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不斷提升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水平

2020-12-05 瀟湘晨報

2020年11月21日,市環境信息與監控中心在聊城市智慧環保調度中心舉行第四期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技術研討班,本次培訓內容主要是聊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網絡智能管理系統的模塊功能和操作步驟。

今年以來,市環境信息與監控中心已舉辦了四次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技術研討班,培訓對象主要是各縣(市、區)生態環境分局監控中心負責人、鄉鎮空氣站運維單位和質控單位的技術人員參加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相關的標準和技術規範、主要汙染物分析儀器工作原理、質量控制要點和運維管理系統運用等。通過培訓,提升我市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管理水平、確保自動監測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

截至目前,我市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工作已形成「第三方運維服務+第四方運維現場檢查+第五方運維網絡檢查和績效初核」體系,實現了對運維質量的嚴格監管。運維人員每次進入站房都有記錄,每項運維操作都在系統上留痕,各項維護記錄按時間歸類,運維周任務、月任務、季度任務、半年任務、年度任務等工單一目了然,對運維單位施行績效評定、積分管理、信用評價等機制管理,有效地提升了監測數據質量。

【來源:聊城市生態環境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環境空氣品質監測規範
    第二條本規範規定了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的設計和監測點位設置要求、環境空氣品質手工監測和自動監測的方法和技術要求以及環境空氣品質監測數據的管理和處理要求。  本規範適用於國家和地方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為確定環境空氣品質狀況,防治空氣汙染所進行的常規例行環境空氣品質監測活動。
  • 2021-2027年中國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行業市場調研與前景趨勢...
    報告首先介紹了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然後對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市場競爭格局及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
  • 環保部印發《國家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城市站自動監測儀器關鍵技術...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日前,北極星節能環保網獲悉,關於印發《國家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城市站自動監測儀器關鍵技術參數管理規定(試行)》的通知已經印發。全文如下:關於印發《國家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城市站自動監測儀器關鍵技術參數管理規定(試行)》的通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各有關企業:為保障國家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數據質量,規範自動監測儀器關鍵技術參數管理工作
  • 這八種行為將被認定為幹擾幹預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監測...
    荔枝新聞記者獲悉,為加強江蘇省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運行管理工作,確保監測數據客觀、準確,省生態環境廳近日出臺了《江蘇省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管理辦法(試行)》。
  • 記者帶您走進嘉興輻射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一探究竟
    「國控輻射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建設項目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支撐,對保障輻射環境安全,提升輻射環境實時監控水平將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嘉興市生態環境局環境監測信息與輻射管理處副處長楊金權告訴記者。他說,本次驗收檢查提出了進一步改進的要求,待完善並通過全面驗收後,自動站將移交省生態環境廳投入正式運行,市生態環境局將配合省廳開展自動站的運行維護工作。
  • 生態環境部關於徵求《環境空氣顆粒物(PM₁₀、PM₂.₅)自動監測質量評估指南》等3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提高生態環境管理水平,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我部制定了《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PM2.5)自動監測質量評估指南》等3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目前,標準編制單位已完成徵求意見稿。
  • 安慶空氣品質達到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12月3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第三季度,安慶市獲省環境空氣品質生態補償資金139.5萬元,補償金額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以來,安慶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優良天數比例提升至90%以上,大氣環境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空氣品質大幅改善,老百姓藍天獲得感顯著提高。
  • 廣州白雲實現空氣品質監測全覆蓋
    2020年,白雲區在已有的5個國控站點基礎上新建了23個空氣品質加密監測站,實現了監測站網在各鎮街的全覆蓋,實時監控各點大氣汙染態勢,並形成快速響應機制,以科學施策、精準發力、上下聯動等一套犀利的組合拳,為打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強大數據支撐,大幅提升了生態環境管理精細化水平。
  • 環境空氣顆粒物β射線法自動監測技術指南
    2012 年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的發布將PM10和 PM2.5連續自動監測方法的編制提上日程。2020年2月1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HJ 1100-2020 《環境空氣中顆粒物(PM10和 PM2.5)β射線法自動監測技術指南》,該標準為首次發布,將於2020年4月12日起正式實施,該標準規定了環境空氣中顆粒物(PM10和 PM2.5)的自動測定方法。
  • 房山區建成高密度PM2.5監測網絡,空氣品質升至北京中遊水平
    新京報快訊(記者 應悅)近年來,房山區針對汙染源頭加強監管,建成高密度PM2.5監測網絡,並新建多處汙水處理設施,不斷完善環境治理。記者今日(9月18日)從房山區獲悉,目前,房山區水質已經有了明顯改善,空氣品質從北京全市倒數提升至中遊水平。
  • 關於徵求《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環境保護法》,配套《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905-2012)的實施,提高環境管理水平,規範環境監測工作,我部決定製定《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質控技術規範》等2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目前,標準編制單位已編制完成標準徵求意見稿。
  • 走進863:安光所國產空氣自動監測設備異軍突起
    走進863:國產空氣自動監測設備異軍突起    「2000年開始,國家開始注重城市空氣品質日報工作,並在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系統建設方面給予了資金支持,推動了全國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的建設。」劉文清對記者說:「現在開展的全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日報和預報,在推動空氣自動監測系統建設的同時,也促進了空氣自動監測系統設備的國產化,並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進入「十五」後,安徽光機所承擔的國家863計劃「可調諧紅外雷射差分吸收汽車尾氣道邊監測技術與系統研究」等4個課題,使我國高檔環境監測儀器的研發水平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打破了多年來我國高檔監測儀器必須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
  • 空氣品質實時監測的意義和作用
    空氣品質為什麼要實時監測?這會是一部分人的疑問。很多人認為使用空氣檢測儀多測幾次,不就可以了解所處環境的空氣品質狀況了,何必又要安裝長期的實時監測設備。以下這些理由或許可以作為我們選擇的參照。只有當室內出現異味、身體不適、感到黏膜刺激等狀況時,才會關注到會否是室內空氣品質問題。或是看到某些噩耗型的新聞,才會聯想到是否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當然,還有一部分人,由於無法獲取可見的數據,故對空氣品質並不關心。而通過室內空氣品質監測所發布的實時數據會逐漸養成人們關心所處環境空氣品質的習慣。就跟人們時不時看下時間、刷朋友圈、刷微博的習慣一致。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及配套環境監測標準修改單
    《大氣汙染防治法》第十二條規定應定期評估並適時修訂大氣環境質量標準,為此原環境保護部於2017年委託中國工程院對《環境空氣品質標準》開展了專題評估。評估專家組充分肯定了現行標準作用,認為標準應當總體保持穩定、部分修改完善,特別是關於汙染物監測狀態的規定應參照國際通行做法予以修改。
  • 省輻射站組織開展核與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現場練兵
    此次現場練兵是四川省輻射站貫徹落實廳黨組以政治建設引領業務能力建設的指示精神,提升四川核與輻射環境監測能力的重要舉措之一。四川省輻射站以及樂山市、綿陽市、廣元市、宜賓市輻射環境監測站的48名監測技術人員參加了本次現場練兵。本次核與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現場練兵主要依託四川省輻射站移動放射性化學實驗車及樂山市輻射環境監測站前沿實驗室開展,四川省輻射站溫江實驗室作為後備輔助。
  • 2019年四川省城市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
    全文如下:2019年四川省城市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臭氧汙染的重要前體物,為積極推進環境空氣VOCs監測體系和能力建設,摸清生成臭氧的重點VOCs種類,掌握重點VOCs濃度水平和變化規律,支撐開展臭氧汙染防治工作,根據生態環境部印發的《2019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監測函〔2019
  • 協同管控 快速實現空氣品質達標改善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近年來大氣汙染治理成效顯著,環境空氣品質明顯改善,細顆粒物濃度明顯下降,重汙染天氣明顯減少。
  • 北京印發十三五大氣汙染防治規劃 強調提升環境監測能力
    規劃中特別強調,要完善環境法規體系,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加強科研和技術示範帶動,提升科技支撐水平;完善環保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引領作用;完善大氣環境監測體系,提升環境監測能力等。  在完善大氣環境監測體系,提升環境監測能力方面,要求全力推進「北京市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升級」等建設,優化完善監測點布置,開展完善地基遙感監測、細顆粒物基準監測、近地面垂直監測和大氣綜合觀測。
  • 空氣品質同比「兩降一升」 袁州區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圖)
    2019年1至6月,袁河水質優良率為100%,所有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與去年同期相比,袁河水質達標率提升了4個百分點(去年2、3月洋江斷面氨氮超標),水質狀況保持穩步向上。  據介紹,袁州區袁河流域段將新建9個水質自動監測站(6個市控站,3個區控站)。目前,已完成水站站房主體工程及文化建設,預計8月底,可運行使用。
  • 北科院環境中心高密度空氣品質監測原型系統項目通過驗收
    5月15日,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組織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航天世紀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的專家,對北京市計算中心承擔建設的北科院城市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高密度空氣品質監測原型系統項目進行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