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1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標題:
安陽連續五個月PM2.5濃度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為2014年以來的首次!
11月10日上午,記者從安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安陽市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20年11月8日,安陽市PM2.5濃度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8%;PM10濃度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8%;優良天數165天,同比增加35天,其中5、6、7、8、9連續五個月PM2.5濃度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這是我市自2014年有PM2.5監測記錄以來的首次,「安陽藍」頻頻刷爆朋友圈,廣大人民群眾藍天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高。
隨著秋冬季節來臨,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嚴峻,我市的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也到了一年中最關鍵的時段。安陽市生態環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規劃建設辦公室和市公安局治安支隊繼續做好多部門聯動工作,開展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根據生態環境部和省攻堅辦印發的《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分兩個階段明確了我市今年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目標任務。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PM2.5不超過8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微克),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不超過12天(同比減少2天);第二個階段從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PM2.5不超過113微克/立方米(比2019年同期下降6微克),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不超過18天(比2019年同期減少6天)。
據安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尹雯靜介紹:圍繞秋冬季空氣品質改善目標,我市將重點抓好8個方面工作。
一是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根據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重點行業ABCD績效分級標準和管控政策,對全市3940家涉氣企業「一廠一策」建立應急減排清單,實施差異化管控,不搞一刀切。對評為全國環保標杆的A級企業和先進引領企業,實行自主減排;對評為全省環保標杆的B級企業,按規定落實減排措施;對評為C級及以下和非引領性企業的,從嚴管控。嚴格執行秋冬季常態化減排調控措施,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涉氣企業總體減排30%左右。
二是強化「三散」汙染治理。滑縣完成「雙替代」9.5萬戶以上,實現全市平原地區「散煤清零」;認真落實採暖季「雙替代」財政補貼政策,確保「雙替代」用戶溫暖過冬。嚴格「散亂汙」排查整治,落實以鄉鎮(街道)為主的屬地管理責任,實現全市「散亂汙」企業「動態清零」。嚴控「散塵」汙染,全市各類施工工地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揚塵防治措施和「三員管理」等制度,對城區道路實行「以克論淨」,持續開展城市清潔行動。
三是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年底前關停整合全市15座4.3米焦爐。加快建設鐵合金、印染、鑄造、腐竹等專業園區,推動傳統產業整合入園,對未按要求完成退城進園、整合入園的203家企業實施關停。加快建成內黃陶瓷園區清潔工業燃氣集中管道制氣項目,對現有煤氣發生爐繼續實施關停。加快公轉鐵項目建設。具有鐵路專用線的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大宗貨物鐵路運輸比例達到80%以上,大唐安陽電廠、大唐林州電廠煤炭清潔運輸比例要達到80%以上。年底前,全市完成8264輛國三及以下柴油貨車淘汰任務。
四是加強工業企業提標治理。今年年底前全市鋼鐵、水泥熟料企業完成有組織和無組織排放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全面加強鋼鐵、建材、有色、焦化、鑄造、水泥等重點行業無組織排放全流程治理和精細化管理,確保無可見煙粉塵外逸。加強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治理,全面提高廢氣收集率、設施運行率和汙染去除率。
五是加強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持續加強柴油貨車路檢路查。對全市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進行全面檢查。全市日用車輛超過10臺次的用車大戶全部安裝門禁系統。依法查處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違法行為。持續深入開展油品質量專項檢查行動。堅決取締「黑加油站(點)」。
六是強化禁燒禁放管控。嚴禁焚燒秸稈、雜草,實現「零火點」。加強全域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突出抓好春節期間禁放工作,實現煙花爆竹零庫存零燃放。
七是加強秋冬季環境監測監控。為秋冬季科學治汙、精準治汙提供技術支撐。
八是強化督查,嚴格執法。對涉氣企業、施工工地實行駐廠監管責任制,對重點路段落實路長制管理,確保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各項重點任務和措施落實到位。對違法違規企業、施工工地等排汙單位依法查處,實施停產整治,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來源:安陽新聞網
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
原標題:《一重要指標連續五個月達國家二級標準,是安陽有監測記錄以來的首次》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