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公布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PM2.5和PM10雙降

2020-11-24 閩南網

  【原標題】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環境保護部18日公布了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PM2.5和PM10濃度均同比下降。第一批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74個城市排名中,石家莊市空氣品質最差,海口空氣品質最好。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PM10濃度為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

  從74個城市排名情況看,2017年,空氣品質相對較差的後10位城市依次是:石家莊、邯鄲、邢臺、保定、唐山、太原、西安、衡水、鄭州和濟南市,其中6城位於河北省。海口、拉薩、舟山、廈門、福州、惠州、深圳、麗水、貴陽和珠海,則是當年空氣品質最好的10個城市。

  從三大重點區域看,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2017年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6%,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PM10濃度為1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2%。

  記者了解到,在2017年年初受重汙染天氣頻發和沙塵天氣影響,這一區域上半年PM2.5和PM10濃度同比雙雙反彈;到下半年,各地採取多種減排措施,秋冬季空氣品質比上年同期明顯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2017年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2.1%,同比上升6.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幅度達到20.5%,完成「大氣十條」設定的到2017年底達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標。

  長三角區域25個城市2017年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4.8%,PM2.5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為71微克/立方米,同比均呈下降趨勢。

  珠三角區域9個城市2017年的PM2.5、PM10濃度分別為34微克/立方米、53微克/立方米,均達到國家二級年均濃度標準。(記者高敬)

原標題: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圖表:環保部:2017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新華社發 大巢製圖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高敬)環境保護部18日公布了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PM2.5和PM10濃度均同比下降。第一批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74個城市排名中,石家莊市空氣品質最差,海口空氣品質最好。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PM10濃度為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
  • 空氣品質新國標公布 明確PM2.5濃度標準
    國家環保部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值得注意的是,新國標調整了環境空氣功能分區,將此前的三類分成了二類。同時增加了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8小時濃度限值監測指標。現行的空氣汙染評價指數(API)將改為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  空氣品質新國標將於2016年1月1日在全國施行,但珠三角地區今年就將推行新國標。
  • 環保部:京津冀1-7月PM2.5同比上升11.3%河北5城空氣品質最差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8月16日,環境保護部發布2017年7月和1-7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品質狀況。今年1-7月,京津冀區域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0.6%,同比下降6.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1.3%。在74個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後10位城市中,河北省獨佔6席,其中,邯鄲、石家莊、邢臺、保定、唐山位列後10位城市前五。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7月份空氣品質排名後10位城市中,河北省獨佔7席,唐山、邢臺、石家莊、邯鄲居後10位城市前四。
  • 環保部:496個空氣監測網點實時查PM2.5
    由國家和地方共計投入約9.5億元打造的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將開始投入運行。環保部表示,2013年1月1日起,公眾可通過網絡實時查詢PM2.5、臭氧等的監測信息;同時,國家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絡各站點的監測數據,除了在各城市發布外,還將在國家層次統一發布。
  • 上半年京津冀PM2.5和PM10濃度不降反升 環保部回應
    上半年京津冀PM2.5和PM10濃度不降反升 環保部回應 2017除1、2月份外,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其他月份優良天數比例維持在70%以上,其中三個月在80%以上,PM2.5濃度除1、2月外,最高值都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呈逐月下降趨勢。資料圖:4月27日,北京天氣晴好,情侶在故宮外拍攝婚紗照。
  • 5個路段pm2.5和pm10持續飄紅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 于娜)記者從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提升大氣汙染防治精細化水平,促進全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按照相關考核辦法,濟南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指揮部辦公室開展11月份道路顆粒物考核工作,以城市道路為載體對道路空間範圍內顆粒物汙染狀況進行量化評價考核。11月份,全市市區內共有962條路段走航監測數據(PM10、PM2.5)達到考核條件。
  • 環保部:新標準增設PM2.5監測 收緊PM10的限值
    人民網北京3月2日電 (記者 許博)今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針對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向大家介紹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等方面情況。出席發布會的還有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趙英民先生、環保部汙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先生、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羅毅先生。吳曉青表示,近日,《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修訂工作已經圓滿完成。
  • 環保部公布空氣品質排名新玩法—變化程度排名方案(附全文)
    為督促各省市重視空氣品質改善工作,環保部每月都會對全國74個城市的空氣品質進行排名,廣大網友和媒體對排名前十位和後十位的城市也會各種花樣的宣傳,極大提高了空氣品質改善的公眾參與感。  但也有人對此名單存在質疑。
  • PM2.5入空氣品質評價指標
    在12月21日舉行的2012年中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表示,明年起,北京、天津、河北和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將開展PM2.5和臭氧監測。中新社發 韋亮 攝  中新網12月31日電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30日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環境空氣品質標準》。
  • 北京2013空氣狀況:PM2.5超標1.5倍 好天氣不到一半
    剛剛過去的2013年,PM2.5全年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89.5微克。昨天,市環保局首次發布2013年全年空氣品質狀況及首個PM2.5年均濃度值,相比每立方米35微克的國家標準,去年北京的PM2.5濃度超標約1.5倍。
  • 中國擬將PM2.5納入常規空氣品質評價
    東方網11月16日消息:中國環境保護部相關負責人16日通報說,《環境空氣品質標準》於16日起開始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徵求意見。二次徵求意見稿的最大調整是將PM2.5、臭氧(8小時濃度)納入常規空氣品質評價,並收緊了PM10、氮氧化物等標準限值。  今年入秋以來,北京等城市接連出現灰霾天氣。
  • 生態環境部公布2020年1月全國空氣品質狀況
    2月15日,生態環境部向媒體公布了2020年1月全國空氣品質狀況。2020年1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9.5%,同比上升2.3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101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同比增加33個;PM10濃度為8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4%;O3濃度為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1.4%;SO2濃度為1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6%;NO2濃度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8%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
  • 合肥空氣品質呈好轉趨勢 PM10和PM2.5來源解析報告首公布
    原標題:數據顯示:合肥空氣品質呈好轉趨勢 近日,合肥市環保局發布合肥市環境空氣中顆粒物(PM10和PM2.5)來源解析研究工作匯報,歷時3年多的研究數據顯示,合肥空氣品質呈好轉趨勢:PM10和PM2.5年均濃度逐年下降,重汙染天數逐年減少,達標天數比例呈上升趨勢,各季節空氣品質總體好轉。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pm2.5是什麼意思。PM其實是顆粒物的意思,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簡稱,2.5表示的是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一般這種顆粒的數值太高的話,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pm產生的主要來源就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在燃燒過程中排放的殘留物,PM2.5則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機動車尾氣、燃煤)、揮發性有機物等。
  • 空氣品質AQI是如何用PM2.5和PM10計算出來的?
    這其實是對空氣品質指數達到甚至超過最高值的一種叫法。而這個數值就是空氣品質AQI。目前在各大城市均以AQI來作為空氣品質的指標,AQI的數值與霧霾、大氣中的懸浮物總量、二氧化碳數量等有關。AQI數值越大、級別越高,說明空氣汙染狀況越嚴重,對人體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當然,對於同樣的空氣汙染指數範圍,各國家甚至各地區的標準也不同。
  • 合肥空氣品質近4年逐步好轉 PM10和PM2.5都在降
    中安在線3月3日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 從2013年開始,合肥市空氣品質在逐年穩步好轉。 3月1日,合肥市環保局發布該市空氣品質狀況解析,解析顯示,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的含量也在逐步下降,而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氮氧化物的含量在上升。
  • 聊城PM2.5和PM10濃度上升
    早在2016年,聊城市曾擊敗河北和河南的多個城市,空氣品質位居全國城市排名中倒數第一。空氣品質出現反彈面對惡劣的大氣環境,2018年聊城市出重拳、下猛藥,空氣品質顯著改善。僅2018年上半年,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6.76,同比改善15.1%。源於此,聊城市還獲得了省級生態補償資金2824萬元,居全省第1名。在此基礎上,聊城2018年全年的空氣品質改善明顯。
  • 科學網—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增設PM2.5限值
    在國新辦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介紹了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等方面的情況。 據悉,2月29日,環保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與此配套,環保部同時發布了《環境空氣品質指數技術規定》與《關於實施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的通知》。
  • pm2.5「引爆」負離子經濟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濟南過山車般的空氣品質指數讓人看得不免心驚肉跳,8日440多,9日就又回到了50,pm2.5似乎一夜間被「打理」得乾乾淨淨。濟南本身多霧,隔三差五有這麼一回也並不是什麼罕事。但是,與以往不同,入秋以來,濟南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遭遇的都是霧霾天氣。媒體的持續關注也讓人們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這一健康需求的缺口正式點燃了負離子空氣淨化器的消費「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