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河南秋冬季遭遇最差氣象條件,空氣品質卻成功「逆襲」

2021-01-13 大河網

  我省空氣品質顯著改善河南商報記者鄧萬裡/攝

  河南商報記者陳朋衝

  1月7日,省生態環境廳通報了我省去年的大氣汙染防治「成績單」。其中,2020年我省實現了245個優良天數,同比增加52天,增幅全國第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秋冬季以來,我省遭遇了近年來最差的氣象條件,卻實現了最好的環保成績。

  2020年我省有245個優良天,增幅全國第一

  1月7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通報了我省去年的大氣汙染防治多項成績。

  根據通報,2020年,我省實現245天的優良天數,同比增加52天,增幅居全國第一位,比全國均值17天,還多了2倍多。

  具體到各地,全國337個城市優良天數增幅大的前十名城市中,有河南省的7個城市,其中平頂山增幅位居第一,比前年的優良天數增加了76天。

  1月7日,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大氣環境處處長邵豐收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河南空氣品質改善效果顯著,整體看,河南多項汙染因子指標的降幅,在京津冀乃至全國都排在前列,多項防治成績被生態環境部相關領導充分肯定。

  去年我省秋冬季遭遇最差氣象條件,空氣品質卻成功「逆襲」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去年我省秋冬季的氣象條件,是近年來最差的。

  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專家陳慧敏介紹,去年11月下旬至12月,我省氣象條件相對不利,其中輻合氣流多,溼度高,雖然冷空氣頻繁到來,但都比較弱,對空氣品質改善作用有限。同時,大多數時候白天溫度還相對比較高,晝夜溫差大,出現逆溫,對空氣品質改善很不利。整體看,這樣的氣象條件在近年來也是最差的。再加上一輪又一輪的重汙染傳輸過程,我省常常處在汙染帶包圍中,可謂遭遇「四面埋伏」。

  但我省卻取得了近年來最好的環保成績。

  邵豐收解釋,其中關鍵原因就是我省精準治汙、科學治汙。比如通過預警調度,提前應對,通過聯防聯控,共同降低影響。另外,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措施得力。

  據了解,通過有效防治,全省秋冬季汙染程度與預測相比大幅減輕,其中2020年10月~12月份,全省有23天實現了汙染級別降低,「輕中度」轉「優良」共15天。

  就市民關心的多項問題,省生態環境廳進行回應

  1月7日,就市民關心的單雙號限行等問題,邵豐收進行了解釋回應。

  問:精準治汙針對性強,聯防聯控涉及區域廣,這兩項措施開展得如何?

  答:比如此前鄭州市監測發現,夜晚時氮氧化物濃度升高,影響PM2.5濃度值,於是對重型柴油車加大管控力度,效果很快顯現。另外針對外地重型柴油車入豫,我省致函山西省政府請求協助做好晉煤外運通道重型柴油貨車限行,對應的汙染也隨之降低。另外包括分級管控、錯峰生產等防治措施,也都充分評估、科學安排。

  問:全省多地單雙號限行,效果如何?答:結合鄭州市情況,單雙號限行是其他防治辦法都實施後,最後的、很無奈也是不得已的選擇。單雙號限行,有取有舍。它對鄭州的空氣品質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具體效果仍在評估測算中,屆時會公布。

  問:市民常調侃的「好天氣靠風吹」,這種現象短時間內能改變嗎?

  答:目前我省的汙染防治,仍然是氣候主導型,氣象影響很大。天氣幫,人努力;天氣不幫忙,人更要加倍努力。本地汙染物很關鍵,同時外來傳輸汙染物影響也很大。目前我省的汙染物排放總量還是遠超環境容量,汙染防治壓力依然非常大。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提升,需要我們的產業結構得到根本調整,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珠三角城市群灰霾天多出現在秋冬季 去年12月最嚴重
    記者了解到,截至12月25日,去年年中山共發布6次灰霾黃色預警,其中1月3次、2月1次、12月2次。地處珠江東岸的深圳也遭遇了同樣的事情。  深圳市氣象局發布的灰霾預警顯示,截至去年12月26日,1月13日、4月15日、9月23日、12月10日,深圳共發布4次灰霾預警,其中有3次是發布於秋冬季節。
  • 2020前三季度全國空氣品質向好 避免秋冬季反彈需要注意哪些核心...
    2020前三季度全國空氣品質向好 避免秋冬季反彈需要注意哪些核心問題?全國範圍內:2020年第三季度顆粒物和近地面O3平均濃度同步下降從全國整體水平來看,2020年第三季度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平均空氣品質較去年同期都有著明顯的改善。
  • 昆明空氣品質最近在下降 環境監測部門:秋冬季下降很正常
    環境監測部門:不用擔心,秋冬季下降很正常,總體仍良好20℃左右的舒適氣溫、藍天白雲裝襯的晴空,讓昆明人很愜意。未來3天,除滇東北、滇東南以及滇西北北部地區多雲有陣雨局部中雨外,其餘大部地區仍都以晴間多云為主。但是你知道嗎?實際上昆明最近的空氣品質卻在下降。
  • 今年上半年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 洛陽倒數十六
    生態環境部官網通報截圖2019已經過半,河南上半年空氣品質怎麼樣?生態環境目標任務完成如何?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日前發布今年以來全省環境質量狀況及排名情況。通報顯示,今年5、6月份,河南PM2.5月均濃度達到近5年來最低。空氣品質整體來看有所改善,但大氣汙染治理仍在「爬坡過坎」 ,稍有鬆懈就可能出現反覆。
  • "逆溫"致霧霾 10月4日空氣品質將好轉
    國慶黃金周第二天,空氣品質十分不給力,全市陷入重度汙染之中。昨天(2日)上午8時,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重汙染黃色預警,這也是今年下半年以來本市首次啟動重汙染預警。業內專家認為,北方預計會出現南風多、逆溫時間長、靜穩天氣多等特點,非常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 杭州今天空氣品質預計為「良」 今晚紅月亮」最美
    後半周大氣擴散條件差  中東部地區開啟「霧霾模式」  連續不下雨,讓人最煩惱的還不是乾燥的感覺,而是惡狠狠的霧霾。  中央氣象臺說,這兩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沒有降水,再加上冷空氣勢力偏弱,大氣擴散條件比較差,所以,我國中東部地區將開始「霧霾模式」。
  • 今年秋冬空氣品質形勢咋樣?
    今年秋冬空氣品質形勢咋樣?) 金秋9月,按理說應是秋高氣爽。但前幾天我國北方地區的一次汙染過程早早地來了,讓人們更加擔憂——今年秋冬,霧霾會不會像去年那樣嚴重?2017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目標的收官之年。
  • 本周河南空氣品質「中間好、兩頭差」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力文省環境監測中心2021年1月4日發布預報,本周空氣品質將呈現「中間好、兩頭差」——周三、周四、周五空氣品質不錯,周初、周末空氣品質較差。據預報,4日至5日,本周我省大部分地區空氣品質有中度至重度汙染過程;6日隨著強冷空氣來襲,大部分區域空氣品質好轉;9日至11日,全省範圍有輕度至中重度汙染過程,省氣象局、省環境監測中心聯合會商預報結果顯示,2021年1月將會出現5次靜穩天氣過程,分別在4日、10-11日、14-15日、21-22日和25-26日。上旬冷空氣頻繁,空氣汙染擴散條件較好。
  • 探秘:為什麼霧霾最愛出現在秋冬季?
    昨天,說好的冷空氣如約而至,只是強度較弱,加上空氣溼度小,降水難以形成規模,只有浙西北和沿海部分地區下了點小陣雨。於是,杭州的空氣品質指數走出了一條拋物線——  早晨6點AQI是117,輕度汙染;中午11點,AQI達到200,中度汙染中的最高值;隨後逐漸減弱為輕度汙染;到傍晚6點,AQI只有45了,空氣品質已是優。
  • 空氣品質與氣象條件關係密切
    多年調查研究表明,城市空氣品質好壞與季節以及氣象條件的關係十分密切。在冬季採暖期,北京市和北方許多城市的大氣汙染元兇是燃煤煙霧,其次是汽車尾氣,兩者的共同作用使空氣汙染更加嚴重;而在非採暖期,則以大量的機動車尾氣和懸浮顆粒物汙染為主。
  • 10月空氣品質排名出爐 "秋冬季改善目標"28城全部負值
    原標題:10月空氣品質排名出爐 "秋冬季改善目標"28城全部負值   原標題:今年10月「2+26」城市空氣品質排名情況出爐   「秋冬季改善目標」28個城市全部負值   環保部今天(14日)對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即
  • 未來河南藍天會更多2021年大氣汙染攻堅戰怎麼打?河南明確三個方向...
    2021年1月14日,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系列新聞發布會」之「2020年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落實情況」現場了解到,去年,我省圓滿完成了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哈爾濱遭遇供暖季以來最嚴重汙染天,兩企業煙氣排放超標
    > 11日,哈爾濱遭遇供暖季以來最嚴重汙染天。人民網 圖人民網哈爾濱12月11日電 12月11日早晨,哈爾濱遭遇霧霾天氣。8時,哈爾濱平均空氣品質指數AQI超過200,出現重度汙染,這也是今年供暖季以來,冰城汙染最嚴重的一天。本次汙染過程,主要因氣象條件不利和燃煤汙染增多導致。預計12日,哈爾濱及周邊地區局地或有重度汙染。受弱冷空氣影響,14日,黑龍江省大部空氣品質將以優良為主。
  • 11月中上旬全國空氣品質預報出爐 PM2.5仍是首要汙染物
    10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全國六大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開展11月中上旬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   會商結果顯示,全國大部地區擴散條件總體較好,預計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
  • 2020河南環境空氣品質改善:PM2.5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陳思1月12日,記者從河南生態環境廳了解到,過去的一年,河南省PM2.5等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0年,河南省PM2.5平均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幅達11.9%,為「十三五」期間降幅最大的一年;與2015年相比,PM2.5濃度降幅達35.0%。
  • 氣象條件與城市空氣品質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對周圍的環境、空氣品質、天氣氣候變化日益關注。人類的健康受天氣、氣候因素的影響極大,當周圍的氣象因素如溫度、溼度、氣壓、風、太陽輻射等發生顯著變化時,對一些人的身體健康就會產生影響,環境空氣品質的好壞也已經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 2020年河南環境空氣品質很「牛」
    2020年河南省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效咋樣?優良天數變多了嗎?哪個城市「氣質」更好?1月12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20年全省PM2.5等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優良天數大幅增加,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效前所未有。
  • 「6+1組合拳」攻堅京津冀及周邊秋冬季大氣治理
    環保部大氣司司長劉炳江介紹,這是第一次制定秋冬季的大氣治理方案,以往都是年度方案;也是第一次設定了秋冬季大氣治理改善比例的目標,對於各個城市,這是第一次「量身定做」量化的指標,過去原則性多,大尺度目標多,這次是目標精確到了每個市、區、縣。劉炳江強調,行動方案不僅是改善空氣品質的攻堅戰,也是供給側改革和企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戰,方案創新提出了量化問責的配套方案。
  • 國慶假期汙染重 北京6日前與一級優好空氣無緣
    首席攝影記者 吳寧/攝  國慶黃金周第二天,空氣品質十分不給力,全市陷入重度汙染之中。昨天上午8時, 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重汙染黃色預警,這也是今年下半年以來本市首次啟動重汙染預警。業內專家認為,北方預計會出現南風多、逆溫時間長、靜穩天氣多等特點,非常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 環保部攻堅京津冀秋冬季大氣治理 最高問責地市書記
    「6+1組合拳」攻堅京津冀及周邊秋冬季大氣治理  汙染不降反升最高問責地市書記  秋冬季節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霧霾重汙染的高發期,這段時期的空氣汙染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全年該地區的整體空氣品質狀況,也更容易受到廣大民眾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