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之父」南仁東:夢想與堅守

2020-11-26 三聯生活周刊

「天眼之父」南仁東:夢想與堅守

2017-10-12 12:16 作者:吳麗瑋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7年第41期

一個充滿想像力的科學家和他23年守望夢想的故事。

天文學家的想像力

9月15日,72歲的南仁東在美國治療肺癌時去世。「他說,如果有一天他真的不行了,他就躲得遠遠的,不讓我們看見他。」FAST工程調試組組長姜鵬回憶說,這可能就是南仁東的性格,希望保持著最有尊嚴的形象。

群山之中的FAST工程(攝於2016年9月24日)

 

姜鵬來天文臺面試的時候,並不知道南仁東是誰,「只是感覺到他強大的氣場,一看就是『頭兒』,甚至有點像『土匪頭兒』」。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籌劃FAST項目時,南仁東就一直留著一撮小鬍子,過了20多年,頭髮和小鬍子都已變得花白。在工地上他隨意地穿著大汗衫,鼻梁上架著近視鏡和老花鏡,回北京又變回了時髦老人,有時候回到校園給研究生上課,他會穿花襯衫和牛仔褲,有一次還穿了條很潮的皮褲。「出國參加學術會議也很注重形象,要帶一箱子衣服去。」FAST工程辦公室副主任張海燕說。

南仁東是1963年吉林省的高考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文革」之後,在北京天文臺讀天體物理的研究生。他是一個愛好藝術和哲學的科學家,尤其喜歡畫畫,在日本國立天文臺訪學期間,創作了一幅油畫《富士山》,至今仍掛在該校教學樓的大廳裡。「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反射面周圍的六座百米支撐塔要等間距排布,打亂排不是能減少很多工作量嗎?結果他就一句話,『那樣不好看』。別看他忙,但做PPT特別講究,有一次開完會其他單位的人問我,你們是請專人幫忙設計PPT嗎,怎麼版式那麼好看?其實都是南老自己做的。」FAST工程副經理張蜀新向本刊回憶道。

「也許是因為喜歡藝術,他和一般科學家不太一樣,想法不受拘束,很有想像力,經常會冒出很多創新點出來。」FAST工程接收機與終端系統高級工程師甘恆謙對本刊記者說。

數千塊單元組成的球面主動反射面技術是由南仁東主導的FAST最大創新點之一。主動反射面技術在以往的射電望遠鏡中雖已有應用,但都用在小範圍的改變上,目的是通過改變單元反射面的位置來保持整個反射面的拋面形狀,而FAST的反射面要進行大範圍的運動,每一個單元反射面的作用是要將球面改成拋物面,通過主動的變形實現對天體跟蹤式的觀測。而要實現這種跟蹤觀測,對反射面上空的饋源艙定位精度要求很高。目前規模世界第二的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球面口徑為305米,由100米高的三座鐵塔支撐著一個重達500噸的三角形平臺和可移動饋源臂,以及下方懸掛著的重75噸的圓屋組成饋源艙,「305米口徑的望遠鏡,這個平臺的長度大概在百米量級,如果我們500米口徑的望遠鏡仍然採用這種結構,平臺長度至少要達到250米,這個不太現實。」甘恆謙介紹說,FAST的饋源艙使用了名為「輕型索拖動饋源支撐系統」的新設計方案,由六座支撐塔吊起六根鋼索,通過索長度的收放,調節饋源接收機與發生形變的反射面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實現高精度定位。FAST的饋源艙平臺重量僅為30噸,移動起來非常靈活,與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FAST的靈敏度提高約10倍,與阿雷西博望遠鏡相比,其綜合性能也提高了10倍。

當時他們做過幾個饋源支撐縮尺模型試驗,饋源艙的指向一直不能達到最大的觀測角要求。「由於饋源艙是由塔上的鋼索拉動的,角度始終趨向於水平狀態,如果達不到40度的角度,就看不到銀河系的中心。」甘恆謙說,南仁東很有想像力地提出,在饋源艙周圍加一圈流體或半流體的「水環」,流體受到重力影響集中在某一方向,這樣可以有效補償姿態控制的不足之處,會使饋源艙的角度發生相應變化。不過後來通過與德國科學家的合作,FAST最終採用了鋼索牽引驅動的輕量化柔性饋源支撐模式,「水環」的方案沒有被採納,但南仁東的想像力確實讓項目組其他成員印象深刻。

與傳統射電望遠鏡採用獨立分塊反射面單元技術不同,FAST主動反射面的主要支撐結構採用了創新性的索網技術,2002年FAST技術年會上,南仁東第一次正式提出這個概念。「我問南老師,原來的技術應用很成熟了,為什麼要改?他說:『很簡單,因為省錢。』反射面放在索網上面,坑的弧度要求就沒那麼高了,不然工程耗費會非常大。」甘恆謙說。

但索網的製造和安裝難度相當大,首先是鋼索結構超高疲勞性能的要求。索構建疲勞強度不得低於500MPa,他們從知名企業購買了十餘種性能最好的鋼索結構進行疲勞試驗,結果令人意外的是沒有一家符合FAST的要求。當時是2010年,臺址開挖工程已經開始,姜鵬告訴本刊,原本臺址挖好時,設備基礎工程就應該同時做完,但鋼索疲勞問題沒有解決,反射面的結構形式就無法確定,設備基礎工程便無法開展。

「一開始並沒有想到尋找合適的鋼索材料會面臨如此大的困難,」姜鵬說,「當時南老壓力太大了,在兩年內,幾乎總是寢食難安,這是FAST項目遭受到的最大的一次危機。」在想解決方案時,南仁東又開始了他天馬行空的想像。「他甚至提出用彈簧作為彈性形變的載體,來解決索疲勞問題,我覺得很不可思議,最後拿出一個終極版的彈簧方案,目的是說服他,如果這個方案不行,其他彈簧方案也不用考慮了。但他這麼說,其實是希望大家都能發散思維,提出更多的新方案出來。我記得當我在黑板上把圖畫完之後,他簡單地問了幾個問題,之後就沉默了許久,我甚至不記得會議是怎麼結束的,只記得當時出奇的安靜。當我們都離開會議室時,他仍然站在黑板前,背著手看我畫的圖,那時我覺得他有點無助,像個孩子。」

FAST對鋼索結構的性能要求已經遠超國內外相關領域的規範,因此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提供相關產品,南仁東等人只能將方向轉向鋼索的研製中。與國家天文臺在FAST工程項目上進行合作的科研、工程單位有幾十家,但研究索疲勞問題的卻寥寥無幾。唯一對此做過實驗的是鐵道部科學研究院,但溝通之後發現並無可借鑑的經驗,FAST必須從頭開始解決材料的問題。「當時對索疲勞問題有很多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是摩擦腐蝕的問題,有人認為是錨固技術的問題」,姜鵬回憶說,因為無法確定問題的根源,所以研製工作要在塗層改善、錨固技術等幾個方向上同時開展,在兩年的時間裡,經歷了近百次的失敗,幾乎每一次的實驗,南仁東都親臨現場,溝通改進措施。他們請來上海、南京等地的十幾家單位以及國外索結構的頂級專家一起評審,同時也幸運地找到一家既懂技術、又有經驗,同時願意配合的廠家,在工藝控制上為FAST提供經驗和產品,最終鋼索結構才終於被研製出來。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天眼之父」南仁東
    改革先鋒:「天眼之父」南仁東新華社記者 歐東衡/攝  南仁東,我國著名天文學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被譽為「天眼之父」。他主導提出利用我國貴州省喀斯特窪地作為望遠鏡臺址,從論證立項到選址建設歷時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為FAST重大科學工程的順利落成發揮了關鍵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 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今日,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今天,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貴州詩人南鷗新作《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致敬「天眼之...
    9月15日,在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逝世三周年的祭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 據貴州作者南鷗先生介紹,本次分享會以紀念南仁東先生的書籍《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這部作品出版首發的形式
  • 緬懷丨「天眼之父」南仁東
    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天眼之父」南仁東的故事
    該書生動講述了「天眼」之父南仁東一生的故事:從成長歲月到爭取大射電望遠鏡國際項目,從向中科院提出由我國自主建設該項目到將終身精力投入這一事業,直至「中國天眼」橫空出世,南仁東病逝於工作崗位。這位科學家的一生,由這本通俗生動的傳記娓娓道來。人物傳記,顧名思義,是通過對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領域進行系統描述和介紹,以達到對人物特徵和深層精神反映的文學形態。
  • 「天眼之父」南仁東:夢想與堅守
    天文學家的想像力2017年9月15日,72歲的南仁東在美國治療肺癌時去世。「他說,如果有一天他真的不行了,他就躲得遠遠的,不讓我們看見他。」FAST工程調試組組長姜鵬回憶說,這可能就是南仁東的性格,希望保持著最有尊嚴的形象。
  • 「天眼之父」南仁東:鐵漢也有柔情
    「天眼之父」南仁東:鐵漢也有柔情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共和國榮譽  「你是天的眼,讓我們聽見遠空的呼喚,宇宙因你不再遙遠……」踏平坎坷,22年鑄就大國重器,南仁東在生命最後關頭的奮力一搏,打開了「天之眼」,卻又匆匆化作星辰而去,留下遺詩言志。
  • 人物:天眼之父——一個為了夢想而窮極一生的人
    他叫南仁東!他是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被稱為"天眼之父",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中國天眼"。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蒼穹。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久?久到能夠穿越一生。這是學霸的履歷,也是其追求夢想最為客觀的見證!上世紀90年代,南仁東已經成為了馳騁於國際天文界的科學家,曾得到美國、日本天文界的青睞。他曾在日本國立天文臺擔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級別的科研條件和薪水。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被追授「時代楷模」稱號
    南仁東央廣網北京11月19日消息(記者潘毅 劉樂)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我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建設項目——「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南仁東,近日被中共中央宣傳部追授「時代楷模」的榮譽稱號。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海外歸國奉獻,建成我國最大望遠鏡!
    中國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科學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有海軍上的遼寧號航母,空軍上的殲20五代機,還有中國「神器」天眼的研發建造。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與天眼建造有關的主要人物,號稱中國天眼之父的南仁東,有人可能覺得這只是個普通的中國的望遠鏡,但是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會改變這樣的想法。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海外歸國奉獻,建成我國最大望遠鏡
    中國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科學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有海軍上的遼寧號航母,空軍上的殲20五代機,還有中國「神器」天眼的研發建造。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與天眼建造有關的主要人物,號稱中國天眼之父的南仁東,有人可能覺得這只是個普通的中國的望遠鏡,但是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會改變這樣的想法。
  • 文化|新書《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在貴陽首發
    9月15日,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逝世三周年,《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
  • 「天眼之父」南仁東 |因為執著,所以為「天眼」燃燒20多年人生
    2019年9月17日,授予南仁東「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也是為南老的付出的一種極大認可。南仁東先生還是我國天眼(FAST),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建造的發起者,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變成了一副民工打扮,給人的感覺就是根本就不像天眼總設計師。
  • 緬懷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這是一個你應該了解的人物!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去世。他曾說,「天眼」如果有一點瑕疵,我們對不起國家,對不起貴州人民。風雨22載,他為「中國天眼」燃盡生命,成就國之驕傲。南仁東在平塘縣大窩凼中國天眼施工現場(2013年12月31日攝)建造一個屬於中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是他,也是所有中國天文學界人士長久以來的夢想。廣闊的視野與崇高的使命感,讓他咬定大型射電望遠鏡不放鬆。四處遊說,直至國家立項。
  • 新書發布 紀念「天眼之父」|南仁東|貴州省詩歌學會|貴州人民出版社
    本報訊 昨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該書由貴州省詩歌學會會長、作家南鷗撰寫,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書寫了南仁東不懈奮鬥的一生。南仁東先生是時代楷模、人民科學家、最美奮鬥者,是貴州平塘天眼大射電望遠鏡項目的領軍人物。
  • 中國天眼(FAST)之父——南仁東
    南仁東先生還是我國天眼(FAST),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建造的發起者,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老人家在國內求學期間,先後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後來到日本國立天文臺深造,並任客座教授。直到1982年回國在北京天文臺工作並任副臺長。
  • 南仁東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日,新書《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
    貴陽網訊 9月15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該書由貴州省詩歌學會會長、作家南鷗撰寫,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採用人物傳記的文學形式,以南仁東從少年到老年、直至去世的求學、科研、訪問,以及全身心撲在打造「中國天眼」的人生經歷為線索,書寫了南仁東不懈奮鬥的一生,真實展現了其窮盡二十餘年生命與精力,打造國之重器的先進事跡。南仁東先生是時代楷模、人民科學家、最美奮鬥者,是貴州平塘天眼大射電望遠鏡項目的領軍人物。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首發
    本報訊 9月15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該書由貴州省詩歌學會會長、作家南鷗撰寫,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採用人物傳記的文學形式,以南仁東求學、科研、訪問以及全身心打造「中國天眼」的人生經歷為線索,書寫南仁東先生不懈奮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