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要點(人教版)

2020-11-29 搜狐網

原標題:一/二/三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要點(人教版)

來源:黃岡易道教育黃岡易道教育

【備戰期末】一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要點(人教版)

第一單元準備課

1數一數

數數:數數時,按一定的順序數,從1開始,數到最後一個物體所對應的那個數,即最後數到幾,就是這種物體的總個數。

2比多少

同樣多:當兩種物體一一對應後,都沒有剩餘時,就說這兩種物體的數量同樣多。

比多少:當兩種物體一一對應後,其中一種物體有剩餘,有剩餘的那種物體多,沒有剩餘的那種物體少。

比較兩種物體的多或少時,可以用一一對應的方法。

第二單元位置

1認識上、下

體會上、下的含義:從兩個物體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處的物體,下是指在低處的物體。

2認識前、後

體會前、後的含義:一般指面對的方向就是前,背對的方向就是後。

同一物體,相對於不同的參照物,前後位置關係也會發生變化。

從而得出:確定兩個以上物體的前後位置關係時,要找準參照物,選擇的參照物不同,相對的前後位置關係也會發生變化。

3認識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為標準,確定左邊和右邊。右手所在的一邊為右邊,左手所在的一邊為左邊。

要點提示:在確定左右時,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觀察者的左右為準。

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

一、1--5的認識

11—5各數的含義:每個數都可以表示不同物體的數量。有幾個物體就用幾來表示。

21—5各數的數序

從前往後數:12345.

從後往前數:54321.

31—5各數的寫法:根據每個數字的形狀,按數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認真、工整地進行書寫。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數等於後面的數,用「=」表示,即3=3,讀作3等於3。前面的數大於後面的數,用表示,即32,讀作3大於2。前面的數小於後面的數,用表示,即34,讀作3小於4

2時,開口對大數,尖角對小數。

三、第幾

1、確定物體的排列順序時,先確定數數的方向,然後從1開始點數,數到幾,它的順序就是第幾。第幾指的是其中的某一個。

2、區分幾個第幾

幾個表示物體的多少,而第幾只表示其中的一個物體。

四、分與合

數的組成:一個數(1除外)分成幾和幾,先把這個數分成1和幾,依次分到幾和1為止。例如:5的組成有14,23,32,41.

把一個數分成幾和幾時,要有序地進行分解,防止重複或遺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義:把兩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計算。

2、加法的計算方法: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可以採用點數、接著數、數的組成等方法。其中用數的組成計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減法

1、減法的含義:從總數裡去掉(減掉)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用減法計算。

2、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減法時,可以用倒著數、數的分成、想加算減的方法來計算。

七、0

10的意義0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也表示起點。

20的讀法0讀作:零

30的寫法:0時,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起筆處和收筆處要相連,並且要寫圓滑,不能有稜角。

40的加、減法:任何數與0相加都得這個數,任何數與0相減都得這個數,相同的兩個數相減等於0.

如:0+8=8 9-0=9 4-4=0

第四單元認識圖形

1、長方體的特徵:長長方方的,有6個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如圖:

2、正方體的特徵:四四方方的,有6個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樣。

如圖:

3、圓柱的特徵:直直的,上下一樣粗,上下兩個圓面大小一樣。放在桌子上能滾動。立在桌子上不能滾動。

如圖:

4、球的特徵:圓圓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滾動。

5、立體圖形的拼擺:用長方體或正方體能拼組出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在拼好的立體圖形中,有一些部位從一個角度是看不到的,要從多個角度去觀察。用小圓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圓柱。

第五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一、6—10的認識:

1、數數:根據物體的個數,可以用6—10各數來表示。數數時,從前往後數也就是從小往大數。

210以內數的順序:

1)從前往後數:012345678910

2)從後往前數:109876543210

3、比較大小:按照數的順序,後面的數總是比前面的數大。

4、序數含義:用來表示物體的次序,即第幾個。

5、數的組成:一個數(01除外)可以由兩個比它小的數組成。如:1091組成。

記憶數的組成時,可由一組數想到調換位置的另一組。

二、6—10的加減法

11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根據數的組成來計算。

2、一圖四式:根據一副圖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3大括號下面有問號是求把兩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計算。大括號上面的一側有問號是求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還剩多少,用減法計算。

三、連加連減

1、連加的計算方法:計算連加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先算前兩個數的和,再與第三個數相加。

2、連減的計算方法:計算連減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先算前兩個數的差,再用所得的數減去第三個數。

四、加減混合

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計算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相減),再用得數與第三個數相減(或相加)。

第六單元11-20各數的認識

1、數數:根據物體的個數,可以用11—20各數來表示。

2、數的順序:11—20各數的順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較大小:可以根據數的順序比較,後面的數總比前面的數大,或者利用數的組成進行比較。

411—20各數的組成:都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202個十組成的。如:1個十和5個一組成15

5、數位: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數的讀法:從高位讀起,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20的讀法,20讀作:二十。

7、寫數:寫數時,對照數位寫,有1個十就在十位上寫1,有2個十就在十位上寫2.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個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佔位。

8、十加幾、十幾加幾與相應的減法

1)、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10加幾得十幾,十幾減幾得十,十幾減十得幾。

如:10+5=15 17-7=10 18-10=8

2)、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時,可以利用數的組成來計算,也可以把個位上的數相加或相減,再加整十數。

3)、加減法的各部分名稱:

在加法算式中,加號前面和後面的數叫加數,等號後面的數叫和。

在減法算式中,減號前面的數叫被減數,減號後面的數叫減數,等號後面的數叫差。

9、解決問題

求兩個數之間有幾個數,可以用數數法,也可以用畫圖法。還可以用計算法(用大數減小數再減1的方法來計算)。

第七單元認識鐘錶

1、認識鐘面

鐘面:鐘面上有12個數,有時針和分針。

分針:鐘面上又細又長的指針叫分針。

時針:鐘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針叫時針。

2、鐘錶的種類:日常生活中的鐘表一般分兩種,一種:掛鍾,鐘面上有12個數,分針和時針。另一種:電子表,表面上有兩個點的左邊和右邊都有數。

3認識整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電子表上,的右邊是「00」時表示整時,的左邊是幾就是幾時。

4、整時的寫法:整時的寫法有兩種:寫成幾時或電子表數字的形式。如:8時或8:00

第八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9加幾計算方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可以採用點數」「接著數」「湊十法等方法進行計算,其中湊十法比較簡便。

利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時,把9湊成10需要1,就把較小數拆成1和幾,10加幾就得十幾。

2876加幾的計算方法:1)點數;(2)接著數;(3)湊十法。可以拆大數、湊小數,也可以拆小數、湊大數

3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1拆大數、湊小數。(2拆小數、湊大數

4、解決問題

1解決問題時,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析、從而找到不同的解題方法。

2求總數的實際問題,用加法計算。

【備戰期末】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要點(人教版)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1常用的長度單位:米、釐米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釐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3、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將物體的左端對準直尺的「0」刻度,看物體的右端對著直尺上的刻度是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釐米。

4、米和釐米的關係:1=100釐米100釐米=1

5、線段

線段的特點:線段是直的;線段有兩個端點;線段有長有短,是可以量出長度的。

畫線段的方法:先用筆對準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再對準要畫到的長度的釐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點一個點,然後把這兩個點連起來,寫出線段的長度。

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當不是從「0」刻度量起時,要用終點的刻度數減去起點的刻度數。

6、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小明身高1(米)30(釐米)

練習本寬13(釐米)

鉛筆長17(釐米)

黑板長2(米)圖釘長1(釐米)

一張床長2(米)一口井深3(米)

學校進行100(米)賽跑

教學樓高25(米)寶寶身高80(釐米)

跳繩長2(米)一棵樹高3(米)

一把鑰匙長5(釐米)

一個文具盒長24(釐米)

講臺高90(釐米)

門高2(米)教室長12(米)

筷子長20(釐米)

一棵小樹苗高1(米)

小朋友的頭圍48釐米

爸爸的身高175釐米或175釐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釐米或120釐米

第二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一、兩位數加兩位數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把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在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2、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3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數相加時,不要遺漏進上來的「1」

4= 加數加數

一個加數= 另一個加數

二、兩位數減兩位數

1、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筆算: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再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減。

2、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筆算法則: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

3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個位加10再減,十位計算時要先減去退走的1再算。

4=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三、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1、連加、連減

連加、連減的筆算順序和連加、連減的口算順序一樣,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連加計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加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連減運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減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

2、加減混合

加、減混合算式,其運算順序、豎式寫法都與連加、連減相同。

3加減混合運算寫豎式時可以分步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加(減)一樣,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也可以用簡便的寫法,列成一個豎式,先完成第一步計算,再用第一步的結果加(減)第二個數。

四、解決問題(應用題)

1步驟:先讀題列橫式,寫結果,千萬別忘記寫單位(單位為:多少或者幾後面的那個字或詞)作答。

2、求一個已知數另一個已知數多多少、少多少?用減法計算。字兩邊的較大數減去較小數。

3、比一個數多幾、少幾,求這個數的問題。先通過關鍵句分析,字前面是大數還是小數,字後面是大數還是小數,問題裡面要求大數還是小數,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

4、關於提問題的題目,可以這樣提問:

…….……一共…….

……..多多少/幾……

…………..少多少/幾……

第三單元角的初步認識

1、角的初步認識

1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2畫角的方法: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直線。

3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認識

1)直角的判斷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頂點對頂點,一邊對一邊,再看另一條邊是否重合)。

2)畫直角的方法:先畫一個頂點,再從這個點出發畫一條直線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頂點對齊這個點,一條直角邊對齊這條線再從這點出發沿著三角尺上的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線最後標出直角標誌。

3比直角小的是銳角,比直角大的是鈍角:銳角<直角<鈍角。

4)所有的直角都一樣大

5)每個三角尺上都有1個直角,兩個銳角。紅領巾上有3個角,其中一個是鈍角,兩個是銳角。一個長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個直角。

第四、六單元表內乘法(一)(二)

1、乘法的含義

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和的簡便算法。如:計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3×2=6.

2、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連加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可以先寫相同的加數,然後寫乘號,再寫相同加數的個數,最後寫等號與連加的和;也可以先寫相同加數的個數,然後寫乘號,再寫相同加數,最後寫等號與連加的和。

如:4+4+4=12改寫成乘法算式是4×3=123×4=12

4 ×3 = 12 3 ×4 = 12

乘法算式的讀法。讀乘法算式時,要按照算式順序來讀。如:6×3=18讀作:「63等於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實際表示的意義

在乘法算式裡,乘號前面的數和乘號後面的數都叫做「乘數」;等號後面的得數叫做「積」。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和。如:

4×5表示54相加或45相加。

5、加法寫成乘法時,加法的和與乘法的積相同。

6、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交換位置,積不變

7、算式各部分名稱及計算公式。

乘法:乘數×乘數=

加法:加數+加數=

和—加數=加數

減法: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89的乘法口訣裡,99,都可看作幾十減幾,其中「幾」是指相同的數。

如:1×9=1019×5=505

9看圖,寫乘加、乘減算式時: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減: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寫成乘法,然後再把多算進去的減去。

計算時,先算乘,再算加減。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減:3×5-1=14

10「幾幾相加」與「幾幾相加」有區別

求幾幾相加,用幾幾;如:求4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

求幾個幾相加,用幾乘幾。

如:求43相加是多少?(3+3+3+3=123×4=124×3=12

補充:幾和幾相乘,求積?用幾×幾. 如:24相乘用2×4=8

2個乘數都是幾,求積?用幾×幾。如:28相乘用8×8=64

11、一個乘法算式可以表示兩個意義,如「4×2」既可以表示「42相加」,也可以表示「24相加」。

5+5+5」寫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都可以用口訣(三五十五)來計算,表示(3)個(5)相加

3×5=15讀作:35等於15. 5×3=15讀作:53等於15

第五單元觀察物體

1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物體的形狀一般是不同的;

2觀察物體時,要抓住物體的特徵來判斷。

3觀察長方體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觀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5觀察圓柱體,看到的可能是長方形或圓形。觀察球體,看到的都是圓形

第七單元認識時間

1、認識時間

1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走得快的,較長的是分針;走得慢的,較短的是時針;

2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1個大格有5個小格。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

3時針走1大格分針要走一圈,所以1=60

4半小時=30分,一刻鐘=15分鐘

5時間的讀與寫:如330,可以讀作330分,也可以讀作3點半;8時零5分應寫作8:05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要按著時間的先後順序安排事件,時間上不能重複。

2問過幾分鐘後是幾時,先要讀出現在是幾時,再推算過幾分鐘後是幾時幾分。

3時針和分針能形成直角的時刻是3時和9時。

第八單元數學廣角--搭配

1用兩個不同的數字(0除外)組合時可以交換兩個數字的位置;用三個不同的數字組合成兩位數時,可以讓每個數字(0除外)作十位數字,其餘的兩個數字依次和它組合。

2借用連線或者符號解答問題比較簡單。

3排列與順序有關,組合與順序無關。

【備戰期末】三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要點(人教版)

第一單元時分秒

1鐘面上有3根針,它們是(時針)、(分針)、(秒針),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針),走得最慢的是(時針)。

2鐘面上有(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每兩個數間是(1)個大格,也就是(5)個小格。

3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走1小格是( 1)分鐘;秒針走1大格是(5)秒鐘,走1小格是(1)秒鐘。

4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分針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時。時針走1圈,分針要走(12)圈。

5分針走1小格,秒針正好走(1)圈,秒針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鐘。

6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1小時)。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分鐘)。秒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秒鐘)

7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正好成直角的時間有:(3點整)、(9點整)

8、公式。(每兩個相鄰的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

1=601=60

半時=3060=1

60=130=半時

第二、四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二)

1、最大的幾位數和最小的幾位數

最大的一位數是9最小的一位數是0.

最大的二位數是99最小的二位數是10

最大的三位數是99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

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數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數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

2、讀數和寫數(讀數時寫漢字寫數時寫阿拉伯數字)

一個數的末尾不管有一個0或幾個0,這個0都不讀。

一個數的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的兩個0,都只讀一個0

3、數的大小比較:

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大。

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先比較這兩個數的最高位上的數,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

4、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記憶:看最位的後面一位,如果是0-4則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數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最大的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

5、被減數是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運算步驟:

列豎式時相同數位一定要對齊;

減法時,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6在做題時,我們要注意中間的0,因為是連續退位的,所以從百位退1到十位當10後,還要從十位退110,借給個位,那麼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7、筆算加減法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10,就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當作10,加本位再減;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特別注意:中間是0的退位減法,例如:309-1891000-428

8

加法公式:加數+另一個加數=

加法的驗算:

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個加數+加數=

-另一個加數=加數

減法公式:被減數-減數=

減法的驗算:

+減數=被減數

減數+=被減數

被減數-=減數

特別注意:驗算時驗算別忘了寫!!!

第三單元測量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釐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裡)。

21釐米的長度裡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長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小技巧:換算長度單位時,把大單位換成小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添加0(關係式中有幾個0,就添幾個0);把小單位換成大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去掉0(關係式中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5、長度單位的關係式有: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進率是10

1=10分米, 1分米=10釐米,

1釐米=10毫米, 10分米=1,

10釐米=1分米, 10毫米=1釐米,

進率是100

1=100釐米, 1分米=100毫米,

100釐米=1, 100毫米=1分米

進率是1000

1千米=1000, 1公裡==1000,

1000=1千米, 1000=1公裡

6、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做單位。

小技巧:千克的換算中,把噸換算成千克,是在數字的末尾加上30

把千克換算成噸,是在數字的末尾去掉30

7、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1=1000千克1千克=1000

1000千克= 11000克=1千克

第五單元倍的認識

1、倍的意義:要知道兩個數的關係,先確定誰是1倍數,然後把另一個數和它作比較,另一個數裡有幾個1倍數就是它的幾倍。

2、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一個數÷另一個數=倍數

3、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 這個數×倍數=這個數的幾倍

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

1、多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用一位數分別去乘多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哪一位上乘得的數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與哪一位相乘,積就寫在哪一位下面。

2、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

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因數中間有0,用一位數去乘多位數每一位數上的數,與中間的0相乘時,如果後面沒有進上來的數,這一位上要用0來佔位,如果有進上來的數必須加上。

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計算:筆算時,可以把一位數與多位數0前面那個數字對齊,再看多位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3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數相乘還得原來的數

4三位數乘一位數:積有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公式:速度×時間=路程每節車廂的人數×車廂的數量=全車的人數

路程÷時間=速度

路程÷速度=時間

5、(關於大約)應用題:

問題中出現大約估一估估算估計一下,條件中無論有沒有大約都是求近似數,用估算。(估算時要用

例:387×5≈

387看作390(個位是7,四捨五入,7大於5所以進1,看作390)再算390×5=1950.

所以:387×5≈1950

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

14條直的邊和4個角的封閉圖形我們叫它四邊形。

2四邊形的特點: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

3長方形的特點:長方形有兩條長,兩條寬,四個角都是直角,對邊相等。

4正方形的特點:有4個直角,4條邊相等

5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6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三角形不容易變形

7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8、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變式:長方形的長=周長÷2-寬

長方形的寬=周長÷2-長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變式: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

第八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

1、分數的意義: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所分的份數作分母,所取的份數作分子。

分子表示:其中的幾份

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幾份

2、幾分之一: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幾分之幾: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物體或圖形的幾分之幾。

3、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數就越小。

4,比較大小的方法:

當分子相同時,分母越小分數越大,分母越大分數越小。

當分母相同時,分子大的分數就大,分子小的分數就小。

5、分數加減法:

相同分母的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1減幾分之幾的計算方法:計算1減幾分之幾時,先把1寫成與減數分母相同的分數,再計算。(1可以看作所有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數)

6,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例:把12個圓的3/4有()個圓;

分析:先找整體12;再找分母4,表示平均分成4份;求出12÷4=3,表示每一份有3個;最後找分子3,表示其中的3份,所以:3×3=9;所以把12個圓的3/49個圓。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謝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檢測試卷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內容包括: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公頃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等。其中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書的重點教學內容。
  • 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期末複習單元知識匯總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同學們,期末考試快到了,大家準備好了嗎?這裡給大家按照單元整理總結了知識!第1單元 長度單位(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二年級數學上人教第1單元第2單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
  • 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期末模擬卷(一)
    寧波2011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複習已經打響了,寧波奧數網小編為大家把小學科學三到六年級的歷年期末試卷整理出來,每個年級都有五份,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幫助! 請點擊下載:     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期末模擬卷(一)     (點擊下載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測試卷(可列印 答案 真題卷 常考題)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測試卷(可列印附答案 真題卷 常考題)二年級的小同學們,大家好!今天給你們分享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測試卷,這是前年武漢市武昌區的期末測試卷,考點全,難易適中,考試成績在80分以上算及格,提前收藏做一做吧。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例題講解,老師:提前預習效果好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例題講解,老師:提前預習效果好。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2課時,將要學習的是《長度單位》。今天我們就來提前預習一下本課的內容,這樣會提升老師上課時吸收知識的效率。在二年級數學上學期,我們主要是學習米和釐米這兩個長度單位。學習長度單位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長度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並且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物體的長度是用什麼單位的表示的。這個知識點很重要,幾乎每次考試都會考到。同學們在學會了長度單位後,應該要學會怎樣用尺子來量長度。我們可以用尺子來量一量課桌的長度,它的長度大約是120釐米,也就是1.2米。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期末老師叫你刷題了!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期末老師叫你刷題了!此刻應該排除一切幹擾,認真刷題,要相信此刻刷題絕對是能夠提高分數的,當時刷題的過程中還要多留個心眼,也就是清楚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期末考試他會怎麼考,我面對這樣的考題大概花費多長時間,哪些是我錯的比較多的,在刷題的過程中把不會的補上,做到心中有數。
  • 一年級數學期末試卷2套,知識點覆蓋全面,消化吸收考試99+
    本學期小學一年級數學的課文學習已經進入尾聲階段,期末複習接踵而至。數學的複習不像語文,可以將知識點歸納整理,分類複習好,考試不怕考不到高分。而數學不一樣,題型變化多端,題目種類繁多,但是只要把握住要點,做好知識點分類複習+練習,考試滿分完全可以做到。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1-9單元知識點,用心複習,考試成績好
    四年級孩子在小學階段是一個轉折點,三年級之前有的孩子比較聰明,不太認真學習也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然而到了四年級就沒有那麼簡單了,稍有馬虎,學習成績就有可能落下來。當然,落後一段時間可以再追趕上去,但那要花費更多的精力。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總複習(含例題解析)!建議提前練熟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總複習(含例題解析)!建議提前練熟初一是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因為脫離了小學之後,不僅所學科目有了增多,每門科目的知識點難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非常考驗同學們的鞏固複習能力,不然在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肯定是會吃大虧的。
  • 七年級數學|期末備考上冊總複習人教版知識點匯總+經典題型解析
    七年級數學|期末備考上冊總複習人教版知識點匯總+經典題型解析,期末提升必備。期末將近,大家都在緊張的備考七年級的複習,不知道從何開始的,那麼可以先從這些知識點入手,唐老師總結了各個章節重要的知識點和解題方法,並配備了一些經典的例題解析。
  • 期末總複習,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複習資料
    《大數的認識》是四年級數學上冊要學習的一個重點單元,多個版本的數學都將這個單元安排在了本學期。除了人教版之外,這套期末複習資料同樣適用於其他版本。在詳細的說《大數的認識》這套期末複習資料之前,我們先說一下期末上數學科目的一些錯誤複習法---刷題。
  •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有答案,基礎題,你刷不刷?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有答案,基礎題,你刷不刷?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考的很全面,連第八單元的「數學廣角」都有涉及,其實我們平時一般很少考「數學廣角」的內容。試卷內容雖然涉及廣,但是很多都是基礎題,有些難度的只有這幾題。
  • 四/五/六/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要點(人教版)
    原標題:四/五/六/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要點(人教版) 【備戰期末】四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要點(人教版) 來源:黃岡易道教育 【備戰期末】五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要點(人教版) 第一單元小數乘法 1、
  • 四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調研卷,附答案,題型新穎,值得一練
    本學期距離期末考試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留給學生複習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家長如果想了解孩子的複習情況,可以讓孩子做個期末測試卷,看看孩子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儘快解決這些難點,衝刺期末。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調研卷。
  •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匯總,北師大版期中試卷,家長收藏!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匯總,北師大版期中試卷,家長收藏!本學期小學三年級很快就要進行期中考試了,大家都開始考慮進行期中複習了。由於蘇教版和北師大版的資料和試卷資源比較少,今天我們特意找了一份北師大版和蘇教版的資料,大家可以可以根據資料的內容,對比一下這兩個版本和人教版的內容有什麼區別,哪個更難?我們先來看看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所學的知識點有哪些。第一單元是學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
  • 二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要做哪些題目?(附答案)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必考題型,給孩子練習!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總複習試題5套(含答案),能力達標檢測!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必考題匯總(多套),考試前先給孩子測試!人教版新起點英語二年級上冊期末試卷(AB卷)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測試卷(一、二、三)及答案二年級語文期末複習,需要做哪些題目?在這裡,我特別推薦做一下第1-8單元的複習卷,因為這份練習經過了兩年的沉澱,基本涵蓋了每個單元考點。
  • 「期末試卷」1——6年級上冊語文數學英語7-9數學期末試卷含答案...
    1-6年級上冊 | 語文期末達標測試卷彭慧琴語文空間一年級上冊 | 語文期末達標測試卷二年級上冊 | 語文期末達標測試卷三年級上冊 | 語文期末達標測試卷四年級上冊 | 語文期末達標測試卷五年級上冊 | 語文期末達標測試卷六年級上冊 | 語文期末達標測試卷小學1-
  • 三年級期末複習,數的認識與時間專項測試卷,老師:列印測試複習
    #考試#三年級期末複習,數的認識與時間專項測試卷,老師:列印測試複習。三年級期末考試臨近,上半學期所學的知識也行忘記了一部分,因此期末複習要從上半學期所學的知識開始。從複習的順序來看,我們要先複習數的認識與時間這兩個知識點。
  •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掌握這些學習難點,期末分分鐘95+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掌握這些學習難點,期末分分鐘95+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2020年秋季學期又接近尾聲了!小編今天抽時間整理了二年級上冊數學個單元的學習難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期末考試有幫助。第二單元「100以內的加減法(二)」學習難點「退位減」和「比」的數學問題。「比」的數學問題,一年級是兩個數或量比較多少,直接用減法;二年級是「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數是幾」。如:「蘋果有4個,雪梨比蘋果多1個,雪梨有多少個?」或「鴨子有10隻,鵝比鴨子少5隻,鵝有多少只?」
  • 期末衝刺,部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期末測試卷孩子失分點分析
    臨近期末,這段時間老師一般讓孩子做綜合測試題,讓孩子對所學知識有個總體把握,查漏補缺。同時,老師在批改孩子的作業時,也能發現學生的薄弱地方,有重點複習。老師讓籤字,我們是部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我一看孩子得了96分了失分點,第7題扣了2分,第10題扣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