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西安收穫121個優良天 PM2.5等4指標下降

2020-11-27 西部網

西安市2020年上半年大氣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召開。

西部網訊(記者 凌旎)今天(7月31日),記者從西安市2020年上半年大氣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西安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121天,同比增加19天;PM2.5等六項指標「四降、一平、一升」,環境空氣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倒數第19位。

「四降、一平、一升」 都有哪些指標?

西安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劉軍介紹到,上半年,全市環境空氣品質的六項指標「四降、一平、一升」。

其中「四降」為:細顆粒物(PM2.5)57 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3.6%;可吸入顆粒物(PM10)9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4.4 %;二氧化氮(NO2)40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8.4%;一氧化碳(CO)1.7毫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5%。

「一平」為二氧化硫(SO2)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持平。

「一升」為臭氧8小時濃度160微克每立方米,同比升高1.9%。

西安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劉軍。

做好大氣汙染防治 西安上半年有這些舉措

狠抓「冬防期」大氣汙染防治。將長安等區縣納入煙花爆竹禁燃禁售區域予以管控,實施全域禁燃禁售。2019—2020年秋冬季,西安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7.1%、重汙染天數同比減少7天,超額完成了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重汙染天數同比減少1天的改善目標。

紮實開展夏防攻堅和「冬病夏治」。制定下發《西安市2020年夏秋大氣汙染防治及「冬病夏治」專項工作方案》,逐一研究確定13家集中供熱企業燃煤鍋爐改造方向,開展打擊銷售劣質煤和黑加油站點等行動,完成363臺次超標柴油貨車及國Ⅳ柴油車排氣汙染治理,52臺燃氣鍋爐低氮改造,以及重點行業企業涉粉塵和VOCs無組織廢氣排放情況摸底。據介紹,2020年西安市將停用燃煤鍋爐39臺2855蒸噸,超低排放改造15臺1490蒸噸,超淨排放改造6臺720蒸噸,估算削減約52.5萬噸燃煤,預計可減少各項汙染物排放約702.8噸。

下大力實施揚塵汙染治理。為解決PM10居高不下的問題,今年4月在全市開展揚塵和焚燒集中整治行動,共發現並督促解決問題167個。今年6月,西安市生態環境局將建設工地、道路、渣土清運、垃圾消納場所揚塵汙染問題作為重點,開展了揚塵治理「突擊月」行動,檢查發現突出大氣汙染問題170個,發現部門工作落實不力問題4處。通過整治,6月份PM10濃度較5月份下降28.9%。

強化科技支撐。依託西安「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大數據」分析、調度作用,科學運用煙火監控系統管控焚燒汙染,共發現火點873處。將「散亂汙」企業整治清單中12791戶企業基礎數據全部導入網格監管平臺,實現整治「散亂汙」企業全監管。

下一步要做好這幾項工作

持續開展專項整治。持續抓好建設工地和渣土清運揚塵汙染整治,深入開展建築裝飾行業VOCs源頭控制、餐飲油煙無組織排放、涉VOCs重點行業企業專項執法檢查及監督性監測,按照「冬病夏治」思路推進集中供熱燃煤鍋爐超低超淨排放改造、煤改清潔能源、生物質綜合利用等工作。

有效加強空氣品質重點區域管控。啟用「西安智慧環保綜合指揮平臺」系統開展日常管控調度,完善聯合督導檢查機制,第一時間發現處理汙染源。同時持續開展空氣品質分析研判,為全市大氣汙染防治積累經驗。

全力抓好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整治。以工業源、交通源和城市面源為重點,三源共治、綜合施策,紮實推進VOCS整治,從嚴管控臭氧前體物排放,最大限度爭取夏季更多優良天數。

聚力攻堅秋冬季汙染防治。全面展開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及減排清單的修訂編制工作。

編輯:王瑜

相關焦點

  • PM2.5濃度下降 優良天增加 河北省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河北新聞網11月25日訊(記者魏雨)從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河北省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預計到年底,PM2.5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比率均可完成「十三五」規劃以及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
  • 上半年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值
    今年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31,同比下降14.5%;優良天數為119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濃度4、5、6月連續三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上半年京津冀PM2.5和PM10濃度不降反升 環保部回應
    除1、2月份外,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其他月份優良天數比例維持在70%以上,其中三個月在80%以上,PM2.5濃度除1、2月外,最高值都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呈逐月下降趨勢。資料圖:4月27日,北京天氣晴好,情侶在故宮外拍攝婚紗照。
  • PM2.5濃度同比下降 優良水質比例達到75%
    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我市環境質量公報PM2.5濃度同比下降 優良水質比例達到75%晨報融媒體訊(呂明明 首席記者 尚餘全)12月25日,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2020年度我市生態環境信息發布會,公布我市2020年環境質量公報。
  • 長春2015年優良天氣237天 PM2.5是首要汙染物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一氧化碳和臭氧六項指標採用空氣自動監測系統每日進行監測,降塵和硫酸鹽化速率兩項監測指標按月頻率監測,每月28±2天。大氣降水為逢雨(雪)監測。2015年有237天的優良天氣2015年,長春市空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六項只要汙染物年均值分別為66ug/m3、107ug/m3、36ug/m3、45ug/m3、1.8mg/m3、151ug/m3。
  • 143天空氣品質指標「六降一升」
    據統計,今年1至6月,自貢市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明顯,空氣品質指標呈現「六降一升」態勢: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濃度分別同比下降9.0%、13.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濃度分別下降46.5%、21%、15.4%、9%;優良天數143天,優良率79%,同比上升12.7%,增加23天,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2天,同比減少5天。
  • 陝西10月空氣品質:PM2.5平均濃度持續上升 優良天數有所減少
    平均濃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5%;平均優良天數27.8天,同比減少2.0天。2020年1~10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平均優良天數247.5天,同比增加22.7天。2020年1~10月,安康、韓城、銅川、延安、榆林、鹹陽、西鹹、楊凌、寶雞、商洛、西安、渭南、漢中等13個市(區)空氣品質均有所改善(按改善程度由高到低排序)。
  • 北京去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六成 pm2.5仍是大氣主要汙染物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記者3日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19年北京市空氣品質得到有效改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六成。根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北京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240天,全年重汙染天數降到4天。
  • 2020河南環境空氣品質改善:PM2.5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陳思1月12日,記者從河南生態環境廳了解到,過去的一年,河南省PM2.5等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0年,河南省PM2.5平均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幅達11.9%,為「十三五」期間降幅最大的一年;與2015年相比,PM2.5濃度降幅達35.0%。
  • 全市PM2.5、PM10連續六年雙下降
    【藍天】全市 PM2.5、PM10 連續六年 " 雙下降 "在藍天保衛戰方面,合肥市大力開展揮發性有機物、城市裸露土地、" 冒黑煙 " 車輛治理專項行動,強化揚塵管控,推進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抓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積極應對重汙染天氣
  • 河北定州:今年PM2.5平均濃度同比力爭下降6.5%
    6項舉措加強大氣汙染治理今年PM2.5平均濃度同比力爭下降6.5%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徐華 通訊員劉傑)加強大氣汙染治理不鬆勁,定州市提出,今年將重點實施煤煙汙染治理今年該市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的目標為:PM2.5平均濃度達到58微克/立方米,比2019年下降6.5%;優良天數比率為51.5%,達到188天。嚴控煤煙汙染。削減煤炭消費總量,嚴控燃煤機組新增裝機規模,削減非電力用煤。加強散煤全過程監管,推進旭陽能源、國華電廠爐前煤質檢測體系建設,嚴控工業用煤質量;開展散煤復燃檢查專項行動,對農村地區進行全面檢查,嚴防散煤復燃。
  • 全年優良天數達312天 2020年我市藍天保衛戰成績單出爐
    記者1月5日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我市年優良天數達312天,創歷史新高,剛性關鍵指標實現歷史性和質的突破,圓滿完成了「十三五」目標任務。優良天數預測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14位,北方省會城市中排名第2位。環境空氣品質實現8年來持續改善。
  • PM2.5下降了 臭氧嚴重超標了
    原標題:PM2.5下降了 臭氧嚴重超標了去年,我省PM2.5年均濃度下降的消息讓不少人感到欣喜,然而很多人卻忽略了臭氧超標問題。26日,省政府就我省2015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向省人大常委會作出報告,指出我省臭氧超標問題日益突出。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江蘇13個省轄市總體處於中等偏後水平。
  • PM2.5下降 空氣品質優良率上升 今年浙江投入5億元治氣
    那麼,最近這半年,浙江的PM2.5到底降了多少?優良天數增加得多嗎?這些描述浙江大氣環境質量的數據,我們可以從兩份報告中找到答案。  成績:PM2.5濃度降了11.3%  這兩份報告分別是省政府關於大氣汙染防治法執行情況的報告和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大氣汙染防治法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
  • 前10月全省優良天數同比增加22.7天
    本報訊 (記者 艾永華)11月23日,省生態環境廳發布全省空氣品質情況:1—10月,全省13個市(區)空氣品質均有所改善,PM2.5平均濃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平均優良天數247.5天,同比增加22.7天。
  • 京津冀及周邊PM2.5濃度下降11.8%
    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濃度同比下降11.8%。此外,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同比分別下降3.1%、4.0%,生態環境保護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達到「十三五」規劃序時進度要求。
  • 江蘇上半年優良天數比率上升12.7%
    今年上半年,江蘇省空氣品質明顯改善。監測數據顯示,全省PM2.5平均濃度41μg/m3,同比下降19.6%;優良天數比率78.7%,同比上升12.7個百分點。其中,南京、無錫2市 PM2.5濃度已經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35μg/m3)。「今年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和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戰決勝之年,必須高質量完成空氣品質目標。
  • 答記者問丨今年以來全省PM2.5平均濃度、優良天數比例、優良水體...
    具體內容可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設立主要汙染物排放調節資金。根據各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項主要汙染物年度排放總量,按照東、中、西部地區梯度遞減的標準,向各市徵收主要汙染物排放調節資金,並將調節資金與省級環保方面的資金共同建立「資金池」,統籌用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二是建立節能減排獎懲機制。根據各市4項主要汙染物減排任務完成情況和單位GDP能耗情況,按照一定比例向各市返還調節資金。
  • 西安PM2.5質量組成粉塵佔1/3:施工揚塵系主要因素
    如果僅僅將西安霧霾天氣歸結於地形與氣象,顯然不客觀。  西安產生霧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人為因素存在多少?這些各佔比重多少?本報記者試圖從今年國慶節長假前後,西安的霧霾天氣分析中,尋找答案。  除了超級站,西安還有13個環境監測普通子站,只有將13個環境監測子站每日監測的包括PM10、PM2.5等7項指標的結果匯總,才能用數字說明西安當日的空氣品質情況。
  • 濟南2020年優良天227天 強化PM2.5與臭氧協同控制
    【報告摘錄】  持續改善空氣品質,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鞏固行業整治與鍋爐綜合改造成果,深化無組織排放整治,強化PM2.5與臭氧協同控制,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紮實推進機動車汙染治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傑 劉飛躍 戚雲雷   「強化PM2.5與臭氧協同控制」「持續推進土壤汙染防治」「推進汙水處理提質增效」……2021年濟南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濟南提出將「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