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濃度同比下降 優良水質比例達到75%

2021-01-08 瀟湘晨報

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我市環境質量公報

PM2.5濃度同比下降 優良水質比例達到75%

晨報融媒體訊(呂明明 首席記者 尚餘全)12月25日,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2020年度我市生態環境信息發布會,公布我市2020年環境質量公報。年初以來,我市空氣品質持續向好,未發生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氣事件。水環境質量持續達標,優良水質(Ⅲ類以上水質)達標比例達到75%。

在環境空氣品質方面,按照《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進行評價,2020年1-11月份我市市區優良天數為311天(有效監測天數335天),優良天數的比例為92.8%。2020年1-11月份PM2.5(細顆粒物)平均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與2019年同期(30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了3.3%。

在水環境質量方面,2020年1-11月份我市流域水環境質量考核斷面共8個,斷面優良水質(Ⅲ類以上水質)達標比例為75%,達到年度考核目標(75%)。

海浪斷面(牡丹江)、柴河鐵路橋斷面(牡丹江)、牡丹江口內(牡丹江)、海浪河口內(海浪河)、果樹場、電視塔斷面(鏡泊湖)和三岔口斷面(綏芬河)六個斷面水質目標為Ⅲ類,2020年1-11月份這六個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為優良水質;與2019年同期相比,六個斷面水質無變化。

鹼場橋斷面(穆稜河)和三道斷面(蓮花湖)水質目標為Ⅳ類,2020年1-11月份這兩個斷面水質均達到Ⅳ類,與2019年同期相比,兩個斷面水質無變化。

2020年1-11月份我市西水源和鐵路水源兩處水源地水質均符合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要求,與2019年同期相比,水源地水質無變化。

此外,在土壤汙染防治工作上,2020年我市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穩中向好,全年未發生因耕地土壤汙染導致農產品質量超標且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未發生因疑似汙染地塊或汙染地塊再開發利用不當且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各項土壤汙染防治年度目標任務基本完成。

【來源:牡丹江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我市環境質量公報 PM2.5濃度同比下降 優良...
    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我市環境質量公報 PM2.5濃度同比下降 優良水質比例達到75% 2020-12-26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18年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比上年同比下降14%
    根據公報,2018年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比下降14%,超額完成年初目標,提前一年實現2019年PM2.5平均濃度達到為58微克/立方米目標任務,空氣品質為六年來最好,其中8月、9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31微克/立方米和34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為22.5%和34.6%,連續2個月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1-7月份,全國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4.8%,臭氧濃度同比下降2.1%
    7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90.3%,同比上升4.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0%
  • 京津冀及周邊PM2.5濃度下降11.8%
    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濃度同比下降11.8%。此外,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同比分別下降3.1%、4.0%,生態環境保護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達到「十三五」規劃序時進度要求。
  • PM2.5濃度下降 優良天增加 河北省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河北新聞網11月25日訊(記者魏雨)從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河北省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預計到年底,PM2.5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比率均可完成「十三五」規劃以及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
  • 5月全國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微降 北京PM2.5濃度下降三成
    2019年5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2.2%,同比下降4.1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1~5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0.3%,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臭氧濃度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同比上升。5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臭氧濃度為1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2%。
  • 前8月全國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佔86.7% 水質優良斷面比例上升6個...
    本報北京9月16日電 (記者 寇江澤)生態環境部16日通報2020年1—8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1.0%,同比上升6.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9%,同比下降3.1個百分點。
  • 11月江西空氣優良天數比例99.7%
    通報顯示,11月,全省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同比下降20.9%,優良天數比例為99.7%,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6個百分點。全省地表水水質總體優,主要河流水質均為優。空氣環境質量狀況方面,2020年11月,全省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9%,11個城市PM2.5月均濃度同比均下降;優良天數比例為99.7%,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6個百分點,11個城市中,景德鎮市、上饒市、新餘市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持平,其餘8個城市上升。
  • 前11月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5.4%
    本報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寇江澤)生態環境部18日通報2020年1—11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2.0%,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7%,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
  • 武漢前三季度空氣品質「成績單」出爐:優良天數比例87.2%,同比增加...
    報告顯示,今年1至9月,武漢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較去年持續增加,未出現中度、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氣,水環境質量保持穩步提升,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於環境質量考核目標要求。據介紹,今年1至9月,武漢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39天(優80天、良159天),同比增加57天;輕度汙染35天,同比減少41天;未出現中度、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氣。
  • 2018年北京空氣品質優良天數佔62.2% PM2.5濃度同比下降12.1%
    據北京市環境保護檢測中心副主任劉保獻介紹,2018年北京空氣優良天數為227天,佔比為62.2%,比2017年增加1天,較2013年增加51天。其中,一級優天數為72天,二級良天數為155天。全年重汙染日為15天,比2017年減少9天。2018年空氣品質各級別分布情況。
  • 長三角珠三角PM2.5和PM10濃度均達二級標準
    監測表明,北京市優良天數比例為36.7%,同比降低6.6個百分點,主要汙染物為O3和PM2.5。PM2.5平均濃度為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8%;PM10平均濃度為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SO2平均濃度為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NO2平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4%;O3超標率為63.3%,同比升高18.5個百分點。
  • 全市PM2.5、PM10連續六年雙下降
    巢湖全湖水質同比提升一個類別達Ⅳ類。全市 PM2.5、PM10 實現連續六年 " 雙下降 ",PM10 為有監測記錄以來首次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南淝河國考斷面主要汙染指標自 2019 年 9 月以來連續七個月穩定達標,十五裡河水質達到 III 類。同時,合肥市還啟動了白石天河、兆河治理項目,確保水質持續達標;蜀峰灣南湖等 9 處黑臭水體完成整治。
  • 2020年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
    通報同時包括環境空氣方面:12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7.7%,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PM10平均濃度為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7%;O3平均濃度為7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SO2平均濃度為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3%;NO2平均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
  • 河北定州:今年PM2.5平均濃度同比力爭下降6.5%
    6項舉措加強大氣汙染治理今年PM2.5平均濃度同比力爭下降6.5%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徐華 通訊員劉傑)加強大氣汙染治理不鬆勁,定州市提出,今年將重點實施煤煙汙染治理今年該市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的目標為:PM2.5平均濃度達到58微克/立方米,比2019年下降6.5%;優良天數比率為51.5%,達到188天。嚴控煤煙汙染。削減煤炭消費總量,嚴控燃煤機組新增裝機規模,削減非電力用煤。加強散煤全過程監管,推進旭陽能源、國華電廠爐前煤質檢測體系建設,嚴控工業用煤質量;開展散煤復燃檢查專項行動,對農村地區進行全面檢查,嚴防散煤復燃。
  • 1-10月,全省空氣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
    空氣品質改善 水質保持優良1-10月,全省空氣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345個監測評價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增加0.6個百分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6日訊(記者 曹嫻 通訊員 蔣睿曉)
  • 十三五我市主城PM2.5濃度需控制在每立方米47ug左右
    1月24日,來自市環保局的消息,隨著十三五的到來,我市印發了《生態文明建設「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確定了4大類14項約束性指標,其中,長江幹流水質要求保持Ⅲ類,主城區PM2.5濃度47ug/m³、下降17.5%。
  • 答記者問丨今年以來全省PM2.5平均濃度、優良天數比例、優良水體...
    根據各市4項主要汙染物減排任務完成情況和單位GDP能耗情況,按照一定比例向各市返還調節資金。三是完善環境質量生態補償機制。根據各市主要大氣汙染物平均濃度和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同比變化情況,地表水環境質量同比變化和水質達標情況,自然保護區管護成本和違法違規問題整改情況等,分別實施大氣、地表水、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政策。
  • 穩中趨好 2017蘇州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6.5%
    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市區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6.5%,比基準年2013年下降38.6%;聲環境質量總體較好;生態環境狀況良;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正常水平。   據統計,2017年全市環保投入資金約661.07億元,比上年增長3.1%,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82%。全市實施269項水汙染、956項大氣汙染治理項目。
  • 上半年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值
    今年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31,同比下降14.5%;優良天數為119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濃度4、5、6月連續三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