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20年上半年大氣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召開。
西部網訊(記者 凌旎)今天(7月31日),記者從西安市2020年上半年大氣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西安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121天,同比增加19天;PM2.5等六項指標「四降、一平、一升」,環境空氣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倒數第19位。
「四降、一平、一升」 都有哪些指標?
西安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劉軍介紹到,上半年,全市環境空氣品質的六項指標「四降、一平、一升」。
其中「四降」為:細顆粒物(PM2.5)57 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3.6%;可吸入顆粒物(PM10)9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4.4 %;二氧化氮(NO2)40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8.4%;一氧化碳(CO)1.7毫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5%。
「一平」為二氧化硫(SO2)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持平。
「一升」為臭氧8小時濃度160微克每立方米,同比升高1.9%。
西安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劉軍。
做好大氣汙染防治 西安上半年有這些舉措
狠抓「冬防期」大氣汙染防治。將長安等區縣納入煙花爆竹禁燃禁售區域予以管控,實施全域禁燃禁售。2019—2020年秋冬季,西安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7.1%、重汙染天數同比減少7天,超額完成了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重汙染天數同比減少1天的改善目標。
紮實開展夏防攻堅和「冬病夏治」。制定下發《西安市2020年夏秋大氣汙染防治及「冬病夏治」專項工作方案》,逐一研究確定13家集中供熱企業燃煤鍋爐改造方向,開展打擊銷售劣質煤和黑加油站點等行動,完成363臺次超標柴油貨車及國Ⅳ柴油車排氣汙染治理,52臺燃氣鍋爐低氮改造,以及重點行業企業涉粉塵和VOCs無組織廢氣排放情況摸底。據介紹,2020年西安市將停用燃煤鍋爐39臺2855蒸噸,超低排放改造15臺1490蒸噸,超淨排放改造6臺720蒸噸,估算削減約52.5萬噸燃煤,預計可減少各項汙染物排放約702.8噸。
下大力實施揚塵汙染治理。為解決PM10居高不下的問題,今年4月在全市開展揚塵和焚燒集中整治行動,共發現並督促解決問題167個。今年6月,西安市生態環境局將建設工地、道路、渣土清運、垃圾消納場所揚塵汙染問題作為重點,開展了揚塵治理「突擊月」行動,檢查發現突出大氣汙染問題170個,發現部門工作落實不力問題4處。通過整治,6月份PM10濃度較5月份下降28.9%。
強化科技支撐。依託西安「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大數據」分析、調度作用,科學運用煙火監控系統管控焚燒汙染,共發現火點873處。將「散亂汙」企業整治清單中12791戶企業基礎數據全部導入網格監管平臺,實現整治「散亂汙」企業全監管。
下一步要做好這幾項工作
持續開展專項整治。持續抓好建設工地和渣土清運揚塵汙染整治,深入開展建築裝飾行業VOCs源頭控制、餐飲油煙無組織排放、涉VOCs重點行業企業專項執法檢查及監督性監測,按照「冬病夏治」思路推進集中供熱燃煤鍋爐超低超淨排放改造、煤改清潔能源、生物質綜合利用等工作。
有效加強空氣品質重點區域管控。啟用「西安智慧環保綜合指揮平臺」系統開展日常管控調度,完善聯合督導檢查機制,第一時間發現處理汙染源。同時持續開展空氣品質分析研判,為全市大氣汙染防治積累經驗。
全力抓好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整治。以工業源、交通源和城市面源為重點,三源共治、綜合施策,紮實推進VOCS整治,從嚴管控臭氧前體物排放,最大限度爭取夏季更多優良天數。
聚力攻堅秋冬季汙染防治。全面展開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及減排清單的修訂編制工作。
編輯: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