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2020年度1-2月廣東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成績單出爐啦,惠州市2月份環境空氣品質排名全省第一!南都記者從惠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按照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惠州各縣區2月空氣品質由好到差依次排名為惠陽區、仲愷區、惠城區、大亞灣區和惠東縣、龍門縣、博羅縣;與2019年同期相比,龍門縣空氣品質略有下降,仲愷區和大亞灣空氣品質無變化,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4個縣區空氣品質均有所改善。
據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通報,2020年2月,全省AQI達標率為99.4%,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珠三角地區AQI達標率為98.5%,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微克/立方米(4.0%);珠三角地區PM2.5平均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微克/立方米(8.3%)。臭氧和PM2.5作為全省首要汙染物的比例分別為64.0%和31.1%。按照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前三位為惠州、汕尾、深圳和湛江市(深圳和湛江並列第三位),後三位為清遠、廣州和揭陽市;肇慶、汕頭、珠海、佛山等17市環境空氣品質同比有所改善,清遠、湛江、茂名、韶關4市同比有所變差。
2020年1-2月,187個省考斷面(包括168個地表水考核斷面和19個入海河流國考斷面)中,水質綜合指數排名前三位為河源、雲浮、肇慶市,後三位為揭陽、汕頭、東莞市。茂名、東莞、惠州等17市水環境質量同比有所改善,湛江、河源、肇慶、梅州4市同比有所變差。
惠州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數據則顯示,2020年1-2月,惠州市市區優良天數比例(AQI達標率)為100%,與2019年同期持平;綜合指數為2.63,較2019年同期下降19.3%,空氣品質有所改善。
市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24微克/立方米,較2019年同期下降22.6%;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較2019年同期下降18.2%。按照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各縣區1-2月空氣品質由好到差依次排名為大亞灣區、龍門縣、惠陽區、惠城區、惠東縣、仲愷區、博羅縣。與2019年同期相比,7個縣區空氣品質均有所改善。
2020年2月,惠州市優良天數比例(AQI達標率)為100%,與2019年同期持平;綜合指數為2.14,較2019年同期下降10.1%,空氣品質有所改善。市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19微克/立方米,較2019年同期下降13.6%;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較2019年同期下降9.7%。
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方面,2020年1-2月,惠州地級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源(5個)達標率為100%;9個地表水國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Ⅰ~Ⅲ類)為88.9%,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
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考核斷面綜合指數排名,2020年1-2月,水環境質量由好到差依次排名為龍門縣、博羅縣、惠城區、大亞灣區、惠東縣、仲愷區、惠陽區。與2019年同期相比,博羅縣、惠城區、惠陽區、大亞灣區、仲愷區、惠東縣、龍門縣等7個縣區水環境質量均有所改善。
採寫/攝影:南都記者黃海林 通訊員惠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