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聚焦PM10、PM2.5和O3三大指標 今年空氣品質優良率力爭達到63%

2020-11-24 鳳凰山東站

原標題:我市聚焦PM10、PM2.5和O3三大指標

今年空氣品質優良率力爭達到63%  

自今年3月份以來,針對淄博市東風點位空氣品質部分指標較高問題,市生態環境局制定專項檢查方案,克服疫情影響,進行了現場排查,對檢查中發現的排汙企業環境問題採取約談、責令改正和限期整改等措施。這僅僅是市生態環境局狠抓大氣汙染防治的一個縮影。

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依然較大

4月14日,淄博市召開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動員全市上下大力實施生態賦能行動,全面推行全員環保體制機制,以更加堅定的信心和決心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全面開戰。針對大氣環境質量改善,今年淄博市將採取哪些具體措施呢?會後,記者採訪了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大氣質量綜合指數由9.69降至6.23,SO2、NO2、PM10、PM2.5等主要指標濃度分別改善了82.6%、35.5%、36.5%、41.7%,人民群眾對大氣環境質量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空氣品質的改善也為城市發展騰出了環境容量,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儘管如此,在大氣環境質量方面淄博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清華大學科技治汙團隊給出的結論是:從面上來看,綜合指數依然較高,在全省乃至全國排在靠後的位置,化工異味投訴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當前的大氣環境質量距離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從根上來講,全市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交通運輸結構偏汽運的現狀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觀,全市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和排放強度依然較大。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

「我們將立足全市實際,聚焦PM10、PM2.5和O3問題,加力治標、著力治本、全員參與,堅定不移採取有力措施,持續改善全市大氣環境質量,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植入淨化器。」該負責人表示。

治標更要治本全民都參與

「今年全市大氣汙染防治的重點工作,將在三個方向上同時展開。」該負責人告訴記者。

加力治標快見效。開展城鄉環境大整治精細管理大提升,以路域環境、裸露土地、建設工地、工業企業物料堆場、礦山開採修復、移動汙染源、農村環境整治等「七大會戰」為重點,解決突出問題,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打好城鄉環境大整治精細管理大提升硬仗。開展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以出臺的21個重點行業「菜單式」環境管理規範為指導,對標對表,實施全過程管控和治理,切實降低VOCs排放總量。開展工業爐窯深度治理,對29條爐窯實施關停,對78條重點爐窯實施深度治理,對其他暫時滿足當前環境要求的爐窯強化環境監管,確保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實施重汙染天氣應急「差異化」管控措施,堅決杜絕「一刀切」,強化應急減排措施的落實,最大程度上減少重汙染天氣發生時汙染物濃度峰值。

著力治本促發展。以「四減四增」為抓手,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加快中心城區及周邊重汙染企業的摸底排查,制定中長期搬遷方案。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堅決淘汰「散亂汙」企業,充分發揮全市化工、建材基地優勢,打造一批高端製造產業,增加新的增長動能。優化調整能源結構,進一步降低煤炭消耗,增加清潔能源使用佔比,整合關停小火電,逐步淘汰熱電聯產大機組供熱範圍內的燃煤鍋爐。優化調整交通運輸結構,整合現有鐵路運輸能力,增加鐵路運輸量,降低公路運輸量,減少公路運輸過程中的逸撒飄散和汽車尾氣汙染,淘汰國三以下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優化農業投入結構,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量,增加有機肥施用量,嚴格落實秸稈禁燒,減少農業氨排放。

全員環保共參與。人人躬身入局、落實全員環保工作體制機制,形成萬眾一心抓環保的強大合力。實行全員環保「一體戰」,堅持抓全員、全員抓,壓實各級黨委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和職能部門行業監管責任,壓實廣大企事業單位和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壓實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人人參與環保的社會責任,打造黨委領導、政府實施、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環保部門全程跟進、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大環保」工作格局。擺好綜合治理「一張網」,積極推行「環保吹哨、部門報到」,把環保工作嵌入各項工作全鏈條、各領域,從根本上提升綜合治理成效。

據悉,2020年,市生態環境局將緊盯空氣品質優良率63%的目標,聚焦PM10、PM2.5和O3問題,加力治標、著力治本、全員參與,持續發力,久久為攻,以決戰決勝的姿態全面打贏藍天保衛戰。(晚報記者 袁一軍) 

相關焦點

  • PM2.5下降 空氣品質優良率上升 今年浙江投入5億元治氣
    這說明,空氣品質不錯。  那麼,最近這半年,浙江的PM2.5到底降了多少?優良天數增加得多嗎?這些描述浙江大氣環境質量的數據,我們可以從兩份報告中找到答案。  總體來說,浙江的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積極的進展,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這從一組數據中就能看出來:去年,縣級以上城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平均濃度分別比上年下降22.2%和6.7%,11個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上年下降11.3%。今年1-6月三項指標又分別同比下降25%、6.7%、11.5%。
  • 深圳PM2.5首達歐盟標準 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100%
    原標題:深圳PM2.5首達歐盟標準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2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陳發清)2019年深圳PM2.5平均濃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創2006年有監測數據以來最佳水平,首次達到歐盟現行標準。
  • 成都重汙染天氣長效治理:2020年空氣品質優良率達70%以上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2日訊(記者 江瑤)12月11日,成都市政府召開了2016年成都大氣汙染防治新聞通氣會,成都市各行政部門的相關負責人悉數到場,從成都汙染的形成原因、PM2.5主要汙染物來源百分比,以及成都市目前採取的針對性應急措施進行了信息公開,如建立市民有獎舉報制度和彭州石化空氣品質實時發布制度。
  • 2020河南環境空氣品質改善:PM2.5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陳思1月12日,記者從河南生態環境廳了解到,過去的一年,河南省PM2.5等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0年,河南省PM2.5平均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幅達11.9%,為「十三五」期間降幅最大的一年;與2015年相比,PM2.5濃度降幅達35.0%。
  • 5個路段pm2.5和pm10持續飄紅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 于娜)記者從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提升大氣汙染防治精細化水平,促進全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按照相關考核辦法,濟南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指揮部辦公室開展11月份道路顆粒物考核工作,以城市道路為載體對道路空間範圍內顆粒物汙染狀況進行量化評價考核。11月份,全市市區內共有962條路段走航監測數據(PM10、PM2.5)達到考核條件。
  • 我市PM2.5指標達到監測以來歷史最優
    昨日,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截至10月底,全市PM2.5濃度3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PM2.5指標達到有監測以來歷史最優;空氣優良率81.3%,同比提高10.4個百分點。
  • 廣東去年空氣優良率95.5%,連續6年PM2.5穩定達標
    記者6日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面完成國家考核約束性指標,空氣品質優良比例達95.5%,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為「十三五」最優水平,劣V類國考斷面全面消除,近岸海域水質近四年持續改善,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較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效。
  • 空氣品質AQI是如何用PM2.5和PM10計算出來的?
    這其實是對空氣品質指數達到甚至超過最高值的一種叫法。而這個數值就是空氣品質AQI。目前在各大城市均以AQI來作為空氣品質的指標,AQI的數值與霧霾、大氣中的懸浮物總量、二氧化碳數量等有關。AQI數值越大、級別越高,說明空氣汙染狀況越嚴重,對人體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當然,對於同樣的空氣汙染指數範圍,各國家甚至各地區的標準也不同。
  • 合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PM10、PM2.5平均濃度連續5年實現「雙降」
    工作數據顯示,一年來,合肥空氣品質好轉明顯,水汙染治理效果顯著。在各相關部門的努力下,著力推動綠色發展,全域打造美麗合肥,合肥的生態魅力值不斷提升。合肥PM10、PM2.5平均濃度連續5年實現 「雙下降」最近,合肥市環境保護局大氣環境管理處處長夏雲起非常高興,在朋友圈和相關群裡告訴大家合肥去年空氣品質「還不錯」的消息。
  • 滬大氣汙染防治對手有變化:從PM2.5變為二氧化氮和臭氧
    東方網 汪偉秋 攝上海大氣汙染防治的「對手」正從PM2.5變為二氧化氮(NO2)和臭氧。4月26日,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壽子琪做客「2018民生訪談」時透露,雖然2017年上海市PM2.5和PM10都已達到國家下達的考核目標,但二氧化氮和臭氧的指標均未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環保部公布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PM2.5和PM10雙降
    【原標題】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環境保護部18日公布了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PM2.5和PM10濃度均同比下降。第一批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74個城市排名中,石家莊市空氣品質最差,海口空氣品質最好。
  • 全市PM2.5、PM10連續六年雙下降
    全市 PM2.5、PM10 實現連續六年 " 雙下降 ",PM10 為有監測記錄以來首次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南淝河國考斷面主要汙染指標自 2019 年 9 月以來連續七個月穩定達標,十五裡河水質達到 III 類。同時,合肥市還啟動了白石天河、兆河治理項目,確保水質持續達標;蜀峰灣南湖等 9 處黑臭水體完成整治。
  • 山東發布今年1到5月空氣品質狀況 全省PM2.5濃度同比下降9.1%
    閃電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0年1—5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52μg/m3,同比下降18.8%;PM10平均濃度為91μg/m3,同比下降22.9%;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08,同比下降17.8%;優良率平均為70.8%,同比增加14.2個百分點,其中,青島、煙臺、威海、日照4個沿海城市優良率均不低於80%,其他12個內陸城市優良率均不低於
  • pm2.5「引爆」負離子經濟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濟南過山車般的空氣品質指數讓人看得不免心驚肉跳,8日440多,9日就又回到了50,pm2.5似乎一夜間被「打理」得乾乾淨淨。濟南本身多霧,隔三差五有這麼一回也並不是什麼罕事。但是,與以往不同,入秋以來,濟南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遭遇的都是霧霾天氣。媒體的持續關注也讓人們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這一健康需求的缺口正式點燃了負離子空氣淨化器的消費「引線」。
  • 房山這項空氣品質指標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2020年房山區大氣環境中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PM10年均濃度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改善明顯。其中,PM2.5、PM10濃度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NO2自2017年開始連續四年達到國家標準(40微克/立方米);SO2穩定達到國家標準(20微克/立方米)。 2020年,房山區空氣品質同比明顯改善。其中,PM2.5、PM10、NO2下降幅度均較明顯,較2019年分別下降16.7%、12.3%、12.5%;SO2持續保持個位數的極低濃度水平。
  • 北京去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六成 pm2.5仍是大氣主要汙染物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記者3日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19年北京市空氣品質得到有效改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六成。根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北京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240天,全年重汙染天數降到4天。
  • 去年茂名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排全省第一 劣V類水體比例為零
    隨著2020年全省汙染防治攻堅戰通報出爐,茂名環境質量多項重要指標排在全省前列,其中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8.9%,排名全省第一;PM2.5濃度2020年全省最低。  2020年,茂名市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面完成省下達的三年汙染防治攻堅各項硬任務,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 143天空氣品質指標「六降一升」
    據統計,今年1至6月,自貢市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明顯,空氣品質指標呈現「六降一升」態勢: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濃度分別同比下降9.0%、13.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濃度分別下降46.5%、21%、15.4%、9%;優良天數143天,優良率79%,同比上升12.7%,增加23天,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2天,同比減少5天。
  • PM2.5和PM10有什麼區別
    PM2.5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 2.5 微米的顆粒物。PM10是指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兩者的共性,PM10與PM2.5是都屬於可吸入顆粒物,且都含有有害物質,在大氣中長期漂浮,對人體健康和空氣品質都有很大的傷害。
  • 合肥空氣品質近4年逐步好轉 PM10和PM2.5都在降
    中安在線3月3日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 從2013年開始,合肥市空氣品質在逐年穩步好轉。 3月1日,合肥市環保局發布該市空氣品質狀況解析,解析顯示,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的含量也在逐步下降,而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氮氧化物的含量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