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於我市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報告》。按照《監督法》的要求和常委會2014年的工作安排,最近,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承才帶領調研組,對市政府的整改情況進行了跟蹤調研,召開了市海洋局、環保局、住建局、城管局及相關部門下屬單位負責人參加的調研會,並組織市人大城建委委員對整改情況進行了認真的審議,有關情況如下:
一、對整改工作的基本評價
審議結束後,市政府對市人大常委會的審議意見是比較重視的,組織市海洋局、環保局、住建局、城管局等部門,對審議出來的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認真整改,做了大量工作,並及時將辦理情況書面報告市人大常委會。就目前整改情況來看,我市海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力度增大,成效是顯著的。主要表現如下:
(一)紮實推進海域海島海岸帶綜合整治修復工作。銀灘海岸及近岸海域綜合整治修復項目已完善項目竣工驗收的各種文件材料,完成自治區和國家驗收的前期工作。廉州灣海灣新城區海域綜合整治一期項目進展順利,今年上半年將全面完成。潿洲島整治修復項目、汙水垃圾處理工程已投入使用。同時,積極做好海域海島海岸綜合整治項目儲備工作,組織編制「潿洲島生態建設實驗基地」項目,並通過國家海洋局組織的專家評審;馮家江口西岸域海岸帶綜合整治項目、潿洲島東海岸整治修復工程項目實施方案已編制完成,並報請自治區列入項目儲備備庫。
(二)強化用海計劃管理,建立健全海洋環境保護規範。在完成第二輪海洋功能區劃修編工作的基礎上,啟動第三輪《北海市海洋功能區劃》修訂工作,同時,加強對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的調研,完善海洋環境保護的法規體系和損害海洋生態補償機制,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制定《北海市海洋生態損害賠償和損失補償管理暫補辦法》,實施海洋管理中對破壞海洋環境和生態系統所承擔相應責任。研究出臺《北海市圍填海工程項目海域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管理辦法》、《北海市海域使用權收回補償辦法》以及我市海沙開採海域使用管理規範文件。探索建立海域評估機構,建立海域收儲制度,研究開展海上構(建)築物的產權登記工作,保障海域使用人的合法權益。
(三)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提高海洋管控能力。搭建了數字海洋信息系統架構,初步實現單機版數據錄入查詢及三維可視化功能。實現我市「一張圖」管海的目標,建立了海洋圖庫和海洋地理資料庫和海洋服務的共網站,提高我市海洋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重視陸源汙染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活動。一是加強沿海、沿江工業企業和排汙口管理,嚴肅查處沿海、沿江私設排汙口的環境違法行為。二是開展馮家江沿岸畜禽養殖治理活動,清除了一批汙染養殖場,改善了近岸海域環境質量。三是加大了城市汙水截流工程建設力度,建設了一批泵站,紅坎汙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已開工建設。
存在問題:一是環境監測實驗室用房尚未解決,致使海洋環境檢測工作受阻。二是城市汙水截流工程進展緩慢,北海城市汙水直排入海現象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嚴重影響我市的城市形象,影響我市城市及海洋生態環境。三是鐵山港汙水處理項目建設進展緩慢,海洋環境汙染嚴重。
二、建議:
1、建立健全我市海洋環境監測和執法機構,構建強有力的海洋專業管理隊伍。
2、突出重點,集中整治。對影響我市海洋環境的問題進行排查分類,分出較重緩急,分期實施。對突出問題如城市汙水截流問題及鐵山港汙水處理問題要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進,力爭短期內有新的突破。
3、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海洋環境保護意識。要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和輿論工具大力宣傳海洋環境保護面臨的嚴峻形勢,提高公眾海洋環境保護意識,使人們認識到海洋環境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形成人人關心海洋,人人保護海洋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