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6 1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
我市不斷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工作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
修複試點工作進展順利
成效明顯
我市系統推進大寶山礦區及其周邊區域、凡口鉛鋅礦區及其周邊區域以及樂昌鉛鋅礦區及其周邊區域的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同時,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凡口鉛鋅礦、大寶山多金屬礦、瑤嶺鎢礦等9家礦山被錄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
經過修復,凡口礦的環境持續改善,原來的舊礦坑一帶已經建成美麗的國家礦山公園。 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純 攝
新豐縣梅坑鎮利坑廢棄石場生態修復工程(一期)。圖片由韶關市自然資源局提供
南雄市珠璣鎮梅嶺黃輝石場水泥用石灰巖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工程效果圖。圖片由韶關市自然資源局提供
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全面開展水田墾造和拆舊復墾工作,進一步完善農田生態系統。針對南雄市、始興縣紅砂嶺地區沙化和水土流失的問題,開展綜合生態治理,建設一個多樹種、多層次、多功能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
生態環境良好的仁化縣夏富村。葉九庭 攝
樂昌梅花鎮石漠化治理已見成效。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純 攝
2018年至今,全市共完成造林與生態修復93萬畝,開展森林撫育207.1萬畝,完成石漠化地區綜合治理14.07萬畝,實現「石漠化面積縮減、石漠化程度減輕、植被蓋度提高」等三大變化,石漠化治理取得重大突破。
美麗的南水湖。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偉 攝
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工程珍稀和代表性物種保護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偉 攝
系統推進流域水環境治理成績斐然。2019年,我市水環境質量全省排名第三,全國排名第二十九,被評為全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明顯的城市之一。與2019年相比,2020年全市河流綜合汙染指數明顯下降,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仿原生態建設的親水棧道河堤。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純 攝
遊客走在仁化碧道上欣賞丹霞風光。 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純 攝
原標題:《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我市近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掠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