市之時,墨跡天氣便被質疑營收過分依賴廣告。2014年至2017年的前9個月,其來自網際網路廣告信息服務的營收佔比分別為94.84%、98.12%、98.99%和98.86%。墨跡天氣在招股書中提示道,如果未來墨跡天氣APP用戶量下降、氣象服務能力或廣告信息服務能力下降,將會對公司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前6個月,墨跡天氣主要收入來源仍為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收入分別為8089萬元和9968萬元,而其主營業務總收入為1.83億元,由此可知,歸屬於To B業務的「企業氣象服務」收入僅有200餘萬元。

墨跡天氣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表示,墨跡天氣是行業內較早進入到B端氣象服務的企業,於2016年開始布局商業氣象服務,截至目前,B端業務覆蓋了航空、物流、農業、智能家居、高速公路、大型體育賽事等領域。

該負責人在表示墨跡天氣B端業務增速很快的同時也承認,由於國內起步較晚,B端氣象服務市場也是一個需要被反覆教育的市場,到真正的爆發需要一個過程。

廣告的灰色經營

墨跡天氣轉型B端的還未有很大成效,廣告業務仍是絕對的營收主力,然而這一支柱卻屢因違規被點名或處罰。發審委提到,墨跡天氣網站、APP「存在在取得《網際網路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之前,發布藥品廣告的情形」。

記者在招股書中看到,墨跡天氣已經取得的證照中,包含了《網際網路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不過記者調查發現,缺乏資質的藥品,依然能在墨跡天氣上投放廣告。

記者以投放減肥藥廣告為名聯繫到一位墨跡天氣核心廣告代理商人員,詢問缺乏資質的藥品廣告是否能在墨跡天氣上投放,對方回應稱:「可以的,我們可以給您套戶跑。」

對方解釋稱,所謂「套戶」就是「使用其他客戶的資質或自己留存的資質來給資質不全的產品上戶,只要審核一過,就代表這個產品能在線上投放了」。對方一再保證:「你放心,都能審核過,我們跑的很多客戶都是沒有資質的,我們是墨跡天氣的核心代理商,可以用官戶來跑,是從墨跡天氣拿到的A級流量。」

記者向上述代理商詢問關於墨跡天氣的審核情況,對方表示:「他們審核不會很嚴,只要不是違法的,基本都能過的,大家都清楚你的產品是個什麼樣的產品類型,但是有這個市場需求。」

墨跡天氣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稱:「墨跡天氣一直按照《廣告法》等法律法規持續加強平臺端的廣告審核,建立了完整的審核制度和流程規範,代理商非法操作,違規投放,是墨跡天氣堅決不允許的行為。我們也會更加嚴格對待上線廣告審核,嚴格挑選合作方,持續完善健全管理機制。」

除此之外,墨跡天氣還曾涉嫌超範圍採集隱私。2019年7月,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成立的APP專項治理工作組,在《關於督促40款存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的APP運營者儘快整改的通知》中提及了墨跡天氣APP。

工具類產品的尷尬境地

2019年10月,同為工具類產品的魯大師成功IPO。魯大師當時發行價為2.7港元/股,低於其上一輪的融資價格,折價達到83%。其上市後股價曾暴漲218.52%,市值突破22億港元,然而隨後下跌,截至2020年10月15日上午收盤,股價為2.9港元/股,市值為7.94億港元,較此前市值最高點下跌約64%。

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向記者表示:「工具類APP的熱度已經過去,在移動網際網路初期,手機本身的缺陷還比較大,很多功能只能靠第三方來提供,比如天氣、清理以及桌面等,所以墨跡天際、獵豹清理大師等順勢而起。但是隨著智慧型手機越來越完備,很多功能就開始由官方提供,天氣和清理等功能變成了手機的標準配置,一批以功能性APP為主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開始衰落。而且工具型APP用戶缺乏黏性,容易被官方服務所取代。」

墨跡天氣在招股書中坦言,氣象服務領域存在眾多競爭對手,如新浪天氣通、中國天氣通、最美天氣等,隨著氣象服務領域競爭的加劇,不排除會導致墨跡天氣APP市場佔有率的下降、盈利能力下滑。

據了解,墨跡天氣與手機廠商有所合作。記者在OPPO品牌手機自帶的天氣應用界面底部發現,標註有「數據由墨跡天氣提供」字樣,不過字體較小。

網際網路產業分析師丁道師表示:「工具類產品的一大特點是安裝量大但是使用率低,墨跡天氣、魯大師等產品,用戶量動輒數億,但其工具屬性註定了使用率不會很高,大部分時候處於閒置狀態。」

墨跡天氣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墨跡天氣目前擁有超過6.5億用戶,市場佔有率近70%,月活躍用戶數產國1.47億。

不過此前招股書數據顯示,墨跡天氣用戶每天在該軟體上的停留時間總計2分17秒,使用時長與社交、資訊類產品相去甚遠。

此外,墨跡天氣的氣象數據主要依靠國家氣象局及其下屬單位發布,而大眾和相關機構均可使用,國內尚無民間組織進行系統的氣象數據的採集和預測。由此引來了對墨跡天氣的技術壁壘的質疑。

墨跡天氣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回應稱:「天氣預報絕不是數據搬運的過程,而是背後海量的氣象數據和技術加持。墨跡天氣的短時晴雨預測的準確率都提高到了90%以上的水平,在行業內也是領先的。」

不過記者在應用商城中發現,不乏有用戶吐槽墨跡天氣「廣告太多」和「預報不準」。「我這烏雲密布,它告訴我是晴天」「下了雨你才報」等類似的評論頻頻出現在評論區,這些用戶都給應用打了一星差評。從用戶感知的角度,墨跡天氣預報準確率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王超認為:「手機天氣APP技術門檻相對較低,替代性強,官方推出內置功能後,會被迅速繞過去。」另外,他提到:「轉型非常不容易,公司極易產生路徑依賴,公司基因不好改。」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上市心不死:墨跡天氣急需新故事
    投稿來源:劉曠在首次衝擊IPO被拒近一年多之後,夢碎「APP第一股」的墨跡天氣又傳出將要重新啟動上市的消息。9月22日,墨跡天氣與中信證券籤訂上市輔導協議,將在近日擬在創業板上市。當初,墨跡天氣在眾多資本的加持之下,依然難圓夢。如今的墨跡天氣正在嘗試向B端方向發展,擺脫單靠C端的困擾。
  • 墨跡天氣衝擊創業板上市
    摘要 【墨跡天氣衝擊創業板上市】證監會最新公告顯示,天氣軟體服務商墨跡天氣(北京墨跡風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提交了創業板招股書,擬公開發售不超過1000萬股股票。
  • 再謀上市的墨跡天氣:營收硬傷難解
    9月28日,據界面新聞等媒體報導,北京墨跡風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墨跡天氣」,也稱「墨跡科技」)與中信證券已於9月22日籤署上市輔導協議,並於近日在北京證監局備案,計劃在創業板上市。資料顯示,墨跡天氣成立於2010年,主營業務為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平臺的氣象信息服務和廣告信息服務,註冊用戶超過6.5億。
  • 墨跡天氣繞道謀上市?資本市場不相信「德爾菲氣象定律」
    投稿來源:網際網路江湖去年10月,墨跡天氣的IPO申請最終被否,行業頭牌的光環沒能讓它圓了自己的上市夢。確實,如果只是講一個2C工具類產品的故事,營收單一,似乎並沒有什麼想像空間。即便上市成功了,可能也很難獲得理想的估值。如今,重心似乎由2C轉向了2B,墨跡天氣旗下墨跡赤必在B端的聲音愈發響亮,在很多人眼裡,這似乎是墨跡天氣謀求上市的解決方案。
  • 6.5億中國人用過的APP,墨跡天氣3年上市路為何止步?
    在上市這件事上,墨跡天氣仍舊磨嘰。2016年12月,墨跡科技向證監會報送了創業板招股書(申報稿)。三年之後,墨跡天氣上市仍舊遙遙無期,就在10月11日,證監會網站披露,墨跡科技IPO未通過。墨跡科技是第一家擬A股上市的純APP類公司。
  • 墨跡天氣IPO失敗,工具類軟體前景黯淡
    同時墨跡科技背後還有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險峰系、創新工場系、上海盛資等知名投資機構。即便是"榮耀光環"加身,墨跡科技還是未能通過發審委的審核。三年艱辛的上市路墨跡天氣2010年創立,通過手機、平板和TV等終端設備為用戶提供天氣信息,累計安裝用戶達到5.56億人次。
  • 墨跡天氣註冊資本暴增,曾因惡劣廣告等問題被拒絕上市
    9月15日消息,據天眼查App顯示,9月12日,墨跡天氣運營公司北京墨跡風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日前發生變更,由3000萬元增至3.6億元,增幅高達1100%。在今年的9月10日,公司監事發生了變更,王敏代替張超出任監事一職。
  • 墨跡天氣
    墨跡天氣簡介  墨跡天氣app是一款橫跨全手機平臺,在國內用戶量最多的天氣預報軟體。
  • 上市心不死,坐擁6.5億用戶無法變現,墨跡天氣難逃工具類App宿命?
    在苦等近3年時間後,2019年10月11日,墨跡天氣的IPO申請最終被否,雖然長年佔據天氣類App龍頭位置,又有明星股東加持,但墨跡天氣還是未能如願上市。如今墨跡天氣從工具類App運營商轉型為兼顧C端、B端的商業氣象服務平臺,疑問也隨之而來:轉型B端能否為墨跡天氣帶來新增長點?
  • IPO失敗的墨跡天氣,果然無法突破其商業模式的局限
    不過,墨跡天氣雖然令「用戶們」十分開心,但是從2016年便開始傳出要上市的它,在商業價值層面卻令「資本」十分失望,它在2019年10月份被證監會發審委宣告IPO過會失敗。至此,墨跡天氣想要成為「APP第一股」的美夢破碎了。
  • 被否一年後墨跡天氣重啟IPO計劃,它如何應對收入結構的問題?
    記者 | 周伊雪1去年上市被否後,墨跡天氣在近期重啟IPO計劃。據北京證監局網站披露,開發和運營墨跡天氣APP的北京墨跡風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證券已於9月22日籤署上市輔導協議。公司擬於創業板發行上市。
  • 天氣APP墨跡擬上市 股東與客戶中均現阿里系
    中國證券網訊 據新京報今日報導,墨跡股份「80後」創始人金犁或即將分享IPO財富盛宴。經過短短六年發展,2017年新年前夕,墨跡股份發布了招股書。公司券商保薦人士分析,按照正常程序,墨跡股份實際發行應該在2018年或2019年。
  • 墨跡天氣用AI重新定義天氣預報
    洞察到天氣預報準確率以及服務體驗方面的痛點,墨跡天氣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深度學習等技術,不斷地深挖氣象數據,提升天氣預報精準度,為用戶提供精準到分鐘級公裡級的短時預報以及未來40日天氣趨勢預測等服務,讓用戶出行更加放心。
  • 工具類App的社交夢:靠廣告生存的墨跡天氣,想讓人們把天氣聊出花兒?
    沒有社交夢的工具類 App 不是一個好的天氣資訊平臺。12 月 24 日上午的證監會公告顯示,近日提交了創業板招股書,將公開發售不超過總股本 25% 的股份。天氣類移動工具墨跡天氣繼美圖之後,墨跡天氣成為今年又一家即將 IPO 上市的國內移動網際網路公司。
  • 讓天氣盡在掌握!墨跡天氣打造貼心出遊攻略
    然而,由於近期正值冷熱交替時節,天氣晴雨不定,若有出遊計劃,建議通過墨跡天氣等天氣APP提前查詢天氣情況,了解本地與當地天氣動態,並根據天氣情況提前做好攻略規劃,讓出行更有備無患。  不過,很多朋友在查詢天氣APP時,會發現不同APP的預報不盡相同,同一天的天氣有些平臺預報晴好,有些平臺則預報有陰雨,哪個平臺更精準呢?
  • 墨跡天氣回應IPO被否:將加強自我監察 發展不會止步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揭書宜墨跡天氣對其
  • 墨跡天氣「科技戰役」背後的「硬核」力量
    在此期間,作為擁有6.5億用戶的墨跡天氣充分發揮氣象行業頭部企業的作用,率先採取了多項措施。從今年1月28日起,墨跡天氣聯合百度地圖、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等多個平臺在其APP端內增設了疫情專題,用戶在打開墨跡天氣查看天氣預報的同時就可以很方便的看到基於用戶地理位置的全國疫情實時數據,在線問診、確診人員同行程車次查詢功能、疫情闢謠、防護知識及等疫情相關的信息及動態,同時墨跡天氣應國家預警中心要求,向用戶定點推送分時段、分區域的疫情預警及相關信息的發布,並根據各省指示逐步輻射全國
  • 墨跡天氣:颱風暴雨來襲,精準天氣預報護航出行
    隨後,第5號颱風「薔薇」、第6號颱風「米克拉」陸續登陸,超強颱風、雷暴、暴雨等極端天氣輪番上陣,給沿海地區人們的交通出行造成嚴重影響。此時,精準的天氣預報服務顯得尤為重要。如今,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天氣類APP早已成為人們生活出行不可或缺的必備指南,幾乎每部手機中都安裝了墨跡天氣這類天氣APP。
  • 動態桌面壁紙 安卓墨跡天氣新版評測
    最近墨跡天氣推出了其Android2.24版,在最新的版本中,墨跡天氣將動態天氣搬到了桌面!動態桌面壁紙 安卓「墨跡天氣」新版評測動態天氣桌面壁紙全新的墨跡天氣2.24版新增了動態天氣壁紙,通過動畫效果將華麗的天氣場景放在桌面上顯示。根據天氣和季節變化,墨跡天氣會自動在桌面上顯示各種的動態 天氣壁紙。
  • 墨跡天氣企業服務品牌墨跡赤必,專注商業氣象解決方案
    而伴隨眾多氣象服務平臺的入局,商業氣象服務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如何在競爭的夾縫中求生,在市場博弈中取勝,成為墨跡赤必等頭部平臺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  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赤必藉助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不斷優化技術實力與服務能力,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精準的預報服務  相關行業數據顯示,墨跡赤必目前可提供分鐘級公裡級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