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當地時間8月31日,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著名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國際政治經濟學家,新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體系理論的主要提出者,伊曼紐爾·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去世,享年89歲。
沃勒斯坦1930年生於紐約。1954年和1959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先後獲得社會學碩士、博士學位。1958年-1971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系任教;1971年-1976年任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社會學教授。從1976年起,任紐約賓厄姆頓大學社會學教授和「費爾南·布羅代爾經濟、歷史體系和文明研究中心」主任。1977年起主編《評論》(Review)期刊。2000年起任耶魯大學資深研究員。1994年-1998年任國際社會學學會主席;1993-1995年任哥賓根重建社會科學委員會主席。他著述豐富,影響最大的著作是耗費30多年心血的《現代世界體系》(The Modern World-System)。世界體系理論認為,世界體系是資本主義生產內在邏輯充分展開的結果,當今國際事務、國家行為和國際關係都是這一邏輯的外在表現。資本主義的延續性質是由它的深層社會經濟結構的基本因果聯繫所決定,並規定世界面貌的形成。這一派還認為,世界體系的形成同世界範圍的資本積累有密切關係。國家互相作用體系是世界範圍資本積累的政治結構。當原有的結構不能容納世界商品生產和剩餘價值分配的規模時,就會發生國家之間的衝突。列強的興衰和世界大戰是國家相互作用體系的暴力改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