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人生,是不斷跨越的門;拼搏,為魂牽夢縈的家」,杭鋼紫元置業在嘉興九年積澱,濃縮為「人生之門」的獨到理解,一時間感動了無數人。本期人物——「修奇」旗袍品牌創始人,曾祥明。
「人生,是不斷跨越的門;拼搏,為魂牽夢縈的家」,杭鋼紫元置業在嘉興九年積澱,濃縮為「人生之門」的獨到理解,一時間感動了無數人。
為了延續這一份對家的感動,紫元置業聯合《嘉興日報》,鎖定社會各領域中堅力量,開設「修齊治平、宸啟人生」專欄,針對各行業精英人物進行八期系列專訪,以真實故事展現人物成長、奮鬥史。拼搏奮鬥,不忘初心,「人生之門」的真正意義,每個人自有感悟。
本期人物——「修奇」旗袍品牌創始人,曾祥明。
【第四期】 「人生之門」社會精英人物訪談記
文字\陸黎陽攝影\袁培德攝像\萬裡鵬
「人生,是不斷跨越的門;拼搏,為魂牽夢縈的家」
《嘉興日報》鎖定社會各領域中堅力量,開設「修齊治平宸啟人生」專欄,將針對各行業精英人物進行八期系列專訪,以真實故事展現人物成長、奮鬥史。拼搏奮鬥,不忘初心,「人生之門」的真正意義,每個人自有感悟。
本欄目由紫元置業冠名
引:
「修匠人之心,成獨特之美。」當問及給旗袍品牌取名「修奇」是何喻意時,曾祥明幾乎不假思索,就給出了答案。顯然這個名字,是他千思百慮後的精華提煉,也是他對自己人生的一種定位和鞭策。「修,路漫漫其修遠兮;奇,獨顯個性方真我。」曾祥明微微笑著說:「生於世上,就是不斷修煉生命的過程,我們每個人終要活出自己的色彩。」
「追雲的鸞鳳、戀花的粉蝶、戲水的紅鯉,還有那似煙墨香,淡淡地流淌在絹綢之上……」曾祥明的旗袍工作室,設在春曉源一間複式居民樓裡。當大門打開的一刻,滿室的花樣旗袍、濃濃的東方風華,撲面而來,令人仿佛瞬間穿越回了民國時代。
而這間定製女性旗袍的品牌***——曾祥明,卻是一個地道的大男人。真真應了那句話:男人,總是比女人更懂得女人。每天一大早,曾祥明便會準時來到這裡,灑清水,點薰香,為衣架上的旗袍輕輕撣去夜裡的浮塵。仿佛只要目光觸及絹布,指端拂上衣袖,曾祥明便會兩眼放出光彩,再也沒有什麼,能阻止他醉入自己的旗袍世界中。
這讓我們倍感好奇:一個痴迷於旗袍的男人,在他身上,究竟會有著怎樣的家世和故事?
01 肩負振興家族使命的長子
1979年8月的一個炎熱夏日,一個男嬰在湖北荊州一戶農家,呱呱墜地。新生命的到來,讓這個貧困的家庭看到了**希望。曾父給孩子取名「祥明」,希望他的一生能吉祥光明、前程遠大。
曾祥明的家庭,曾經是當地頗有名望的書香世家,文革後家裡的田地散盡,生活變得日漸貧困。因為家庭原因,曾祥明的父親早早就綴學回鄉,娶妻務農,一邊種地,一邊靠著自學的技能,成了一個吹嗩吶、拉二胡的田間藝人。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婚後不久,曾祥明的母親就因病致殘,失去了勞動能力。曾祥明和弟弟出生後,一家四張口全靠著父親一個人的微薄收入支撐著,日子十分艱難。
做為家中的長子,曾祥明從小就穩重懂事,而且遺傳了父親的聰慧擅學。小祥明三、四歲起就顯露出了愛書的天性,家裡的書都被翻破了之後,他就四處借書看。有一次,曾祥明和表哥壯著膽子,從學校偷了幾本書回家,結果被父親發現了,挨了一頓揍。
「因為生活艱難,父親有時脾氣不好,但他很少會動手打我們,所以小時候偷書挨打的事,我印象深刻。」回憶父親,曾祥明用了「難以忘懷」四個字。「小時候,父親經常給我們兄弟倆講故事,水滸、三國演義、西楚霸王等等讓我聽得都入了迷,這也是我從小特別愛看書,愛中國歷史文化的原因之一。」曾祥明說,除了鼓勵孩子們看書,父親還教導他們要兄弟和睦,與人為善。「有一次吃飯時,我和弟弟因事爭執起來,父親默默地拿起一根竹筷折成兩半,說兄弟如果不合,就會像一根獨筷很容易斷掉。」
父親的教誨刻骨銘心,然而有一段時間,曾祥明卻對父親心生過怨恨。曾祥明從小聰慧,尤愛文學,夢想將來能成為一個教書的老師或是作家。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少年時期的曾祥明每天走十幾裡的路,翻山越嶺去鎮上讀書,從沒喊過一聲苦。然而讀高中時,曾祥明的爺爺奶奶相繼過世,讓本來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父親給不出讀書的學費。曾祥明一氣之下,賭氣好幾個月沒有去學校上課,最終與心往的大學失之交臂。
貧困的家境,讓當時年僅關17歲的曾祥明,被迫放下了兒時的夢想,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擔。
02 受姨父影響,走上製衣之路
讀高中起,每逢寒暑假期,曾祥明就會去姨父家做小工,貼補家用。姨父是開裁縫店的,在當時是個小有名氣的裁縫師。看著不起眼的布匹,經過姨父的手,變成一件件漂亮的衣服,曾祥明覺得無比神奇,漸漸地對製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實我也是有私心的,」曾祥明說:「那時候家裡窮,平時身上都是舊衣服,只有過年才有新衣服穿。我想如果自己會做衣服,那不是隨時都有新衣服穿了嗎?」
高中畢業後,曾祥明選擇就讀武漢紡織學院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從此開始正式走上了製衣的道路。
服裝設計的求學道路異常艱辛,曾祥明得到了全家人的傾力相助,特別是曾祥明的弟弟。為了支持哥哥求學,放棄了讀大學的機會,早早參加了工作,掙錢支援哥哥。曾祥明肩負著振興家族的使命和重擔。他告訴自己,這一生,只能前行沒有退路。畢業後,他憑藉優異的成績,順利進入了當地一家大型服裝公司工作。然而,曾祥明知道,服裝的世界很大,要想成為一流的設計師,必須要尋找更廣大的舞臺。
03 15年磨一劍,終成服裝界一流設計師
2000年下半年,23歲的曾祥明和好友一起,離開家鄉,奔赴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繼續求學發展。上海服裝業,不論是成衣工藝、管理制度都比武漢要高出很多。工作一段時間後,曾祥明感覺自己的知識體系還有更高的提升空間。於是他開始一邊工作,一邊進修。先後在華東師範大學、東華大學學習英語、管理課程,其間還跟隨紅幫裁縫大師、劉詠梅教授、吳經熊教授和法國立裁大師學習高級服裝設計和定製技術。之後,又與祁剛工作室祁剛先生合作多年,專事高級服裝定製。紮實的知識加上實操磨礪,曾祥明的設計水平和定製技藝突飛猛進,日漸嫻熟,客戶不乏商政要人,在業界嶄露頭角。
在上海的頭10年,曾祥明像一塊海綿,如饑似渴地學習著各種製衣知識和技能。最初他和其他服裝設計師一樣,設計外表鮮華的西式洋服為主。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沉澱,加上從小對中國文化的喜愛,曾祥明開始越來越對內斂的東方服飾感起了興趣。特別是旗袍的定製,畫樣、刮漿、包絲、盤繞,一針**皆是風韻。曾祥明從此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04 修奇定製旗袍,圓夢的開始
2014年,曾祥明毅然離開了奮鬥積澱近15年的上海,來到嘉興,創立了「KEVIN服裝工作室」,一年後成立了「浙江修奇服飾有限公司」,成為修奇品牌的創始人。至此,「修奇」旗袍品牌終於誕生,曾祥明圓了兒時的東方夢。
繞了一圈,**的還是從小受父親薰陶的東方文化。曾祥明對旗袍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在他手下誕生的每一件旗袍都有自己的名字,有各自的故事。
比如名叫「西夢令」的寶藍色旗袍,領口、斜襟及兩邊開衩處,點綴皎白,上有手工刺繡的花朵圖案,這件衣服的設計靈感來源於電影明星夏夢;「傲雪」旗袍的靈感來自於嘉興的一場初雪,無袖重縐真絲面料,前身飾以手繪紅梅,外覆真絲雪紗,紅梅朦朧,飄逸而靈動;而「鶴鳴澗」,是一件做工極其考究的旗袍,正面重工刺繡,描繪有鶴在林,徘徊滄海間的怡然之景,由領至擺直線呼應,顯出一副閒逸蘆花碧水邊的淡泊之態;再如兩件名為「畫卷」、「山行」的白綢水墨旗袍,是曾祥明在參觀一次畫展後得到的靈感,一件高雅恬靜,一件卷裾俏皮,就像一對性情不同的孌生姐妹。
「修奇「品牌誕生至今雖然才僅僅一年,但是名氣卻已遠播四方,得到了眾多關注。2015年,**演員左小青通過修奇微博,定製了一件名為「煙氳」的旗袍;哥倫比亞大學華人猴年春晚上,修奇受邀為三位主持人定製旗袍;2016年4月,江西首屆幸福文化節上,修奇旗袍**走秀,引來全場盛讚。
05 家和萬事興,永遠是最重要的
前段時間,曾祥明的父親病重,他放下手上所有的事,連夜趕回湖北老家,守在父親的病床前盡孝。「那段時間裡,我回想了自己和父親的關係,發現我其實受他的影響很深,」曾祥明的眼眶有些許溼潤:「現在我自己也做了父親,我更能體會、理解當年,我父親的付出和不易。」
如今的曾祥明,事業可謂是蒸蒸日上,但他並沒有就此忽略家庭。相反,正因為出身貧苦,他對自己的家庭格外珍惜,呵護備至。平時他和妻子都忙於事業,但是兩人從不會因工作而忽略家庭。當女兒出生後,他視如珍寶,取名曾露遊,期喻孩子溫潤、活潑,一生無拘無束,無憂無慮。和當年父親給自己講故事一樣,曾祥明在工作之餘,不僅會親自給女兒做各種美食,還會儘量多地抽出時間陪伴女兒,給她講故事、念古詩、畫圖畫。
家是一個人成長的港灣,只有家庭幸福、合睦,事業才能做得好也做得順。「我從來就不是工作狂,」曾祥明笑著說,「事業和家庭,兩者不是矛盾體,而是共生共榮,相互促進,才能成就人生的大格局。」
諮詢熱線:400-890-1122轉8558
紫元·尚宸售樓地址:城南路與廣穹路交叉口,紫元·尚園售樓處