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我市近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掠影

2021-01-22 澎湃新聞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我市近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掠影

2021-01-16 1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

我市不斷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工作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

修複試點工作進展順利

成效明顯

我市系統推進大寶山礦區及其周邊區域、凡口鉛鋅礦區及其周邊區域以及樂昌鉛鋅礦區及其周邊區域的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同時,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凡口鉛鋅礦、大寶山多金屬礦、瑤嶺鎢礦等9家礦山被錄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

經過修復,凡口礦的環境持續改善,原來的舊礦坑一帶已經建成美麗的國家礦山公園。 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純 攝

新豐縣梅坑鎮利坑廢棄石場生態修復工程(一期)。圖片由韶關市自然資源局提供

南雄市珠璣鎮梅嶺黃輝石場水泥用石灰巖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工程效果圖。圖片由韶關市自然資源局提供

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全面開展水田墾造和拆舊復墾工作,進一步完善農田生態系統。針對南雄市、始興縣紅砂嶺地區沙化和水土流失的問題,開展綜合生態治理,建設一個多樹種、多層次、多功能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

生態環境良好的仁化縣夏富村。葉九庭 攝

樂昌梅花鎮石漠化治理已見成效。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純 攝

2018年至今,全市共完成造林與生態修復93萬畝,開展森林撫育207.1萬畝,完成石漠化地區綜合治理14.07萬畝,實現「石漠化面積縮減、石漠化程度減輕、植被蓋度提高」等三大變化,石漠化治理取得重大突破。

美麗的南水湖。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偉 攝

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工程珍稀和代表性物種保護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偉 攝

系統推進流域水環境治理成績斐然。2019年,我市水環境質量全省排名第三,全國排名第二十九,被評為全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明顯的城市之一。與2019年相比,2020年全市河流綜合汙染指數明顯下降,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仿原生態建設的親水棧道河堤。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純 攝

遊客走在仁化碧道上欣賞丹霞風光。 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純 攝

原標題:《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我市近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掠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泰安: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原標題:泰安: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新華社播髮長篇通訊肯定學思踐行全會精神泰安做法新華社日前播髮長篇通訊《贏向未來——來自齊魯大地上的學思踐行》,介紹新華社記者行走齊魯大地,觀察山東各界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落實新發展理念
  • 「十三五」期間天津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監測數據顯示,全市大氣、水、近岸海域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明顯,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48微克/立方米,優良水質斷面佔比從「十三五」初期的15.0%提升到55.0%,劣Ⅴ類水質斷面佔比從55.0%降低至0%,12條入海河流從「全部為劣」到「基本消劣」,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從2015年的30%提高到72.2%。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中國環境報記者 張銘賢 2020年12月25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成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北省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堅持陸海統籌、海河共治,實施陸源汙染防治、海洋汙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環境風險防範、旅遊旺季環境保障等五大攻堅,全省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近岸海域水質達到預期目標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加強保護修復 草原生態質量明顯提高...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加強保護修復 草原生態質量明顯提高 | 回眸林草「十三五」 2020-11-29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江源和青海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經過多年不懈的生態綜合治理,近年三江源和青海湖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動物種群增多活動範圍擴大,植被恢復,水體質量良好。三江源動植物種群增加顯著水體質量良好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覆蓋青海省玉樹、果洛全境和海南、黃南、海西的部分地區,總面積36.6萬平方公裡,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中國環境報)
    2020年12月25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成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北省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堅持陸海統籌、海河共治,實施陸源汙染防治、海洋汙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環境風險防範、旅遊旺季環境保障等五大攻堅,全省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近岸海域水質達到預期目標
  • 生態環境部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情況並答問
    在確定2019-2020年秋冬季城市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目標時,充分考慮各地工作實際和操作性,依據各城市上個秋冬季PM2.5濃度值與過去兩個秋冬季累計下降幅度分別進行分檔,設定各檔改善目標,上個秋冬季PM2.5濃度越高、累計下降幅度越小,本秋冬季目標越高。
  • 綠色發展呵護「防城港藍」 ——我市生態環境保護情況綜述
    ,全力呵護「防城港藍」,寫下了一篇可圈可點的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文章」。記者從市生態環保部門了解到,截至10月,我市空氣品質監測有效天數305天,其中優良天數304天,優良天數比例為99.7%,比去年增加2.3%,綜合指數2.43,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7。PM2.5濃度為19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8%,空氣品質持續向好。
  • 蚌埠市生態環境局2019年保護工作情況及 2020年工作安排
    安徽網蚌埠消息  2019年,在蚌埠市委、蚌埠市政府堅強領導和省生態環境廳大力指導下,該局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和中心工作,研究制定推進舉措,狠抓落實,各項工作按序時進度有力推進,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一、生態環境監測工作進展  2019年是新的生態環境監測司組建後的第一個完整年,在部黨組堅強領導下,我們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積極推進生態環境監測各項工作,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支撐,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一是抓全局、謀長遠,系統規劃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
  • 生態環境好鳥兒最知道 ——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引來眾多鳥類棲息
    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們對生長環境要求很高,需要水質好、空氣好、食物豐富的優質環境,被世界環保組織稱為「空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有它們在的地方,空氣清新,環境優美。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強化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嚴格落實河長制,通過加強河湖水環境管護、實施河道環境整治等多項措施,全面整治區域水環境,水庫、河流水質連續提升,溼地水環境水生態質量不斷提升,逐步呈現出一幅「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生態」的美麗景觀藍圖,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吸引了眾多鳥類前來栖息安家。
  • 生態環境部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標準等工作進展並...
    三、部署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為確保完成「十三五」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目標任務,降低O3汙染,生態環境部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制定了《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部署在全國開展夏季(6-9月)VOCs治理攻堅行動。
  • 青島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人士談「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做足生態保護大文章 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十三五」期間,我市汙染防治力度不斷加大,全面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像這樣的如畫美景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身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越走越寬,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 生態環境部未來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部長解答
    下一步,將積極配合做好修改、上報等工作。  李幹傑說,在抓好機構改革的同時,生態環境部按照既定計劃繼續抓好生態環境重點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和今年兩會的決策部署,在開展長江保護修復、渤海綜合治理、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汙染治理等汙染防治攻堅戰中,統籌劃入的職責及機構,明確責任單位,加強協調配合,做到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幹勁不減。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等情況
    在上述工作基礎上,我國海洋環境質量整體企穩向好,局部區域生態系統得到修復恢復,但仍處於汙染排放和環境風險的高峰期,生態退化和災害頻發的疊加期,仍面臨著諸多突出問題。此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海洋環境保護職責整合到生態環境部,設立海洋生態環境司,打通了陸地和海洋。
  • 關於我市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存在問題整改情況跟蹤調研的報告
    就目前整改情況來看,我市海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力度增大,成效是顯著的。主要表現如下:   (一)紮實推進海域海島海岸帶綜合整治修復工作。銀灘海岸及近岸海域綜合整治修復項目已完善項目竣工驗收的各種文件材料,完成自治區和國家驗收的前期工作。廉州灣海灣新城區海域綜合整治一期項目進展順利,今年上半年將全面完成。
  • 2019大連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北極星大氣網訊:2019年,大連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態環境廳的正確領導下,以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全力做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和「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強化環境監管執法,深入推進環保體制機制改革,統籌推進大氣、水、土壤等汙染防治,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環境治理力度
  • 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芝田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進入衝刺階段
    ,該工程部分景觀建設已基本完工,周邊環境明顯改善。作為泰安市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重要一環,芝田河河道生態完整性、廊道連續性關係到流域內生態平衡,對我市生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芝田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探索生態前沿、城市前沿和文旅前沿為切入點,努力讓芝田河生境回歸自然。芝田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重點打造「印月」「觀林」「秋水」3個節點景觀,其中,「印月」景觀具有承接上遊旅遊和下遊生態的作用。「印月」景觀寓意「湖印天上之月」。
  • 《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去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果進一步鞏固,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海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生態系統格局整體穩定,核與輻射安全有效保障。
  • 去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成績單」出爐
    治汙攻堅 生態環境質量大改善 「如今環境好了看著也舒服,住起也舒心!」1月1日下午,伴著冬日暖陽,巴城居民譙麗帶著年逾八旬的父母愜意地在津橋湖邊散步。津橋湖作為我市城市黑臭水體重點整治項目,目前已全面完工,過去的「臭水溝」搖身一變成「靚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