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風斯若
在2020賽季中超聯賽爭奪第三名的首回合比賽中,北京國安2比1戰勝了上海上港,終結了對後者的尷尬不勝紀錄。北京國安的兩粒進球依舊精彩,最後時刻的失球依舊有些顯得漫不經心——無論怎麼說,我們贏了,在下一場比賽裡,我們佔有了一球的「先機」。
在像世界盃這樣的大賽當中,很多球隊都不願意踢「爭奪第三名」的比賽,因為這是屬於「失敗者的對決」,兩支剛剛失去冠軍爭奪資格的球隊,無論是在士氣上還是狀態上,都未必處於自己的最佳比賽狀態。本場比賽的場面也確實顯得有些「士氣低落」,無論是北京國安還是上海上港,都沒有那種所謂「爭奪季軍」的積極性。
無論日後的評價如何,本賽季的中超聯賽的賽程都是有些「奇葩」的。聯賽的展開,確實起到了一定提振士氣的作用,但是對於參賽的球隊而言,必須要重新適應新模式的聯賽。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我看來,這兩場第三名的爭奪戰,更像是為後面亞冠比賽的練兵。
作為球迷,我真的很喜歡看北京國安的每一場比賽,但是我其實是有一個疑問的——面對國外各種形勢的不確定性,我們真的一定要去踢亞冠比賽嗎?或許我想的比較簡單,但是我真的認為球員太不容易了,是不是可以考慮讓他們在更安全、更舒適的環境裡踢球,而不是冒著什麼風險呢?在那樣的環境和條件下,球員能夠發揮出最佳水平嗎
還有,就是亞冠和足協杯賽程衝突也是很「無釐頭」的一個現象,在我的記憶中,只有一次,曼聯因為參加世俱杯而放棄參加了足總杯,那次還不是因為比賽撞車,而是當時的曼聯主教練認為賽程太密集不利於球員身體恢復和比賽狀態保持。我是想說……,足協杯非得要在這樣的情況下舉辦嗎?聯賽已經改成賽會制、淘汰制了,杯賽的意義和價值呢?
還是說回本場比賽吧,在雙方陣容都不夠完整的情況下,北京國安不僅做出了人員上的輪換,也調整了戰術布置。後衛線、特別是在防守定位球的時候,加入了更多的「盯人」成分,而不再只是強調區域防守,讓球員們自由發揮了。
雖然改變了一部分防守策略,但是可以到我們還是給了上海上港不少的射門機會,郭全博本場比賽表現不錯,不僅完成了U23的輪換,同時也展示出了良好的比賽狀態,證明了自己不憑藉「年齡優勢」,也有機會競爭首發位置。最後的那個丟球,對於小郭來說,真的是運氣太差了,希望這也是年輕人成長的一部分吧。
賽後,很多媒體都在大肆表演著張稀哲,我反倒覺得不用這麼「誇張」吧?對於張稀哲來說,這只是「常規操作」,而已。中超的球隊都依賴外援,但是不應該過分依賴外援,本賽季北京國安的表現略失水準,實際上和奧古斯託、比埃拉一直沒有處於最佳狀態有很大關係。北京國安想要在未來的賽季當中始終保持著對冠軍的衝擊,外援不可少,高水平的國內球員則更是關鍵。
這個賽季批評了金珉載很多場,但是就是論事,這場比賽當中,金珉載發揮的還是不錯的,這才是外援應該起到的作用。希望他能夠把這樣的表現帶到亞冠賽場上,這樣我們的機會會大很多。
阿蘭能夠以國內球員身份出戰亞冠肯定是個好事情,而且不用受制於年輕球員政策,亞冠賽場上或許我們才能看到北京國安最強的陣容與最豐富的變化。
真的覺得今年聯賽第三名的爭奪很「雞肋」,期待下一場在沒有球員受傷的情況下戰勝上海上港吧
順便附一下北京國安的亞冠賽程,不要錯過啊
11月21日 FC首爾VS北京國安
11月24日 北京國安VS墨爾本勝利
11月27日 墨爾本勝利VS北京國安
11月30日 北京國安VS FC首爾
12月03日 北京國安VS清萊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