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帶著8篇SCI論文來應聘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8篇SCI論文,兩篇EI論文;項目路演現場獲得千萬投資協議……上個周末,在2019年江蘇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高層次人才·創投資本·創新項目「四對接」的活動現場,記者圍觀了一次高水準的人才展示。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多個國內頂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學歷畢業生,被江蘇招才引智的誠意所打動,紛紛來到現場秀出了自己的「真功夫」,滿腔熱誠希望來江蘇就業,發光發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陳儼 攝影

高學歷畢業生現場「秀才華」

科研達人帶著17篇學術論文來應聘

11月2日在北京大學邱德拔體育館、清華大學綜合體育館舉辦兩場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知名度高的企事業單位和豐厚的待遇,吸引了眾多北大、清華以及其他知名高校學子前來洽談。

進場單位對前來應聘的求職者有著較高的期待。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化學材料類崗位要求求職者發表國際高水平SCI論文六篇以上,大氣科學類崗位則要求國際高水平SCI論文六篇以上。

衝著南信大的「雙一流」品牌,學校的展位前擠滿了學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畢業的王同學信心滿滿地向南信大招聘老師介紹,自己共發表了17篇學術論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8篇SCI論文,兩篇EI論文,以第二作者身份發表了論文兩篇。亮眼的成績單頓時迎來一片驚嘆。

而在江蘇另一家科研機構的展臺前,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自然資源研究所的博士陳同學遞上的簡歷同樣驚人。陳同學發表了學術論文4篇,參與編寫兩部專著,還曾擔任過SCI期刊的學術審稿人。參與撰寫的諮詢報告曾被國辦刊物採用。「比我優秀的簡歷還有很多。」接受記者採訪時,陳同學十分謙虛地回答。

用人單位誠意十足攬人

「前幾年籤下的優秀人才已是學校副教授」

面對高層次人才的加盟,用人單位自然也拿出了十分優厚的條件。連續第五年來北京招聘高層次人才的蘇州科技大學,對於入選各類國家級人才工程項目人才,不僅提供過渡房、優厚的安家費、購房補貼和科研啟動費,條件特別優秀者引進待遇還可以做相當比例上浮。

學校人事處處長何湘江介紹,通過近幾年赴清華北大等國內一流高校招聘,學校已經成功籤約引進數十位畢業於清華、北大的優秀人才,其中的佼佼者,如今已經是學校的副教授,擁有了「挑大梁」的能力和擔當。江蘇省國信集團有限公司的信託業務崗、法律合規崗,都開出了年薪超過三十萬的薪酬待遇。江蘇南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則為畢業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還有院士、長江學者作為「智囊團」支持發展。

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引才活動,各用人單位均拿出了非常優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部省屬事業單位在國家規定的工資待遇外,大部分提供科研啟動經費、安家費等支持。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給予博士畢業生10-5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有的單位提供20-50萬元的購房補貼或給予安家費;有的單位提供人才公寓等福利待遇。部省屬企業起薪基本在年薪10萬元以上,給予博士畢業生的年薪普遍在20-30萬元之間,並提供獎金、職業年金、療養、培訓和晉升發展通道等福利。市屬單位提供薪酬待遇相對較高,一般博士畢業生年薪20-40萬元,碩士畢業生年薪18-30萬元,本科畢業生年薪10-20萬元,具有較強吸引力。部分市屬事業單位對優秀博士的年薪達90萬元,對學科帶頭人的補貼達100萬元。

高層次人才推介會現場籤約

「我看到了江蘇對我們的誠意」

記者了解到,本次江蘇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高層次人才·創投資本·創新項目「四對接」活動由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同舉辦。今年是我省連續第二年在北京舉辦「四對接」活動,也是連續第五年在北京舉辦專項引才引智活動,中共江蘇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兼省委黨校校長、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郭文奇帶隊,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全省13個設區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和市人社局長,以及236家精挑細選的我省重點企事業單位,攜帶4000餘個工作崗位超1.6萬人才需求,到北京開展洽談對接、人才招引,向北京地區的各類高端人才智力和創新要素資源發出誠摯的「江蘇邀請」。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知名高校院所和中科集團、中航集團等知名企業,總計超過130餘家北京地區相關單位參與。

11月3日上午,活動還舉辦了江蘇發展推介會。北大、清華、中國科學院等高校院所和中科集團、中航集團等企業的高層次人才、團隊等分別與我省籤訂研發、產業合作項目110個。

現場還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20餘所高校49名優秀畢業生代表與我省相關企事業單位籤訂了就業協議。清華大學畢業生劉濤來自甘肅,他選擇了連雲港市農業科學院作為自己的目標。「我去過連雲港,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而且當地的引才政策也讓我很動心,說明連雲港對我們非常有誠意。」中國科學院大學能源自動化專業博士劉嬋現場與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籤約。「學校靈活的引才政策吸引了我,既能為我發揮科研能力提供舞臺,又解決了我生活的後顧之憂。」

項目路演後籤下千萬合作協議

「江蘇創業氛圍好,政策實」

推介會期間同步舉行人才創新項目路演,包括項目投資、共建孵化器、設立基金等12組項目進行了現場籤約,來自江蘇13個設區市的15個優質項目進行了現場路演,100個項目進行了書面展示,其中不乏創始人入選「2019胡潤Under30s創業領袖」等亮點頻出的優質項目。

北京雲和資本當天與無錫隆達金屬材料公司籤訂了幾千萬元的投資合作協議。主要投資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風投公司創始人趙瓏飛表示,江蘇創業氛圍很好,很多城市的政策很實。公司此前已經投資了8家創業企業。無錫隆達金屬材料公司總經理助理楊永奇則表示,公司此前獲得的幾輪投資全部來自北京。

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活動注重加強人才引進與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銜接度,提供的51075個人才崗位需求主要分布在我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新醫藥、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領域。同時此次人才崗位需求與北京地區高校院所專業的契合度高、人才供需匹配緊密性強,崗位需求涉及工科、理科、文科、管理、經濟、金融等10餘個學科的30多個專業。其中,工科需求29462人,佔總數的57.7%;理科需求6384人,佔總數的12.5%;管理學科需求3882人,佔總數的7.6%;經濟金融學科需求4137人,佔總數的8.1%;其他需求7210人,佔總數的14.1%。

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發SCI論文到底有多難,碩士博士畢業一般能有幾篇
    這兩天,一則關於某校男主送女主 SCI 論文的新聞頓時讓學術界無數博士盡折夭。有人感嘆自己這輩子都發表不出來那麼多論文。我們姑且不討論這則新聞的內容,塔主就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一篇SCI對博士意味著什麼?所有在讀的博士都知道,SCI論文發表是一名博士畢業的硬性條件。
  • 「3年發46篇SCI」的華西博士,已發82篇!1篇入選ESI前1%
    據鄧博士的ResearchGate(一個科研社交網絡服務網站)顯示,鄧博士目前已經發表文章82篇。其中一篇發表在EJSO上的文章入選了ESI前1%高被引論文(谷歌學術顯示該論文已被引25次)。3個榮譽畢業生發表的文章分別為:榮譽畢業生A:SCI論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響因子大於120分。榮譽畢業生B:SCI論文30多篇。榮譽畢業生C:發表SCI論文31篇,影響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並列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20篇。
  • 川農博士發表8篇SCI,其中5篇top期刊!屬於他的科研故事
    在校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其中5篇發表在SCI TOP期刊,累計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選擇具體的研究方向成了孫俊龍的第一場戰役。開始,他只是通過大量閱讀國內外文獻來尋找靈感,但李明洲教授的一句話讓他茅塞頓開:「好的研究方向,是應該做到能讓一個『外行人』感興趣。」
  • 匪夷所思,兩中國學者抄襲國外博士論文,幾周內連發表9篇SCI
    Bik博士發現,這兩位不僅僅都姓Zhang,還共享了9篇論文。而這9篇論文都包含了抄襲/剽竊的內容。  Bik博士之所以認為這是明顯的抄襲,是因為有足夠的證據。  舉例如下,除了參考文獻插入格式不同,這些論文與別人的論文幾乎都一樣。
  • 5篇sci什麼水平值多少錢 李敏劈腿陸炎事件院長兒子為其買房
    5篇sci什麼水平,sci是什麼陸炎送李敏5篇sci值多少錢有多厲害,相信大家最近都被復旦女博士陸炎李敏事件刷屏了,而陸炎為愛還送復旦女博士李敏整整5篇sci,惹來不少網友羨慕,直言李敏就是科研界妖姬。陸炎送李敏5篇sci究竟有多厲害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 北航本屆632名博士畢業生發表上千篇SCI論文
    中青在線北京4月1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原春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今天舉行2017-2018學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共有632名博士研究生、3229名碩士研究生獲授學位。據介紹,本屆632名博士畢業生共發表SCI論文1164篇,其中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俞立平攻讀博士期間發表SCI論文13篇。本屆632名博士畢業生中包括航天員劉旺。劉旺曾執行神舟九號飛行任務,圓滿完成手控交會對接的重任。「根據專家們的建議和後續載人航天工程任務需要,我還報考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機與環境工程博士研究生。」劉旺曾在自述中談到。
  • sci論文online就認可嗎
    sci論文online就認可嗎?這個說不準,關鍵是本單位認不認。單位不同,認可sci論文的標準不同,有的online就認可,有的見刊後才認可,還有的檢索後才認可。Online步驟在sci論文見刊和檢索之前完成,是指sci論文線上發表,也是sci論文發表中的一個重要的步驟。sci論文online後,會有相應的DOI號,說明該篇論文成功發表,因為只是線上發表,尚未印刷出版,尚未在web of science檢索到。再加上單位不同,可以採用不同的認可標準,對於sci論文online認不認可上,有了不同的答案。
  • 應屆碩士3年發表16篇SCI論文,就能「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然而,看完整篇報導,除了在文首有「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以及文中有「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這兩句話之外,全文其他地方都沒有提及究竟是誰建議。報導雖提到電氣學院,但並不明確是其導師,還是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或者學院學位委員會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也不見該校學校學位委員會對此建議有何看法。
  • 科研榜樣:他發表學術論文13篇,SCI8篇,說,科研一定要腳踏實地
    彭知南,男,中共黨員,自動化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2016級博士研究生,師從胡江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多智能體系統控制、增強學習與自適應優化、機器人應用研究。獲得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學業一等獎學金、優秀研究生等獎勵和榮譽。
  • 16篇SCI論文就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西安交大碩士孫光宇是第一人嗎?
    8篇、EI會議論文4篇,另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優秀研究生標兵」、國家獎學金2次、高電壓技術專業「嚴璋」獎學金和「遠東」獎學金、電氣學院年度人物等獎項。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Applied Physics Letters、Physical Review E、Plasma Processes and Polymers等影響因子交給的雜誌,孫光宇同學在三年碩士就讀期間便能以一作身份在多份SCI期刊上發表8篇研究論文,想必付出了許多努力,實是科研大神無疑;而在另外8篇SCI論文上掛名,也說明其所在的導師團隊的持續產出能力足夠深厚
  • sci論文翻譯怎麼收費
    我國科研工作者或碩博畢業生等發表sci論文,往往會面對語言的難題,不知道每年有多少篇論文因為英文使用和表達不規範,而被sci期刊拒稿。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許多作者選擇找專業人翻譯,就是不知道收費高不高。那麼,sci論文翻譯怎麼收費?
  • 3年發表16篇SCI論文,應屆碩士真能「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如要對這名優秀碩士畢業生破格授予博士學位,應該根據其撰寫的碩士學位論文水平,而非其在讀研期間所發表的SCI論文。
  • 「送」5篇SCI論文,意味著什麼?
    不過,相比男主的送房、送車,大家更關心的是他「送」了5篇SCI論文給女主。對於頭懸梁錐刺股、只為發表一篇SCI論文的博士們來說,5篇SCI論文真的太有震撼力了,其中還包括一篇發在《自然》子刊的論文。5篇SCI論文對於博士意味著什麼?到底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這引發了人們的熱議。送了哪5篇論文?
  • 3年16篇SCI論文!應屆碩士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聞網9月2日在《身邊交大人》欄目刊文《孫光宇:發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紹:孫光宇,錢學森學院院友,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發表SCI論文8篇(均在學校「最具影響力期刊」目錄)、EI會議論文4篇,另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
  • 「SCI 文章兩篇,且對IF有要求」,浙大博士畢業論文真的很難嗎?
    博士研究生畢業,發表論文作為硬性條件,讓多少博士在讀人員腦袋疼痛、生理失調、心裡煩躁!下面是幾所國內知名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的條件:①清華大學,2019年起,不再硬性要求發表論文;②北京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身份(導師為第一作者時,本人可以為第二作者)在國內核心刊物或國際重要刊物上至少發表或被接受發表2篇論文;③浙江大學,SCI 文章兩篇,且對IF(影響因子)有要求;④武漢大學,1篇權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必須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發表在權威期刊上的學術論文或至少有兩篇發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學術論文
  • SCI論文屬於核心論文嗎?
    》(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而核心期刊則是中國國內的一種期刊分類方法,雖說是兩種概念,但有時二者是可以共同存在的,比如一個刊物既是國內核心期刊,同時又被SCI檢索,成為SCI期刊,這種情況下,作者發表了該期刊論文,這篇文章既是SCI論文又是核心期刊論文,一本SCI期刊是否能算作核心期刊,這要看期刊的具體情況。
  • 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
    統計一個人或單位或國家sci論文發表情況時,既包括論文質量,也包括論文數量。那麼,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兩者都重要,只是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作者面對的情況不同,側重點有所不同。質量是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的最終追求,在論文質量接近的前提下,論文數量才有意義。這並不是說論文數量不如論文質量,只是在告訴大家沒有必要一味地追求論文數量,而不顧論文的質量。比如A發表了2篇Nature,B發表了1篇Nature,A與B比較,顯然A重要,因為數量多。
  •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sci期刊屬於金字塔頂尖的期刊,對於錄用論文的標準非常高,導致論文投稿sci期刊相比較其他刊物來說,錄用率更低一些。至於具體到某一篇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是高還是低,與該篇論文的學術質量有關,質量越高,錄用率往往會越高。
  • 3年發表16篇SCI論文,應屆碩士真能「破格授予博士學位」?|新京報快評
    然而,看完整篇報導,除了在文首有「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以及文中有「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這兩句話之外,全文其他地方都沒有提及究竟是誰建議。報導雖提到電氣學院,但並不明確是其導師,還是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或者學院學位委員會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也不見該校學校學位委員會對此建議有何看法。
  • 西工大「硬核學霸」集體亮相:保研清華、發17篇SCI論文、太優秀……
    2、周易成,2017級航空學院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師從呂震宙教授。他在2018-2019學年學業測評1450分,在航空學院碩博研究生中位居第一。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並發表論文11篇,包括9篇SCI、1篇EI。由於較突出的論文成果,他獲得了2019年度西北工業大學博士論文創新基金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