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環境繼續穩中趨好 去年蘇州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6.5%
圖示:2017年蘇州市省級考核斷面水質類別比例
圖示:2017年蘇州市區環境空氣品質各類別天數比例
圖示:2017年蘇州市區域噪聲聲源構成
昨天,市環保局發布《2017年度蘇州市環境狀況公報》,報告過去一年我市水、大氣、聲、土壤等七大環境質量狀況。去年蘇州全市環境質量繼續保持穩中趨好態勢。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市區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6.5%,比基準年2013年下降38.6%;聲環境質量總體較好;生態環境狀況良;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正常水平。
據統計,2017年全市環保投入資金約661.07億元,比上年增長3.1%,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82%。全市實施269項水汙染、956項大氣汙染治理項目。
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較好,達標取水量比例為100%,屬安全飲用水源。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處於輕度汙染狀態。列入江蘇省「十三五」水環境質量目標考核的50個地表水斷面中,水質達到Ⅱ類斷面的比例為22.0%,Ⅲ類為52.0%,Ⅳ類為24.0%,Ⅴ類為2.0%,無劣Ⅴ類斷面。與2016年相比,符合Ⅱ類斷面比例上升4個百分點,Ⅲ類斷面比例上升4個百分點,Ⅴ類斷面比例下降8個百分點。全市主要湖泊水質汙染以富營養化為主要特徵,主要汙染物為總氮和總磷。尚湖水質總體達到Ⅲ類,處於中營養狀態;太湖(蘇州轄區)、陽澄湖、獨墅湖和金雞湖水質總體達到Ⅳ類,處於輕度富營養化狀態。
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6.5%
全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率為71.5%,各地達標率介於68.8%-74.0%之間,其中蘇州市區環境空氣品質達標率為71.5%。市區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比基準年2013年下降38.6%;全市降水pH值範圍為4.01-8.04,pH年均值為5.57,酸雨發生頻率為21.3%。與2016年相比,全市酸雨發生頻率下降11.9個百分點。各地年酸雨發生頻率範圍在9.3%(崑山市)-24.7%(常熟市)之間。
社會生活噪聲是主要汙染源
區域環境噪聲總體為二級(較好),道路交通噪聲總體為一級(好),各類功能區聲環境晝、夜間達標情況基本保持穩定。蘇州市區區域聲環境質量平均等效聲級為54.4分貝,除太倉市區域聲環境質量為三級(一般)外,其他各地區域聲環境質量均為二級(較好)。社會生活噪聲仍是影響市區聲環境質量的主要汙染源,所佔比例為58.7%;其次為工業噪聲、交通噪聲和施工噪聲,所佔比例分別為17.4%、17.0%和6.9%。蘇州市區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67.6分貝,四市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分布在64.8-67.3分貝之間,評價等級均為一級(好)。
蘇州市區道路交通幹線平均等效聲級在60.8-76.8分貝之間。道路交通噪聲強度為一級(好)的有75條;強度
為二級(較好)的有26條;強度為三級(一般)的有15條;強度為四級(較差)的有7條,分別為春申湖西路、東環路、南環西路、南園北路、上高路、西環路、星華街;強度為五級(差)的有4條,分別為城北西路、東環南路、獨墅湖大道、虎泉路。
30個點位土壤環境質量達二級標準
根據國家要求,對全市41個土壤環境質量點位開展監測,其中背景點位3個、基礎點位(含耕地、林地、草地三種土地利用類型)38個。監測結果表明,30個點位的土壤環境質量達到二級標準要求,佔總點位數的73.2%。
生態環境狀況評價等級均為良
按照生態環境狀況分級標準評價,蘇州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為65.7,四市及蘇州市區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範圍為60.6-69.6,生態環境狀況評價等級均為良;各區域植被覆蓋度較高,生物多樣性較豐富,適合人類生活。
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正常
全市輻射環境7個國控點和20個省控點監測結果表明,太湖、長江等重點流域水體中放射性核素濃度與1989年江蘇省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調查測量結果處於同一水平;重點飲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水中放射性指標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要求。環境中電磁輻射監測結果均低於《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眾曝露控制限值。全市4家輻照中心、1家伴生礦開發利用企業輻射環境滿足相關標準;廣播電視發射臺、移動通信基站、高壓輸變電工程等電磁設施周圍環境電磁輻射水平均滿足相關標準。
93%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被綜合利用
全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為2540.9萬噸,其中綜合利用量為2365.5萬噸,處置量為175.8萬噸。危險廢物年產生量為129.2萬噸,產生企業自行處置量為28.7萬噸,貯存量為6.6萬噸,委託處置、利用量為93.9萬噸。
全市85家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共處置危險廢物75.66萬噸,主要處置方式為焚燒、填埋、廢液處理、綜合利用等。其中綜合利用59.79萬噸,處置15.87萬噸。2家醫療廢物處置企業共接收醫療廢物9716噸。
蘇州市環保局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市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中央和省環保督察蘇州為契機,以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以防控生態環境風險為底線,以「263」專項行動為抓手,落實好《生態環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讓生態屏障更加鞏固、綠地系統更加完善、人民生態獲得感更加明顯。(璩介力)
(責編:黃竹巖、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