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質量「成績單」公布 上半年河南大氣、水環境均同比較大改善

2021-01-14 瀟湘晨報

7月21日,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上半年我省大氣、水環境質量狀況,今年上半年全省大氣、水環境均同比較大改善——大氣質量優、良天數同比上升16.4個百分點,Ⅰ~Ⅲ類「好水」斷面同比增加20個。

兩項顆粒物濃度均同比下降20%以上。監測顯示:1-6月,全省17個省轄市及濟源示範區環境空氣PM10平均濃度為8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25微克/立方米,下降22.5%,濃度值較高的省轄市為安陽、焦作、鶴壁、濮陽、洛陽;PM2.5平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4微克/立方米,下降20.0%,濃度值較高的省轄市為安陽、濮陽、鶴壁、焦作、漯河、濟源。

其他汙染物濃度也實現同比「兩位數的百分比」下降。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為10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2微克/立方米,下降16.7%;二氧化氮平均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6微克/立方米,下降17.6%。

汙染物濃度同比下降,直接帶來大氣質量優、良天數增加,同比上升16.4個百分點,比例為63.8%,

1-6月,國家94個水汙染防治考核斷面中,Ⅰ~Ⅲ類「好水」增加幅度大,消滅了劣Ⅴ類水質斷面。按考核因子平均濃度計,Ⅰ~Ⅲ類水質斷面有73個,佔比77.7%,達到國家要求的高於57.4%的目標;無劣Ⅴ類水質斷面,達到國家要求的低於9.6%的目標。與去年同期相比,Ⅰ~Ⅲ類水質斷面增加20個,增加21.3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減少1個,減少1.1個百分點。

當天,省生態環境廳也公布了6月大氣、水環境質量狀況。

6月份,全省17個省轄市及濟源示範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58.9%,環比下降4.7個百分點,同比上升31.7個百分點。

6月份顆粒物濃度監測顯示:PM10月均濃度為59微克/立方米,環比下降13微克/立方米,環比下降18.1%,同比降低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濃度值較高的省轄市為安陽、焦作、濟源、鶴壁、新鄉;PM2.5月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環比、同比均持平,濃度值較高的省轄市為焦作、濟源、鶴壁、新鄉、濮陽。

夏季來臨,影響大氣質量首要汙染物從顆粒物轉變為臭氧。

6月份,17個省轄市及濟源示範區首要汙染物均為臭氧,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前5名(空氣品質由好到差順序)為:信陽、駐馬店、周口、南陽、漯河,後5位(空氣品質由好到差順序)為:濟源、新鄉、鶴壁、安陽、焦作。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17個省轄市及濟源示範區綜合指數排名在後20名的城市為濟源(倒數第20)、新鄉(倒數第19)、鶴壁(倒數第17)、安陽(倒數第7)、焦作(倒數第4)。

6月份,國家94個水汙染防治考核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55個,佔58.5%,達到國家要求的高於57.4%的目標;劣Ⅴ類水質斷面1個,佔1.1%,達到國家要求的低於9.6%的目標。同比,Ⅰ~Ⅲ類水質斷面減少3個,減少3.2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減少6個,減少6.4個百分點。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河南2019年大氣環境成績單發布:PM2.5和PM10圓滿完成國家目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兵 PM2.5和PM10圓滿完成國家和省定目標任務,各項各項汙染指標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PM2.5濃度連續5個月達到國家空氣之間二級標準,1月7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19年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第9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汙染防治攻堅強力推進,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全省各地空氣品質同比有改善!1-11月廣東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成績單發布
    2020年1-11月全省城市空氣和水環境質量及排名情況新鮮出爐啦,21個地市的情況全在這!快來看看吧~一、城市空氣環境2020年1-11月,全省優良天數比例(AQI達標率)為95.4%,較2019年同期(以下稱同比)上升5.9個百分點;珠三角地區AQI達標率為92.8%,同比上升9.5個百分點。
  • 宣城市做好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助推城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水環境承載力指在一定時期內,區域水環境系統在滿足水質目標要求、保持可持續的自淨能力和維持水生態健康的條件下,對區域人口、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支持能力。為進一步加強我市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工作並編制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根據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通知要求,我市認真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助推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一是迅速開展合作。
  • 宣城市全力做好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助推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水環境承載力指在一定時期內,區域水環境系統在滿足水質目標要求、保持可持續的自淨能力和維持水生態健康的條件下,對區域人口、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支持能力。為進一步加強我市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工作並編制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根據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通知要求,我市認真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助推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一是迅速開展合作。
  • 今年上半年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 洛陽倒數十六
    生態環境部官網通報截圖2019已經過半,河南上半年空氣品質怎麼樣?生態環境目標任務完成如何?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日前發布今年以來全省環境質量狀況及排名情況。通報顯示,今年5、6月份,河南PM2.5月均濃度達到近5年來最低。空氣品質整體來看有所改善,但大氣汙染治理仍在「爬坡過坎」 ,稍有鬆懈就可能出現反覆。
  • 去年河南秋冬季遭遇最差氣象條件,空氣品質卻成功「逆襲」
    我省空氣品質顯著改善河南商報記者鄧萬裡/攝  河南商報記者陳朋衝  1月7日,省生態環境廳通報了我省去年的大氣汙染防治「成績單」。  具體到各地,全國337個城市優良天數增幅大的前十名城市中,有河南省的7個城市,其中平頂山增幅位居第一,比前年的優良天數增加了76天。  1月7日,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大氣環境處處長邵豐收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河南空氣品質改善效果顯著,整體看,河南多項汙染因子指標的降幅,在京津冀乃至全國都排在前列,多項防治成績被生態環境部相關領導充分肯定。
  • 揚州公布第三季度環境質量報告 水汙染問題仍然較突出
    日前,江蘇揚州市公布了該市2020年第三季度的空氣品質報告,報告顯示雖然三季度整體空氣品質在持續改善,但主要大氣汙染物仍然超標,地表水整體也呈輕度汙染狀態,尤其黑臭水體問題突出。發布的環境空氣品質數據顯示,1至9月,按《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評價,揚州市區有效監測天數274天,環境空氣優良天數共217天。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值(O3)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標。
  •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的集中體現。當前,我國區域性、結構性汙染問題依然突出,主要汙染物排放量仍處於高位,環境質量特別是大氣環境質量受自然條件變化影響較大,一些流域和地區水環境質量改善程度不高,土壤汙染、危險廢物、化學品等環境風險管控壓力大。我們要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聚焦突出問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推進、加快解決。
  • 去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成績單」出爐
    全面打好汙染防治八大戰役大氣:去年巴城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6.7%,同比提升1.9%水:全市地表水斷面Ⅰ-Ⅲ類水質佔比100%其他:5條城市黑臭水體完成整治,全市122個建制鄉鎮汙水處理廠建成投運86個、在建22個,40個自然保護地的環境問題全面整改 去年底,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
  • 江蘇2019年環境成績單出爐:大氣、水環境近5年最好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紅豔 文 / 攝)出門抬頭隨手一拍藍天,都是手機屏保;沿長江漫步,偶爾還能看到可愛的江豚露頭;家門口的河水變清澈了,休憩散步更舒適 ……4 月 29 日,江蘇省政府舉行 2019 年全省生態環境狀況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19 江蘇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現代快報記者獲悉,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 2019年河南大氣質量持續改善,PM10、PM2.5年均值實現目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力文  1月3日,從省生態環境廳傳來喜訊——2019年我省大氣質量持續改善,顆粒物兩項指標圓滿完成2019年國家及省定空氣品質年度任務。
  • 孫金龍: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我們要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導和倒逼作用,以持續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的集中體現。當前,我國區域性、結構性汙染問題依然突出,主要汙染物排放量仍處於高位,環境質量特別是大氣環境質量受自然條件變化影響較大,一些流域和地區水環境質量改善程度不高,土壤汙染、危險廢物、化學品等環境風險管控壓力大。
  • 今年上半年深圳五大河流水質全面達標,空氣品質全國排名第四
    深圳晚報記者 張焱焱 攝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 2019~2020 年度 " 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 榜單,深圳位列榜單。其中,深圳水環境和空氣品質等指標得分較為領先。深晚記者在市生態環境局採訪時獲悉,2020 年上半年,深圳五大河流水質全面達標,全市河流水質明顯改善;深圳上半年 PM2.5 平均濃度為 18.5 微克/立方米,為有監測數據以來最低水平;深圳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在全國 168 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四," 碧水共藍天一色 " 的新畫卷正在鵬城大地徐徐展開。
  • 未來河南藍天會更多2021年大氣汙染攻堅戰怎麼打?河南明確三個方向...
    2021年1月14日,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系列新聞發布會」之「2020年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落實情況」現場了解到,去年,我省圓滿完成了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環境執法「大練兵」丨環境執法部門著力推進水環境質量改善提升
    長期以來,我市生態環境執法部門一直將水汙染環境監管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積極推進,堅持監管與防控同向發力,以解決突出水汙染問題為重點,以提高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創新執法手段,強化執法監管,確保我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提升。
  • 1-10月全省空氣品質成績單出爐
    陝南地區32個縣(區)空氣品質均改善,其中改善的前5個縣(區)依次為柞水縣、鎮坪縣、平利縣、旬陽縣、漢濱區。專家分析與2019年10月比較,今年10月全省環境空氣品質持續9月的下降態勢,以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來評價,全省13市(區)除榆林、延安、西安外,環境空氣品質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商洛、安康、渭南、韓城和銅川空氣品質明顯下降。
  • 上半年昌吉州空氣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上半年我州空氣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六項汙染參數「五降一升」中國昌吉網訊(記者 劉茜、通訊員 楊茗茹)7月14日,在奇臺縣金域名門三期項目施工現場,建築工地嚴格落實施工區域圍擋、渣土物料覆蓋等管理標準,抑制揚塵、減少汙染。
  • 今年濟南環境空氣品質實現「開門紅」 PM2.5和綜合指數改善幅度均...
    最近一兩個月,經常關注環境空氣品質的市民會發現,「濟南藍」幾乎天天見。省生態環境廳最近公布今年4月和1-4月全省環境空氣品質狀況,證實了市民的上述感受。4月,我市PM2.5和綜合指數改善幅度均居全省首位;1-4月PM2.5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在全省7個傳輸通道城市中濃度最低。
  • 上半年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值
    上半年全省大氣六項主要汙染物平均濃度均同比下降,臭氧平均濃度為2015年以來歷史同期首次出現同比下降。防控臭氧汙染,我省在去年7—9月開展大氣汙染防治夏季會戰基礎上,今年提早謀劃,省大氣辦印發《河北省加強臭氧汙染防治的指導意見》,自5月份起,各地啟動了為期5個月的臭氧汙染防治攻堅行動,對重點行業、移動源、生活源等實施綜合整治,推進揮發性有機物與氮氧化物協同減排,改善空氣品質。
  • 「十三五」期間天津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監測數據顯示,全市大氣、水、近岸海域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明顯,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48微克/立方米,優良水質斷面佔比從「十三五」初期的15.0%提升到55.0%,劣Ⅴ類水質斷面佔比從55.0%降低至0%,12條入海河流從「全部為劣」到「基本消劣」,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從2015年的30%提高到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