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成績單」出爐

2021-01-13 瀟湘晨報

全面打好汙染防治八大戰役大氣:去年巴城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6.7%,同比提升1.9%水:全市地表水斷面Ⅰ-Ⅲ類水質佔比100%其他:5條城市黑臭水體完成整治,全市122個建制鄉鎮汙水處理廠建成投運86個、在建22個,40個自然保護地的環境問題全面整改 去年底,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成績單:去年巴城空氣品質優良率96.7%,同比2019年上升1.9個百分點,PM2.5濃度28.1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44.8微克/立方米。全市7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均達到或優於地表水Ⅲ類標準,達標率保持100%。全市地表水斷面Ⅰ-Ⅲ類水質佔比100%。治汙攻堅 生態環境質量大改善 「如今環境好了看著也舒服,住起也舒心!」1月1日下午,伴著冬日暖陽,巴城居民譙麗帶著年逾八旬的父母愜意地在津橋湖邊散步。津橋湖作為我市城市黑臭水體重點整治項目,目前已全面完工,過去的「臭水溝」搖身一變成「靚公園」。 去年以來,我市堅持將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抓手,緊盯群眾關心關注的城市黑臭水體、集中式飲用水源、「散亂汙」企業等突出問題,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八大戰役」。 「完成整治5條城市黑臭水體,69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問題有效治理,全市122個建制鄉鎮汙水處理廠建成投運86個、在建22個,40個自然保護地的環境問題全面整改,巴中固廢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全面啟動。」市生態環境局機關黨委書記鄧勝文介紹。 持續開展「五大專項整治行動」,從嚴管控秸稈禁燒、揚塵汙染、餐飲油煙等6大重點領域,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穩定達標。截至2020年12月29日,我市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6.7%,較2019年同期上升1.9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28.1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44.8微克/立方米,同比2019年分別下降14.4%、11.9%,全年無中度以上汙染天氣。突出整改 環保督察取得新成效「把解決環境問題作為重大民生實事,實行『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強力推進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市生態環境局綜合科負責人介紹,圍繞《巴中市突出環境問題督查辦法》《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後續工作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總體安排》,強力推進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 與此同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督導推動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市、區縣領導層層掛牌督辦重點問題,組建5個專項督查組常態開展現場核查和「後督察」,責成2個整改滯後區縣「一把手」向市委書面檢討,責令4名區縣黨政分管同志及2個單位主要負責人停職專抓環保督察問題整改。 截至目前,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997項已完成整改951項,整改完成率達95.4%。其中,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293項問題,已完成整改285項;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450項問題,已完成整改448項;省專項督察232項問題,已完成201項;長江經濟帶排查問題22項,已完成整改17項。

【來源:巴中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深圳「2019環保成績單」出爐,PM2.5值首次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
    深圳「2019環保成績單」出爐,PM2.5值首次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金羊網  作者:林園  2020-01-15 深圳近日召開了2020
  • 10月空氣品質排名出爐,連州暴跌至全市倒數第二|清指數·生態環境
    ,位列全市倒數第二位。結合我市空氣品質現狀和首要汙染物等情況,鎮(街)空氣品質重點選取二氧化氮(NO2)、臭氧(O3)、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共4項指標開展評價。從市生態環境局監測的數據來看,10月份11個重點街鎮中,位居前三位的街鎮全部在清新區,分別為太和鎮、太平鎮和禾雲鎮。清城區的龍塘鎮排名墊底,橫荷街道排名倒數第二,石角鎮倒數第三。
  • 揚州亮出2019年「藍天保衛戰」成績單
    近日,揚州市生態環境部門公布了去年全市「藍天保衛戰」成績單。2019年,揚州市空氣品質穩中向好、持續改善,截至去年12月31日,揚州市全年PM2.5平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遠低於國家規定的75微克/立方米的標準值,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為69.6%,全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PM2.5濃度指標均完成省下達的年度考核目標,空氣品質各項指標水平保持在全省前列。
  • 1-10月全省空氣品質成績單出爐
    䴉䴉今天來發布1-10月全省空氣品質成績單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平均優良天數247.5天,2020年1~10月,與去年同期相比,關中地區67個縣(區)空氣品質改善,2個下降,其中改善的前10個縣(區)依次為永壽縣、華陰市、王益區、蒲城縣、高陵區、民用航天基地、未央區、大荔縣、耀州區、宜君縣,下降的2個縣(區)為文體功能區、澄城縣。陝北地區26個縣(區)空氣品質均改善,其中改善的前5個縣(區)依次為延長縣、清澗縣、志丹縣、富縣、吳堡縣。
  • 安徽生態環境亮年度成績單 產生水汙染賠付和生態補償金4億元
    據市場星報訊 昨日,2019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暨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在合肥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去年我省生態環境狀況,以及2019年重點「動作」。 產生水汙染賠付和生態補償金4億元 2018年,我省已全面實施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121個斷面納入補償範圍,共產生水汙染賠付和生態補償金4億元;六安、阜陽、亳州3市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獲得補償資金位居全省前3位;探索開展大氣環境質量補償工作,共產生大氣補償資金6600餘萬元。
  • 廈門去年科技創新工作交出亮眼成績單 科技企業發展環境持續向好
    2020年,全市科技創新工作深入貫徹中央有關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工作部署,紮實抓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創新創業創造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在推動「雙創」發展、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交出優異成績單,並再次獲得國務院辦公廳通報激勵。
  • 1-11月全省空氣品質成績單出爐 平均優良天數同比增加22.5天
    1-11月全省空氣品質成績單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平均優良天數269.3天同比增加22.5天圖為西安漢城湖012020年11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8%;2020年1~11月,與去年同期相比,關中地區67個縣(區)空氣品質改善,2個下降,其中改善的前10個縣(區)依次為永壽縣、大荔縣、華陰市、蒲城縣、民用航天基地、未央區、王益區、高陵區、耀州區、閻良航空基地,下降的2個縣(區)為文體功能區、澄城縣。陝北地區26個縣(區)空氣品質均改善,其中改善的前5個縣(區)依次為延長縣、清澗縣、富縣、吳堡縣、志丹縣。
  • 「十三五」期間天津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監測數據顯示,全市大氣、水、近岸海域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明顯,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48微克/立方米,優良水質斷面佔比從「十三五」初期的15.0%提升到55.0%,劣Ⅴ類水質斷面佔比從55.0%降低至0%,12條入海河流從「全部為劣」到「基本消劣」,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從2015年的30%提高到72.2%。
  • 武漢前三季度空氣品質「成績單」出爐:優良天數比例87.2%,同比增加...
    湖北日報訊 (記者張倩倩、通訊員韓紅、楊陽)11月17日,武漢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開第三十三次會議,聽取審議2020年武漢市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今年1至9月,武漢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較去年持續增加,未出現中度、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氣,水環境質量保持穩步提升,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於環境質量考核目標要求。據介紹,今年1至9月,武漢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39天(優80天、良159天),同比增加57天;輕度汙染35天,同比減少41天;未出現中度、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氣。
  •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我市近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掠影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我市近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掠影 2021-01-16 1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年優良天數達312天 2020年我市藍天保衛戰成績單出爐
    環境空氣品質實現8年來持續改善。據通報,2020年我市環境空氣品質取得令人欣喜的新成效,全年優良天數達到312天,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5.2%,全面打贏了藍天保衛戰。,環境空氣品質8年來持續改善,圓滿完成了「十三五」目標任務。
  • 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進部署會議召開
    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進部署會議召開 發布日期:2019-05-14 08:
  •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曬出2019年環保「計劃表」
    公裡範圍內新布局工業園區  ●「土淨」  將實施重點行業企業土壤汙染詳查,推進土壤汙染綜合防治示範區建設  ●「聲靜」  加強城市聲環境管理,控制社會生活、交通、建築施工和工業噪聲,確保聲環境質量穩定  1月21日,重慶市召開2019年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通過分析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對今年環保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
  • 北京2019年「藍天成績單」發布 PM10和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首次達標
    昨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曬出2019年「藍天成績單」,創下四個「首次」。   從全市情況看,去年5月至9月,PM2.5平均濃度基本與國家標準相當,8月月均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是PM2.5開展監測以來的歷史最低值。   從各區情況看,2019年密雲區、懷柔區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34、35微克/立方米,率先達到國家標準。
  • 去年河南秋冬季遭遇最差氣象條件,空氣品質卻成功「逆襲」
    我省空氣品質顯著改善河南商報記者鄧萬裡/攝  河南商報記者陳朋衝  1月7日,省生態環境廳通報了我省去年的大氣汙染防治「成績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秋冬季以來,我省遭遇了近年來最差的氣象條件,卻實現了最好的環保成績。  2020年我省有245個優良天,增幅全國第一  1月7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通報了我省去年的大氣汙染防治多項成績。  根據通報,2020年,我省實現245天的優良天數,同比增加52天,增幅居全國第一位,比全國均值17天,還多了2倍多。
  • 北京曬水汙染防治「成績單」
    繼2017年之後,北京再次曬出各區水汙染防治成績單。2017年度,延慶、懷柔、密雲三區考核結果為優秀,門頭溝等六區良好,豐臺等六區合格,房山區不合格。北京市環保局將組織對房山區約談,並對其不達標流域內鄉鎮實施環評限批。
  • 北京2019全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有監測...
    &nbsp&nbsp&nbsp&nbsp2019年北京空氣品質報告正式出爐。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通報說,2019年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
  • 去年衢州環境質量以良為主 10月1日起公布PM2.5數據
    浙江在線06月05日訊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倡議的2012年「6·5」世界環境日,已經邁過第41個年頭。今年的主題為「綠色經濟,你參與了嗎?」在這個全民參與的環保節日到來之際,衢州日前公布了2011年衢州環境質量。此外,記者從環保部門獲悉,從10月1日起,衢州將對市民公布PM2.5數據。
  • 【衡陽市】推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
    全市地域劃定優先保護、重點管控和一般管控三類單元,並實施分類管控。  「三線一單」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通過對區域空間生態環境進行系統性評價,科學確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並以此為基礎,將行政區域劃分為若干生態環境管控單元,確定每個單元的汙染物排放控制、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利用等生態環境管控要求,從而形成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構建覆蓋全區域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 2019年杭州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和滿意度。市區空氣優良天數287天,細顆粒物(PM2.5)濃度年均值38微克/立方米;全市94.2%的地表水市控以上斷面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西湖、千島湖、錢塘江、苕溪、西溪溼地等重要生態環境功能區得到較好保護。全市聲、輻射、固廢等環境質量總體穩定,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